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27页
-
中药能治疗男性不育吗?
生育年龄的男性结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配偶未受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一般而言,正常的男性生育需要的条件包括发育优良的精子、正常的性功能及畅通的输精管。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男性不育患者一般要进行精液分析、生殖激素检查、超声检查等。目前,西医可通过手术、药物及人工授精等方法来帮助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生育。在生活中,也有不少患者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性欲增强了,精子数目也提高了不少,最终有了可爱的小宝宝,但也有不少男性不育患者吃了很多中药也于事无补,那么,中医究竟能否治疗...
-
中药敷穴巧治阳痿
阳痿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引起阳痿的原因很多,一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夫妻间感情冷漠,或因某些原因产生紧张心情,可导致阳痿。如果性交次数过多,使勃起中枢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也可出现阳痿。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如阴茎勃起中枢发生异常。 取石菖蒲、川芎、肉桂、巴戟天各10克,麻黄、白芷各8克,细辛5克共研细末,过80目细筛,另取冰片6克研末过80目细筛后,与上药混匀共入125克白凡士林膏中,充分搅拌均匀,...
-
中老年性功能低下的中药方剂
【辨证】气血虚弱。 【治法】补报补血,滋肾健脾。 【方名】补阳宿凤丸。 【组成】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120克,熟地120克,麦冬120克,人参120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 【用法】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
遗精,精液自泄中药方
在非性交的情况下精液自泄,称之为遗精,又名遗泄、失精。在梦境中之遗精,称梦遗;无梦而自遗者,名滑精。 1.鸡内金适量,研细末,每次服药3克,每日2次,连服3日,于清晨及睡前用开水冲服。 2.金樱子12克,篇蓄10克,水浸半小时,再煎煮2次,分早晚.服用,3 天为1个疗程。 3、韭菜子15克,大米50克,精盐适量。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大米、少许细盐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慢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每日服2次,温热食。适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 4、核桃仁20克,猪肾1只。核桃仁洗净,剖碎;猪肾洗净,剖开,开水浸泡2小时,...
-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男科病
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人们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治疗很多疾病。涌泉穴位于足底,即屈足时脚掌前1/3处的人字纹中央凹陷中。由于该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要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由于此种方法具有取穴容易、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因此,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下面介绍几种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男科疾病的方法。 治缩阳症 吴茱萸、川椒、细辛、肉桂各5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放入锅中炒热,分成3份。2份热敷于双足心涌泉穴,1份温熨会阴部,冷则更换,一...
-
民间流传的治阳痿中药方
所谓偏方、秘方、祖方,其实就是民间流传的治疗效果较好的中药方,对于如何合理的使用,还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病因的不同而辩症施药,建议使用之前咨询医师。以下是笔者搜集的民间常用方仅供参考。 中医治疗阳痿方1、命门火衰型。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目眩,夜寐不宁,面色光白,畏寒喜热,多梦,精神疲惫,腰膝酸软,舌红苔白,脉沉细。治以补肾填精、温补肾阳,药用熟地、枸杞子、肉苁蓉、仙灵脾、五味子、鹿茸等。 中医治疗阳痿方2、阴虚火旺型。阳事举而不坚,或临事即软,伴有早泄,心悸出汗,精神紧张,口渴,腰膝酸软,舌淡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
-
癃闭“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中药治疗法
李海松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八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又称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瘤样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1]。本病属于中医“癃闭”“精癃”的范畴,其病位在膀胱与精室。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癃与闭,排尿困难为癃,其特点是小便不利,点滴而出,病势较缓;急性尿潴留为闭,其特点是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现代中医结合有关前...
-
中药敷脐治疗阳痿 疗效满意
笔者用中药敷脐治疗阳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制附子、阳起石、水蛭、韭菜籽各10 克,肉桂、冰片、制马钱子各6克,肉苁蓉20克,仙灵脾、 巴戟天、菟丝子、赤芍各15克,蜈蚣5条。将药烘干,研 成细粉,瓶贮备用。取药粉适量、食醋适量,调膏做伍分 硬币大,O.5厘米厚圆饼,贴脐部,盖塑料薄膜与敷料,用 胶布固定,每帖72小时,隔天复贴,直至痊愈。 湖南长沙王志宇 专家点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制附子、肉桂、马钱 子等药有兴奋性神经作用;肉苁蓉、仙灵脾等药可增强 睾丸功能,促进睾酮分泌,具有类雄激素样作用...
-
肥胖“性”衰 饮中药茶
很多老人上了年纪纷纷长起了“将军肚”,随之而来的便是性欲减退、性能力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罪魁祸首就是这浑身的脂肪。现代研究表明,肥胖可以导致阳痿、性欲低下、睾丸萎缩等。 对于肥胖引起的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老人可以每天取泽泻、补骨脂各 10克,以沸水冲泡,全天代茶饮用。常饮有温肾助阳、利湿减肥的作用。吴 中 常诵诗歌 能健大脑 王大爷70多岁了,依然声音宏亮,记性也很好,当向他询问有何秘诀时,王大爷称这都得益于他常年坚持的诗歌朗诵。 研究发现,人脑在朗诵时更活跃,长期朗诵不但可以增强记...
-
中药敷脐巧治阳痿
笔者自拟壮阳灵敷脐治疗阳痿6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制备:制附子、阳起石、韭子、水蛭各10克,肉苁蓉20克,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赤芍各15克,制马钱子8克,蜈蚣2条,麝香2克,肉桂、冰片各6克。将药烘干,研成细粉,瓶贮备用。用法:取药粉适量、食醋适量,调膏做伍分硬币大,0.5厘米厚圆饼,贴脐部,盖塑料薄膜与敷料,用胶布固定,每帖72小时,隔天复贴,直至痊愈。另外根据病冈不同,配合心理治疗,性行为治疗及中药内服等。 江苏徐州 黎冠东 点评:阳痿一症,病因复杂,中医有命门火衰、情志失调、惊恐伤肾、气...
-
中药阴部敷贴外治少弱精症疗效好
少弱精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 因。据文献报道,我国男性少弱精症 发病约占不育症患者的30%。由于 该病病因繁杂,发病机制仍未完全 阐明,因此西医方面缺乏疗效确切 的治疗方法。临床采用中药阴部敷 贴外治本病,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60例患者,年龄 23~4l岁;病程10~130个月。 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精液和精子一宫颈黏液接触试 验手册》、世界卫生组织《不育夫妇 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的标准进行 诊断。检查前禁欲3~7天,手淫或中 断性交取精,精液常规液化时间正 常,精子密...
-
房事不举(阳痿)中药治方
阳痿是指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驰纵,引起阴茎痿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可表现为房事不举,但睡梦中易举;也可表现为举思交合,但临房即痿;还可表现为举而不坚,不能持久。阳痿常与遗精、早泄同时并见。 中药方 :川芎、郁金、韭子(韭菜子)、小茴香、刺蒺藜各15克,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阳起石、覆盆子、枣皮、柑橘、莬丝子各20克,元胡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次。 中医认为本病常见的病因有命门火衰、心脾两虚、肝郁不舒、湿热下注等。本方中川芎、郁金具有活血化淤的...
-
阳痿分两类:中药治方
阳痿分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这是阳痿的主要分类方法,对识别、诊断与治疗阳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功能性阳痿顾名思义是由于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一般起病比较突然,常有恐惧、抑郁、焦虑、惊吓、内疚、紧张等精神刺激因素。而器质性阳痿一般起病比较缓慢,常表现为逐渐起病,进行性加重,多与性器官和其他脏腑器官生理解剖上的器质性异常或某些药物中毒、外伤等有关。 治方:枸杞子 甘菊花 菟丝子(酒煮捣成饼)各60克 山茱萸(去核) 天门冬 白茯苓各90克 淮熟地(用生者,酒蒸9次)120克 肉苁容(酒洗去鳞膜...
-
中药坐浴治疗前列腺炎数方
1.黄柏、野菊花、鱼 腥草、紫草、白花蛇舌草 各10克,丹参、赤芍各9 克。上药煎取药液1500 毫升.再加适量温水坐 浴.每日1次.每剂药可 用2日。 2.野菊花、苦参、马 齿苋、败酱草各10克. 延胡索、当归各9克。上 药煎‘取药液1200~1500 毫升,每晚坐浴半小时, 每剂药可用2日. 3.龙胆草、山栀子、 黄芩、苹薜、黄柏、生 地、土茯苓、车前草各 9克。上药水煎取液. 倒入盆内,待温,坐浴, 每日2次.每剂药连用 2日、。 4.红花9克.金银 花、蒲公英、车前草、萆 藓各10克。上药...
-
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而不坚中药方
阳痿为肾气虚型【证见】 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而不坚。头晕健忘,耳鸣失聪,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短气自汗。舌质淡红,脉虚弱。 治疗方药:蒸琐阳10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淫羊霍15克,制远志10克,川石斛10克,全当归10克,大熟地10克,山萸肉15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0克,抱茯神10克,五味子10克,制附子6克(先煎)。另海马3克,(另研末吞服)。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日晨起空腹服1次,临卧前2小时服1次。一个月为1疗程,连服1-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服2-3天。再继服下一个疗程。注:在治疗期间...
-
妇科病的中药脐疗法
脐部又为神阙穴,位在任脉,其旁又有足少阴肾经、冲脉、足阳明胃经通过。从中医经络学角度来看,脐联系全身经络,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无处不到。另外,脐为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脐间真息内通于肾,肾为一身阴阳之总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可作为透皮给药以及缓释长效的理想给药部位。现介绍几种常见妇科病的脐疗法,以供参考。 ●月经不调取当归9克,肉桂、白芍、红花、干姜、川芎各6克,鹿茸3克,共研细末,用时取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天换...
-
盆腔炎 中药保留灌肠简便验廉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由于这种病变多局限于盆腔器官,尤以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纤维受到激惹和压迫而产生一系列症状,而且每当月经期盆腔充血则症状加重。中医认为,盆腔炎乃湿热瘀结,蓄积胞中,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经络受阻,不通则痛。一般抗菌药物不易达到局部,或机体可能有抗药性而影响疗效,因此治疗颇感辣手。 中药外用川芎、赤芍,三棱、莪术、黄柏、元胡、红藤、败酱草、半枝莲、蛇床子、甘草,浓煎保留灌肠,对急性炎症或有包块的患者,效果更显。一般经灌肠后,患者都觉精神、食欲等较...
-
中药内服外敷治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慢性盆腔炎症,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57例,疗效较好,临床常分以下四型辨治: 1.气虚血瘀型:下腹部隐隐作痛,缠绵不愈,腰酸,劳累后或性交后加剧,伴头晕、纳差、口干、乏力,占质黯淡,苔薄白,脉细弱。 2.气滞血瘀型:下腹部胀痛或刺通拒按,经前痛甚,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伴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弦。 3.湿热瘀阻型:症见下腹疼痛拒按,腰痛,肛门坠胀不适,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
-
卵巢囊肿怎么治疗:中药方
王某,女,24岁,2008年5月6日因妊娠胚胎停育而行人工流产术,术后腹痛,血下紫黑块,量仍多,B超检查宫内有少量残留物,并提示左侧卵巢有4.2cm×5.7cm囊肿,因其惧于再行清宫术而求治于中医治疗。刻诊:精神欠佳,时有腹痛,面白唇淡,饮食减少,舌淡少苔,脉虚弱无力,此乃流产之后瘀血尚未散尽,瘀血不去,新血难安,当务之急应以祛瘀生新以复其旧。 方用生化汤加减,当归24g,川芎5g,炮姜炭6g,益母草10g,红花3g,桃仁10g,生黄芪18g,升麻3g,甘草5g。3剂水煎服,日1剂。 五日后复诊,出血量...
-
常用妇产科的中药应用
几千年来,中药是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妇科领域,中药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中医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挑战。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妇女,特别是孕妇及胎儿,中药的禁用,忌用以及其毒副作用尤为需要关注。这就要求中药的成分研究、复方研究及中药药理研究和毒理研究需要更全面、更科学地加强研究整理,尽快使许多已广泛应用但药理作用尚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