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52页
-
中药妙治女性更年期心悸
更年期对女性而言是女性卵巢功 能状态从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 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 段时间,年龄跨度在40~55岁之间, 女性更年期四大症状是心悸、潮热、 腰酸背痛以及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异 常。 一、治疗方法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炒酸枣 仁各30克,仙灵脾15克,知母、黄 柏、当归各12克,巴戟天10克,仙 茅9克,炙甘草6克。 加减:兼有心烦失眠者,加黄连、 淡竹叶各5克,以清心安神;兼有手 足心烦热、骨蒸潮热者,加地骨皮、 鳖甲各10克,以滋阴除蒸i兼有胸闷 胸痛者,加丹参15克,元胡10...
-
自制降压药枕3中药方
药枕对于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现介绍自制药枕两验方,可缓解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头晕、头痛及失眠等症。 药枕降压是—种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手段,通常每天应枕用8小时以上。 用决明子2000克,菊花500 克,捣碎,做成枕芯后,装入枕套(枕套须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棉布,不宜用化纤之类制品)即成。此药枕可清肝火、降血压,兼有良好的明目作用。 (陕西 许洁) 验方二 取杭菊花、野菊花、冬桑叶各500克,辛夷200克,薄荷150克,粉碎后,加入冰片30克混匀。装入布袋中做枕头经常使用(枕头高低以舒适为度),一般使...
-
针灸和中药治疗脑血栓确有疗效
2009年6月我回到老家陕西省渭南市程家村探亲访友,见到80多岁的堂兄东川哥,他患脑梗已经一年多了,犯过两次,右半身瘫痪,语言蹇涩,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别人料理他的生活。我回来之后就开始给他用针灸加中药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竟然出现了奇迹,他居然能拄着双拐自己在村道中来回行走了。他在渭南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主治大夫是神经科主任张院长,听说这位患者能拄杖行走,院长不相信,便亲自开车来看。患者自己拄着拐杖连续在村道上走了3个来回,大约有300多米,张院长才信以为真了。院长认为这么高龄的患者已经是恢复无望了,眼前的事实给...
-
柏艾胶囊:纯中药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同时,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超重、肥胖等。 目前,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多为西药,西药虽然具有降压快的特点,但长期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提高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已经成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共识。针对这一共识,扬子江药业集团成功研制开发出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症的首选纯中药&mda...
-
头晕头痛3年余 中药治方
赵某,女,43岁,2008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头晕头痛3年余,日渐加重,每日发作2~3次,头晕时伴恶心胸闷,呕吐清水,食少便溏,观其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畏寒肢冷,近几年曾服中、西药多种无效。曾住院治疗,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椎间动脉供血不足等。诊其六脉沉细,关脉微弦,舌淡苔薄白,此证乃忧思劳倦损伤中气,清阳不升,故血不上荣,脑失清灵,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柴胡6克,焦白术15克,茯苓12克,升麻6克,砂仁6克,半夏10克,天麻10,枳壳6克,当归15克,红枣5枚,甘草5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
中药治中风后焦虑疗效好
应用中药治疗中风后焦虑68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8例患者中门诊病人48例,住院 病人20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 年龄最大82岁,最小41岁,平均60.5 岁;伴有高血压者42例,伴有糖尿病 者26例,伴有冠心病者32例。 临床表现:除遗留一定程度的肢体 活动不利、语言障碍外,常觉心烦不 安、紧张、担忧,舌质红或淡红,苔薄 或薄黄,脉弦或弦细,辨证为肝气郁 结。 二、治疗方法 在常规服用降血压、调整血糖及改 善心功能药物基础上,服用中药以疏肝 理气、宁神安志。 处方:...
-
气血亏虚头痛中药治方
处方:炙黄芪40克,党参、茯苓、熟地各20克,炒白术、当归、炒白芍各1.0克,枸杞子、炒枣仁、大枣、川芎、炙甘草各6克,桂枝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和营止痛。可用于治疗头痛,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头痛绵绵,遇劳加重,两目畏光,午后更甚,头昏食少,面色苍白,神倦乏力,心悸眠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专家点评:头痛系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病机复杂,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科某些急慢性病均可出现头痛。中医学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头痛。 本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头痛部...
-
内耳眩晕中药酊治
内耳眩晕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为无先兆突发旋转性眩晕,反复发作,眩晕强度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耳聋,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酊剂外治内耳眩晕症9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川芎20克,细辛10克,冰片4克,放人200毫升75%酒精浸泡10天。 使用时先用消毒的小棉球浸泡药液,然后轻轻塞进外耳道。 点评:关于内耳眩晕症,现代中医学提出了痰瘀交阻的学说,因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煎炼津液;或患者素体痰盛,痰火互结;若痰浊久留不去,壅遏气血,则可致痰瘀交结,而致眩晕常作不已。方中川芎辛香善窜...
-
失眠重症中药方
失眠患者宋某,男性,41岁,就诊于2005年9月,系住院病人。主因失眠、焦虑1年余入院。发病前有惊吓和颅脑外伤史(无脑出血及硬膜下血肿)。患者1年来,失眠严重,每日睡眠一般2~3小时,最多4~5个小时,多梦易醒。经常思虑不断,食欲时好时差。在不少医院做过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 1月前在某医院诊为神经衰弱,口服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舌质暗,有瘀斑,左脉有力,右脉弦滑数。予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郁金15克,五加皮15克,桃仁10克,地龙10克,板蓝根20克...
-
医中药通过辨证论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主要累及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引起患肢远侧段缺血性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了解。西医西药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部分患者最终因截肢而致残,而中医中药通过辨证论治,尚有部分效果,仅分析一例如下。 鄢某某,男,47岁。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部皮肤颜色变黑,粗糙,渐上延至膝上,双足发冷,无明显疼痛,行走活动尚可,半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鸽蛋大小红肿热痛包块,沿足背向上游走性疼痛,曾就诊某医院做彩超,诊断为右下肢胫后、胫前动脉下段、足背动脉、左下肢胫后动脉...
-
中药加点按穴位治偏头痛
气郁血瘀型偏头痛,症见发作性患侧头部,剧烈疼痛,同时伴有头胀、头跳并针刺感,痛引前额及目眶,每逢情志不遂发作并加重,服镇痛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舌暗红瘀斑,苔薄黄,脉滑数。治宜平肝潜阳,活血止痛。笔者用中药熏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方:川芎、蔓荆子、延胡索各30克,柴胡、黄芩、防风、白茫、赤芍、红花各15克,黄连、炙甘草各10 克。 使用方法:上方加清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沸腾,文火缓煎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容器,先熏后洗头部共30分钟,熏洗同时点按患侧攒竹、鱼腰、丝竹空三个穴位,并反...
-
慢性脑供血不足品牌中药
脑血管疾病目前已被公认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死因人群数量已超过心脏病,成为排名死因首位的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其导致的致残致死的威胁大量增加,已引起我们社会广泛的重视。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最主要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硬化,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预防痴呆的重要病理因素。天士力集团生产的养血清脑制剂,以中医传统养血名方“四物汤”为基础,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
-
几种常见且具有良好的降脂中药
寒冬时节,血管很容易收缩,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这时不注意饮食,血脂过高,则很容易引发脑血管意外。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冬季降脂也很必要,因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吃胖,影响身材。眼下,正值新春佳节,亲朋好友聚会,大家难免会过多地进食,很容易导致血脂升高,现在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且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的中药,希望大家能健健康康地欢度新年。 荷叶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片,其味苦、涩,性温,归肝、脾、胃、心经,具有清暑利湿、升阳止血的作用。戴原礼曾在《证治要诀》中指出:“荷叶服之,令人瘦劣,单服...
-
神经衰弱体疗法与中药方
神经衰弱中医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神经衰弱的关键所在。 中药方:丹皮6克,焦山栀9克,柴胡6克,白芍、当归、茯神各9克,炙甘草3克,生牡蛎1 5克,钧藤12克,佛手片、酸枣仁各9克,远志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疏肝理气,凉肝宁心,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 食疗方:猪心1个(约250克),莲子50克,太子参25克,桂圆肉10克,食盐、味精各少许。猪心、莲子(去心)、太子参、桂圆肉洗净,放入沙锅中...
-
脉管炎 方用中药加减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主要累及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引起患肢远侧段缺血性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了解。西医西药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部分患者最终因截肢而致残,而中医中药通过辨证论治,尚有部分效果,仅分析一例如下。 鄢某某,男,47岁。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部皮肤颜色变黑,粗糙,渐上延至膝上,双足发冷,无明显疼痛,行走活动尚可,半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鸽蛋大小红肿热痛包块,沿足背向上游走性疼痛,曾就诊某医院做彩超,诊断为右下肢胫后、胫前动脉下段、足背动脉、左下肢胫后动脉...
-
抑郁症的中药治疗加心理治疗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引起机体的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由此产生的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是抑郁症发病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擅长对身心整体功能状态的调理,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总结出了有效、安全的综合治疗方法。 1.自我心理治疗 患者在生活中宜放松身心,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作自我调节,除了要克服个性的弱点外,还需要恢复人际接触和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有助于恢复自尊和自我价值,能很快地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锻炼,以舒筋活血、疏肝理气、调节情志,使疾病逐渐痊愈...
-
夏季头晕头胀视物昏花 中药方
夏季阳气旺盛,人们此时出汗较多,很多人时在户外、时在室内,室内凉气沁人、户外热浪滚滚,这种忽凉忽热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我们身体的周围血管收缩与扩张交替的剧烈变化,使中老年人出现大脑短暂性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头胀、视物昏花之症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尤为显著,那么怎样来应对它呢? 笔者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倡议: 一要尽量做到清心宁神,多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多饮水及吃一些绿色环保的水果,以提高自身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二要积极预防,可采用麦冬10克、西洋参5克、黄芪15克...
-
中医治失眠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由于记者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不规律,导致失眠已成记者头等疾患。有许多记者朋友由于自身意识不够,甚至自充医师乱服药,导致药物依赖性助眠,常常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长期失眠还会引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实证见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减。虚证若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
-
老年痴呆症的中药方与家庭护理
防止自我伤害痴呆症病人的心理比较脆弱,思想负担较重,因此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由于脑组织退变萎缩,病人在抑郁、幻觉或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自我伤害。不论哪一种,都须要家人在耐心的心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全面照顾,严密观察,随时发现可疑动向,及时排除病人可能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比如保管好利器、电源开关、剧毒药物等。 中药食疗方:淮山药50克,芡实30克,大米50克。 将山药、芡实研为细末备用;取大米煮粥,沸后调入山药、芡实粉,煮熟服食,每日1剂。 养心益肾、填精增智。山药补中益;芡实益肾补精、宁心增智。 防止摔倒骨...
-
主治神经性头痛中药方
组成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蜈蚣3克,全蝎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徐长卿10克。 功能活络通窍,缓急止痛。 主治神经性头痛。 用法冷水浸泡6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共煎两次,药液合并一起。将煎好的药液分成两份,每日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一份。在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或适当的体力劳动,但勿过劳。减少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勿吸烟、饮酒,勿食辛辣厚味。 方解神经性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力劳动者发病较多。患者除头痛外,常伴有失眠、心悸、头晕、多梦、记忆力减...
-
中药熏蒸妙治盆底神经痛
盆底神经痛是慢 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成年男 子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骨盆区疼 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尿道、 耻骨或腰骶等部位;常兼有排尿困 难,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余尿不尽 甚至尿闭。既往临床上对慢性非细 菌性前列腺炎所致的盆底神经痛除 了药物治疗外,采用中药熏蒸治疗, 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70 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参照2007年中 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中位年龄 46岁(25...
-
老年痴呆症简易中药疗法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与年龄增大、遗传因素、生理异常、疾病影响、药物中毒、颅脑外伤,心理创伤、丧偶独居、免疫力减弱、摄铝过多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多见于65岁以上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渐临近,患老年痴呆症者将越来越多。本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如能使用中药治疗,疗效更佳。为此,中医中药秘方网根据临床经验,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老年痴呆症简易中药疗法,供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参考。 一、内服法 1.龟鹿补肾液:每次10毫升,每日3 次,口服。30天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适用于肝肾亏虚型(症见胁痛、口苦、面色无华和腰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