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35页
-
针对性护理减少胃痛发作
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胃痛是最常出现的一个症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大大减少胃痛的发作。 经常因生气而胃痛者 日常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因为生气后,遇寒更易引发疼痛,而温暖则可缓解疼痛。平常要注意开导病人,消除其郁闷、烦恼。饮食应偏温,可以吃一些行气开胃的食物,如大蒜、韭菜、萝卜,不能吃致胃肠胀气之物,如土豆、南瓜等。还可吃一些山楂、酒酿等食物。 因暴饮暴食而胃痛者 此类病人应控制饮食,必要时可暂禁食1天。待胃痛缓解后,先给予素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汤等,再逐渐增加食量而至恢...
-
治久瘀胃痛中药名方
膈下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三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元胡一钱、甘草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五灵脂二钱、红花三钱、枳壳钱半、香附钱半十二味药组成,有行气化瘀、破结止痛之功效,主治积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等病证。现在多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胃病、肝硬化、慢性肝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跌打损伤以及腹部积块等病症,有不错的疗效。陈宝贵教授对于膈下部位(中脘),病久属血瘀证者,也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收效颇高,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
-
哈尼族樟木治胃肠病
哈尼族民间医生经常用樟木来治疗胃肠疾病。樟木为樟科植物的木材,有特殊强烈的樟脑香气,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的功效。 1.胃痛樟木15克,高良姜、香附、白芍各10 克,甘草6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可治疗胃脘胀满、疼痛,泛酸,食欲减退等。 2.食积腹痛樟木10 克,马蹄香、山楂、神曲各 12克,每几1剂,水煎分 3次服。适合于脐腹疼痛、恶心、不思饮食、腹泻、泻后痛减者服用。 3.胃寒呕吐樟木20 克,草豆蔻12克,丁香、生姜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时作时止,胃...
-
胃脘隐痛6年余 黄芪建中汤
杨某,男,41岁,2013年1月25日初诊。患者胃脘隐痛6年余,加重两周。素有胃痛病史。常口服西沙必利、奥美拉唑、盖胃平等,疗效不佳。患者延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痞满嘈杂,口吐清苦水,纳少便溏,形瘦体倦,舌体胖有齿痕,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胃镜示: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溃疡。 证属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治宜温中健脾,调其升降。 处方:炙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饴糖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黄连3克,吴茱萸3克,三七粉分冲3克,炒枳壳10克...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肝胃气滞)方 处方:佛手、旋覆花、陈皮、香橼各15克,枳壳7.5克,川楝子、法半夏、香附、甘草各10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白芍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连胁,嗳气频作,食后腹胀,或有烧心反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多正常,脉弦。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胃热内蕴)方 处方:吴茱萸3克,黄连6克,大黄4克,佛手、香橼、谷芽各10克,败酱草、连翘、煅瓦楞、陈皮各15克,蒲公英...
-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 取小茴香50克,在锅中小火翻炒至温热,取出装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热敷时要注意掌握温度,既要防止烫伤皮肤,又要使胃部有温热感。一般,热敷10分钟即可缓解胃痛,可以一直热敷到不...
-
经常胃痛 遂转求中医雷昌林治验
李某,男,36岁,1991年12月9日初诊。 主诉:胃痛20多年,加重2年。患者自小就有胃病,上小学时就因胃痛多次痛昏过去,病情时轻时重,迁延至今,近2年病情加重,经常胃痛,服药效果不好。 12月4日在某医院查胃镜报告:“胃底黏液池液体微混,黏膜红白相间,后壁侧有2个直径0.6厘米浅溃疡,胃体黏膜皱壁四壁有10余个0.6~1.0厘米大小浅溃疡,胃角弧形存在有一浅溃疡,胃窦黏膜皱壁柔软,有3个直径0.6~0.8厘米大小浅溃疡,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反光增强。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
-
胃凉胃痛腹泻 试试花椒艾绒桂圆贴
脾胃虚寒的人经常会感到胃部凉凉的,甚至胃痛、腹泻,需要多喝热水,或者在肚子上放个热水袋,才会感觉舒服一些,想要改善这些症状,可以试试花椒艾绒桂圆贴。 方法:取桂圆肉1个,花椒6-7粒,加上艾绒适量共捣烂,每晚睡前取药团填放在肚脐里,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贴敷后若配合热熨,则效果更好;此方宜在睡前贴用,次日早晨取出,以免因久用刺激,引起肚脐发炎。该法不仅可治疗一般的肠胃病(如胃脘不适、胃寒痛、腹泻、寒性便秘等),而且对失眠、痛经、手足冰凉、风寒感冒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脐部感染者禁用此法。 山东莱州市慢...
-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
-
治皮肤瘙痒 胃炎 过敏性哮喘 皮炎
治皮肤瘙痒 夏枯草200克,加水5000毫升,煎4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樟脑25克,搅拌溶化,在药液温度适宜时洗患处。每天晚上睡前洗一次。 治浅表性胃炎 粳米1000克,炒至微黄,炒麦芽1000克,莱菔子、鸡内金、小茴香各50克,共研细末,每日口服3次,每次一汤匙,饭前半小时用滚开水冲成糊状服用。此配方一剂大约可服40天,服用时可略加一些白糖矫味。 治过敏性哮喘 麻黄5克,炒杏仁10克(捣碎),石膏20克,甘草6克,五味子9克(捣),陈皮3克。水煎服,每天1剂。 治过敏性皮炎 鹿衔草适量,煎洗患处,一日二次...
-
麦麸治骨质增生 鸡内金治胃下垂
麦麸治骨质增生 麦麸250-500克,生姜、葱须各适量。麦麸用米醋拌湿(以不滴水为度),生姜、葱须切碎,一起装入白粗布口袋,放入锅内蒸热,将麦麸袋敷患处,冷后蒸热再敷,每日敷1-2次,轻者1-2日可愈,重者3-5剂也可收效。 鸡内金治胃下垂 鸡内金15克,米糠500克。先将鸡内金洗净研成末,再将米糠置锅内炒至黄褐色后,与鸡内金末混合,成年人每次服3-5克,黄酒送服,每日2-3次。一般服药半个月后即可见效。 治寒冷性荨麻疹 荆芥、防风各8克,白蒺藜、胡麻仁、生地、地肤子、苦参各10克,忍冬藤、苍耳子、白...
-
治胆囊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新鲜葡萄100克(葡萄干30克),乌梅7个。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用于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可将煎汁喝完后,把葡萄及乌梅也吃掉。若无胆囊炎急性发作,可适当减少用量,取乌梅3~5个即可,方法同上,连服或间断服用均可。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连、白糖各500克,山楂片1000克,食醋500毫升,加开水5000毫升,混合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禁用塑料制品装)。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饭后服,可连服半年。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院主治医师 李祥农...
-
治胃痛 肠风下血 乳腺炎 气管炎方
治胃寒疼痛方 处方;沉香5克 (后下),肉桂5克(后下),白蔻仁10克,黄连3克,乌药5克。木香5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功效:温通血脉,散寒止痛,治胃寒疼痛;形体畏寒,泛酸,饮食减少,舌苔薄白,脉迟等。(杨思思) 治肠风下血 旱莲草瓦上焙干,研极细,每次服6克,每日服3次,米汤送服。 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上为一剂量,水煎2次,并分2次服,每日1剂,严重者可一日服2剂。 治气管炎 干姜10克,贝母10克,紫菀10克,冬花10克,陈皮...
-
姜汤治空调引起的胃寒伤风关节疼痛
对空调病大家都不陌生了,由空调病引起的胃寒胃痛、肢体关节冷痛、伤风感冒等一系列的症状,可以喝些生姜汤来缓解。 胃寒疼痛:长时间吹空调,空调的冷气会由口咽进入胃部,寒滞胃脘而疼痛,有时会伴有胀满、呃逆、嗳气、便溏等症状。生姜性味辛、温,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用生姜5片(大约15克),剁碎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趁热饮服,可以有效缓解长期在空调屋内导致的胃痛、腹胀、泄泻等。 肢体关节疼痛:长时间开空调,肢体关节最容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再加上长时间的坐卧不动,血液循环较慢,四肢关节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寒滞血瘀,极易导...
-
中医补益脾胃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颇为常见,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溃疡,但因其具有反复频繁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治疗和控制复发均较为困难。 该病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的范畴,证属脾虚湿困型较多,这与南方地区的湿热气候、居民饮食习惯等有关,又因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大多兼有气虚表现。因此,对此种类型的口腔溃疡应当治以补益脾胃之气。 方某,女,53岁。患者近10余年来反复出现口腔侧壁黏膜及舌尖多处米粒大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难忍,故长期服用雷公藤片以缓解症状。胃脘部胀气,偶有嗳气反酸,半年前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