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第8页
-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为风、湿和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日久风热甚则血虚失燥,经络阻滞,皮肤失于濡养而成。因其顽久难愈,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故称“牛皮癣”,又多发于颈项部,由于衣领拂拭而加剧,又称“摄领疮”等。 神经性皮炎治疗法:取鲜花椒叶适量,放人冷水煮沸,洗敷患处,每次30分钟左右,水凉可加温后再洗,每日 2-次,至痊愈,再巩固1~2天防复发,整个过程大约需4~5天。 特别是病情顽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妨一试,据不少试用过本方的患者反映,此方效果奇特,屡试不爽。也可取花椒30克,食醋500克,生鸡蛋2...
-
针刺治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王丽敏在临诊中因病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关穴位给予针刺治疗,为一位患了30年之久的神经性皮炎患者解除了病情。 孙先生,74岁,退休教师,30年前无特殊原因出现双侧小腿外侧皮肤瘙痒,伴有失眠,经外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继而局部皮肤逐渐粗糙、变硬、色黑,搔破后出血,形成淡褐色,结痂。后逐渐好转,但还留右侧小腿外侧约3厘米×4厘米大小苔藓样斑块,增厚干燥,边界清楚,突出皮肤表面。患部常常瘙痒难耐,坐立不安,并且伴有精神紧张,...
-
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病案:向某某,女,52岁。因“右大腿外侧麻木1年半,加重10余天”患者体质素弱,易患感冒。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外侧麻木,久站久行后加重,但不影响活动,经推拿、针灸、穴位注射维生素类药物无明显缓解。10天前患者因感受风寒,上述症状加重,并伴见右大腿外侧刺痛,遇寒尤甚,得热则减,汗出恶风。查体:右大腿皮色及皮温正常,大腿外侧皮肤痛觉、温度觉、触觉均稍有减弱,局部无明显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西医诊断:右股外侧皮神经炎;中医诊断:右腿痹证(气虚血滞,营卫不和,络脉痹阻)。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处方:黄芪3...
-
瘙痒性皮肤神经症外治验方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神经症。它是由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引起的。该病因顽固难治,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药物制法:食醋500 毫升(山西瓶装老陈醋最佳),放人铁锅内用文火煮沸浓缩成50毫升即可。装入干净大口瓶内。再将苦参打碎20克,花椒15克,用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醋糊剂内,浸泡 1周后可用(浸泡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治疗方法:搽药之前,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清洗,然后用消毒棉球蘸食醋糊剂,直搽病变部位。每日早晚各搽1次,一般搽药3至4次见效,最多 15次可愈。经实践证明,食醋糊剂外冶神经性皮炎效果较佳。时间短...
-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病案:程襄,女,79岁。诉患带状疱疹已3个月有余,皮疹消失,但疼痛不减,晚上不能安睡。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胸肋、乳房、背部疼痛,即用伤湿膏外贴,3—4天后局部出现红疹、小水疱,到某诊所诊为“伤湿膏过敏”,给予皮炎平霜外搽。次日水疱增多,簇集成群,疼痛加剧如刀割,并伴寒热,遂至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等静脉滴注治疗,皮肤疱疹结痂脱落,但疼痛仍不止,需服用止痛药。患者表情痛苦,精神萎靡,夜寐不安,纳差,右侧胸背部可见色素沉着;舌质紫黯、苔黄腻,脉细弦。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为气滞血...
-
股外侧皮神经炎 刺络拔罐配以艾灸
该患者患皮痹(股外侧皮神经炎)1年余,又因淋雨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紧。郭师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法,予以刺络拔罐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再配以艾灸而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效。 康某某,女,58岁,退休工人,重庆市大渡口人。2009年2月1日初诊。 患者因“左大腿外侧麻木1年余,加重4天”前来就诊。患者主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久站久行后较明显,但不影响活动,由于症状较轻患者未予以任何检查和治疗。4天前患者因淋雨后出现左大腿外侧麻木加重,并伴有烧灼样疼痛感...
-
梁德权治神经性皮炎方
梁德权治神经性皮炎(肝郁化火)方 处方:柴胡、枳壳、栀子、丹皮、赤芍、当归、钩藤、防风各10克,龙胆草6克,生地15克,首乌藤30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在口服汤药的同时,留取部分药汁擦洗患处,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腥发之物。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用于神经性皮炎,辨证属肝郁化火兼感风邪型。症见皮疹色红,肥厚角化,边缘不整,皮嵴、皮沟明显,表面有抓痕,心烦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弦滑。女性多有月经不调,皮损多泛发。 专家点评: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属...
-
雷昌林治带状疱疹引起面神经麻痹
吴某,女,20岁,初诊:2006年11月13日。 患者主诉右颜面神经麻痹已五日。该患者发病前右耳至右头部痛,几日后出现右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斜。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导致颜面神经麻痹。经服西药,输液及针灸等治疗四日,效不著,故转请余治疗。 患者右面部难受,眼不能闭合,视物眼不舒,口向左侧歪斜,喝水口角流水,右耳区痛,舌木,眠差,大便2-3日一次干结,查右耳下腺及右颌下淋巴结有明显压痛,胃脘压之胀,小腹胀,二下肢有轻度水肿,苔薄黄,脉浮弦。 此为风热阻遏经络而至面瘫;益气温经通络,疏风清...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方剂治疗
有些人患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感,此症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所致。每遇此症,笔者常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收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 三七木瓜酒 三七15克,木瓜35克,白酒500毫升。把三七、木瓜同时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5天后,每天少量饮用。此酒有活血通络,行瘀止痛之功效,对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明显者有较好的疗效。 全蝎散 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3克,每日早晚各1次...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如下方剂治疗
有些人患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后,皮肤依然有针刺、烧灼样疼痛感,此症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一般认为是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所致。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收效颇佳。 验方1:柴归止痛汤:柴胡15克,当归、白术、生苡仁、防风、防己、桑枝、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15~30天可获痊愈。 验方2:益气化瘀汤: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
-
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梁某,女,70岁,2010年1月19日初诊。述其左颈部疱疹疼痛半年余。半年前左颈部起簇状水疱,痛如火燎,经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及内服清热解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治疗后,疱疹消失,但遗留疼痛,虽经省会几家大医院治疗,疼痛仍不能缓解。现左颈部上至耳前,下达锁骨处阵发性疼痛如针刺、锥扎,夜不能寐,痛苦殊深。局部皮色紫暗,干燥,舌质红、无苔,脉沉细。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阴液亏损,不荣则痛。 药用:柴胡24g,黄芩9g,北沙参9g,法半夏9g,甘草9g,赤白芍各30g,炒枣仁、生龙骨、夜交藤...
-
神经性皮炎 中医论治牛皮癣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疮”,与精神因素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变化、衣领摩擦以及局部刺激,均可诱发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或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本病多发于颈部、上眼睑、肘窝、腘窝、会阴、大腿内侧、小腿伸侧等部位,称局限型;也有头、四肢、肩、腰等多处发病者,称播散型。常有对称性分布。皮损初起为扁平丘疹,干燥结实,久之丘疹融合斑块,逐渐扩大,皮肤增厚,干燥,发展成苔藓样皮损。自觉剧痒,夜间更甚。病程缠绵,常迁延数年。笔者几年来共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
-
“土招”治神经性皮炎
这几天做房地产销售的王先生精神憔悴,哈欠连天,一问才知道,他近来一直被腿部的剧烈瘙痒所折磨。白天工作一忙还好,夜晚痒得十分厉害,根本无法入眠。 实在忍无可忍去医院一查得知自己得的是神经性皮炎,原来是近期工作压力太大加上父亲脑中风入院,过度紧张、疲劳和焦虑所致。 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连皓指出,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征。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前臂、大腿、小腿等。其病因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
-
辨治“摄领疮”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一、血虚风燥型:皮损处色淡或 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 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 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 宜养血驱风润燥。处方:熟地20克, 黄芪15克,首乌、白鲜皮、防风各 12克,白蒺藜、川芎、当归、荆芥、地 肤子各10克,蝉蜕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二、肝郁血燥型:皮肤奇痒,粗 糙肥厚,纹理加深,伴精神抑郁,失 眠头晕,口干咽燥,舌边尖红,脉弦 细。治宜疏肝养血润燥。处方:当归、 白芍各12克,鸡血藤、夜...
-
温通法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疱疹期以湿热毒邪蕴结为主要病机,所以疱疹红肿与疼痛俱作,当湿热毒邪外泄,疱疹干结,红肿已消,而疼痛不止者,其病机转化为“经络瘀滞”致剧痛难愈,难愈之因必与认识病机与治法不当有关。今用病例来说明。 病案1 张某,男,77岁,2011年6月4日诊。 患者2月前右季肋下及前后两侧疼痛,内科不知何病。当起了水泡,皮肤科诊为“带状疱疹”,疼痛仍剧,经输液周余,疱疹已消,痛仍不止,又服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中西成药治疗,两月不效。 刻诊:患者述由心口沿右肋至背部皆痛,一会儿刺痛,...
-
治神经性皮炎对症选药
神经性皮炎以皮肤苔藓样病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病因不明,一般认为系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搔抓、摩擦、日晒、多汗、饮酒等因素或其他机械性、物理性刺激,以及胃肠、血液循环或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或病灶感染等,对本病的发生可能都有影响。中医认为本病与肝郁、湿蕴、血虚有关,用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较好。 肝郁化火型:皮疹颜色红,瘙痒不休,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满,心悸,口干,舌边红,舌苔黄或黄腻。治疗宜清肝泻火,可选用加味逍遥丸,口服。一次6 克,一日2次。 风湿蕴阻型:皮疹颜色淡褐色,相互融合成片,肥厚粗糙,瘙痒多...
-
带状疱疹神经痛用艾条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病毒侵犯神经节引起皮肤的损害。常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并伴有剧烈疼痛,患者十分痛苦。临床上采用抗病毒、消炎、营养神经等治疗,减轻局部炎症,达到止痛的目的,但起效慢。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肝胆湿热侵犯肌肤、脉络,引起气血不畅、经脉不通致剧烈疼痛。艾灸疗法具有疏通经脉、调整脏腑、扶正祛邪之功效,可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 将艾条点燃,在病变上方距皮肤2~3厘米处进行回旋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自觉舒适、痛痒感消失,每天1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1疗程。艾叶气味芳香,容易燃烧,...
-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方
云南白药具有止血化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传统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崩漏下血、疮疡肿毒、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有止血、止痛、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愈伤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取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可配合定时患部按摩或加微波和TDP照射,直至疼痛全部消失止。一般50岁以下患者止痛显效快,多数可在5~16天痊愈。服药期间,忌食蚕豆、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