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第50页

中药 第50页

  • 小儿百日咳中药膏巧治

    小儿百日咳中药膏巧治

    天竺黄、百部、桔梗、白前、炙紫菀各30克,制半夏、腊梅花、甘草各15克,上药煎水,加入冰糖、饴糖各60克,蜂蜜30克,浓缩成膏。3岁以下小儿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匙,4-6岁每次1匙半,每日3次。...

  •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自制中药“香烟”抗疲劳

    有的人习惯以抽烟来提神,但是烟草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利用一些芳香活血、提神醒脑的药物,作为姻草的替代品,卷入纸中,做成香烟点燃吸入即可。这样的“香烟”既能像普通的香烟一样提神,而且没有危害健康之虞。 这种保健香烟的做法是:取甘草、银杏叶、藿香、佩兰各10克,切丝后卷人纸卷中,当做香烟点燃后抽吸,可增强活力,兴奋大脑,解除疲劳,提神醒脑。(秦立欣)...

  • 中药塞鼻治病多

    中药塞鼻治病多

    将药物塞入鼻中,通过吸入药气治病,中医称为“塞鼻疗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个。 治偏头痛:取川芎、白芷、远志各5克,冰片2克,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痛时以药棉蘸少许(约0.1-0.2克,下同)药末塞入对侧鼻孔中。 治神经性牙痛:取荜拨、白芷、细辛、防风各3克,高良姜 2克焙黄研粉、贮瓶备用。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对侧鼻中,并深吸气。(严巍)...

  • 淋巴结炎中药外敷

    淋巴结炎中药外敷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单纯性淋巴结炎 (非结核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以中药川椒、白矾等量研成细末,配以等量白面粉,加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处,每日3-4次。川椒辛香走窜,活血散瘀;白矾性味酸寒,具解毒之功效,配以食醋软坚散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使包块消失。 河北邢台 宋高瑞...

  • 跖角皮症中药洗治

    跖角皮症中药洗治

    处方:地骨皮、生地各30克,金钱草6克,紫草25克,当归、白矾、威灵仙、红花各20克。以上诸药加水约15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文火煮20分钟(以后每次煮沸10分钟),先熏待水温适中,将皮损区浸入药液浸泡共30分钟,每天2次。1剂药可用2-3天。...

  • 中药敷脐疗疾方集

    中药敷脐疗疾方集

    1.顽固性失眠:珍珠母、丹参各10克。研末,每晚睡前用取药粉填满肚脐.上盖一胶布固定牢固。一般每日敷贴1 次,连用5—7天。(以下各方药物制法、用法相同)。 2.胃脘痛:元胡、香附、高良姜各 15克,广木香、九香虫各9克,干姜6 克(或加冰片1.5 克)。偏寒者用白酒调敷使用。 3.眩晕(高血压): 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克。一般连贴3—10次可见效。 4.哮喘:制半夏10克,白果仁9克,杏仁6克,细辛6克。一般连用2次即可见效。对风寒之邪引发之哮喘效果最佳。 5.慢性前列腺炎:麝...

  • 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与流感

    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与流感

    中老年朋友可自己动手做一个中药香囊来预防甲流或普通流感。 选用药物有木香、麝香、藿香、沉香、龙脑香、丁香各10克,将所有药物研碎后混匀放入缝好的布袋中,挂在脖子上或放进—上衣口袋中,如果是挂在车里或家里,可以做得稍大些。每天嗅闻香囊数次,半个月更换药材。 香囊防流感是因为所用中药芳香辟秽,芳香成分散发出来后,在口鼻周围形成一个高浓度的小环境,吸人人体后,就可在——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李军)...

  • 加湿器添加中药巧防病

    加湿器添加中药巧防病

    进入冬季,天气干燥,正是鼻炎、咽炎等季节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除了正常妁治:疗外,在家中巧使用加湿器可改善咽干唇燥的症状。健康专家说,在家中巧妙添加一些中药在加湿器中.可改善咽干唇爆的症状,并起到防病增强体质的效果。 专家称,可—添加食醋进行空气消毒灭菌。在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至10毫升,以1到2倍清水稀释后煮沸,每次熏蒸4小时,隔日熏蒸1次。此外可用金银花、菊花、白芷、藿香适量,用水煎煮,取药汁适量加入清水稀释后加入加湿器中.关闭门窗,使水汽弥漫房间,除有湿润房间空气的作用外,中药的清热解毒、芳香通窍的...

  • 中药偏方四则

    中药偏方四则

    壮医治流感方 处方:金银花15 克,黄苓10克;连翘 10克,大青叶10克,桔梗10克。贯众10 克,荆芥5克,桑叶10 克,薄荷5克,甘草5 克。水煎服,日1-2剂。 功效;清热解毒,解表祛风,治流行性感冒,发冷发热,头痛剧烈,关节疼痛,咳嗽,咽痛,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白喉 鲜龙葵适量,洗净捣烂,榨取自然汁,每次5~10毫升,频频含服。 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鳖甲、鸡血藤各30克,川芎、香附、丹参各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三棱、桃仁各10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颈椎病外用方 处方:蔓荆子5...

  • 收集6味中药偏方

    收集6味中药偏方

    治中心性视网膜炎 葛根、毛冬青各30克,枸杞20克,菊花15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治肺痈咳吐脓血 合欢皮、鱼腥草、芦根各15克,黄芩、桃仁各10克,水煎服。 治痤疮 桑白皮、黄芩、夏枯草各20克,枇杷叶、黄连各9克,连翘、赤芍各15克,山楂、薏苡仁各30克,炮穿山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一般服药10剂后,大部分丘疹消退、脓疮全无、结节囊肿缩小,继续服10剂可愈。 治鼻衄 王不留行全草60克,切碎,用500毫升水煎服,一次5克,每日2次。 治神经衰弱 合欢皮、夜交藤各15克,酸枣仁10克,柴...

  • 炭化中药入药小汇

    炭化中药入药小汇

    许多人都认为,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植物中的纤维素,一经煅烧成炭,已无价值,常常为人们抛弃。殊不知,许多动植物经炭化后,不仅用途广大,而且疗效极佳。 眩晕呕吐: 木炭30-40克,食盐1.5—2克,茶叶5-8克。大小碗各1个,先把茶叶放人大碗中,撒上食盐,另将木炭入灶燃烧,以木炭表面不见黑色为度,继之把木炭放入茶叶上,待茶叶半数烧焦,将小碗盖上,随之从小碗边倒入泉水1杯,约300毫升,稍后过滤去渣,即得茶炭饮,以此代茶,频频温服。 腹泻: 苍术炭10克,白术炭12克,茯苓12克,炒扁豆9克,炒淮山10克,藿...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中药
  • 解救食物中毒的中药 方便易得的解药

    解救食物中毒的中药 方便易得的解药

      用来解救食物中毒的中药随处可觅,要看你会不会用。下面介绍一些方便易得的解药:   一般食物中毒   1、生甘草100克,绿豆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至愈。   2、甜瓜蒂5克研成细末,用开水冲服后灌饮,每隔15分钟用鸡毛扫喉咙催吐1次。   3、食盐100克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   4、生白萝卜500克,捣汁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驴、马肉中毒   淡豆豉40克,杏仁15克,水煎,温服。      狗肉中毒   空心菜(又叫通心菜、蕹菜)5...

  • 中药偏方数款

    中药偏方数款

    治急性乳腺炎方 取鲜蒲公英60克,金银花15克,粳米50克。将蒲公英、金银花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共煮粥,佐餐食,每日2次,3-5天为1个疗程。同时将鲜蒲公英捣烂后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0分钟后去掉,每日2次。主治:急性乳腺炎。 冯健魁 治口腔溃疡方 取鲜蒲公英100克,水煎取汁,每次用此药汁含漱后咽下,每日3-4次,直至痊愈。主治:口腔溃疡。 罗水生 治急性眼结膜炎方 取蒲公英30克,菊花15克,霜桑叶 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用3 天。主治:急性眼结膜炎。...

  • 中药“炙”过作用更好

    中药“炙”过作用更好

    最近,徐大爷的气管炎又犯了。拿着大夫开的中药处方,他直犯嘀咕: “炙冬花、炙黄芪、炙甘草……怎么好好的草药都被‘炙’了呢?”中药材为什么需要炙用,估计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所谓炙,就是将净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根据辅料不同,一般分为六种炙法。1.蜜炙:方法有两种。① 先将净药材与炼蜜加开水适量,拌匀,略润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呈现老黄色,不黏手为宜;②将炼蜜置锅内,加适量开水加热至沸,再倒人净药材,用文火炒至表面呈老黄色,不黏手为宜,取...

  • 中药外敷可退热

    中药外敷可退热

    风寒发热: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微渴、出汗、咽喉疼痛、脉浮数。将葱白、豆豉6克捣烂,以生姜汁少许调匀,取适量敷于两足心(足蜷起足掌凹陷处),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解表退热。 风热发热: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脉浮紧。将大黄10克、芒硝3克研成末,以蜂蜜适量调匀,取适量敷于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的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中),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散寒退热。...

  • 治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方

    治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方

      案例   李某,女,54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2年余,近2月口疮屡发,旧疮未愈,新疮又起,口内灼痛,无有休止,影响进食。伴见心下痞满,大便不畅,痔痛便血。舌苔白腻中剥,脉沉细。辨六经属厥阴病,辨方证属生姜泻心汤加赤小豆、当归、生石膏、生地炭证。处方: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干姜1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5克,生石膏45克,生地炭12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5日二诊:药后口疮即愈,...

  • 中药单方

    中药单方

    治久咳方 南瓜藤若干,剪去头,插瓶中,令其 汁液流人,取适量汁液用开水冲服。主 治:久咳。 李剑生 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鲜南瓜500克(去皮),红枣15-20 枚,红糖适量,加水煮汤服食。此法有补 中益气、敛肺气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 管炎。 宁立平 治钩虫病方 南瓜子、槟榔各120克,共研为末, 每日早晚各服12克。或取生南瓜子90 克,饭前食下,每日3次,连服一周。主 治:钩虫病。 商如意 治无名肿毒方 大蒜10克,捣烂如泥,加麻油适量 调匀,敷患处,纱布敷盖固定,日敷2 次。溃疡勿用。主治:无名肿毒,疮疖红 肿...

  • 吸入中药治头痛、牙痛方

    吸入中药治头痛、牙痛方

    白芷12克,冰片1克,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 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10分钟左右显效;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

  • 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药验方

    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药验方

      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肾虚血瘀、脾肾阳虚五种类型,先介绍各自相对应的验方以供一试。      心脾积热   处方:生地、麦冬各15克,连翘10克,栀子9克,黄芩6克,大黄、薄荷、甘草、淡竹叶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局部溃疡而加冰硼散喷敷。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症见口腔溃烂、凹陷,呈点片状,灼热疼痛,讲话进食更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专家点评:多因过食辛辣食品及嗜酒、长期营养不良、饮食结构单...

  • 口腔溃疡 中药4剂缓解

    口腔溃疡 中药4剂缓解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破”、“口疡”、“口糜”、“口疳”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致湿热蕴毒,伏藏于内,或外感湿毒,湿热浊毒流注,火毒循经环络上攻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口舌症候》谓:“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患病日久,湿热...

  • 心肌缺血的治疗中药方

    心肌缺血的治疗中药方

      患者,邵某,男,52岁,2009年11月初诊。   患者自述阵发性胸闷,胸痛一年余,加重一周。一周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心悸、胸闷、发憋,心前区刺痛前来就诊,询问患者一年来一直服用丹参片、地奥心血康、消心痛等药物。因近期症状加重,又觉天天服药繁琐,特来要求服用中药以治其本。刻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心烦易怒,口唇紫暗,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证属气血瘀滞,阻遏心脉,治以养血活血,逐瘀通脉。处方:熟地黄15克,川芎6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丹参15克,三七粉3克...

  • 如何用中药预防龋齿

    如何用中药预防龋齿

    龋齿是生活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从龋齿发生的四个因素(宿主、微生物、饮食和时间)上看,只要破坏了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就能预防龋齿的发生。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在清除口腔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口腔生态平衡,而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则相对安全有效。 治疗方:用韭菜根10个,川椒20粒,香油少许,其捣如泥,敷病牙侧面颊上。据称“数次即可愈也”。适用于龋齿疼痛。 目前,用于防治龋齿的中药主要有: 1.厚朴: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主治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毒性小。 2....

  • 中药钩藤治高血压病

    中药钩藤治高血压病

    经验方:中药钩藤30克。 用法:加水100毫升,煎煮10分钟,早晚分服。 疗效:本方治疗1、2期高血压病患者共175例,服药30日为1疗程,结果显效86例,有效49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77.1%。 注:钩藤用于降压以煎煮10分钟为宜,超过20分钟则降压效果明显下降。...

  • 中药外用治疗口臭的方法

    中药外用治疗口臭的方法

      1、黄连胶囊: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2、黄芩片: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匮肾气丸: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4、伤湿止痛膏:吴茱萸...

  • 中药足浴治中风后遗症

    中药足浴治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出现半身不遂的患者采用中药足浴并配合手法按摩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中药选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药物为主:川芎、当归、木通、穿山甲各100 克。加水5000毫升,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后倒入盆中,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并按摩足趾和足底。为保持热度,可分次加入热水。每次浸泡30分钟,每天1次。 浸泡双足后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从臀部依次向下按摩双下肢。重点按摩穴位有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委中 (咽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承...

  • 中药漱口治愈牙痛

    中药漱口治愈牙痛

    牙痛为常见病,可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笔者根据民间秘方,运用中药漱口治疗牙痛,取得果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法:高良姜、细辛、甘草各10克,加水500毫升,旺火煎至350毫升,趁热漱口,含于口中勿咽下,待凉时吐出,直至将药液漱完为止,连用3-5天。本方适用于各种牙痛。 典型病例:贾某,男,38岁。患者牙痛半月余,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见左上第5齿叩痛,齿龈略红肿,以上方2剂漱口,次日疼痛即止,继漱口3日,牙痛痊愈。 体会:方中高良姜辛热,温胃散寒;细辛性温味辛,祛风散寒;甘草甘平缓中,清热解毒。三药相伍,止痛功著。...

  • 中药含漱疗法治口腔咽喉病

    中药含漱疗法治口腔咽喉病

    含漱疗法,就是将药物含在口中,漱口吐出,并不下咽,以此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邀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载有许多含漱治病的经验,如治疗口疮,用蔷薇根加水浓煎,含漱;或用杏仁、甘草、黄连水煎含漱。治疗齿根肿痛,用松叶、食盐水煎,取汁含漱。治疗齿根松动,用生地、独活加水煎煮,取汁加入白酒,含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曾载有用白芷、吴茱萸各等分,浸水含漱,治疗风热牙痛;用白芷、川芎各等分,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日含漱,以治口齿气臭。含漱疗法应用时将药物含在口中,停 1—2分钟,...

  • 中药外洗治汗疱疹

    中药外洗治汗疱疹

    天气潮热时,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双手出现一粒粒的汗疱疹,越抓越多,用各种方法治疗,总也去不了根,有些人甚至每年都犯。 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治汗疮疹,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土茯苓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水煎适量温度,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至水疱消退、皮肤干枯脱落即可。 广东中山 张建平...

  •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中药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中药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z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 1、将冰硼散适量,用醋调匀,外敷腮肿处。一日二次。五天左右即可消肿或痊愈。 2、取大青叶适量捣烂绞汁,擦患处,干后即搽之,至愈为度。 3、取六神丸10粒研碎,以食醋调后,外敷患部。一日一次。一般2-3次,可愈。 4、取新鲜仙人掌适量,除去外皮和芒刺,洗净...

  • 中药验方治复发性口疮

    中药验方治复发性口疮

    口疮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小溃疡,疼痛,能自愈。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口疮。本病属中医“口疮”、 “口疳”范畴。认为其发病多与火热上炎有关。这里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1.明矾1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解。每次用15~20毫升漱口2~3分钟,每日3—5次。一般治疗3—7天可愈。 2.大黄30克,加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饭后温服,每日2次。 3.吴茱萸15—30克,研细末,以醋调和为膏,敷双足涌泉穴,每日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