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 第139页

胃 第139页

  • 胃脘痛中医审因论治

    胃脘痛中医审因论治

      胃脘痛病因复杂,病机错综。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本病辨证应从病因着手,一般有脾虚、肝郁、瘀血、积滞四类,如能悉心领会,常获良好疗效。   脾虚胃痛,当分阴、阳两虚   脾与胃相表里,同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加之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可致运化功能失常,出现脾虚胃痛。以胃脘隐痛,食后痛减为特点,伴面色萎黄,乏力纳差,大便溏薄,舌淡脉弱等症状。治疗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可健脾益气、和中止痛。乏力者加山药、黄芪;嗳气吞酸者加麦芽、莱菔子;遇冷痛甚者加干姜、延胡索;服药吐泻者可将所用之药炒热回性再煎,以消除不良反应。应慎用...

  • 胃病偏方 食疗

    胃病偏方 食疗

    猪肚治老胃病 取生猪肚250克,洗净切片,加白胡椒粒、老生姜块各25克,油盐少许,下锅加适量水煮烂即可食用(胡椒、生姜不吃),1日2次,饭前食用,连吃1星期,可治多年老胃病。服药期间忌饮酒,食辛辣及冰冷食物。 海蜇大枣治胃溃疡 取海蜇、大枣各500克,红糖250克,放到锅中将它们熬成膏状即可,每日2次,每次1匙,可有效治疗胃溃疡。 鲫鱼糯米粥治慢性胃炎 取鲫鱼1条,糯米50克,调料适量,将鲫鱼去肠杂,清洗干净后与糯米一同入锅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去掉鱼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脾...

  • 理气止痛 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方

    理气止痛 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方

    处方:柴胡、香附、白芍、茯苓、苏梗、枳壳、川楝子、元胡、甘草各10克。 加减: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 15克;食少,胃胀,嗳腐,苔厚腻,脉濡滑者,加神曲、炒山楂、莱菔子各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遇情志不遂则加重,嗳气频作,恶心泛酸,苔薄白,脉沉弦。 张谐 治胃痛方 川乌、草乌、花椒、香附、小茴香、吴茱萸各10克,川芎、延胡索、公丁香、川楝子各15克,共研粉,白酒适量...

  • 胃肠疾病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胃肠疾病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猪肚治老胃病 取生猪肚250克,洗净切片,加白胡椒粒、老生姜块各25克,油盐少许,下锅加适量水煮烂即可食用(胡椒、生姜不吃),1日2次,饭前食用,连吃1星期,可治多年老胃病。服药期间忌饮酒,食辛辣及冰冷食物。 鲫鱼糯米粥治慢性胃炎 取鲫鱼1条,糯米50克,调料适量,将鲫鱼去肠杂,清洗干净后与糯米一同入锅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去掉鱼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有疗效。 龙眼鸡蛋治疗胃下垂 取龙眼肉(即桂圆)15克,鸡蛋1个。将鸡蛋打入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

  • 治胃寒四个小偏方

    治胃寒四个小偏方

    胃寒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1.老母鸡1只(中等大小),去毛、净膛。另取砂仁12克、高良姜6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肚中共炖,熟后去药包。食肉饮汤,每周1次。可暖胃散寒。 2.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3.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

  • 治胃肠溃疡验方

    治胃肠溃疡验方

    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可用此法:取元胡、浙贝、白及各25克,乌贼骨6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1.5—3克,每日服2—3次。该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中医辨证属于瘀血胃痛者)治疗,可活血止血、止痛止酸、生肌愈疡。 说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见于饮食、起居不规律的人群。除药物治疗外,在生活中还应注意日常保健。相关研究证实,营养不良的人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而持续的精神紧张,忧虑沮丧的情绪以及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

  • 陈皮粉治疗胃病

    陈皮粉治疗胃病

    陈皮100克研末过细筛,面粉500 克小火炒香,将陈皮粉和面粉混合装瓶,密封备用,临用时加入少量红糖调味,也可不加。每次取1小汤勺配好的陈皮粉,放在口中,用口水润湿吞下,或干吞不用口水送。每天吞3-6次,不拘时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陈皮为柑橘的干燥果皮。是一味理气调中、健睥、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气逆的良品。单味陈皮研末干吞,有利于药物直接附着于胃黏膜的糜烂、溃疡创面。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皮中多种成分具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橙皮甙是陈...

  • 胃下垂康复操

    胃下垂康复操

    胃下垂多见于形体较瘦的老年人。患有胃下垂的病人,自感中下腹胀痛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更加明显。以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健康操,对防治胃下垂有不错的效果。准备动作:平卧床上。 1.腹式呼吸举腿法。(1)两腿交替抬举法。配合腹式呼吸,两腿交替伸直,抬举90度停片刻放下,反复数次。(2)两腿一齐抬举法。配合腹式呼吸,双腿伸直,一齐抬举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放下,反复数次。 2.双足空中蹬车法。屈膝曲髋在空中作蹬自行车动作l—2分钟。 3.双手抱膝屈腰法。双腿举至90度屈膝,然后两手抱膝,屈膝抬髋使腰部屈曲,复原休息...

  • 自按穴位缓解胃痛

    自按穴位缓解胃痛

    中脘穴 位于肚脐正中线上4寸,约五横指处。 中脘穴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 该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 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 慢性胃炎药膳疗法

    慢性胃炎药膳疗法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在慢性胃炎防治中,“三分治,七分养”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病人的药膳疗法。 食欲不振,胃脘冷痛,大便泻泄的脾胃气虚型胃炎患者,吃参姜炖猪肚:猪肚1只,人参15克,干姜5克,葱白少许。煮至烂熟,调味食用。1日1次,连服5天。 口干,易饿的胃阴不足型胃炎患者,吃沙参麦冬粥:北沙参、麦冬、冰糖各15克,大米100克,煮粥吃,每日2-3次。 胃脘胀痛、嗳气频作的肝气犯胃型胃炎患者,喝橘皮生...

  • 治生气后胃痛两法

    治生气后胃痛两法

    许多人都发生过吵架后胃痛的情况,中医有肝气犯胃的说法,认为生气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犯胃,所以会出现胃痛。此时,可以选用以下方法之一缓解,效果较好。 熨胃法:将适量莱菔子(即萝卜子),放锅内炒热,用布包裹,温熨胃脘部,一般十来分钟即可有效,显效慢者,可加长热敷的时间。 药茶法:陈皮6克,或干玫瑰花6克,装入杯中开水冲泡,待温后当茶饮用。一般喝2~3次即可缓解。...

  • 治疗胃溃疡的民族偏方

    治疗胃溃疡的民族偏方

    维吾尔族偏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所用羊肠系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土家族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用一个月左右。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彝族偏方: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

  • 养胃的方法 旅行防寒

    养胃的方法 旅行防寒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因胃有毛病而苦恼。时下养胃的方法花样百出,但也存在不少误区,需要加以注意和纠正。 误区一:喝粥养胃不少胃病患者认为粥细软,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但喝粥并不利于消化吸收。原因在于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消化;再者,粥水分多,稀释了胃液,加速了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吸收。若喜欢喝热粥,其温度对胃的刺激也是不利的。因此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粥,而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才更有益。 误区二:常喝牛奶胃...

  • 辛智科治脾胃病常用药对

    辛智科治脾胃病常用药对

    陕西省中医医院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黄连 吴茱萸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之功效。黄连与吴茱萸,一寒一温,相互牵制,达到平衡。可治疗因肝火犯胃所致的慢性胃炎伴有胁痛、泛酸、烧心之症。在治疗时常用左金丸配合其他方药应用,临证根据寒热之轻重,随证加减,热甚便干、吐酸者,黄连、吴茱萸比例为6:1,寒热相间、酸甚者,比例为2:1,寒甚便稀溏者,比例为1:6。...

  • 使用经方治疗胃病

    使用经方治疗胃病

      我曾是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的一名中医大夫,现辞职开了一个门诊部,对中医有刻骨铭心之爱。2008年,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黄煌老师学习,受益多多。黄煌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致力于经方的研究30余年,硕果累累,他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刻感受到老师使用经方的神奇疗效,收获颇多。今就我运用老师经验治病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道探讨。   慢性浅表性胃炎   李某,男,38岁。患者形体肥胖,胃脘胀满半年,饮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睡眠不好,腹部喜暖。服奥美拉唑后效果不明显。唇红,苔白,脉...

  • 暖胃鸡胸肉米饭堡 渣辣子

    暖胃鸡胸肉米饭堡 渣辣子

    南瓜焖饭 食材 南瓜750克、米饭3碗、姜一小块、盐适量。 做法 南瓜切成薄片,姜切成颗粒;把油倒入锅中,在温热的时候加入姜粒,中火炒香,微焦;加入南瓜继续翻炒至微缩水,加入定量的米饭和食盐;关小火,把煮好的米饭盖在南瓜上面;加水盖过南瓜,大火把水煮开以后,转中小火把水烧干,最后用锅铲把南瓜和米饭混合起来。 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可用于气虚乏力、肋间神经痛、驱蛔虫、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症。 鸡胸肉米饭堡 食材 米饭适量、鸡胸肉250克、莲藕90克、鸡蛋1个、大...

  • 糜烂胃炎胃热呕吐中药方

    糜烂胃炎胃热呕吐中药方

    胃热呕吐服连翘水 胃热呕吐是幼儿(3岁以下)常见病 症,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烦躁少寐、食 入即吐、吐物酸臭、大便秽臭、小便黄少、 唇舌发红等。用单味连翘煎服,止呕效果 奇佳。 方法:将连翘6克,放入小锅内,加 水150毫升共煎煮,水沸后再煎3分钟。 取药汁约100毫升,分2~3次服完,每 日l剂。 连翘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小 儿呕吐常与胃热、食积有关,连翘既能清 胃热而利枢机,使脾升胃降,又擅长清食 滞之热。故连翘治小儿常见胃热、食积等 呕吐有奇效。 佚名 糜烂胃炎中药治愈 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不...

  • 胃下垂的防与治

    胃下垂的防与治

    胃下垂是指整个胃的位置下移的一种疾病,发生胃下垂的原因与体质有关,其发病患者以瘦弱无力型体质者为多,女性发病率更高,主要是由于禀赋薄弱,平时缺乏锻炼,加之饮食失节、暴饮暴食,或七情内伤、劳役过度等,进而出现胃下垂。妇女由于生育较多,或患有消耗性疾病,或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因为易使腹壁肌肉松弛,脂肪消失,腹压降低而引起胃的位置下移,也可引发胃下垂。 胃下垂在祖国医学中属“胃缓”范畴,虽非危险疾病,但由于胃的正常位置改变,会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症状,如饮食不易消化,食后饱胀、压迫感,喜嗳气...

  • 治热结血瘀胃肠腹痛案

    治热结血瘀胃肠腹痛案

    胡某某,男,27岁,已婚,农民。1992年7 月17日诊。述7月11 日,患者因岳父病危,逐冒暑急行而探之。次日返家;平安无恙。 13日吃完中午饭后;即开始脘部及脐两侧阵阵作痛。两小时后,其痛加剧,表现为持续性绞痛,但不拒按,腹部喜冷恶热,口中发灼,虽欲食,但怕疼痛6口重,故不敢食之。曾在当地用藿香正气散和香连丸加减治之,未效;改用土霉素、十滴水及阿托晶皮下注射,也未见好转。 7月16 日,先至本院外科,经检查,认为非外科病,逐转西医内科。经查三大常规及B型超声波探察腹内肝、胆、脾、胰及胃肠,均未发现异常,并诊断为...

  •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处方详解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年,尽得薪传。1991年拜入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门下,兼收并蓄。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1年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单兆伟工作室”指导老师。2013年担任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萎缩性胃炎治疗验方

    萎缩性胃炎治疗验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多见于中老年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出现持续或间断性饱胀感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等症,其症状往往会加重。 治疗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冲服),丹参15克,砂仁10克,炙升麻10克,陈皮10克。 水煎2次,合2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血淤重者,重用丹参;气虚甚者,重用黄芪;黏膜血管网显露者,重...

  • 治胃下垂经验

    治胃下垂经验

    经验方:柴胡、升麻、炙甘草各5.克,白芍、元胡、炒川楝子、白术、炒神曲、山楂、党参、黄芪、鸡内金各10克,枳壳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胃下垂患者55例,服药10—65天,痊愈42例,有效9例,无效4例。...

  • 寒湿胃痛饮藿香水

    寒湿胃痛饮藿香水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暑期贪凉,饮食不当,导致脾胃损伤,寒邪客胃:则容易引起胃痛,表现为胃脘胀闷疼痛,暖气食少,舌苔白厚,脉弦或沉。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此药性温而不燥热,芳香而不烈,为治疗脾胃吐逆,胃脘疼痛的要药。用藿香治疗本病,胃脘寒湿得除,饮食停滞得导,气机阻滞得疏,脾胃失调得和,则疼痛可愈。 方法:取藿香10克,水煎取液,分多次代茶饮,每日l剂,7 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陈宁...

  • 促进胃溃疡愈合佳肴

    促进胃溃疡愈合佳肴

    材料:猪排骨 (大排)O.1公斤,南瓜0.2公斤,陈皮5 克。 做法:1.将猪排骨洗净后斩断,放在锅中飞水捞起待用; 2.将南瓜洗净切大片 (不去瓤肉),将陈皮浸软洗净;3.将以上原料放人汤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将汤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汤浓,加食盐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轻微的胃溃疡可以通过食用南瓜得到改善。南瓜所含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南瓜陈皮排骨汤,尤其适合胃溃疡、贫血的患者。 张 泽...

  • 揉肘窝治疗胃肠炎

    揉肘窝治疗胃肠炎

    夏季是胃肠炎高发季节,点揉肘窝可治疗该症。炎热天气使人出汗较多,老人免疫功能下降,若贪食凉饮或吃了不洁食物易诱发急性胃肠炎,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夏季胃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湿热侵袭脾胃所致,治疗以清热化湿、和中止泻为主。肘窝处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刺激该穴能清热祛湿治疗胃肠炎。屈肘,用力点揉肘窝中大筋之间凹陷处,力量以感到酸痛为好,边揉动边深呼吸,每次3—5分钟,每日3次以上。...

  • 燥湿运脾平胃散 健胃助消化抗溃疡

    燥湿运脾平胃散 健胃助消化抗溃疡

    平胃散出自宋代宋周应的《简要济众方》,且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是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剂,主治由于湿困脾胃,气机运行受阻所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无味,呕恶吞酸,肢体困重,昏昏欲睡,大便稀溏等症,其人舌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滑。 《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中枢,主运化水谷津液。其中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性喜燥而恶湿。胃属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湿邪滞留于中焦,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邪下注于肠道,则常多自利,治之当燥湿以运脾,行气以和胃。 方中...

  • 简便妙招帮助小孩调理肠胃病

    简便妙招帮助小孩调理肠胃病

      日常生活中,小孩消化不良容易出现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不少家长发现小孩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孩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小孩调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儿科主任医师陈文利主任表示,小孩推拿调理小孩肠胃适合十四岁以下的小孩,但对三、四岁婴幼儿疗效更显著。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文利...

  • 调理治疗胃痛胃胀要有侧重

    调理治疗胃痛胃胀要有侧重

      如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导致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都十分的不合理,这就容易伤害脾胃,导致消化不良。而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可见它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脾胃出现问题应该要及时地进行调理。在此中医专家教大家一些调理治疗的方法。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马军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魏星      胃痛胃胀要有侧重   案例一:王伯最近喜欢起早锻炼,早上随便喝个粥就匆匆出去锻炼了,但最近发现慢慢开始胃痛了,而且有点小胃胀的感觉。   医生观点:很多人认为,早...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单方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单方

    组成与用法:土茯苓100克,水煎,分4次服,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健胃,可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疼痛,纳呆食少,便秘,口干,苔少舌红,脉细数等。...

  • 体会治胃溃疡病案举例

    体会治胃溃疡病案举例

    病案举例:赵某,女,52岁, 患有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常空 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气 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缓解, 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沉细。胃 镜检查示:慢性胃溃疡,H P (+),伴多发性糜烂,胃下垂。证 属脾胃气虚证;治宜健脾益胃,补 中益气。处方:茯苓20克,炙黄 芪、沉香各15克,党参12克,苍 术、诃子、炒白芍、白及、元胡各 7克,炙甘草、甘松各5克,吴茱 萸4克,乳香3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服用2个月,复查胃镜 示:慢性胃炎、多发性糜烂消失。 继用3个月,随访告知无复发。 体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