神经 第12页
-
肋闻神经痛的穴位按摩 风湿疼痛的穴位按摩
肋闻神经痛的穴位按摩 肋间神经痛是指—个或几个肋间部 位从背部沿肋闯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 环状分布。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 时受累。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 痛加重。查体可有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 旁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沿肋间有压痛, 受累神经支配IX可有感觉异常。其疼痛 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阀神经放 射的特点。可按以下穴位缓解。 具体方法:取外关、临泣穴。指压时 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 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缓解 疼痛。. 冯文轩 风湿疼痛的穴位按摩 风湿...
-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积气征1例
脊柱积气征是一种无症状的偶然现象,属于自限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见于外伤引起的脊柱硬膜外积气。一般情况下,脊柱椎管内产生的气体会很快被吸收,不易引起神经症状,且神经症状一般可自愈,无后遗症状产生[1]。脊柱积气征分为椎间盘型、椎间关节型、椎体型、椎管内型、椎旁型、混合型6种类型。病变部位多为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退变的核心位置[2]。临床认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内产生气体的主要原因。脊柱积气征检查通常提示:腰椎间盘存在严重退变;椎间小关节存在严重退变;存在退行性椎体前滑脱。脊柱积气征导致腰部疼...
-
脉痹,双下肢周围神经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六正人汤加味
患者名字:朱江月 性别: 男 出生日期:48岁 就诊日期:2013.05.08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冷麻1年余。 现病史:患者因贪凉后于1年开端出现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冷、麻痹、怕风,夜间尤甚,需盖厚被褥,穿厚袜。胃脘饱胀,打嗝,纳食可,二便调。 既往史:有缓慢胃炎,长时间服用吗丁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年轻时双下肢怕热、汗出,夜间入眠双下肢伸出被褥外。 过敏史:无 体格查看:面色萎黄,体型消瘦,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可,...
-
坐骨神经痛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归归于中医方剂里的祛风胜湿类,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十四味药组成。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成效。原方主治久痹。由于肝肾两亏,气血缺乏,风寒湿三气杂至,侵犯筋脉、肌骨日久,营卫凝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使肝肾失养,气血失荣所致。表现为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晦气,或麻痹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笔者在临床使用中,对腰椎间盘突出或许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具有较好效果,无论是急性或许缓慢通过恰当加减都有效果...
-
坐骨神经痛 散寒利湿治则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万某,男,35岁。2008年6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两年前开始,左侧腰骶部向左腿后外侧,传至小腿及足背部,左下肢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活动后疼痛加重,左下肢殊冷,经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2年来四处求医,疗效甚微。诊察其脉沉细,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症合参参,证系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成痹。 治则:散寒利湿,祛风通络。 处方: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穿山龙12g,川牛膝12g,独活10g,木瓜10g,地龙10g,防己1...
-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痹证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谢心军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医案1则精读 患者,女,60岁,2019年8月9日以“右手腕部疼痛、麻木8个月”为主诉就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手腕部偶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程度呈渐进性加重,发作次数日渐频繁,并出现抓握时右手无力感,近期出现夜间痛醒、麻醒,未予重视;既往有右桡骨远端骨折病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史。刻下症:右手腕部疼痛、麻木,严重时麻木至指尖,活动受限,夜间明显,平素气短乏力,易汗出,面色淡白,夜寐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舌底络脉迂曲...
-
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中药治疗
李国英,女,53岁,山西省洪洞赵城西关人,于2011年3月进行性失语,伸舌困难,自感舌头缩短,舌伸曲无力,语言渐渐发音困难,在北京天坛医院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多以肌萎缩为主要症状,经多方治疗花费30多万,症状仍在进行性进展,因激素冲击治疗副作用太大,不敢再继续使用。 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较为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神经营养因子的方法,效果也不肯定,很多患者都希望寄托于中医中药治疗。 此患者口干,唇焦,苔黑,舌体如正常的二分之一大小,伸舌困难,左右不能摆动,纳少,尿少,语言吐字不清,脉细沉。我...
-
归脾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梁某,男,49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在煤矿工作,较为劳累,因头痛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健忘数日,入某院住院治疗,未检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为急性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予改善微循环、镇静、调节神经、抗焦虑等治疗10天,各种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主动要求出院。诊见其身体瘦弱,面色少华,述其肢体倦怠乏力,纳差,察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劳伤心脾,气血亏虚,而呈上述诸症。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佐以安神镇静。方予归脾汤加减: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圆肉...
-
小小按摩可治神经性失眠症
不少人都在为失眠而苦恼,其实做个小小的按摩动作便可治神经性失眠症,大家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每天睡觉前,用双手的大拇指,对准耳后正中间处(颅息—锲脉之间)的一道经络,按摩大约1分钟左右,就会出现轻松感。紧接着,用右手的中指放到尾骨处,上下来回轻轻按摩,自感脑后、小腿、肚子有热的感觉,再逐步加快,越热越好,要注意不要让皮肤擦破,时间为1分钟1次,反复几次后就会出现困意,此时慢慢闭上眼睛,可进入梦乡,一般失眠患者坚持3个月会有明显好转,严重者半年方可治愈。 浏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治疗师郭曲...
-
神经衰弱运动可治
神经衰弱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因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引起,其主要症状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头胀、乏力、急躁、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心慌、多汗等,神经衰弱常与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作息无规律或过于疲劳等因素有关。此病不属于器质性疾病,一般可采用自我按摩等方法,使神经中枢的兴奋或抑制过程逐渐恢复平衡,下列方法可有效防治神经衰弱。 推摩头部法 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搓热双掌,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鼻翼两旁约1厘米处),经眼周的睛明、攒竹等穴,向上推至发际,然后两手分开,...
-
三招自疗神经衰弱
当下,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有不少人更是长期遭受神经衰弱疾病的困扰,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神经衰弱患者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1.洗冷水浴神经衰弱患者如能坚持洗冷水浴,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当然,冷水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适应,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温水擦身到冷水擦身再到冷水冲洗,每次持续30秒到1分钟左右。另外,游泳运动也能起到冷水浴相似的效果,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佳。 2.自我按摩神经衰弱患者常有头痛、头晕、失眠症状,可通过自我按摩进行缓解,具体做法如下...
-
中药刺五加巧治神经衰弱
中老年人患上了神经衰弱,会出现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专家指出,中老年人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灵芝15克(先熬),当归10克,合欢皮、五味子、酸枣仁、茯神、熟地、刺五加各15克,磁石20 克(打碎先煎),水煎分3次服。服用一段时间可以起到治疗失眠分3次、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此方选用的是刺五...
-
神经性头痛用手挠挠头
前一阵子,老妈的老毛病神经性头痛又犯了,疼痛来时,疼得眦牙裂嘴,长吁短叹,没办法,只能吃止痛药。我知道止痛药的副作用很大,但应对老妈这种顽固的疼痛,没别的办法。 疼到第三天,远在外地的大嫂问清了原由,教了老妈一招治这毛病的办法,就是用五个手指沿着头皮从上往下挠五下,再从下往上挠五下。这样来回几次,尤其在刚有点头痛发作的时候挠,效果奇好。就是平时头不痛,左右手互换,一天挠个四五次,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最后大嫂还不忘让老妈转告我,像我这样整天对着电脑,从事脑力劳动的,有时难免用脑过度,容易头疼。大嫂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