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血压 第9页

高血压 第9页

  • 泡足按摩治高血压

    泡足按摩治高血压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需服药控制血压,且多数居家治疗。笔者使用夏枯草、钩藤、菊花煎液浴足,药渣足心按摩法(于睡前施行)对于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减轻其临床症状有一定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 以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加水煎浸泡2小时,煮沸15分钟,药汁泡足,每天1剂,每次15分钟,泡后倒出药汁,双足踏于药渣上,用药渣按摩足心,借物理摩擦力和药物效能控制血压,15—20分钟/次,每晚1次。 点评:钩藤含的总生物碱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对肝肾阴虚、头痛、眩晕者可平肝息风,清肝热、潜肝阳,与菊花配伍可祛...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

    1.自我保健:首先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种花草、养鱼养鸟、学习书法绘画等,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宁心怡神。 2.按摩保健:按摩头部。方法: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叫0分钟,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醒,消减胀痛眩晕,让头部轻松舒适,血压下降。 擦腰背。方法:用双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疏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 点穴按摩。方法:按压第六颈椎两侧5厘...

  • 高血压病血压控制方

    高血压病血压控制方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过高,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 治方:夏枯草15克,炒黄芩10克,竹沥炒半夏 10克,陈胆星5克,泽泻15 克,海藻12克,炙僵蚕10 克,汉防已12克,天仙藤 12克,生牡蛎25克(先煎),知母10克,黑山栀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血压控制后.仍需服1—2个月以巩固。 功效:清火化痰,调气和血,治中老年人高血压病,以舒张压为主,常在 100毫米汞柱以上,伴头痛,胸闷,手麻,心烦口干,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腻,脉...

  • 治高血压有效食疗方

    治高血压有效食疗方

    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样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中的钾可帮助降低血压。另经证明每日摄入800毫克钙和300毫克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种菜籽、坚果、大豆、豌豆和深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镁。 1. 拌菠菜   新鲜菠菜250克,洗净,置于加入少许食盐的沸水中烫2分钟取出,加适量麻油拌食。此道菜有疏通血脉、下气调中、益血润肠的功效,常用来治高血压患者出现便秘、头痛、面红、目眩等。    2. 糖醋饮   陈醋100毫升,冰糖500克,拌和使之溶化,贮瓶中备食用。每次饮用时取出两汤匙...

  • 治高血压经验方

    治高血压经验方

    经验方:中药钩藤20克,冰片少许。 用法:将钩藤剪碎,冰片用布包,于每日晨起和晚睡前共放入盆内加温水浴脚,每次30~45分钟(可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0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160~220/95~120毫米汞柱)50例,显效(血压降至160~180/95毫米汞柱或以下)27例,有效(血压降至160-190/95~100毫米汞柱)14例,无效9例,总有玖率82%。显效者最长随访2年,血压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见效后须继续治疗卜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若以本方治疗3日无效须改用...

  • 高血压偏方 中医药治疗

    高血压偏方 中医药治疗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孙兰军从事心血管专业四十余年,对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综合整理如下。   改善高血压防治现状迫在眉睫   我国高血压流行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升高,高血压最常见,患者约有2亿人。据2002年全国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

  • 茼蒿治高血压性头昏脑胀

    茼蒿治高血压性头昏脑胀

    茼蒿是人们常食的一种绿色蔬菜。它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茼蒿性味平甘,可养心安神,润肺补肝。气味芬芳,可消痰开郁,避秽化浊。现代研究发现,茼蒿营养十分丰富,除了含有维生素C外,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菠菜高,并含丰富的钙,铁,所以茼蒿也被称为铁,钙的补充剂,是老人,儿童和贫血患者的必食佳蔬。 茼蒿蛋白饮:鲜茼蒿250克,鸡蛋3枚。将鲜茼蒿洗净,鸡蛋打破取蛋清;茼蒿加适量水煎煮,快熟时,加入鸡蛋清煮片刻,调入油、盐即可。该饮具有降压,止咳,安神的功效。对高血压性头昏脑胀,咳嗽咯痰及睡眠不安者,有辅助治疗作...

  • 治高血压药茶饮方

    治高血压药茶饮方

    高血压是一种主要由于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高血压一般常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胸闷、心烦和容易疲乏,甚至肢体麻木等。早期也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严重时可并发心、脑、肾疾患。因此,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据病选方,疗效佳,不妨一试。 处方:莱菔子、决明子各2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30天为1 个疗程。 功效:化痰降脂、清肝降压,治原发性高血压病,以舒张压高居不降为主,体型肥胖,纳差头晕,舌苔白腻,脉滑者。 (罗建敏) ·足药浴疗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点-足部穴道图 &...

  • 两类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补

    两类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补

    65岁的老李患有高血压,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很好,可是近来他感觉血压很不稳定,常常降不下来,且常头痛头晕,还动不动就发火,晚上睡眠也不好,老是做梦,口干口渴。医生仔细询问后发现了原委,原来,老李认为到了冬季应该进补,就在市场上买了些人参、鹿茸、仙灵脾、淫羊藿等中药泡酒喝,没想到刚吃了一星期,就出现了不适。医生表示,老李患的病属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不适宜于进补温阳类中药,服食这类药往往会引起血压升高等一些不适症状。 根据临床经验,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证型属肝阳上亢型和血脉淤阻型者,一般是不能进补的。盲目进补,往往适得其反...

  • 银杏叶茶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佳

    银杏叶茶治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佳

    临床报道,采用银杏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00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男67例,女3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岁。适用于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100毫米汞柱患者。 方法:摘取新鲜银杏叶,洗净,干蒸,晾晒,每日6-9克,代茶饮。 疗效:所有患者均无副反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血压降至正常为有效,共33例;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为好转,共44例;血压无明显变化或者增高为无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6个月疗效,正常为63例,好转为26例,无效为11例,总有效...

  • 高血压治疗偏方

    高血压治疗偏方

    白胡椒7粒,南杏仁4粒,糯米7粒,桃仁60克,栀子30克。先将上药研成细末,然后用鸡蛋清调合后,捏成饼状,晚上临睡前贴在脚底心(涌泉穴)上,男左女右,用纱布包好,第二天早晨起床后除去,如脚上发现有青色,乃正常现象。一般轻者外敷3剂,重者5剂即可见效。 注意:每剂只可使用1次,敷药不可隔天,要连续使用。韩德承副主任医师献方 花椒鹅蛋助降压 鲜鹅蛋1个,在顶端钻一小孔,塞入花椒1粒,以湿纸封口,隔水蒸熟食用。每日1个。连服7-10日为1个疗程。马宝山主治医师献方...

  • 治高血压头晕方

    治高血压头晕方

    处方与用法:生代赭石30克,半夏加克,车首草20克,夏枯草30 克。水煎2小时,取药液温服。病轻者分2日服完,病重者1日分3次服完,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降逆,清热和胃,治高血压头晕,面红目赤,耳鸣,失眠,或伴手足颤抖等。 (张随京)...

  • 茶疗高血压

    茶疗高血压

    荷叶茶:荷叶的浸剂和煎剂中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降血压的作用,同时荷叶还是减肥良药。家庭中常用的方法是将鲜荷叶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煎,放凉后代茶饮用。 莲心茶:莲心即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除能降血压外,还能清热、安神、强心。 玉米须茶:玉米须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具有利尿、止血、止泻和健胃的功效。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非常明显,而且效果稳定。泡茶饮时每次25克,一日数次。 菊花茶:这里所用的菊花即“甘菊”,其味苦,以杭州大白菊...

  • 芝麻鲜藕冰糖治高血压

    芝麻鲜藕冰糖治高血压

    鲜藕1250克,切成条或片状;生芝麻500克,压碎后, 放入藕条(片)中,加冰糖500克,上锅蒸熟,分成5份,凉后含用,每天一份,一般服一剂(5 份)即愈。...

  • 治高血压病眩晕加重验案

    治高血压病眩晕加重验案

    病例:彭某,女, 66岁。患高血压病6 年,经常头晕目眩,近 几天眩晕加重。1周前 突然眼黑倒地,不省人 事,约10分钟后苏醒, 醒后活动如常。现症头 目眩晕,甚则复视(视 物有重影),步行欠稳, 手足发麻,腰酸软。舌 质红暗,舌苔根黄,脉 细弦。血压:160/90 毫米汞柱,头部cT检· 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诊断为:眩 晕,中风先兆证。辨证为阴虚阳亢,肝 风夹瘀上扰清窍。洽宜平肝潜阳,通络 化痰熄风。处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 方:钩藤(后下)、白芍、生龙骨(...

  • 谈谈高血压病的防治

    谈谈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但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是比较高的。带着广大读者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广西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钱海凌主任医师。 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 钱主任解释,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血压越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就越高,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都是这个关系。收缩压和脑卒中的关系特别明显,收缩压比舒张压跟...

  • 足浴治疗高血压

    足浴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最初症状多为疲乏,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休息后可消失。血压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加重,头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血压迅速升高时,症状明显。在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外,不妨试试以下足浴疗法:   1、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

  • 高血压监测血压的同时 要关注血脂情况

    高血压监测血压的同时 要关注血脂情况

      67岁的张叔是个高血压的“老病号”,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购买降压药服用,但每天都会按时服药。可是,最近张叔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家人奇怪了,张叔的血压控制得还不错呀,怎么会突发心梗呢?送院检查发现,张叔多年来除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也一直“伴随”,这使得张叔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从而诱发了心肌梗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区碧如表示,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高血脂,但多数患者“毫不知情”。高血压患者在监测血压的同时,也要关注血脂情况...

  • 养血护心 防高血压动脉硬化

    养血护心 防高血压动脉硬化

      研究表明,每天呆在电视机前时间越久的人,动脉血管就会越硬。而这种静坐太久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通过运动锻炼,也无法消除。防治动脉硬化,可试试以下两道小菜。   荠菜炒肉干丝   材料:取荠菜500克,猪腿肉200克,五香豆腐干2块,精盐、黄酒、豆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荠菜切碎;猪腿肉洗净切丝,加精盐、黄酒拌匀;五香豆腐干用水冲洗一下,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荠菜翻炒3分钟,盛起备用。将炒肉丝翻炒3分钟,最后倒入半熟的蔼菜烧5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补脾、益肾气、降血压、利肝气、凉...

  • 预防高血压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脚踝操”

    预防高血压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脚踝操”

      中老年人要警惕脚踝老化僵硬,脚踝老化僵硬会引发高血压,引起下肢动脉血管梗塞,甚至偏瘫。在家常做“脚踝操”,对预防高血压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很有效果。   伸踝运动取跪姿,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约1分钟。   踮脚运动身体站直,双臂下垂,先将右脚尖踮起,身体随势向上顶,踮起、放下,来回运动10次。再换左脚尖,方法同上。   脚踝运动可坐在椅子上或床沿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慢慢抬起伸直,并伴随着自己的呼吸,活动脚踝和脚掌。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吸气时脚尖尽量往上勾,两只脚...

  • 高血压的自我取穴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自我取穴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当人安静休息时,如血压经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称之为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失眠、胸闷、心悸等,其中尤以头晕、头痛最为常见。 取穴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处。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

  • 针刺治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针刺治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前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国际上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强调高品质降压,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降压的品质,二是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有局限 目前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但是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又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病。 药物治疗疗效不稳定,且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此外,由于联合用药、长期用药,降压药物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肝肾损害,另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及呼吸道反应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药物作用存在局限性。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

  • 处方苦瓜治高血压病

    处方苦瓜治高血压病

    处方:苦瓜1个(重约0.1公 斤),洗净,切片晒干,与绿茶2克同 人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取浓液 250毫升,饮用,每日l剂。 主治: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症 见面红目赤,烦躁口苦,舌红,苔黄, 脉弦数。 陈一顺 辅降血压佳肴——莴笋拌木耳 材料:莴笋1根,木耳(水发)0.1公斤,大蒜、香菜适量,食 盐、白砂糖、香油、食醋、白芝麻、橄榄油适量。 做法:将莴笋去皮后洗净切片,莴笋叶不要扔,洗净后切段 备用,大蒜切蒜泥,香菜切段备用,木耳撕小片后备用;锅中烧 开水,加入少许植物油,然后倒...

  • 高血压病治案偶拾

    高血压病治案偶拾

    秦某,女,40岁。自诉眩晕 反复发作6年余,近3个月来 症状较甚,如坐舟车。患者素 有高血压病史,曾服多种中西 药物,效果不佳,血压不稳定, 时常波动。常咽喉痛,心悸,耳 鸣,头面部如火燎,欲用冷巾 裹头,但双下肢不温,喜近火 取暖或覆重被,溲清量少,便 溏,腹胀纳差,腰酸腿重。 诊见:精神疲倦,面颊稍 红,咽喉部微红不肿,双足胫轻 度浮肿,血压180/140亳米汞 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迟。脉 症合参,诊断为下焦元阳虚惫, 脾失其温,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治 宜温肾暖脾,收敛元阳,以下归其宅。方 用附子汤加味...

  • 仙芪活血健脑汤 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

    仙芪活血健脑汤 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

    卢永兵, 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出版老年医学专著八部,有八项老年医学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组成:仙鹤草50克,黄芪 30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红参6克,桂枝8克,天麻12克,葛根15克,石菖蒲15克。 功能...

  • 改善血液微循环 豨莶草治高血压

    改善血液微循环 豨莶草治高血压

    处方:豨莶草30克,夏枯草30克,杭白菊30克,玉米须30克,葛根15克,甘松15克,丹参30克,当归30克,绞股蓝30克,制玉竹15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本方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之功,治疗高血压特别是在降压、改善血液微循环有明显疗效。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温服,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

  •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

    严世芸,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严老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证范畴,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病机关键及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内伤虚损引起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兼及心脾。病损脏器不同,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亦有表现差异。 病变在肝,多由于精神激动或忧愁思虑,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升发太过,肝阳偏亢或郁而化火,肝阳...

  • 柏艾胶囊:纯中药治高血压

    柏艾胶囊:纯中药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同时,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超重、肥胖等。 目前,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多为西药,西药虽然具有降压快的特点,但长期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提高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已经成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共识。针对这一共识,扬子江药业集团成功研制开发出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症的首选纯中药&mda...

  • 治高血压疗效病案举例

    治高血压疗效病案举例

    镇肝熄风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卷·治内外中风方》,其组成为:怀牛膝一两,生赭石一两,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生龟板五钱,生杭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五钱,川楝子二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本方为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而设,功能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临床用治属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高血压,疗效颇佳。 病案举例 余某,女,61岁,2015年3月9日初诊,高血压病史10年,头昏,头顶胀痛欲裂,晨起头部畏冷,面部烘热潮红,低头即觉面部胀满难忍...

  • 中医眩晕高血压病 治以健脾益肾 活血通络

    中医眩晕高血压病 治以健脾益肾 活血通络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中风、头晕、失语、胃病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常获良效。笔者曾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受益颇多,现将其临证医案介绍如下。 病案 李某,男,60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头晕、头昏沉5年余。患者5年前每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昏沉、时有头胀痛、失眠、乏力、腰酸,血压高达170/100mmHg,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眼底检查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