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25页
-
儿科疾病中药敷脐疗法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的肚脐部,并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将其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磺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在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
-
中药复方治疗盗汗效果好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以夜间出汗,醒 后汗止或睡而汗出为特征,常见于西医 中女性或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 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等,易造成一系列 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心理障碍,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中 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汗液为人体 津液的一种,与血液密切相关。血汗同 源,血液耗伤者,不可再发其汗。盗汗之 病机总属气血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运用 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盗汗108例,取得 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0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56 例,女5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 岁;疗程最...
-
夜间盗汗的原因 中药治方
夜间盗汗的原因: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陈某,女,47岁。2009年6月12日初诊。每日午夜12点过后则大汗如洗,衣被尽湿。待天明则汗出减缓,夜夜如此,伴头晕乏力,心慌短气失眠。诸医皆云:神经衰弱。每日服药盈握,病情难以控制。中医诊为阳虚,予桂附、真武之类,或益气参脉之品,皆无效。观其体弱消瘦,舌淡,苔灰白,脉沉涩。腹部胀满,双下肢轻度浮肿。思此患者久服温阳补气之品效不佳,又加之心慌短气,汗出每于夜间发作,实乃气虚血瘀之...
-
治小儿发烧用中药外洗疗效显著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 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 调,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亦为小儿临 床常见病证。西医多采用对乙酰氨基酚 类、解热镇痛药,虽可取到短期的退热效 果,但副作用多。中药外洗治小儿外感发 热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用本方治疗儿童外感高热320例。 年龄1个月一8岁;其中咽喉炎82例, 急性扁桃体炎64例,感冒160例,急性 支气管炎14例。 治疗方法:青蒿、白薇各100克,地 骨皮50克,薄荷20克。先将洗澡用水烧 开,加入以上中...
-
小儿腹泻_中药方集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综合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 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2岁以下婴儿,消化功能尚不成熟, 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尤其容易发生腹泻。夏秋季节是病菌多发期, 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可随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 品等进入消化道,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表现为每日排便 5-10次不等,大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似蛋花汤,或夹 杂未消化食物,或含少量粘液,有酸臭味,偶有呕吐或溢乳、食欲 减退。患儿体温正常偶或有低热。重者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可发 生休克或昏迷。 1.胡椒粉饼治疗小儿腹泻...
-
孩子高烧不退 不妨试试中药
前几天,刘女士带着孩子到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就诊的时候,孩子正发着高烧,孩子今年4岁,一天一夜高烧不退,寒战,吃一点就吐,体温39.9℃,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都用上了,可孩子的体温只是在输液或服用退烧药的当时降一点,但过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再次升高到39.5℃以上。刘女士无意中听小区里其他的家长说吃中药能退烧,就赶紧抱着孩子来到淮安市中医院。该院儿科中医师孙南详细了解孩子的病情之后,开了一服中药,嘱咐刘女士分6次给孩子服用,一日3次。孩子在未使用任何西药的情况下,只吃了两次中药,就彻底退烧了。 这是怎...
-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换药每天换药1次,3 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本方选用了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的中药配伍组方而成。其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升举...
-
绦虫病怎么治 中药处方
绦虫病,又叫做“寸白虫”病。多因为吃了染有绦虫幼叭的生牛肉,生猪肉或生羊肉而引起的。它的症状是从大便中排出约1寸长、一片一片的白色虫体为特征。它排出肛门时,在肛门周围能作短时间的活动,使病人感到瘙痒,不舒服。病轻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病重的就会感到腹部隐隐作 痛,大便时干时稀,有时恶心,有时呕吐,饭后腹中胀闷, 消化不良,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 日子久了就会出现 身体消瘦,面色萎黄,脚手无力等症。舌质淡红,脉细无力。 治疗宜以驱虫为主,佐以调补脾胃。 处方 (1)槟榔30~60克 水煎...
-
小儿遗尿中药敷脐二方
小儿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俗称“尿床”。采用中药敷穴位治疗小儿遗尿效果不错,现提供二方。 1. 麻黄34g,益智仁17g,肉桂17g,五倍子17g,五味子17g。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g,临睡前用食醋调成糊状备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再放入调好的药糊,用塑料布覆盖,外包纱布,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取下。间隔24小时再如法敷用,连敷4次之后,隔1周敷脐2次,时间同前,连续2周以巩固疗效。若患儿少气自汗加党参;畏寒肢冷加附子。在治愈(36...
-
盗汗 中药用自拟方定志止汗饮加减
女性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女性更年期一般在45—55岁,其中15-25%的妇女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妇女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但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各人就诊的症状不一,但涉及到身体各个系统,故称为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生殖系统功能失调可出现月经周期及经期不规则直至完全停止,月经量改变;阴道分泌物减少,干枯,瘙痒等不适;性欲减退,性生活困难,...
-
自幼患汗闭证,烦热不汗出,中药治方
李某,女,17岁,湖南株洲人,因烦热,不汗出16年入院。 首诊:2013.05.24 患者自幼患汗闭证,暑天烦热难忍,皮肤灼热、干燥、粗糙,低热,口干,肢体麻木,甚则疼痛,食纳可,小便不黄,大便一日一行,质软。在西医院诊断为鱼鳞病,经中西治疗无效,长期使用润肤膏外涂。体查: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双下肢可见密集红色皮疹,摸之碍手,皮温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肺热亢盛,腠理闭塞。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茯苓10g 甘草3g 黄芩9g 玄参10g 天花粉10g 石膏20g 葛根30g 石斛1...
-
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治疗
专家简介 韩斐,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在各类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抽动障碍包括短暂性、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我国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约为6%,男孩高于女孩。目前抽动障碍的病因病理不清,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神经生化改变、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诸多方...
-
小儿遗尿中药贴敷
遗尿又称尿床,多指 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 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 病。3岁以下小儿或年长 儿偶有发生不属病态。遗 尿主要由于脏腑虚寒所 致,或病后体虚、肺脾气 虚不摄所致。用中药敷贴 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菟丝子30克, 桂枝、五味子、车前子、石 菖蒲各12克,樟脑3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研 细粉,调拌凡士林或姜 汁,贴敷于关元穴,然后 用艾条温灸。 二、注意事项 观察患儿排尿情况, 帮助患儿逐步养成定时 排尿的习惯。每日晚饭后 适当控制饮水量。虚弱小 儿应加强营养,避免惊 恐。 梁亮...
-
前列腺炎中药方+症状鉴别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它的症状表现多样。在医院常遇到一些病人向医生诉说总感到周身不适,情绪不佳,精神分散,坐卧不安,经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下,有些医生可能忽视了前列腺的检查。从而造成误诊。 治疗方:蛇床草100克(干者减半),红枣30克。将蛇床草洗净切碎,同红枣一起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克左右。 每日2次分服,饮药汁吃枣。 利水解毒。适用于前列腺炎。? 建议这种情况可查查前列腺是否发生了炎症,前列腺一旦发生炎症可引起下列症状。(一)尿道充血、水肿、会发生尿急、尿频、尿痛和部分血尿,排尿终...
-
单味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单味中药在帮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排尿方面的应用日益突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花粉:将天然花粉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 0.3克),每次口服2~3 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疗程。 大葱:用大葱250 克,切碎酒炒;装入布袋,推熨少腹,反复多次,以小便通畅为度。 三七:取三七粉,每日1次,每次0.5克,温开水送服,15天为1疗程,可活血、消肿、利水。 生姜:取老姜100克,切碎酒炒后装入纱布袋,推熨少腹部,反复多次,以小便通畅为度。 (主治医师 刘健英)...
-
治精液不液化 无精子症不育症中药方
经验方:生地、丹参、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丹皮、赤芍、元参、麦冬、黄柏、知母、浙贝母、萆藓各12克,生牡蛎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精液不液化引起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8例,痊愈60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 治无精子症经验方 经验方:川芎、红花、桃仁、甘草各12克,丹参、路路通、王不留行各25克,刘寄奴、皂角刺、炒穿山甲各10克,当归』1牛膝各15克,水蛭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精道瘀阻引起的无精子症患者95例,痊愈14例,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32例...
-
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
笔者自采用中药外治前庭大腺脓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组成:当归、穿山甲、生甘草、桃仁、皂角刺各12克,黄连9克,枳壳、槟榔、天花粉、乌药、赤芍、生地、白芷各 6克,玄明粉、大黄各16克,红花3克。 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浸泡1小时,煎煮30分钟,将煎液过滤待温(约36摄氏度)即可坐浴,每日2次。7 天为1疗程。 福建漳州 刘永华 点评:方中当归、穿山甲、桃仁、皂角刺、赤芍、红花 活血化瘀、和营消肿,而 穿山甲、皂角刺二味相 须为用,力专化瘀,能透 达囊窍以逐痰瘀;黄连、 花粉、生地、白芷、玄明 粉、大黄清...
-
龟头炎中药方治疗
龟头炎乃系阴茎头因细菌侵入组织或经血行播散感染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的一种化脓性疾病。本病青壮年多患。急性化脓,局部见焮红、肿胀、灼热痛、跳痛、胀痛,触痛,夜晚疼痛尤甚;慢性化脓,局部见微肿压痛,无焮红,发展缓慢,有的形成硬节,若溃破难以愈合。可用下列验方治疗: 1.威灵仙50克,连翘20克、金银花10克。上药加水500毫升,浓煎半小时,去渣待凉,用脱脂棉蘸药汁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两次。 2.取甘草50克,蜂蜜100毫升。先将甘草放入砂锅内,加200毫升水浸泡2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滤去渣,浓缩...
-
坐浴治疗前列腺炎中药方
前列腺炎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折磨,光是尿频尿急等前列腺炎症状就已经让患者觉得痛苦了,更何况如果不治疗将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而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很多,坐浴法对有些患者是个不错的选择。 温水坐浴法治疗前列腺炎根据的是寒则凝滞、热则流通的原理。坐浴治疗时,全身感觉很轻松,可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 坐浴治疗前列腺炎方法: 将40℃的水,即手放入不感觉到烫手。倒入浴盆内,大约半盆,每次坐15~30分钟,水温降低后再加些热水,使水温保持有效的温度,每天1~2次,10次为1疗程。 前列腺...
-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验方1 山楂10克,神曲8克,干鱼鳅串全草10克,鸡矢藤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纳差、厌食、形体饥瘦,一般运用5天可见明显疗效。根据病情、病程,可用5~10天。 验方2 谷芽6克,麦芽8克,山药8克,干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因食入肥甘油腻食物过多导致的厌食、纳差、乏力等,一般3~5剂则可愈。 验方3 百部10克,干苦楝皮5克,黄柏皮5克,木香3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儿童因蛔虫引起的厌食、饥瘦、面色无华等。一般在配合服用一次阿苯达唑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