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第440页
-
治颈淋巴结核小方
1.治颈淋巴结核初起:鲜刀豆壳30克,鸭蛋1个。酒水适量煎服。 2.淋巴结核,或结核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独根大蓟,不拘多少,加水牛肉或猪肉,炖烂服。外用新鲜大蓟捣烂,入发炭、儿茶、血竭同拌,敷疮口。 3.颈淋巴结核:取鲜灯笼草头(又名:打卜草、打额泡)3个,冬瓜2片,水1碗煮成半碗顿服(小儿酌减),治疗100多例,有的服药4~10次,有的服药2月,均有一定疗效。 4.颈淋巴结核:鲜无花果根30克。水煎服。 5.治颈淋巴结核,身发寒热:白头翁60克,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30克炒研未,每服9克,白开水调服。...
-
小儿晚上总咳嗽 老中医开的这个食疗方
4岁的兜兜不小心生病了,白天晚上总是咳嗽。没办法,兜兜爸妈向老师请了长假,送到姥姥、姥爷家休养。不料,病情加重,发烧到39℃,还伴有恶心呕吐,兜兜爸妈立即挂了急诊,输了些液体,烧退了,但恶心、呕吐、咳嗽的症状并未减轻,已经严重影响了的食欲和睡眠,于是姥姥决定带着兜兜去看中医。第二天,姥姥带着兜兜找到了当地的名老中医,老中医询问了症状,把了脉:“你这个没事儿,回去拿橘子皮熬点山药粥,每日三餐服用就好”,姥姥疑惑地问:“就这么简单?”老中医点点头。于是姥姥半信半疑地带...
-
益气固表辨治小儿易感咳喘方
小儿易感咳喘方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固表御邪功能弱,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犯导致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表现为咳嗽、喘促、甚者喉间痰鸣、气短懒言等。治宜益气固表,宣肺平喘。方用小儿易感咳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炙麻黄2克,杏仁3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4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宣肺平喘。 调护:小儿咳喘若误治失治,可变化迅速,轻者累及饮食睡眠,重者耗气伤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小儿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往往出现越...
-
清肺肃胃法治小儿咳喘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肺居高位,又为娇脏,加之小儿之体,更易受邪,故外邪一来,肺先受之,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发为咳嗽、咳喘等。小儿体禀纯阳,外邪入后,转化为热证、实证者多,救治不及,易化火生风,变生危症。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陈宝贵教授治疗此证,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
-
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寒咳
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由带节麻黄、苦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黄、杏仁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笔者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寒咳收到很好效果,且具简便廉验之特点。兹举案例如后。 病例一...
-
内外同治小儿咳喘 推拿按摩辨证施治
小儿咳喘是儿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易反复的特点,西医多采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易使患儿抵抗力低下,反复发作而形成慢性咳喘;而中医采取中药内服、灌肠,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手段,全面调理患儿体质,疗效肯定、无痛苦、方便价廉。 辨证施治中医将哮喘分成三期,即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发作期采用疏风通络、止咳平喘法;缓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稳定期予以益气固表、补肾纳气法。 内外同治中药内服多选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健脾益肾理肺汤加减;外治法则包括中药直肠灌注...
-
防治肺燥干咳 小儿百日咳方
肺燥干咳 喝天冬汤 我人夏以来经常干咳,吃了不少药,最近同事推荐我喝天冬汤,我坚持了一阵,发现确实很管用,现在推荐给大家。 古方记载,治血虚肺燥及肺痿咳脓血证,可用天冬15克加水用沙锅慢火熬40分钟,每天分两次服用即可,最好空腹喝下。但要注意的是,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天冬。 文露 治小儿百日咳方 鲜侧柏叶500克,蜂蜜100毫升。先将侧柏叶加水2000毫升,煎煮至1000毫升,去渣后加入蜂蜜100毫升,调匀即可服用。1岁以内患儿每次10-15毫升,1-3岁每次15-30毫升,4岁以上每次30...
-
小儿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小儿百日咳 小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是发病的1--2周,咳嗽是阵发性、痉挛性,当咳嗽剧烈时,一次发作完毕后,伴有拖长的鸡鸣样吸气声。其发作时,有连续不断而紧接的短咳,没有吸气的余地,甚至发生呕吐,口鼻出血等症。临床上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风粟壳20---40克,糖冬瓜30--0)克。煎水代茶饮,味甘甜,儿童喜服,每天1剂,一般4--6剂即可。 此用适方于小儿百日咳的初咳期。 [方二] 百部15克,紫苏叶、桑白皮各10克,冰糖15克。前3味水煎去渣,入冰糖,每日1剂,1周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百日咳初期。...
-
益气健脾 高真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名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气虚)方 处方:黄芪、炒山楂各8克,党参、白术、炒神曲、炒麦芽各6克,川黄连、丁香、砂仁各3克,陈皮、肉豆蔻各5克。 用法: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咳嗽发热时有发作,体型瘦弱,生长发育明显较同龄小儿差,面色不华,纳食不佳,不好活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创方者:高真 名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虚肝旺)方 处方:柴胡、枳壳、法半夏、香附各5克,黄芩3 克,太子参、茯苓各8克,川芎、白术、陈皮...
-
小儿感冒后反复咳嗽 润肺止咳组方
小儿易感阵咳方 小儿感冒后反复咳嗽,多由风寒、风痰、风热袭肺而致。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腠理疏薄,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而外感六淫之邪又多从皮毛及肺脏侵袭人体,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对发生较长时间的咳嗽或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时,中医称作“小儿痉咳”。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易患感冒、反复阵咳、咳痰不爽。 治则:益气固表,润肺止咳。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炙百部3克,川贝3克(冲服),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川贝研粉,用药汁冲溶,分4次饭后和睡...
-
小儿顽咳反复感冒 中药方
小儿易感补气健脾 小儿反复感冒,常因免疫功能低 下导致,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型,症 见反复发热,咳嗽,打呼噜,盗汗, 舌淡,苔白,脉细弱。用自拟中药方 治疗本病,可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 如下。 方法:取太子参、炒白术、茯 苓、银柴胡、川贝母、桑白皮、苏 子、白芥子、莱菔子、炙甘草各5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每次 100毫升。 赵一峰 小儿顽咳喝冬花汤 中医认为,小儿顽固性咳嗽多为 肺虚引起,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声低 弱,痰少,舌淡,苔白,脉细弱。中 药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 作用;川贝母能清热...
-
毛德西 临床应用小儿清肺止咳糖浆
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上应用小儿清肺止咳糖浆已有多年,近年来有数百名患儿服用此方取效。特别是到了冬季,要求服用此方的患儿家长络绎不绝。为此,每至冬季,医院都要预先配制百余瓶,以备不时之需。此方配制成后,可以随时服用。停服后,只要将糖浆放置在10℃以下的位置,再次发作,仍可服用。 组成:炙麻黄30克,百部30克,黄芩30克,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橘红15克,北沙参30克,南沙参15克,生甘草15克。白沙梨500克,甘蔗根500克,槐花蜜适量。 加减运用:便秘,加牵牛子适量;盗汗,加浮小麦、霜桑叶;食...
-
小儿肺炎系感受外邪 郁闭肺络所致
小儿肺炎虽是儿科常见病,但重者可累及多个系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多由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感染所致,临床除用抗生素治疗外,目前尚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肺炎系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外邪侵犯肺经,其病位在肺经,肺气以下降为顺、上升为逆,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甚者气急鼻煽,肺络闭阻严重,脉道壅滞,可使痰热郁闭,闭阻严重者可出现颜面、口唇苍白青紫。治疗原则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痰热清注...
-
治肺虚久咳 小儿上感服平喘剂
治肺虚久咳方 处方:银耳30克,冰糖20克,款 冬花15克,雪梨1个。款冬花用纱布 包好,梨去皮切片,和银耳、冰糖同放 沙锅内加水适量清炖,沸后10分钟取 出药包,服食。 主治:肺阴虚久咳、痰少或无痰, 偶见痰中带血丝,伴两颧潮红,口燥咽 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严岩 咳嗽期间 别吃橘子 一个六岁的小孩,咳嗽一个月了,服 过中、西药就是不好。仔细询问病史才发 现,孩子的母亲每天都给孩子吃大量的 橘子。孩子母亲以为橘子是治疗咳嗽的 良药,却不知,中医认为橘子皮是治咳良 药,而橘子肉则生热、生痰。因此,咳嗽...
-
小儿感冒中药沐浴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沐浴治疗小儿感冒,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金银花、板蓝根、柴胡各10克,荆芥、紫苏叶、防风各7.5克,薄荷5克,混合均匀,研成粗粉装入布袋,将药袋放入水小并煎取药液1000毫升,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适宜,沐浴患儿全身,时间15—30分钟。每袋药物每天沐浴2次。 点评:中药沐浴透皮给药外治法系将疏风解毒之药洗浴患儿体表,使邪热毒气迅速由皮毛而出。方中金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金银花具有解热抗炎作用;荆芥...
-
小满前后防风热感冒
立夏、小满两个节气气温回升很快,人们容易忽视高温对身体的影响。这时,骄阳易侵袭人们的身体,故风热感冒是这一时期的好发病。常表现为鼻塞、黄涕、怕风、自汗,兼有头痛、疲劳,重者腹泻。 应采取下面的办法予以防治。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新,应早起到室外参加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保健功、广播操等,以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壮大,预防外邪的侵袭。饮食上可早晚服用杏仁粥。此粥可补益肺气,坚持服用可防病健身,预防风热感冒。其做法:甜杏仁50克,大米240克。将甜杏仁研成泥,加到淘净的大米中,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烂,即食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