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第207页
-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名医方
处方:党参、丹参各15克,瓜蒌皮12克,生地、 半夏、枳实、三七、川芎、赤芍、茯苓各10克,降香8 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阴,荣心肌,化痰瘀,通阴维。主 治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痹阻 型。症见左胸闭闷疼痛,痛及左侧胁背或左前臂内 侧,时时复发,痛时服消心痛片可以缓解,或口舌干, 不甚饮,舌红暗或发紫,舌下瘀筋,苔薄白微黄,脉缓 小或细涩。 专家点评:《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夫阴维脉颇似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硬...
-
痛风性肾病案 特发性水肿案 尿毒症心包积液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宏生曾师从全国著名肾脏病专家钱桐苏,业医40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吕宏生临证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肾病,对于多种迁延日久、反复发作的肾病疑难病症,常从虚实错杂论治,善用经方加减化裁,祛瘀利水、泄浊排毒与扶正固本诸法并用,标本兼顾,缓急有序,故获良效。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于充实肾病中医辨治内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兹举吕宏生临证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
治冠心病莫忘降脂达标
特约专家、江西南昌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钦俦 冠心病是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管壁内形成了斑块,导致心脏在增加负荷状态下 (如运动)产生缺血和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心绞痛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峻教授最近指出,过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不断进展的病变,能够延缓其进展就是很好的效果,而如果能进一步实现逆转,那么未来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最近美国心脏协会2011 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试验表明,应用2种强效他汀(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显著逆转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此高的斑块逆转比例...
-
山东名医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
山东名医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脾虚痰湿)方 处方:党参、黄芪、茯苓各18克,炙甘草、白术、陈皮、半夏、五味子、干姜各10克,杏仁、苍术、厚朴各12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肺,燥湿化痰。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脾阳虚痰湿型。症见咳嗽痰多,粘自如沫,稍劳即加重,怕风易汗,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滑。 创方者:赵学云 山东名医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肾虚水肿)方 处方:党参、黄芪、当归、熟地、茯苓皮、丹参各 12克,炙甘草、红花、制附子(先煎)各9克,泽泻...
-
治窦性心动过缓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丹参各15克,麦冬、五味子各 12克,制附片10克,桂枝、甘草、炙麻黄各6克,细辛3 克。 加减:有房颤者,去制附片、麻黄、桂枝,加百合6克,珍珠母粉(冲服)、琥珀粉(冲服)各3克;心痛者,加元胡、蒲黄、檀香各7克;胸憋闷者,加瓜蒌、薤白、石菖蒲、郁金各7克;头晕者加石菖蒲、磁石各9克;气喘者,加重党参至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 功效:温补心肾,养阴通阳。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
-
冠心病自我按摩疗法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病变较轻者平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多数是在检查身体或运动后做心电图时发现有心肌供血不足的迹象才知道的。这种隐性冠心病是可控可防的,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有些危险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自我按摩疗法可使病情得到控制与好转。 掐手指 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对掐另一手 中指的指甲角两旁处,用力掐9 次,两手交替进 行。五指微屈,用拇指的指甲分别掐其余四个手指头尖端的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然后用食指的指甲掐拇指的...
-
冠心病中药治疗三方
方一:茯神12克,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炒)、柏子仁各9克,薤白、郁金、全瓜蒌、丹皮各5克,桂枝、甘草各3克,红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叶1医辨证为痰瘀内滞型,症见心痛,痛有定处,咳唾痰涎,心悸,头昏,失眠,舌紫苔腻,脉滑。 方二:当归、炒自芍、党参、炒酸枣仁、沙参、合欢花、白术、茯神各9 克,桂枝、远志各5克。 加减:服上药好转后原方去沙参、合欢花,加炙黄芪、秫米各9克,山药 12克,炙片草5克,以补益心脾。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窦性心动过速...
-
心血管病粥疗可防
心血管病粥疗可防 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中老年朋友,可通过喝金橘粥来保护心血管。药理研究表明,金橘能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延缓血管硬化,对预防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具有良好的作用。还能减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方法:鲜金橘5个,连皮切成4瓣,与粳米50克一同放人锅中煮粥。每天喝1 次,每周2次。 孙志高 盐水漱口老人少用 不少老人习惯用盐水漱口,他们认为盐水可以消毒、杀菌,有利口腔健康。口腔医学研究表明,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数量的效用是暂时的,长期用盐水漱口弊大于利...
-
痰迷心窍证三证型鉴别
定义 痰迷心窍证:多由痰浊内盛,蒙蔽心窍所引起的精神、意识障碍,甚则昏迷等症,无明显热象与虚象,称为痰迷心窍证。 癫证:属精神异常的疾患,多因痰郁气结,阻蔽心神,心不自主所出现的意识痴呆,喜静自语,精神抑郁等症状。 痫证:是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多有宿痰伏心,一旦肝气失常,肝风内动,则肝风挟痰浊,蒙蔽清窍,表现为突然仆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目睛上视等症状。 痰厥证:湿浊之邪,侵犯中焦脾胃,湿困脾胃,或恼怒忧思,劳倦太过,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
-
张学文通痹方治疗冠心病
恩师张学文系陕西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国医大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心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颇有独到见解。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现代医学病理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是突然阵发性前胸胸闷或疼痛,并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并沿前臂内侧直达小指和无名指,发作时面色苍白,表情焦虑或烦躁,心悸,心慌,短气,疼痛剧烈时可伴冷汗。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饮食、情志、吸烟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致管腔闭塞或痉挛,猝然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常因情志、饮...
-
愈梗通瘀汤治疗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是陈可冀院士应用多年之经验效方,也是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肌梗死的基本用方。 该方剂组成: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元胡10克,川芎10克,藿香12~18克,佩兰10~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黄10克。全方益气活血,清瘀抗栓,利湿化浊,乃标本并治、通补兼施之剂。 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补气行血。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活血而不破血。元胡、川芎并用,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气血同治。藿香、佩兰、陈皮、半夏合用,理气燥湿化痰,生...
-
生脉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
笔者临证发现,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气短、动则汗出、口干咽燥等症,符合中医的气阴两虚证候。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一书中生脉散一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两虚的良剂。多年来,笔者在生脉散的基础上辨证加味,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屡用屡验。 基本方: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 加味:胸闷、心前区疼痛者加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10克,丹参20克,玄胡...
-
分证治疗窦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中医的惊悸、怔忡、厥证、虚劳等范畴。症见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眩晕,气急,心律失常的判断最好配合心电图确诊。 1.窦性心动过速 方用:生铁落30 克(先煎),淮小麦30 克,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3 克,灯芯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气虚者加太子参15克;血虚者加当归10 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津亏者加北沙参12克,川l石斛 10克;痰火旺者加炒山栀10克,瓜蒌 12克;失眠者加百合12克,夜交藤15克;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钩藤15克(后下);胸闷 者加郁金10克,炒 枳...
-
全国名老中医治冠心病经验
周次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周老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病,特别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研究造诣较深,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突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中西汇通,倡导中西医理论应互相印证,互为弥补,并主张用现代医学科学的观点与方法阐明中医某些证的实质。现就周老治疗冠心病经验作一介绍。 一、遣方有道,选药精当 周老治疗冠心病,制方严谨,遣方有道,主张“有方有药,力戒庞杂”,对于兼症多的病人,多用一药多效之品统顾之,...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 是指由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慢性肺心病的基础疾病绝大多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变脏腑由肺涉及五脏。因久病肺虚,卫外不固,六淫反复乘袭,各渐发展,并呈进行性加重,终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饮内生,痰浊潴留,心脉瘀阻,发为慢性肺心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特点是在气虚基础上发展为阳虚或气阴两虚;标实之特点有二:一是痰瘀贯穿始终,二是宿邪择机而动。 病案举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