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脏 第10页

心脏 第10页

  • 心脏骤停急救中省去人工呼吸更有效

    心脏骤停急救中省去人工呼吸更有效

    人们常在影视作品中见到这样的场景:某人因心脏骤停而倒下,路人赶紧急救,有节律地按压胸部并嘴对嘴人工呼吸。但权威研究报告说,在这种情况下省去人[呼吸,集中精力按压胸部往往更有效。 这份由奥地利和美国研究人员完成的报告说,他们综合分析了1985年到2010年间关于心脏骤停急救的多项研究。这些研究中包含了大量心脏骤停急救的医疗记录。分析结果显示,与同时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相比,只按压胸部的急救成功率要高出约20%。研究人员说,如果花时间在不得法的人工呼吸上,还不如一直进行胸部按压。这样胸部按压造成的血液流动不会因为人工呼吸...

  • 吃西瓜降血压防心脏病

    吃西瓜降血压防心脏病

    科学家指出,吃西瓜可降低血压和预防前高血压,而前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病。 在研究中,西瓜中的氨基酸改善了9位前高血压患者的动脉性能并降低了血压。服用维持血管健康的L—精胺酸并非很多高血压患者的选择,因为它的副作用较大,可能包括恶心、胃痛和腹泻。这项研究显示,吃富含L—瓜氨酸的西瓜没有副作用,L—瓜氨酸是一种相关氨基酸,一旦进入体内就会转变为L—精氨酸。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西瓜可能预防前高血压发展为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一个重要风险因子。...

  •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近日在京成立,选举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国医大师王琦、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梅国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聂惠民担任学术顾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表示,推动中医学术发展需要重视经典、倡导经方,北京中医药大学将从政策和资源上加大支持,从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强四大经典的考核力度,并从科研方面支持学者从事经方研究。 来自马来西亚、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世界各地的经方专家300余人出席大会。 12月2...

  • 食物补钙降低心脏病危险

    食物补钙降低心脏病危险

    补钙可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入骨质疏松和骨折等疾病,不久前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发现,40岁以上经常服用钙片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0%,罹患中风和死亡的风险也略有升高。其机理可能是钙片会增加血液中钙含量,改变血液化学成分,从而威胁心脏健康。这与此前的科学结论“补钙可以预防中老年中风,降低中风死亡率”恰好相反。这一实验结果使得很多科学家建议消费者重新认识补钙的重要性和方法。美国科学家建议人们最好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000~1500毫克钙,因为人体摄人食物中的钙不存在以上的安全问题,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应...

  • 雷尼替丁超量影响心脏

    雷尼替丁超量影响心脏

    雷尼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断剂,是治疗溃疡病的常用药,其功效是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需要注意的是,溃疡病使用该药时,一定按规定用量服药。以片剂或胶囊剂为例,每粒药含雷尼替丁0.15克,正确服法为每次服 1粒,1日2次。由于雷尼替丁的作用比一般黏膜保护药强 5~8倍,每次口服1粒即可维持12小时药效。如果每次服用 2粒,或者1日服3次(每次1 粒),均属超量用药。 此药用量过大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易增加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乏力、恶心、皮疹、精神错乱,甚至会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心脏问题...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心脏影响
  • 夏饮玉竹茶护心脏

    夏饮玉竹茶护心脏

    进入夏季,很多心脏功能差的中老年人会感到心悸、心慌、胸闷,饮用玉竹茶可显著改善这些症状。中医认为,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容易造成人体气阴不足,加大心脏负担。玉竹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心的作用,含有铃兰苷等强心苷,可以使外周血管和冠脉扩张,缓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延长耐缺氧时间,对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每日以玉竹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

  • 肺原性心脏病咳嗽药膳食疗方

    肺原性心脏病咳嗽药膳食疗方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有心负荷加重,造成有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等慢性支气管疾病。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咳喘、咯痰、紫绀、心悸、气短、桶状胸、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剑突下的上腹部常有明显心脏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腹水、肝脏肿大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肺部闻及干湿性罗音等。 慢性肺心病属中医学“咳喘&rdq...

  • 日常饮食 心脏保卫

    日常饮食 心脏保卫

    寒冷容易刺激机体,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速,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因此容易引发各种心脏问题,要注意从日常饮食上予以保护。 大蒜 它有极佳的防治心脏疾病的功能,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并有清血的效用,杀茵功能也备受科学家强力推荐。 木耳 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作用。 菠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作用. 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有保护心血管的功能。 核桃 在对心脏...

  • 食用核桃三文鱼可预防心脏病

    食用核桃三文鱼可预防心脏病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于健康人来说,适量食用核桃以及鳟鱼、三文鱼和鲱鱼等脂质鱼类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介绍,食用适量的核桃和脂质鱼类可以有效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每天食用大约1.5盎司(约合42.5克)核桃可以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5.4%,使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的胆固醇”)降低9.3%。...

  • 心脏病人不宜“秋冻”

    心脏病人不宜“秋冻”

    民谚云:“春捂秋冻”。其中的“秋冻”指的是,秋天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冻,可以使人体的动态变化与大自然的变化相同步,从而对身体起到保健作用。但“秋冻”并非适宜所有人,比如心脏病患者。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秋天气温变化多端,昼夜温差大,寒冷的空气会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较多的儿茶酚胺,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而且,冷空气的刺激有时会直接刺激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的痉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此外,一味“秋冻&rdquo...

  • 心脏病人宜进行全身性锻炼

    心脏病人宜进行全身性锻炼

      日常生活中,心脏病人需不需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得注意锻炼的方式,即宜进行全身性锻炼而忌局部锻炼。   临床医生发现,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原来,这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当某部位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位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越多,而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

  • 趣谈心脏『电路网』

    趣谈心脏『电路网』

    心脏为啥能这样不知疲倦、夜以继日,不停地跳动呢?要揭开这个谜,还得从心脏具有的“特殊电路”说起。 心脏能自主地有节律地跳动,是因为它具有一整套能启动并传导冲动的四级“电路网”。窦房结是这个电路网中的一级结构,它位于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内膜下面,外观略似马蹄形或逗号状,体积大约5X15x1立方毫米,别看它只是这么一个小不点,却是心脏电路网中起启动作用的“总控制室和发电站”,整个心脏电路网中的信号都是由它发出的,它是心脏的最高起搏点,临床上...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心脏
  • 心脏黏液瘤

    心脏黏液瘤

    心脏黏液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多属良性,3/4发生在左心房,常见于30~60岁的女性。黏液瘤通常有蒂,在心房内像绳球一样随血液流动而摆动,常可因瘤体堵塞二尖瓣口,导致二尖瓣口损伤或关闭不全,瘤体过大可严重阻碍血流,引发晕厥甚至猝死。瘤体表面碎片或血栓脱落,还可随血液流向全身组织脏器,导致这些部位血管的栓塞,如脑动脉栓塞,可突然出现偏瘫、意识障碍,或引起一过性脑缺血、脑梗死、癫痫、昏厥等;冠状动脉栓塞,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夺命瘤”。 专家介绍,由于心脏黏液瘤早期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心脏
  • 心脏停搏 咳嗽自救

    心脏停搏 咳嗽自救

    我的一个老同学患有心脏病,听说他最近住院了。前两天碰见他,看起来已经没啥问题了。“不过,这次亏得能自救,要不然,早去见马克思了。”老同学相当感慨,告诉我,他摸索出一招“咳嗽自救法”,让我记录下来,和老年朋友共同分享。 数年前,老同学的心脏病急性发作过一次。好在刚进医院心脏停搏,及时抢救,才得以免除一难。这以后,他潜心攻读医学书,发现心脏停搏的原因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而造成缺氧所引起的。那么,用力咳嗽是否可以增强血液回流,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呢? 数天前,老同学自感旧病发...

  • 心脏病可控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脏病可控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种。可控的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情绪等;不可控的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事实上,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占心脏病危险因素的80%。 高血压:尽管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算达标,但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或肾病者一定要低于130/80毫米汞柱。 高血脂:最需要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高脂血症治疗的首要目标,一般人应低于8.68毫摩尔/升,高血压患者要低于7.06毫摩尔/升,患有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要低于5.43毫摩尔/升。此外,甘油三酯应...

  • 心脏神经症不休息为好

    心脏神经症不休息为好

    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患者当中,大约有10%的人属于心脏神经症。心脏神经症是由神经功能失调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症状,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患者除了有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外,还有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多在劳累和兴奋之后发生,更年期妇女尤多见。患者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症状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因而出现了—时性的功能紊乱。 疑病心理是心脏神经症的原因,患者常常对—时性的心前区不适感疑虑重重,并对...

  • 超过29度三天心脏受伤

    超过29度三天心脏受伤

    气象要素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气温。气温的变化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联系。国外专家发现29度是一个“转折点”,高于29度的天气持续3—4天,城市居民中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就开始增加,已经患病的病情也会加重。因此专家建议,在天气炎热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体弱的老年朋友,一定要留意气温“转折点”,并了解相应的医学常识,做好您身体的保健。 不要过于劳累: 夏季消耗比较大,不论何时,在感到疲劳时要马上休息,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

  • 心脏不好不宜呈身浴

    心脏不好不宜呈身浴

    洗澡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冬季洗澡,如果采取的方式不正确,容易导致疾病突发。 医学专家指出,冠心病老人不宜洗全身浴,因为当水浸泡到肩部时,水压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心脏逆着水压输送血液,对心脏不利。加之肺部受到压迫,也易造成呼吸紊乱,从而出现意外。“半身浴”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从心脏流出的血液1分钟里可在体内循环1次后回到心脏,在温水里浸泡30分钟,血液可在体内循环30次,且不增加心脏负担。这样,血液在体内反复循环,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心脏搏动及肺脏呼吸功能。而且,洗浴的...

  • 五“高”给心脏加油

    五“高”给心脏加油

    进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功能却在逐渐下降,65岁比25岁心搏量减少40%,舒张功能减退先于收缩功能减退,70岁时心脏综合储备功能只相当于 40岁时的50%。尽管有些老年人并没有心脏病,但心脏已经处于不断衰竭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高”来给心脏“加加油”,延缓心脏衰老,增强心脏活力。 抬高双脚 在白天的日常活动中,或在看电视及阅读时,可以抽出10--20分钟,将双脚放在沙发或茶几上,抬高双腿。这样能增进末梢血管中的血流充盈,使血回流的压力增强,...

  • 夹十指护心脏

    夹十指护心脏

    每天坚持夹十指,对患有各种心脏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血液循环,是一种很好的防病保健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另外一只手的小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尖部拉拔,使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 人的四肢末梢经络分布较多,手足都是十二经脉密集区,手足末梢的神经分布也很丰富,这样拉拔手指对经络和神经的刺激可以调气行血、宽胸理气。特别是小指上有手少阴心经,中指上有厥阴心包经,通过对这两条经络的按...

  • 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症

    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发作时类似于心脏病,临床常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出汗,甚至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濒死感、失控感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很多患者在检查后,虽然已排除了心脏病,但从思想上总认定自己心脏有问题,给本人甚至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生活质量。一般的非专科医生按照对症处理的原则,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实这种治疗并不对症,还有些医生虽然确诊此类疾病为心脏神经症,但大多是用抗焦虑抑郁的西药治疗,这样长期服用反而加重了焦虑、失眠、烦躁等精神症状,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   那么,应该...

  • 多食牛羊肉易患心脏病

    多食牛羊肉易患心脏病

    早就有人发现,过多吃牛羊肉的人更易患心脏病,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却不清楚。现在专家们研究得知,这是因为牛羊肉中富含铁元素,而人体血液中如果铁元素的含量过于偏高,就易引发心脏病。 据美国心脏学会会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血液中铁的含量高与心脏病有关联,一项研究成果为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发现的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 研究人员通过对血液中可将铁元素结合在一起的铁蛋白进行测量后发现,铁蛋白每增加1%,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就相应地增加4%以上。大多数患有心脏病的人,每一升血液中铁蛋白的含量超过200微克,而一般人血液中的铁蛋白含量只在...

  • 关注来自心脏的“黄牌警告”

    关注来自心脏的“黄牌警告”

    心脏如果出现某种疾病,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症状,这时人们如果能够发现这些症状,就应当高度警惕心脏问题。 青壮年及其他年龄的人,在患感冒或腹泻后不久,如行走时出现心慌、气促,平静时出现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或少于60次,或出现快慢不一时,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当人入睡后,突然出现胸闷、气急而惊醒,常立即坐起,频繁咳嗽、喘气、吐泡沫样或红色泡沫样痰,多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出现了心功能不全。 中老年人在过度疲劳,寒冷刺激,过量饮酒,情绪激动以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发闷、压榨感或绞痛,多为冠...

  • 心脏:搏动之源在哪里

    心脏:搏动之源在哪里

    所有器官都是脑的忠实仆人,许多人可能有这种印象。但是对人体而言,所有器官都依存脑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性命攸关的心脏,如果我们可凭意识中断它的运作,危险将无穷尽。 心脏规律搏动并非由脑周期性地下指令,而是由位于右心房“窦房结”这个部位的“节律器细胞”对整个心脏下指令。我们在心脏病患者体内安装节律器,就是利用它周期性地给予心脏电刺激,而取代节律器细胞。脑的指令虽然通过自主神经影响心脏(如同我们一兴奋,脉搏便加快),心脏基本上还是以自己的节律搏动。 每个心肌细胞(即心脏的肌...

  • 适量喝茶和咖啡可防心脏病

    适量喝茶和咖啡可防心脏病

    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发现,每天喝几杯茶或咖啡可以预防心脏病。该研究结果为“喝茶和咖啡有益于人体健康”这一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这项对四万人所进行的13年的研究显示,每天喝茶六杯以上的人,其罹患心脏病的比例可降低1/3。每天喝二到四杯咖啡,也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荷兰人喝咖啡一般会加少量牛奶,喝红茶则不加。对于加牛奶是否会大幅抵消茶多酚的功效,其说法不一。 茶多酚被认为是茶饮中最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如果喝咖啡时顺便吸烟,可能会完全抵消咖啡的好处。 研究人员说,咖啡含有理论上可以同时增加和降低心脏...

  • 心脏病患者不可盲目补钙

    心脏病患者不可盲目补钙

    现在钙剂的广告琳琅满目,钙剂的用途也多种多样,于是许多人就跟着广告走,买回一些随意吃,认为多吃也无妨。其实不然,最近医学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若补钙过量,可因钙沉积而引起猝死。美国学者研究发现,美国每年有20万例致命性心脏病发作,主要是由于心脏缺血,二氧化碳浓度突然升高,造成钙离子大量涌人心肌细胞内,发生钙沉积而猝死。 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剂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不应盲目补钙。...

  • 婚姻压力影响女性心脏健康

    婚姻压力影响女性心脏健康

    据瑞典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讨人厌的丈夫对妻子来说可能有害心脏。 研究人员在针对大约300名曾经心脏病发作或出现剧烈胸痛的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与婚姻较幸福的女性相比,那些婚姻为她们带来沉重压力的妇女所面临的潜在心脏病风险是前者的三倍。 研究人员在这些妇女遭遇第一次心脏毛病后便连续对她们追踪观察了五年,结果发现,他们即使考量了如年纪、吸烟、糖尿病与高血压等传统上的危险因子,婚姻上的沉重压力仍旧会增加心脏病一再发作的风险。 相较之下,就那些工作压力沉重的女性(不管单身或已婚)而言,她们并不会有心脏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研究发...

  • 糖尿病性心脏病之“四怪”

    糖尿病性心脏病之“四怪”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中国心脏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三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高居各种死亡原因之首。可以这么说,如果解决了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将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糖尿病的危害。 与所有疾病一样,糖尿病性心脏病如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预后将大大改善。但由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漏诊。那么,如何才能发现糖尿病心的“蛛丝马迹”呢?这就需要对...

  • 啥病需做心脏标志物检查

    啥病需做心脏标志物检查

    心脏标志物是指具有诊断心脏损伤,包括心肌梗死和心肌微小损伤的心肌标志物。主要有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近年来,把具有预测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也作为心脏标志物,如高敏感C反应蛋白、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值、肺炎衣原体抗体、血栓前体蛋白、纤维蛋白原等: 一切可能引起心脏损伤的疾病,都应该经常观察心脏标志物,比如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其他有损心肌的疾病和服用有损心肌的药物等情况下,均应检查心...

  • 踢踢小腿肚助心脏供血

    踢踢小腿肚助心脏供血

    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平时踢踢小腿肚,不仅能使肌肉充分放松,还能够提高心脏供血能力。跑步后不仅不要坐下来休息,还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整理活动”,踢踢小腿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具体的做法是:一条腿站立,用另一条腿的脚面依次踢打站立腿的小腿肚子的承筋穴或承山穴(承筋穴位于小腿隆起处,膝盖后侧中央约5个指幅的下方;承山穴位于小腿中央),然后交换进行踢打,踢打的力量视个人承受能力而定。 在踢打过程中可以加速——缓慢——加速交替进行,从而加强小腿肚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