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30页
-
治疗长期慢性老胃病的小妙方
治疗长期慢性老胃病的小妙方:何香猪肚汤(材料:茴香籽 何首乌)茴香籽和何首乌可以调理肝,肾。猪肚可以补胃,当药引,促时溃疡愈合 何香猪肚汤的制作方法: 将一个完整的猪肚用细盐洗净,小茴香籽和生首乌一起放入猪肚,用粗棉线缝合,冷水下锅,水开后转小火炖熟(四,五十分钟)喝汤吃猪肚。何香猪肚汤不能放任何调料。不能用铁器只能用沙锅。 何香猪肚汤的用量:每星期1次,3—7个星期可根治 治疗长期慢性老胃病的小妙方:何香猪肚汤(材料:茴香籽 何首乌) 茴香籽和何首乌可以调理肝,肾。猪肚可以补胃,当药引,促时溃疡愈...
-
防风(炒)治胃下垂
1.防风(炒)30克。黄芪30克,白术、炒当归各10克.红参5克(另煎,冲服),升麻、柴胡各 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日为1个疗程。 2.白术、党参、石菖蒲、黄芪各60克,山药 90克,陈皮30克,当归 15克。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3.柴胡10克.黄芪 60克,白术10克,云苓 10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炙黄芪50克.知母10克,桔梗10克。柴胡、升麻各5克,丹参、乌药、香附、五灵脂、元胡、蒲黄、桃仁、乳香、没药:甘草、浙贝母、海螵蛸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补气健脾 调理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x线检查中发现胃整体的位置低于正常(站立位,胃的下缘达盆腔),同时临床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的一种慢性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胃下垂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是由于胃壁及腹部肌肉松弛的结果。此外,十二指肠溃疡、饱食后立即长途行走或劳动等也可成为胃下垂的发病原因。其临床主要症状为持续性腹胀腹痛,多在饭后发生,进食越多胀痛越剧,可伴有恶心、嗳气、便秘、呕吐、排尿困难等,女性患者可见痛经,月经不调,此外还可产生失眠、头痛、头昏、忧郁等一些神经精神症状。 胃下垂属中医“胃痛&rdquo...
-
古医籍治胃肠病药膳四款
在我国古医籍中收录着很多具有健脾益胃的药膳方。这些药膳非常适合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或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食用。现向大家介绍其中四款药膳。 一、醋浸生姜饮 醋浸生姜饮出自《医食心镜》,其制用法是:取生姜、食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食醋浸腌一昼夜即成。在使用时,可取3片腌好的姜片,与适量的红糖一起放人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频饮用。 此方具有开胃、止呕、止痛的功效,适合有食欲不振、反胃呕吐、胃痛胃胀等症状的患者使用。 二、秘方噎膈膏 秘方噎膈膏出自《冷庐医话》,其制用法是:取羊乳、牛乳、党参、芦根、龙眼肉...
-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李某,男,26岁,2013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饥饿难忍,进食复饿1月加重7天。 现病史:起病于1月前患感冒、鼻塞、头痛、发烧,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次1粒,日服2次,连服3天,症状消失。间隔3天出现,等不到早、中、晚进餐时间,就感觉肚里饥饿,未引起重视,就忍受着饥饿折磨,照常工作。由于症状逐渐加重,饥饿难忍,影响工作,呈做过相关检查多次未发现异常。刻下症:饥饿难忍,每天须进食6~7次。2小时后复饿重现,得食暂缓解,甚者晚上再进餐,否则苦诉饥饿难以忍受,饥饿得睡不着觉。微渴,软便、一日排3~4次。无多...
-
胃脘疼痛 四逆散疏利肝胆气机
梁某,男,48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伴有嗳气两月余,加重5天。患者素有胃脘痛15年,两月前因贪食冷饮,而致胃脘痛,经口服解痉、制酸西药,胃脘痛、嗳气略有好转,近因情志不舒而胃脘痛加重,嗳气频作,求助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口干苦,恶心欲吐,烧心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伴有胃窦部黏膜糜烂。 证属:胆气逆滞,胃失和降。治宜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处方:旋覆花包12克,代赭石先下15克,法半夏12克,...
-
慢性胃炎患者应如何调养和预防复发
按 2011年~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院长带领的团队,在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并经国内中医药行业消化领域顶尖专家进行意见征询,形成项目研究成果。该指南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等进行了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阐述。现将其全文刊出,以期对广大医患有所裨益。 前言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大部分人在其一...
-
胃下垂患者 试试按摩食疗法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被确诊胃下垂的患者,通过以下按摩、食疗,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医师孙令军就给这类患者提供了几种按摩方法和食疗方剂。 经络按摩治疗法 这个动作最少每天做一次。 1、预备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
-
淮山薏米粥调治慢性胃炎疗效好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居所有胃病之首。患者常会出现胃脘隐痛胀闷、胃:卜有烧灼感、嗳气频繁、反酸、口臭、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患者在做胃镜检查时还可发现有胃黏膜充血、肿胀或糜烂等。病程较长的此病患者,其胃黏膜会发生萎缩,并可伴有肠化生(一种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代替的现象,常见的有小肠化生和大肠化生)。临床上采用“山药薏米粥加减方”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方法:取淮山、薏苡仁各30 克,大枣10枚,小米100克,莲子、白糖各15克。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
-
胃脘痛频繁发作 麦门冬汤
林某,女,37岁,2012年1月28日初诊。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胃痛,伴有右胁及后背不适,偶有嗳气,未予重视。后病情反复发作,发作时自己就从药店购买一些治胃病的中西药物口服,效果欠佳。近1月来胃脘痛频繁发作,遂来我院就诊。 患者现胃脘轻度灼痛,痞满纳呆,嘈杂似饥,干恶欲吐,口干口苦,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嫩红,苔剥脱,脉细。胃镜示:贲门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 证属阴虚脾弱,胃络瘀阻。治宜平补气阴,化瘀降逆。 处方:麦门冬10克,太子参20克,北沙参12克,石斛10克,乌药1...
-
卧床运动治胃下垂
胃下垂是瘦弱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正常人胃的位置在左上腹,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上面由食管牵引,下面由小网膜托起,周围还有韧带支持,腹壁的肌肉和脂肪在保持胃的位置方面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胃的位置较低,在站立时胃的下缘进入骨盆腔,胃小弯曲线最低点到左右髂嵴连线以下时,就是胃下垂。 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体质有关,身体虚弱、腹壁脂肪薄、肌张力减弱、脏器韧带松弛就容易发生胃下垂,且女性多于男性。患胃下垂的病人,自感中下腹胀痛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更为明显。因胃移到下腹部,所以吃完饭下腹膨隆,上腹部胃区下陷,并且可以看到主动...
-
治胃痛 胃石症 胃心综合征经验方
治胃石症方 处方:白术、鸡内金、枳壳各15 克,党参10克,槟榔、木香、甘草各 6克。大便于结者,加大黄6克。每 日l剂,水煎分3次服。小儿用量 酌减。 主治:胃石症,中医辨证为气滞 型,症见食用大量黑枣或柿子后,上 腹痞满,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大便 干结难出,舌淡苔白,脉弦。经胃镜 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诊。 郑嘉礼 治食欲不振方 处方:山药15克,莲子(去心)12克,鸡内金9克,糯米50 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剂。 主治:脾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泻,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 朱绘雯 治...
-
一枝黄花治急性肠炎 慢性胃炎
一枝黄花是多年生宿根植物,其根系发达、耐寒抗逆、喜凉爽气候。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学者及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周荣华均报道:“一枝黄花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物体中以镁和钙的无机元素最多,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绿色植物的挥发油。”这种挥发油独具杀菌、消炎、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药用效果,是化学家迄今无法合成的物质。据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学院竺锡武等专家分析:“从中药一枝黄花鲜草中提取的挥发油,富含榄香烯,总量达到28.74%,表明一枝黄花鲜叶含有较高含量的榄香烯,与蓬莪术、广西莪术...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陈宝贵经方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很多见,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所致过多的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伤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胃镜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多处小糜烂灶,幽门口见黄色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可见明显充血、水肿。病理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患者表现上腹部灼热疼痛或痞胀、嗳气、食欲减退,或消瘦、贫血、腹痛、腹泻等。西药治疗见效快,但难以根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胃脘痛”、&ld...
-
保护胃黏膜中成药3种
胃溃疡、急慢性胃炎.都是胃黏膜的损伤性疾病,所以保护胃黏膜对预防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中成药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香砂养胃丸 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枳实、厚朴等制成。药理研究发现。香砂养胃丸可明显升高胃酸pH值,减少胃蛋白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从而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抑制和治疗胃溃疡。该药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表现为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叶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温胃舒颗粒 由黄芪、党参、附子、肉桂、山药、肉苁蓉等中药组成,具有补气散寒、温胃止...
-
治慢性胃炎 要内养和外动相结合
西安的李女士前几天,她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困扰。原来,她父亲患慢性胃炎多年,饭量总是很少,因为胃痛也很少运动。看着父亲一天比一天消瘦,李女士和家人跟着担心。她说自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 带着李女士的问题,记者专访了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李学武。李学武主任医师说:“治慢性胃炎,要内养和外动相结合。” 据介绍,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中老年人多发。患病后,患者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饭量减少、上腹饱胀、胃酸过多或过少、消化不良、胃痛、嗳气、呃逆、嘈杂、神疲乏力和大便不调等。调查显...
-
调理脾胃 用于治疗胃下垂方
名医治胃下垂(脾运不健)方 处方:生麦芽、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各100克,枳壳、砂仁各50克,甘草、升麻各30克。 用法:共研成粗粉,每日取25克,水煎分3次服。 功效主治:调理脾胃,复元举陷。用于治疗胃下垂,中医辨证属胃纳已复,脾运不健型。症见食欲良好,食后不适或作胀,消化迟滞,或嗳、或嘈、或泄,舌脉基本正常。 创方者:张琼林 名医治胃下垂(血少气虚)方 处方:炙黄芪、葛根各25克,白术12克,当归、陈皮各10克,炙甘草5克,升麻、柴胡各8克,党参、黄精各15克。 用法:水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