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第21页

中药 第21页

  • 治足癣感染 中药水泡洗方

    治足癣感染 中药水泡洗方

      足癣感染是由于足部浅表霉菌滋生,因不及时用杀霉菌药物治疗而致的继发感染,特别是水疱型、浸渍型足癣,感痒即抓,使表皮脱失,露出红色湿润面,最易继发感染。表现在趾缝、足趾、足底潮红肿胀疼痛,有黄白色黏液浓液渗出,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可肿大。此时应引起重视,因足癣感染后细菌沿淋巴管入内,继发小腿丹毒、淋巴管炎等病变,应积极治疗。   笔者认为,本病除酌情用抗生素外,取中药水煎后泡洗,获效非常显著。方用土茯苓30~5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萆薢30克,土槿皮30克,银花30克,蒲公...

  • 这些中药亦可治疗脚癣

    这些中药亦可治疗脚癣

    1.藿香正气水:先用温 水洗净患处后擦干.用棉 签蘸适量的药水外擦手患 处。每日1~2次,连续5 日。 2.冰硼散:晚上睡觉前 先用温水洗净患处.然后 将药粉均匀地撒在患处, 然后穿上干净的袜子.到 了第二天的早上再复用1 次.连续5日。 3.附子理中丸:将药丸 研磨成细粉.加水调成糊 状后涂敷于患处.再用干 净的纱布覆盖。每日2次, 连续3日。 (陈抗美)...

  •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 中药外治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并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 “风湿疡”、“肛周风”。多由湿热下注、血虚夹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病变常局限于肛周皮肤,皮损初起多以潮红、渗出、糜烂为主,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肛周皮肤增厚、粗糙、颜色灰白或暗红、皲裂等症状。常剧烈瘙痒,反复不愈。 临床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活血解毒为治则,运用中药外洗治疗肛门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20克,苦参、黄柏、百部、亦芍各12克,牡丹皮10克,甘草、防风各1...

  • 中药液涂擦治脚癣

    中药液涂擦治脚癣

    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 腺,因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 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 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容易 出汗,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 湿温暖,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此外, 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 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 质,也利于真菌的生长,也是脚癣不 易治愈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根据 自己的经验配制了脚癣液,大家可以试一试。 苦参、花椒等量,加入陈醋没过药物2厘米,浸泡3天即可。先用温水将脚洗净,晾干,用消毒棉签蘸取药液涂擦患处,待干后重复一遍。每天1...

  • 特色疗法中药泡脚治足癣

    特色疗法中药泡脚治足癣

    足癣夏季高发,其主要原因为: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夏季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如果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认为,足癣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则。下面介绍几则外治方: 木瓜30克,甘草30克。煎取药汁,待温热时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

  • 中药外洗治手足癣

    中药外洗治手足癣

      手癣又称为“鹅掌风”,足癣又称为“脚湿气”,是成年人多发的皮肤病,常好发于指趾侧面、趾间,瘙痒剧烈。发于手部者常为单侧;发于足部者多对称。   手足癣引起的皮肤瘙痒和脱皮令人难受,也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不便。以下推荐一则治疗手足癣的外洗药方,患者不妨一试。   组方:荆芥6克,防风6克,地骨皮6克,草红花6克,大风子6克,五味子6克,皂角刺12克,苦参12克,白矾18克。   用法:加食醋2000毫升,浸泡24小时,滤出药液置盆中。每次泡洗患部20分钟...

  • 足癣怎么治?中药方

    足癣怎么治?中药方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共研为细末,密封包装。每晚取药粉40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3000毫升,搅匀,将患足浸于药水中20分钟,7日为1疗程。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足癣及合并症238例,经3个疗程后,痊愈194例,显效26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8.74%。...

  • 春季足癣中药浸泡

    春季足癣中药浸泡

    足癣是临床常见病,再次感染率极高,尤以春夏季多发为特点,表现为糜烂滋水、浸渍发白、干燥脱屑、角化过度、皲裂疼痛等症状。虽不致有生命之忧,但也确实常困扰人们的生活,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笔者临床运用中药浸泡治疗本病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青黛、金银花、紫花地丁、甘草各25克,防风、荆芥、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将上药置于盆中,先用开水浸透药物,后将双足慢慢放置盆中,待水凉后,逐步添加热水,至一暖瓶水用完,水凉后即可(约30分钟)。1天1次,7次为1疗程,多可痊愈。浸泡完毕,可将所穿鞋、鞋垫、袜子放在盆中浸泡3...

  • 褥疮,压疮,压力性溃疡,中药验方

    褥疮,压疮,压力性溃疡,中药验方

    褥疮 (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 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缺血, 引发局部炎性反应乃至病原菌入侵产生局部感染, 而使组织坏死的一种病症。褥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笔者应用验方治疗褥疮, 疗效显著, 操作简单易掌握, 无痛苦, 无明显不良反应。现举1例如下。 患者, 男, 79岁, 2017年12月14日以脑梗死为主要诊断住院。入院时失语, 口眼斜, 偏侧肢体麻木, 大小便失禁, 痴呆, 四肢僵硬, 右侧髋关节侧位及骶尾部有破损、溃疡形成, 髋关节也有紫红、硬结、红、肿、热...

  • 银屑病中药验方案例

    银屑病中药验方案例

      白某某,女,30岁。2010年6月28日初诊。患者素喜出汗,后在地下室工作,出汗减少,以至于无汗16个月。20日前开始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斑点,上覆白色皮屑,诊断为银屑病。刻下瘙痒明显,皮肤干燥,双手脉细滑,舌苔薄白腻,舌下淡瘀。辨为腠理郁闭,郁热外发为斑疹,治以麻黄加术汤原方。处方:麻黄24克,桂枝16克,杏仁16克,炒甘草8克,苍术32克。5剂,嘱冷水泡药50分钟,大火熬开后,小火久煎90分钟,分温再服,服药后温覆,啜热稀粥,希望得全身微汗。另嘱:脱离地下室的工作环境,多晒、多动、适度多穿,务求微汗。   20...

  • 肛周湿疹中药洗治

    肛周湿疹中药洗治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笔者临床用中药洗剂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方药:大黄、黄芩、黄精、野菊花、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白鲜皮、苦参、马齿苋、石决明各50克,水煎去渣取液,用干净毛巾浸入药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 防治小儿红臀 中药紫草

    防治小儿红臀 中药紫草

    跟着全面敞开二孩方针,我国新生儿数目不断增加,同时也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妈妈们,今日广泛运用的尿不湿,使红臀成为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红臀是发生于婴儿尿布包裹部位的一种局限性片状红斑或生水泡的病症,是因为宝宝每日大小便次数较多,又被尿布裹着,使得臀部常常处在湿润环境中,在尿液浸渍和粪便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重复影响的情况下构成。有一种廉价的中药“紫草”,在家就能够解决红臀问题。 紫草,主要是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枯燥根,色紫,质疏松,如同紫色的杂草,得名紫草。紫草...

  • 中药浴足巧治足癣

    中药浴足巧治足癣

    足癣是临床常见又难于根治的皮肤真菌病。属祖国医学的“脚湿气”、“烂脚丫”、“臭田螺”等范畴,湿热蕴于内、毒邪侵于外为其病因。本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治疗不当则难治愈,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中药能清洁、保护皮肤,祛湿收敛,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有较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足癣180例(真菌镜检均为阳性),疗效满意。 药物组成:苦参、地肤子、黄柏、黄精、白鲜皮各20克,藿香、百部、防风、明矾各15克。如水疱多者将明矾15克改为枯矾...

  • 两味中药巧治手足癣

    两味中药巧治手足癣

    手癣和足癣是由于真菌感染手足皮 肤所致的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 俗称“脚气”。引起手足癣的真菌种类较 多,绝大多数为皮肤癣菌所致。皮疹多发 于手掌、足腱和指、趾间,亦可波及手、足 背。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它 主要由共用拖鞋、浴巾等卫生用品传播, 利用公共洗浴设备的人群如矿工、运动 员等为高发人群,此外还可在家庭内传 播。足癣发病率高于手癣,且常常为手癣 的传染源。足癣一般夏重冬轻,足汗较多 者,冬季也可以发生。 长期不愈的趾间糜烂往往会继发链 球...

  • 癣_中药方集

    癣_中药方集

    癣主要包括头癣、手癣和脚癣等。 头癣是发生于头部毛发及皮肤的真菌病。表现为头发无光泽,脆而易断,头皮有时发红,有脱屑或结痂。结黄痂致永久性秃发的是黄癣,脱白屑而不损害毛发生长的是白癣,均有传染性。口服灰黄霉素有效,还应配合剃发、清洗和患处涂药。 手癣是由于真菌侵犯手部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多以足部传染而来,亦可直接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初起紫白斑点、瘙痒,以后叠起白皮而脱屑,日久则皮肤粗糙变厚延及全手。本病人冬易皲裂疼痛。 脚癣俗称脚湿气或香港脚,是由丝状真菌侵入足部表皮所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通过与病人共用拖...

  • 治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中药方

    治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中药方

    浙江名医治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湿热型)方 处方:萆薢、薏苡仁、黄柏、丹皮、滑石各10克,泽泻8克,赤芍15克,车前子30克,通草、甘草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中医辨证属湿热型。症见皮损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色发红,常相互融合成大片,表面鳞屑较少,潮湿有渗液,轻微瘙痒,并伴有身热体倦,口干不渴,舌质红,苔薄黄或根腻,脉滑数。 专家点评:临床上的银屑病以寻常型为多见,占银屑病患者的96%。寻常型银屑病初起时为针状至绿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

  • 患灰指甲 中药外治

    患灰指甲 中药外治

    灰指甲即甲癣,中医称“鹅爪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用中药泡醋治疗。 方法:米醋500毫升,加苦参30克,花椒20克,浸泡一周后即可使用。用时取适量倒入小口玻璃瓶中,把患指(趾) 伸进去浸泡,每次浸泡20分钟,每天2 次,坚持3个月。 甲真菌病主要为交叉传染获得,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穿公共拖鞋、足盆、鞋袜等。在当今足疗盛行的情况下注意防止交叉感染。串门时可应用鞋套代替换鞋,在商店试穿新鞋后注意彻底洗脚。自身注意穿透气鞋,避免用公共美甲、修甲器具。不要涂抹劣质指甲油。 灰指甲...

  • 外用中药治脚癣外用方

    外用中药治脚癣外用方

    脚癣,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常以一两种皮肤损害为主,多见于成人,夏秋病重,冬春病轻,易反复发作。 该病主要为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现为患者推荐一个脚癣外用方,适用于各型脚癣。 脚癣外用方组成:生大黄、黄精、牛膝、苦参各10克,藿香25克,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用法:将以上药用白醋浸泡 24小时,加适量水煎开,待温后泡足30分钟,每日l~2次,连用5~7 天可痊愈。 (倪早菊,荐)...

  • 治牛皮癣服用中药丸药

    治牛皮癣服用中药丸药

    珠海一位60岁的牛皮癣患者张某某,男,60岁,被疾病折磨近二十年,主要症状为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下肢成片,奇痒,搔之出血,久治不愈。服用我给他开的丸药2个月,病情大为好转。 方药:白附子、何首乌、威灵仙、白蒺藜各50克,蔓荆子30克,枫子肉60克,青风藤30克,葶苈子50克,明天麻30克,苦参175克,皂角50克,独活50克,连翘30克,砂仁20克,川芎50克,党参20克,荆芥25克,牛膝50克,白芷60克,当归60克,全蝎50克,制草乌30克,羌活30克,防风30克,胡麻仁50克,苍术30克,杜仲30克,白花蛇...

  • 阴囊湿疹 中药熏洗治疗效佳

    阴囊湿疹 中药熏洗治疗效佳

    阴囊湿疹是男科常见病之一,尤其在南方潮湿炎热地区高发,临床以阴囊瘙痒、丘疹水疱、湿烂流液或局部皮肤肥厚粗糙,缠绵难愈为主要特点的过敏反应性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俗称“绣球风”,属于中医“肾囊风”范畴。笔者采用六皮汤熏洗治疗效佳。 治疗方法:取地骨皮30克,白鲜皮30克,土槿皮15克,牡丹皮15克,鲜石榴根皮50克,黄柏30克。急性期加苦参30克;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30克,慢性期加蛇床子30克,芒硝30克,以清水3000毫升,煎取药汁2000毫升,盛于盆中,趁热坐...

  • 中医治“桃花癣”中药液冷喷

    中医治“桃花癣”中药液冷喷

    “桃花癣”是春季好发于女性面部的一种季节性皮肤病,用中药液冷喷的方法效果不错。具体方法是用中药黄芩、黄柏等中药熬成的药液,纱块浸泡后放入冰箱冷藏,使用时取出,敷于患处,再用冷离子喷雾对准面部冷喷。 中医认为,“桃花癣”属于风热,黄芩、黄柏均有清热燥湿之效,故对该病的缓解有很好的疗效;冷离子喷雾利于减轻痒感,内外调理兼顾,故而奏效。除此以外,还可口服防风、蝉蜕、金银花、野菊花等疏风散热的药物。 要预防“桃花癣”还要注意几点:多食蔬菜水...

  • 湿疹不愈 中药外洗

    湿疹不愈 中药外洗

    有些老年人春夏季患有湿疹后,治疗不当,一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湿疹患者可取干柏叶50克,蝉蜕10 克,将柏叶剪碎,蝉蜕放人小纱布包里捏啐,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再煮10分钟。将纱布包取出,挤干水液,可重复使用2 次。用汁液擦洗患处,有皮肤破溃者亦者隙洗。每次取汁液200毫升,每天擦3次, 3-5天后即可止痒、消疹。 刘恩民...

  • 中药外用治股癣

    中药外用治股癣

      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阴癣”。由于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本病往往夏季发作,冬季消退或减轻。   本病初起是在股内侧与阴囊对应部出现小片状斑丘疹样损害,边缘境界清楚,微隆起,发红,常伴有明显瘙痒。若病程较长的患者,皮损可向会阴部、臀沟及两侧发展,甚至还可达到腹部及脐周围。常因搔抓形成苔藓样改变,此时称为泛发性股癣。   对于股癣的治疗,应以外治为主。中药外洗是有效方法之一。笔者临床以杀...

  • 瘾疹中药验方

    瘾疹中药验方

    陈某,男,16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瘙痒,随起随消,反复发作年余。每遇阴雨天发作较多,发时伴腹痛、呕吐、泄泻,经用西药(抗组胺药,止泻药等)后症状缓解,但移时又发,痛苦殊深。2月前因阴雨连绵,常淋湿衣服引起发作,时轻时重,服西药及输液不能控制。刻诊:全身散在红色扁平疙瘩,双下肢较多,瘙痒难忍。伴腹痛阵作,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日3~4次,困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为瘾疹,证属脾胃虚寒,湿热蕴表。 方选甘草泻心汤化裁,药用炙甘草、干姜、半夏各18克,党参、白芍各20克,黄连6克,...

  •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湿疹虽然并非不治之症,不过发作时常使患者瘙痒难忍,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外用药膏治疗常有反复。近年来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收到良好效果。   处方:苦参、生地黄、苍术、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百部、白芷、黄柏、防风、干姜、金银花、野菊花、甘草、透骨草各20克,大黄10克。   将上述药物放入3000毫升水煮沸20分钟,过滤去渣,晾至38℃左右,洗浴患处。每次30~50分钟,隔日1次。较重者开始每日1次,1周后改为隔日1次。洗浴时误使水温过热,并防止药液灌入耳内。...

  • 手足癣中药外治疗效显著

    手足癣中药外治疗效显著

      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病。中医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为“脚湿气”。笔者根据临床实践,以中药外治疗效显著,现介绍几则验方,供患者参考。   1.取荆芥、防风、白芷、苦参各15克,黄柏、黄连各20克,白鲜皮12克,白矾10克,食醋1000毫升。将诸药放入适宜瓷器内,加入食醋浸泡,密闭浸泡7日后,过滤,取液分装。用棉棒蘸取药液涂抹患处,每日3~5次,7日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2.取狼毒、蛇床子、土荆皮各30...

  • 中药内服外搽治“桃花癣”

    中药内服外搽治“桃花癣”

    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过敏性皮炎、颜面再生性皮炎、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春季皮炎等一类皮肤病容易发生,民间称之为“桃花癣”。 中药治疗“桃花癣”以散风祛湿为原则,内治选用消风散。处方:防风、白芷各6克,荆芥、白附子、苍白术、川芎各3克,泽泻、钩藤、桑叶、生苡仁各12克,羌活5克,水煎,1日1剂,分两次内服。外用可选摩风膏。或用皂角、苦参、白藓皮、明矾各10克,煎汤外搽。 针灸疗法以耳针疗法为主。取穴:肝、内分泌、脾、肾上腺、肾。手法:每次取上述穴位2-3个,留针30分...

  • 糜烂型足癣中药洗剂治

    糜烂型足癣中药洗剂治

    糜烂型足癣发生在趾间及趾腹,由于局部潮湿多汗加以真菌寄生,致使表皮浸渍变白,又因瘙痒搔抓而搓去表皮,露出红色糜烂面,疼痛明显。此型往往易继发感染,引起小腿丹毒、红丝疔等。笔者采用中药洗剂浸洗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牡荆200克,明矾20 克,苦楝皮30克。加水煎煮,每次1小时,共煎2次,煎取溶液 1—1.5升,药液放凉后,浸洗患足15分钟后晾干,每日早晚各 1次,连用14天。 湖南长沙 郑 炜 点评:足癣在中医文献中称为“脚气”、“脚湿气&rd...

  • 中药外用巧治股癣

    中药外用巧治股癣

    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 “阴癣”。笔者临床以杀虫解毒,祛湿止痒为治法,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股癣,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体方法为:取黄精、五倍子、藿香、苍术、黄柏、土槿皮各15克,苦参.12克,肉桂、明矾各6克,蛇床子30 克。每日一剂,水煎熏洗患处,早晚各1次,5剂为一疗程。大多数患者用一个疗程可治愈,病情严重者可再用一疗程。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应慎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洗患处,避免长期应用皮...

  • 中药散剂 外治湿疹

    中药散剂 外治湿疹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一般认为系过敏体质的人对内在或外在致敏物质过敏所致。该病特点为多形性损害,且剧痒,分布倾向对称,常反复发作。笔者采用五倍子冰片散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方法:五倍子15克,冰片1.5克,加香油调为糊状,涂于患处。一般每日涂2次—3次,可迅速减轻症状(止痒,继之结痂)。忌抓伤患处,应注意保护。 贵州遵义 陈秀文 点评:五倍子性味酸、涩、寒,入血分,有收敛止血之功。外用收湿敛疮,适用于慢性湿疹、溃疡不敛等。因含大量鞣酸,可使皮肤黏膜溃疡处蛋白质凝固成一层被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