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第4页
-
豁痰化瘀法治冠心病
吴某,女,58岁,2010年3月16日初诊。阵发性胸痛连及后背3月,加重1周。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背刺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诊见:胸背刺痛,胸闷如窒,灼热感,口苦不欲饮,痰多黄黏,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滑数。查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浊血瘀。治当豁痰化瘀,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25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竹茹20克,枳实15克,黄连25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川芎25克,赤芍20克,胆南星20克,菖蒲25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7剂,水煎服,每日1...
-
中药外敷 治冠心病
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冠心病,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法:将半尺大葱白切碎,灶心土、吴茱萸、薄荷各120克,将诸药一起压碎。放在无油锅内,兑适量酒拌湿,炒至烫手时即装于布袋内。让冠心病患者平卧,将药袋放在心前区,每次敷药半小时或更长时间。为了保持药物的温度,最好在药袋上覆盖一只热水袋,一般在睡前敷。本方药物能够温通胸阳,活血止痛,舒肝理气,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有缓解效果。 包裹药物的布袋孔隙不宜太大,以免药物漏出。凡是热证发烧,皮肤过敏或有疮疖、损伤的患者都不宜采用外敷疗法。 广东肇...
-
被窝健身防冠心病
睡醒后,仰卧在被窝里,将双手掌相互重叠轻轻按在心脏部位,以自身为表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次左右,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50次左右。然后穿好上衣缓慢坐起,两臂向左右伸展振臂扩胸18次;双臂弯曲肘尖向后做扩胸运动18次;双臂肘尖向外、向后旋转18次,旋转时应使整个肩胛骨都活动起来,待全身感觉轻松舒适后再起床。这套动作可以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清晨醒后,因机体经过一夜的低水平代谢致使血液相当黏稠。醒后做心前区按摩,有助于心脏与全身血液的流通;轻缓的扩胸动作,有助于血液回流人心,可增加心脏及冠状动脉的血流...
-
冠心病的治疗与饮食
《冠心病的治疗与饮食》陈皮萝卜饮 [配方]萝卜子15克,陈皮5克,白糖30克。 [制作] 1.把萝卜子洗净;陈皮洗净切丝;二者放入炖锅内,加适量水。 2.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滤去萝卜子、陈皮丝,留汁,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祛痰化淤。适用于痰淤型冠心病患者饮用。 [宜忌]便溏者忌食。 《冠心病的治疗与饮食》浙贝蒸鱼翅 [配方]浙贝母、丹参各10克,鱼翅、火腿各50克,菜胆100克,盐3克,鸡汤适量。 [制作] 1.把浙贝母研成细粉;丹参洗净,润透切片;鱼翅发透,撕成丝;...
-
中药治冠心病心衰
患者韩正学,男,63岁。2011年6月28日就诊。患者于6月10日以胸闷、气短一年余,加重伴右侧胸痛两小时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经治疗半月余效果不明显,遂放弃治疗回家准备后事。家属不忍邀余去治。诊时见患者胸闷气短,咳喘不得平卧,痛苦面容,全身浮肿,双下肢尤甚,大便可,小便不利。血压120~90毫米汞柱,心率90次/分,体温36.5℃。桶状胸,嘴唇紫绀,听诊两肺哮鸣音,脉象弦滑。中医诊疗:心悸怔仲,胸阳不振。遵照急则治其标原则,当即给予西药速尿40毫克肌注,氨苄青霉素6克加...
-
压内关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临床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病状为主,本病属中医胸痛、胸痹范畴,多为心阳不足、心脉瘀滞所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药物,才能减轻或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其实,按摩对冠心病患者症状的缓解和消除也有一定的作用: 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位(手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对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对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平时则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
-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社光治方
申某某,女,56岁。患冠心病两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罔效。症见:胸闷气短,胸痛隐隐,时作时止,劳累尤甚,伴见倦怠乏力,心悸眠差,纳呆食少,时有汗出,脘腹胀满,便溏,日二三行。面见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此乃脾胃气虚,生化乏源,心脉失养所致。治拟健脾胃、滋化源、养心脉。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3克,砂仁5克,党参12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2克,陈皮克,当归10克,炒枣仁12克,夜交藤15克,炒谷麦芽各12克,甘草10克,大枣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纳食稍增,精神体...
-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百合炒猪心 [配方]百合15克,酸枣仁10克,猪心1个,料酒10毫升,盐、姜各3克,味精2克,葱6克。 [制作] 1.将猪心洗净,切薄片;百合洗净撕成办状;(酸枣仁)炒香;姜、葱洗净,姜拍松,葱切段。 2.将猪心、酸枣仁、百合、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入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盐、味精,搅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既可单食,也可佐餐。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手心肝失调及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胃有痰湿气滞、阴病内寒者忌食。 冠心病的食疗方法:丹参炖乌鸡 [配方]丹参10克...
-
药茶治疗冠心病
三七茶 取三七花、三七各3克,沸水冲泡。温浸片刻,代茶频饮。三七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对冠心病者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地骨丹皮茶 取牡丹皮3克,地骨皮10 克,沸水冲泡,焖约15分钟饮用。牡丹皮镇痛镇静,地骨皮有降血压作用。服用此茶能清脑宁心,主治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对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亦有效。 麦冬生地茶 取麦冬、生地黄各30克,水煎代茶饮服。此药茶有清热养阴作用,而且能补气和养心,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口服麦冬煎剂能缓解心绞...
-
赵冠英 六法三期辨治冠心病
赵冠英,男,1926年出生,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解放军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任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解放军中医学会名誉会长。从事医疗和保健工作60余年,擅长治疗疑难病;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及老年病、恶性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创立了三期辨治急性心肌梗死和六法治疗冠心病等理论。共发表论著5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 ...
-
气血两虚型冠心病药膳
冠心病气血两虚型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倦怠乏力、心烦、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象虚弱等。 能制作药膳用的中药有:党参、远志、桂枝、茯神、生白术、夜合花、北沙参、熟枣仁、炒白芍、当归等。 能制作药膳用的食物有:禽蛋、鱼类、蔬菜、豆类、海鲜、水果等。 归参鸡(温) 【配方】当归9克,党参15克,红枣10颗,子鸡1只,料酒、姜、葱、盐各适量。 【制作】 1.把当归洗净,党参洗净,切片;子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拍松,葱切段,红枣去核。 2.把子鸡放在炖锅内,放...
-
陈可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三通两补”重要法则
芳香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分为芳香避秽、芳香解表、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芳香温通等几个方面,其中芳香温通疗法即以芳香辛散、温经通脉之方药治疗寒邪内闭所致系列证候的最常用治法,也是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三通两补”重要法则之一。 研究显示,芳香温通方药具有温通经脉、畅达气血、缓解疼痛的功效,应用于胸痹、心痛类疾病的历史悠久。近年来芳香温通治法及其相应中药制剂在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得到新的拓展,特别是该类制剂为亚硝酸盐类药物不耐受者及难治型心绞痛患者提供...
-
冠心病反复发作 从辨证方法论治
病例 侯某,女,80岁,退休工人,201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余。近2年,因胸闷憋气,心前区剧痛,先后三次住院,每次住院均因情志不遂,肝气盛、过于激动所致。住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衰Ⅲ°;陈旧性心梗;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三级(极高危);慢性胃炎。 每次治疗好转出院,医生均开服多种治疗冠心病药物,如欣康、波立维、消心痛、拜阿司匹林、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冠心病经验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娄某,男,58岁,2008年1月7日初诊。患冠心病、高脂血症10余年、出现房颤3年余。现时心前刺痛、胸闷、偶有夜间憋醒、惊悸胆怯,睡眠不实,眩晕,盗汗。动态心电图(DCG)示:房颤,频发室早伴成对。心脏超声示双心房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舌紫、苔薄白,脉结时促。 此为心脉痹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通痹,养心安神定志。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15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枳壳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川牛膝15克,党...
-
国医名师翁维良从瘀论治冠心病中药方
翁维良,男,1937年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誉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第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0多年,在心血管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诊疗中,继承郭士魁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以通为补”,善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疑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后再狭窄、老年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扩张性心肌病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教授行医50余载,临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