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第439页
-
降 血 脂 中 药 验 方 小 汇
降血脂中药有三类作用机理:1. 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如大黄蒽醌类 成分、蒲黄中的固醇类物质、何首乌 中蒽醌及卵磷脂都具有减少胆固醇 吸收作用。2.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 即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一 个或几个环节,如泽泻中三萜类成 分、绞股蓝总苷等。3.促进脂质转运和 排泄,调节脂质代谢,如人参皂苷、柴 胡皂苷等。 临床辨证运用中药复方,降血脂 效果尤佳。现介绍如下: 1.益肾降脂:丹参、山楂各18克, 制首乌、菟丝子、枸杞子各15克,女贞 子12克。 2.补肝消脂:制首乌15克,太子 参、山楂各18克,草...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小心误区
误区:中医药不能降 血压 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 受西医学的影响。认为西 医降血压起效快,中药不 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 中药无效。这种看法是不 正确的。中医学认为,同其 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 由于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 状态被打破,导致了阴阳 的偏盛偏衰。中药治疗是 根据每个不同个体的特殊 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治疗 的目的不是降血压,而是 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阴 阳平衡了,气血运行能够 正常,血压自然会降下来。 误区:中药降血压永 不反弹 经常有广告说中药降 血压永不反弹。所谓永不 反弹,是指永远不会再有 血压升...
-
甘麦大枣汤治抑郁宜选淮小麦
两年前经熟人介绍,接触了一对老夫妻。看得出来,丈夫应该是个领导,儒雅从容,妻子语句和缓,也应该是个高素质之人。当时,其妻子因为胃病找我看病,用了一段时间汤药之后病情好了,也就再没有更多的交集。3个月前,老同志打来电话,说要求诊,我也欣然应允。原因是他退休之后返聘到一家公司,不知道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还是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太大,出现了情绪失控的症状。几周之中,病情发展到不敢回忆往事,不能接熟人电话,否则就会痛哭流涕,不能自止。心里很清楚自己状况,自我安慰“不要哭,不要哭”,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基本每...
-
交泰丸对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交泰丸组方首见于《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组成,配伍比例(10:1)。方中黄连生用且用量较大,为君药,入心经,大苦大寒,意在清心降火除烦,肉桂用量为黄连的十分之一,入肾经,辛甘大热,其意在制约黄连的苦寒,引火归元,化气生津,又不助火。黄连、肉桂配伍具有交通心肾,镇静安神的功效,主要治疗怔忡不宁,夜寐不安等症状。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等是黄连的主要成分,有关研究显示,小檗碱发挥抗抑郁作用是通过调节NOcGMP-PKG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桂皮醛和肉桂酸等是肉桂主要成分,其中桂皮醛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本研究...
-
脊髓空洞症、小脑共济失调症的临证运用
脊髓空洞症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病,由于脊髓中心有空洞形成而 引起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和营养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 多数在30岁以前起病,最早的 症状是两侧上肢对称性的节段 性痛觉消失(不知疼痛),温觉也 消失(手不知烫),而触觉保存 (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有的患 者从胸到脐无痛觉(针刺也不知 痛),但触觉存在。病情继续发 展,则出现上肢无力,手指伸不 开。有的患者还有手部出汗异 常、紫绀、水肿、指甲角化过度等 症状,严重者指尖可自动脱落; 有的患者下肢瘫痪,步履艰难; 有的患者面部感觉障碍,眼球震...
-
腹胀痛不排便3天 小承气汤验案
陈德货主任医师,现任海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特聘专家,在临证中善于运用中医四诊,突出主证,治疗以经方为主,并灵活加减化裁,临床治愈疑难病例颇多,兹举例如下: 小承气汤验案 杜某,男,75岁。 主诉:腹胀痛、不排便3天,间断喷射样呕吐1天。 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史,术后2年出现:呕吐,腹胀痛,大便不通。到急诊给予输液,腹部更胀,未坚持治疗,又于消化内科住院两周,未取得明显疗效,出院后自行使用开塞露,大便通后诸症好转。 患者5日前活动汗出后受寒,因无明显症状未引起重视。近2日腹部剧痛、...
-
治胃寒四个小偏方
胃寒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1.老母鸡1只(中等大小),去毛、净膛。另取砂仁12克、高良姜6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肚中共炖,熟后去药包。食肉饮汤,每周1次。可暖胃散寒。 2.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3.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
-
简便妙招帮助小孩调理肠胃病
日常生活中,小孩消化不良容易出现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不少家长发现小孩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孩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小孩调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儿科主任医师陈文利主任表示,小孩推拿调理小孩肠胃适合十四岁以下的小孩,但对三、四岁婴幼儿疗效更显著。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芳村分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文利...
-
小儿泄泻 治宜健脾化湿兼去除外邪
中医认为,小儿秋季腹泻属“泄泻”范畴。该病以脾虚为本,湿热之 邪为标,脾气虚弱、湿热困脾为其主 要病机,治宜以健脾化湿为主,兼顾 去除外邪。 处方:党参、猪苓、白术、茯苓各 9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加减:发热者去桂枝,加柴胡9 克;食积者加焦三仙、炒莱菔子各9 克;大便稀而量多者加车前子9克, 薏苡仁6克;大便色黄有臭味者加 葛根9克,黄芩6克,黄连3克;恶 心、呕吐者加陈皮6克,半夏3克; 腹痛者加白芍6克,木香3克。 用法:每日l剂,每剂水煎2 次,取汁100毫升,分3次服用。...
-
中医药治疗小肠疝气
小肠疝气.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症候多因肝气失于疏泄.小肠坠入阴囊,偏有大小,时上时下,平卧时可缩入.站立时即下坠;或因劳累久立、远行负重致气滞于下,阴囊肿胀.胀甚疼痛.少腹结滞不适.情绪易怒。心情不畅等。舌苔薄白,脉象弦。辨证属中医肝郁气滞,治疗宜疏肝理气.补中益气为主,可选方药如下: 党参15克.川楝子15克,金铃子12克,青皮6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肉桂5克,广木香9克 (后下),延胡索12克,槟榔15克,小茴香6克.枳实10克.木通10 克.香附9克。 上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 次温服。 (农培德...
-
气候多变 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
早春时节气温低,气候多变,小儿外感咳嗽发病率很高,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操作简单、花钱少、痛苦小、效果好,患儿易于接受。 第一步:分推天突至鸠尾天突至鸠尾是任脉(前正中线)之穴位,从上至下分别为天突(胸骨上窝处)、璇玑(胸骨上窝下1寸)、华盖(平第一肋间)、紫宫(平第二肋间)、玉堂(平第三肋间隙)、膻中(平第四肋间隙)、中庭(剑胸结合中点处)、鸠尾(剑胸结合下1寸处),共八穴。用双手拇指分别由此八穴向两旁分推至胁部,又称为“分胸八道”,反复30-50次,宣肺止咳之效甚佳。 第二步:横...
-
小儿百日咳的治疗中药方
处方:紫草、矮地茶、沙参、桑白皮各10克,杏仁6克,浙贝母、桃仁、甘草各5克。加减:痉挛性阵咳者加葶苈10克,地龙5克;咳痰多者加竺黄、胆星各3克;痰呕甚多者加赭石10克,法半夏5克;面目浮肿者加鸭跖草10克;咳血较多者去桃仁,加茅根30克,藕节10克;肺气虚者沙参加至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为1疗程。功效:祛痰解毒,养阴活血。主治:小儿百日咳。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5例,好转10例,有效率为95%;病情未改善而用他法者5例。 点评:紫草能透疹解毒活血;矮地茶具有解毒祛痰,凉血之功;沙参、甘草有养肺牌之效;杏...
-
巧治小儿咳嗽 小儿流涎症方
小儿咳嗽蜂蜜巧治 小儿脏腑娇嫩,禀赋不足,不知热冷交替,易患感冒咳嗽,伴消瘦,神疲倦怠,厌食呕吐,面色红,脉细缓。常规服用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恐有损小儿脏腑。蜂蜜味甘性平,补中缓急,润燥解毒,能治肺虚燥咳、干咳等;芝麻油具有化痰止咳功效,两者兼有调养脾胃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且简便价廉、小儿易于服用,疗效肯定。 方法:取蜂蜜15毫升,加芝麻油适量,搅拌调匀成糊状,再加沸水至 50~60毫升,冲成乳白色汤剂,给患儿服用。根据病情,每晚1次,或每日2 次服用,3日为1个疗程,咳嗽严重者可加服抗生素。 邹丽玉 治...
-
内外并用中西合治小儿咳嗽(咳喘)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肺居高位,又为娇脏,加之小儿之体,更易受邪,故外邪一来,肺先受之,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发为咳嗽、咳喘等。又,小儿体禀纯阳,外邪入后,转化为热证、实证者多,救治不及,易化火生风,变生危症。 小儿咳嗽(咳喘)之因,有风寒引起者,有风热引起者,有痰湿动肺者,有痰热扰肺者,有阴虚肺热者,有食积生痰者。陈宝贵教授治疗此证,风寒者,以祛风散寒、止咳化痰为主,用杏苏散加减;风热者,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用桑菊饮加减;痰湿者,以燥湿健脾、化痰...
-
刘保和治小儿咳痰病案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非常重视对人体气机的调理,对小儿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其核心的治疗原则就是通降肺胃之气,恢复阴阳升降之机。为什么强调通降肺胃?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患儿多有内热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多以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将养过度,多温少寒,在这样环境中的父母和其养育的孩子,内热者比比皆是。肺胃之气一通,金秋之气即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