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 第127页

胃 第127页

  • 什么方法可以治胃痛 艾叶蛋汤

    什么方法可以治胃痛 艾叶蛋汤

      今年6月3日,邻居刘大伯家一位亲戚忽然出现胃部疼痛,十分难耐,于是到我家寻求帮助,我便给她介绍了一个祖传处方:用艾叶150克洗净切碎,鸡蛋3个打在碗里拌匀,接着把艾叶放进碗里和蛋液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在铁锅里放油,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入干净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即成。舀出后待其稍凉,渣水共服。服用30分钟后疼痛减轻大半,隔4小时再按上方加工,再服1次,胃痛痊愈。   解读: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内服多用于调治妇科病,外治皮肤瘙痒。民间传说能够避邪,而在端午前后采集置于家中,实际上起了...

  • 茴香炖猪肚调治胃寒痛

    茴香炖猪肚调治胃寒痛

    小茴香炖猪肚具有散寒行气,和胃止痛。适用于寒性慢性胃炎,胃寒腹痛者尤佳。 原料:小茴香6克,猪肚1只,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把猪肚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小茴香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放人猪肚内。把小茴香猪肚放人炖锅内,加水适量,放人姜、葱。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 小时,加入盐拌匀即成。佐餐食用,每日1次,每次吃猪肚50克,喝汤。 董 卫...

  • 治疗胃肠炎 记准三药方

    治疗胃肠炎 记准三药方

      参加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的林丹于男单决赛现场宣布退赛,队友陈金不战而胜。而林丹退赛的原因则是在半决赛之后因喝了一瓶冰水而导致腹泻。每逢夏天,像林丹这样因贪凉而患上胃肠疾病的人不少,而且十有八九都是年轻人。      胃肠在夏季很“脆弱”   从中医角度来看,人的气血在夏季是向体表输布的,胃肠道常处于气血不足的状态,因此功能容易失常。此外,夏季炎热的天气能降低机体免疫力,这时一旦吃进的寒凉食物刺激了胃肠道或被细菌感染,就很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所以,人们在夏季,表面上看去生龙活虎的,而实际上却...

  • 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白 芍各10克,甘草、砂仁各6克。 加减:寒 邪客里,加苏叶、香附各9克;饮食停 滞加山楂、神曲各10克;气阴两虚, 太子参换党参加麦冬、石斛各10克; 脾胃虚寒加黄芪20克;湿困加藿香、 佩兰各9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6 天为1疗程。 主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 炎气虚气滞型。 疗效:治疗35例,显效 2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4.3%。 吴 昊...

  • 五种老胃病怎么吃药

    五种老胃病怎么吃药

      人吃五谷杂粮,胃肠功劳最大,担子也最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不经意间已经被“老胃病”盯上了。南宁市朝阳大药房园湖店药学高级讲师、原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钟余才表示,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20~50岁的人患病率约为10%,51~65岁则高达50%。所以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吃完饭胃胀——香砂六君丸   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

  • 慢性胃炎 山药巧治

    慢性胃炎 山药巧治

    八年前,我开始经常出现上腹部钝痛不适、吐酸水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诊我患的是慢性胃炎,让我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我连续服用 2—3天的药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解,但过些日子又会再次发作。就这样,胃病一直折磨了我七八年。 后来,有位从医多年的朋友告诉我,要治愈慢性胃炎,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并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此外,他还让我每天吃一些LU药进行调治。 此后,我每天都坚持吃山药。我有时将山药剥皮后切成片.煮粥吃,有时将山药带皮炒着吃,有时将其煮...

  • 治疗肠胃不适的小偏方

    治疗肠胃不适的小偏方

      天气炎热,湿气渐增,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胀气等肠胃不适,怎么办呢?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按压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

  • 胃病患者按时“养胃”

    胃病患者按时“养胃”

    我患有胃病多年,刚开始还不把胃病当会回事,直到症状日益加重,我才意识到胃部保养的重要性。我根据自身情况,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养胃”的时间表,几年坚持下来,胃病的各种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现在我将这个时间表介绍给广大读者,有胃病的患者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时间表。 7:00 晨起一杯温开水。晨起漱洗完毕后喝半杯到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肠做好接受早餐的准备。 8:00 早餐最佳时间。早餐最好在起床后1小时,与午餐间隔4小时。 12:00 午饭后闭目养神。午饭时间要尽量...

  • 严重胃溃疡 馒头治好顽疾

    严重胃溃疡 馒头治好顽疾

    上期说到,地质队工程师赵先生常 年在野外探矿,风餐露宿,得了严重的胃溃疡,曾吃过许多西药及新特药,均 不见效。一天巧遇名老中医范教授,忙请范教授为自己诊治。 只见范教授为赵先生仔细诊察把 脉后,并没开出中药方,而是建议赵先 生停服所有的药物,改用一种食疗 法——将用面粉做的馒头切成片,放人 炉中烤黄后食用,长期坚持。同时,范教 授还嘱咐赵先生,不能吃酸、辣的刺激 性食物,不要吸烟饮酒,注意保持乐观情 绪和充足的睡眠,平时不要过度劳累。 赵先生听了心里嘀咕,我这老胃病已十 多年了,吃过无数药...

  •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隐痛、脘痛连胁、反复发作、身倦乏力、嗳气嘈杂、大便不调等。长期脾胃功能失调,中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久之血运无力滞于胃络而致瘀滞,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于瘀”。故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分析,主要病机是气虚阴亏血瘀。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常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基本方:生黄芪、太子参、丹参、淮山药、白术各...

  • 胃寒疼痛 敷五香粉

    胃寒疼痛 敷五香粉

    当胃部受寒后疼痛,可取五香粉(一种厨房常用烹饪调料)6—9克,用热白酒调成稀糊后敷在肚脐上,纱布覆盖,脱敏胶布固定。 注意:敷药前,应先将患者脐部用热毛巾擦干净。我使用该偏方多年,通常 5—10分钟迅速暖胃止痛,2—3小时后除去五香粉糊即可。 韩少波...

  • 治柿胃石症方

    治柿胃石症方

    方药:郁金粉0.6克,白矾末0.5 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粉0.3克,上药末和匀,为1次量,每天服3-4次,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2 个月为1疗程。妇女月经期妊娠及其他合并症者忌用。年老体弱及小儿用量酌减。 功能:行气化痰,通利散结。 主治:柿胃石症(注:进食大量柿子或未来成熟柿子,在胃内积聚而形成固体性的团块,称为柿胃石症,症见上腹不适、饱胀、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疗效:治疗5例,服后1-2周内临床症状渐次减轻,食欲渐增,精神好转。症状消失后,有4例经钡餐X线透视或摄片证实结石已经消失。...

  • 怎样治疗胃下垂 中药治方

    怎样治疗胃下垂 中药治方

      组成人参30克,黄芪100克,炒枳壳60克,鸡内金40克,升麻60克,防风20克,炙甘草18克。   功能益气补胃,升举清阳。   主治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无味,或大便坠胀,消瘦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用法共研细末,蜂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方解胃下垂的发生,多与中气下陷关系密切,故治疗以升阳举陷为常法。本方取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防风补胃气,升脾阳;炒枳壳、鸡内金宽中益胃,以助升提,共奏益气补胃,升阳举陷之功效。本方补...

  • 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选经穴治之

    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选经穴治之

    程某,男,23岁,2011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症候:胃胀满,吞酸,噫气,大便黏腻不爽。发作性眉棱骨疼痛,放射至颞部。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太阴经、阴维脉。 选穴:针刺尺泽、列缺、公孙。 二诊:症无变化。取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 三诊:胃胀好转,已不泛酸,大便黏腻,打嗝见好。吃饭后已不恶心、不头痛。取内关、公孙、中脘、足三里。 8月23日追访,诸症未复发。共3诊,属临床痊愈。 医案解读...

  • 中医舌象 证治慢性胃炎

    中医舌象 证治慢性胃炎

      患者周某,男,66岁,胃痛10余年,进食稍多即胀痛,曾多次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迭进中西药物不见疗效。刻诊:舌鲜红少苔,脉微弦。脾胃病应重舌象,患者舌鲜红少苔,据舌象常理应以滋养胃阴凉药为主,而患者反映前医处方多用凉药,且服后症状加剧,平时畏生冷之品。考虑此病例舌象与主证不符,治以温胃健脾,行气止痛,处方:高良姜10克,制香附10克,茯苓1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怀山药30克,丹参1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5克,陈皮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同时嘱患...

  • 治胃轻瘫中医有方

    治胃轻瘫中医有方

    胃轻瘫,是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根据病因不同,可将胃轻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胃轻瘫,多发于年轻女性;继发性胃轻瘫多继发于糖尿病。胃轻瘫临床上以慢性居多,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胃轻瘫属中医“心下痞”范畴,表现为脘腹饱胀,善太息、得矢气则舒,食纳呆滞,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细滑等月干郁脾虚、寒湿(或湿热)内蕴之症。治当以化湿健脾、和胃降逆为法, 方用旋覆花代赭石汤、丁香柿,蒂散、枳术丸、四逆散加减。药用:竹茹、清半夏、丁香、柿蒂、香附、陈皮、旋覆花...

  • 花生牛奶浆调蜂蜜治胃溃疡

    花生牛奶浆调蜂蜜治胃溃疡

    生花生仁50克,牛奶200克,蜂蜜30克,将生花生仁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取出捣烂。牛奶煮沸,加入捣烂的花生仁,再煮沸,取出稍放凉调入蜂蜜即成。睡前口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此方治疗慢性胃溃疡有效。 花生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等作用。牛奶为营养补益之品,有助于修复和保护胃黏膜。蜂蜜味甘,有缓急(症)止痛的作用。实验证明,蜂蜜有消炎、促进黏膜愈合的功效,适量服蜂蜜可以缓解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此外,花生、牛奶、蜂蜜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一种营养饮品,胃溃疡者可适量服用。...

  • 治胃脘疼痛多年中药方

    治胃脘疼痛多年中药方

      瞿某,女,55岁。2010年3月11日初诊。胃脘疼痛多年,嗳气,灼心,吐酸,口舌生疮,形体消瘦,语音低微,周身畏冷,面色萎黄。舌苔微黄厚腻,脉沉弱。拟黄芪建中法。处方:上黄芪30克,川桂枝15克,炒杭芍20克,炙甘草10克,大红枣15克(擎)生姜片15克,炒麦芽15克,饴糖50克。5剂,水煎服。   3月16日二诊:疼痛、嗳气、吐酸、口疮均已痊愈,嘱其饮食善后。随访未反复。   按:黄芪建中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用来治疗阴阳两虚,气虚甚者。...

  • 饭前饭后防胃下垂

    饭前饭后防胃下垂

    1.饭前散步 叫以把饭后散步改为饭前散步。这样不仅能促进胃肠排空,增强食欲,而且还可调动运动肌肉,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力量,防止胃下垂的发生。 2.饭后卧床 胃下垂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隔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造成的。如果饭后马上走动,老年人松弛的肌肉和韧带很难托住沉重的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胃下垂,因此老年人饭后最好平躺半小时。 3.早晚缩腹 仰卧床上,双腿伸直,全身放松。闭嘴用鼻徐徐吸气3~5秒钟,将腹肌有意识地缓慢用力收缩,然后徐徐呼气,使腹肌缓慢还原。一吸—呼之间,腹...

  • 胃肠溃疡  蜂蜜巧治

    胃肠溃疡 蜂蜜巧治

    中医认为,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燥和止痛。《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味甘而平,能解毒,柔而濡泽能润燥,缓而去急,能止肌肉疮疡之疼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蜂蜜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 临床上,蜂蜜可以用来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具体方法是:取丹参6克,炙甘草3克,用沸水冲泡20分钟后,加入蜂蜜 20克,饮服,每日1次。 阳小波...

  • 治胃脘疼痛30余年

    治胃脘疼痛30余年

      王某某,女,40岁,农民。1990年1月3日初诊。患者自幼即感胃脘疼痛,30余年来曾多方治疗,时轻时重,终未根治。近一年来胃脘痛突然加剧,发作时如刀割锥刺,痛不欲生。即住西安某附属医院,经B超、胰胆造影、X线等检查,诊为“先天性肝总管左肝管扩张”。行“胆囊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后其痛更甚,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翻滚呼号,如历酷刑。迭经更医,竟无寸效,患者遂有弃生之念。刻诊: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痛如刀绞,令人窒息,伴有口苦、食后呃逆阵作,大便干燥...

  • 祖传治胃病效方

    祖传治胃病效方

      笔者曾祖生前以擅长治疗胃病而闻名,祖父兄弟三人也是治疗胃病的高手,而在笔者的门诊中胃病患者也最为多见。当地一些老辈人和在世的一些老中医现在仍然还记得曾祖当年治疗胃病用药寥寥,却效果奇好,那么他们治疗胃病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方法不少,但其中有一首最为多用,最不可忽视的小方,那就是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文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是张仲景的一张小方,药仅两味,是治疗水饮结于心下的方子。然历代医家用此方治疗胃脘痛、痞满却效果很好。读张璐的《...

  • 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胃气上逆

    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胃气上逆

    病案:胡某,女,48岁。患者近半年 胃脘部时常有气逆上冲感常伴振水声, 不容易消化,排气多,大便不干,量少,多 梦,腰酸,行走时间长则酸困难忍,无法 继续行走,劳累后眼睑及下肢浮肿,怕冷 甚,舌质淡胖或舌边齿痕,舌苔白滑,舌 底瘀滞,脉偏沉细无力。既往史:患糖尿 病5年,子宫切除术后3年。胃镜示:反 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示: 胃窦幽门型黏膜呈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处方:附子 15克(先煎4小时),云苓60克,炒白术、生 姜各30克,红参6克(另煎兑人),炙甘草 15克,桂枝12...

  •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胃痛怎么缓解 辨证治疗

      临床上,胃痛证往往虚实夹杂,用药必须对症下药。治疗胃痛,中医通常分为胃寒、胃虚、胃气三种证候。   就常见的胃痛证候来说,胃寒痛指的是爱吃生冷食物、直接受寒气所诱发的胃痛;胃气痛指的是气机郁滞所诱发的胃痛;胃虚痛基本上属于虚寒证,病机着重在脾。   胃寒痛患者通常会出现骤然胃部作痛、痛势无休止,喜温喜按,伴随呕吐清水、怕冷、手足不温、舌苔白腻等症状。这种胃痛是由于中焦受寒所致,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宜使用豆蔻、厚朴、茯苓、干姜、陈皮、木香、甘草等药材治疗。   若兼饮食不节,寒食交阻,疼痛剧烈者,可酌加神曲、山...

  • 胃疼了? 喝点艾叶鸡蛋汤

    胃疼了? 喝点艾叶鸡蛋汤

      今年5月的一天,邻居刘大伯家的一位亲戚突然出现胃部疼痛现象,我给他介绍了一个祖传秘方,具体方法是:取艾叶150克,鸡蛋3个,将艾叶洗净、切碎;鸡蛋打在碗里拌匀,加入艾叶搅匀,在铁锅里放油,待油烧热后将艾叶蛋液放入,炒至半熟时,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即成,待温度适宜时,渣水共服。一般30分钟后疼痛症状可明显减轻,隔4小时再按上方服1次可痊愈。   广西凤山县黄明勤   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魏睦新点评:   中医认为,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内服多用于治疗妇科病,外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等症。现代药...

  • 益胃加味汤治疗胃炎经验方

    益胃加味汤治疗胃炎经验方

    印会河,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生于中医世家,印老从医六十余载中冶愈诸多沉疴怪症。印老据多年临床经验拟有一治疗胃炎的良方——益胃加味汤,临床运用此方治疗胃阴不足型胃炎每收良效。本期介绍其运用益胃加味汤治疗胃炎经验如下。 益胃加昧汤方药:沙参、生地、石斛、玄参各15克,麦冬、玉竹、川贝母各10 克,芦根20克,蜂蜜30克(药液冲服)。 加减:痛甚加槐花10克,丹参15 克。 功用:益胃生津。 适应证:各种胃炎胃阴不足证(包括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主要症状:胃痛不胀,食后还饱,食酸...

  • 胃炎胃溃疡 保和丸加减治疗

    胃炎胃溃疡 保和丸加减治疗

      笔者近日治一46岁患者,自述因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后即感脘腹胀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腐酸臭,泻下急迫,里急后重,痛苦难耐。自服保济丸、健胃消食片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除上症外,伴有泛吐酸水,胃脘灼热,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剑突下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   本病例属食积化热,郁于胃腑,胃火夹带食积之物上逆,故泛吐酸水,胃脘灼热。食积胃脘,故剑突下压痛;酸腐之食积于胃腑,损脾碍胃,脾胃功能失常,脾不升清,故泻下;胃不降浊,故嗳吐泛酸。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为食积不化之象。证属食滞...

  • 重庆名医治胃下垂方

    重庆名医治胃下垂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炒枳壳、升麻各20克,鸡内金12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胃,升举清阳。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无味,或大便坠胀,消瘦,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专家点评:胃下垂的发生,多与中气下陷关系密切,故治疗以升阳举陷为常法。本方取党参、黄芪、炙甘草、升麻、防风补胃气,升脾阳;炒枳壳、鸡内金宽中益胃,以助升提,共奏益气补胃,升阳举陷之功效。本方补而不温,滋而不腻,补不滞邪,通不伤正,故久服也无不良反应。 创方者:周...

  •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 食疗方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 食疗方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扁豆佛手粥   扁豆100克,佛手3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之。   适于肝胃不和证。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生姜大枣粥   生姜3片,大枣15枚,粳米50克,同煮粥食之。   适于脾胃虚寒证。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山药苡仁猪肚汤   山药30克,薏苡仁50克,猪肚100克,料酒10毫升,葱、姜、盐、味精适量。先将猪肚、薏苡仁同煮30分钟,再放入余料煮15分钟,最后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慢性胃炎吃什么食物好:公英羊肚汤   蒲公英100克,羊肚1只,生姜5片,葱1段,料酒1...

  • 治久年胃下垂方

    治久年胃下垂方

    炙黄芪50克,知母10克,枯梗10 克,柴胡、升麻各5 克,丹参、乌药、香附、元胡、五灵脂、蒲黄、桃仁、乳香、没药、海螵蛸、浙贝母、甘草各10克。 水煎温服,每日1剂,25 日为1个疗程。有效时,隔5日,再续服下1个疗程。 有补益中气,化瘀祛痰之功;治久年胃下垂伴胃脘疼痛严重者。有胃出血者,慎用本方。 (徐家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