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17页
-
中药冶儿童手足脱皮症
方法:取黄芪、白芍各12克,当归10克,陈皮、甘草各5克,桂枝、生姜各3克,大枣4枚,饴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其药渣加水适量,煎后温洗手、足15~20分钟,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疗程即收效。 此方适用于儿童手足脱皮症。初起形似空疱的针头大白点,渐扩大易自然破裂脱屑,其下皮肤正常。中医认为,此症外为风燥入侵,内为气血虚弱。本方仍黄芪建中汤加味,有温中健脾,益气养血,润燥祛风之功效。中阳得运,可以化生气血。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药黄芪可以补气升阳,托毒生肌。本方药性平和,不良反应小,异...
-
盛夏话汗斑:中药治方
每到夏季,有些人的皮肤上就出现许多斑点,好像出汗后留下的汗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汗斑”,医学上称“花斑”。常见于多汗或肥胖的青壮年,以及运动员、渔民、农民、建筑工人等。汗斑虽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但却严重影响美观,令人烦恼。 花斑,是感染花斑癣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非炎性的皮肤浅表角质层真菌病。花斑癣菌喜温暖潮湿,有嗜汗的特性,所以炎热出汗时发病多。汗斑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如黄豆大小的斑点,可融合成片,不高出皮肤,表面略具光泽,常附以糠皮样细小鳞屑,鳞屑镜检可见许多弯曲呈弧形的菌丝和圆形孢子。此病好发于颈、胸...
-
中药糊剂治疗褥疮
褥疮是对长期卧床病人威胁较大的并发症之一。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会引起败血症,因此及早治疗十分重要。笔者采用中药糊剂治疗褥疮可获满意的效果。 药物配制方法:取侧柏叶100克,艾叶75克,小桉树叶150克。将上药用水冲洗干净后,用剪刀剪碎,放人大的砂罐加水适量,煎煮4—5小时后,滤取药汁,再用文火煎煮浓缩至100毫升(稀糊剂),装入消毒好的大口瓶内备用。 治疗方法:在搽药之前先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病变部位,将疮面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按常规将伤口进行消毒。按创面的大小用消毒棉签蘸三叶糊剂摊于患区,再...
-
生了痱子 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
生了痱子,切忌挠抓,轻者可每日用温水清洗数次,然后扑上痱子粉;严重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搽,内服金银花露、绿豆汤等清暑气、解热毒。此外,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 1、鲜葎草、黄菊花各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放入薄荷20-30克,再煎2-3分钟,等冷却后取药汁洗浴。一般连用3-5天后痱子可消退。 2、紫花草(又名痱子草)3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20克,薄荷6克,藿香15克。每日1剂,水煎洗浴,每日2次。一般用药当天即可止痒,连洗5-7天可愈。 3...
-
中药外治脚湿气
脚湿气,俗称“臭脚”,“香港脚”,初起为足趾间瘙痒难忍,抓破后血水流出,其瘙痒稍微能好转。此病一般夏天加重,冬天好转,有传染性;若经久不愈则潮湿糜烂,脚趾浮肿流脓水。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现用中草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取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木瓜各等量,上药共煎熬 30分钟后,滤取药液,待温,浸泡双脚10~15分钟,每日2次。 2.露蜂房50克,食用红醋500毫升。将露蜂房浸泡食用红醋中,用慢火煎熬3分钟后待温,用纱布块蘸上药液涂抹患处,每日3次。 3.炉甘石,氧化锌,滑石粉,赤石脂,明矾各30 克,冰片5克...
-
手足皲裂症采用中药外治
手足皲裂症中医认为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治宜养血、润肤、除燥。采用中药外治常常有效。 1.生大黄15克.甘草30克,香油250毫升。先将大黄、甘草切细碎后放入香油中,以文火煎熬,待炸至药成焦黄色,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油适量外搽皲裂处,每天 3次,连用10天。 2.白及30克,生地 30克,香油120毫升,黄蜡120克。先将香油放入锅中加热,加入生地、白及炸枯,去渣,放入黄蜡制成膏状。治疗前先用温水泡洗患处,擦干后,将药膏涂于患处,每天2 次,连用10天。 3.补骨脂15克,赤芍10克,蜂房20克,地肤子10克...
-
乍暖还寒 中药来治皮肤病
真菌,是和植物界、动物界平行的一个种群,它体内不含叶绿素,要通过寄生的方式才能存活,也就是说,它要靠别人养着才能存活。清明节一过,南宁的天气也开始热起来了,专家指出,22至36摄氏度,是最适合真菌生存的温度,加上时下南宁空气潮湿,真菌已经悄悄爬上了人们的身体,湿疹、皮炎、脚癣、座疮等开始蔓延。如果害怕西药内含有激素,那么,来看看哪些中药能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吧。 草药 紫草:可治青春痘、婴儿尿布皮炎 紫草种植普遍,在全国大多省份都有生长,是一味“物美价廉”的好药材。“物美”在哪里?《本草经疏》中说:紫草...
-
中药外洗治皮肤病
夏日来临,天气渐热。如能在水中加一些药物,不仅会让人更觉浑身凉爽,还有健肤美容、消湿祛热的功效。中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下面介绍几个中药浴疗常用验方: 痱子: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去渣取汁,兑人温水即可,每次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用2次。 湿疹:苦参、白鲜皮、野菊花各30 克,黄柏、蛇床子各15克,加水适...
-
中药外洗治疗跖疣
跖疣是常发于足底部的病毒性皮肤病,亦与汗多浸 渍、足跖受磨擦密切相关,皮损数目不一,行走时有压痛 感。西医治疗虽然采用冷冻、激光疗法,但仍可反复再现。 临床中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此病,获效明显,现 介绍如下。 处方:地肤子、苦参、板蓝根、薏苡仁各50克,白矾、 三棱、莪术、皂角刺、赤芍各30克。 用法:水煎,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患处,每次半小时,每 日两次。每次擦干后可用刀片稍削表面角质,以利下次泡 洗时药液易浸入疣体根处,发挥效用。春冬季每剂药用3, 日,夏秋季每剂药用两日。 河北保定 张广发 点评:方中地肤...
-
主治喑痱中药方
1980年秋天,我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张琪老师进行临床实习。一天,一个重症患者求诊。患者20多岁,1米85的大个,在一次火灾中救火时被浓烟薰倒,昏迷不醒。经抡救,保住了生命。但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出现失语,步履蹒跚,需两个人扶持,才能勉强走几步。在上海、北京等地多方求医而未能见效。西医诊为不治之症。患者家属执意让张琪治疗。张琪先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服用数月后,未见丝毫效果,便改投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创立的地黄饮子。服用半年后疗效渐显,一年后,患者康复,结婚生子,创造了奇迹。我...
-
治疗毛囊炎中药酒方
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湿热之毒郁于肌肤所致。苦参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是治皮肤病的常用药物,能治瘙痒、脓疱疮、疥癣、阴道炎等;藤黄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等功用,善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等。药理研究证明,苦参、藤黄成分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极佳。酒精有助溶解药物,也有较强杀菌作用。苦参酒外用,...
-
手足皲裂中药治疗方
方剂:白芨、苦参、马齿苋、甘草各40克;凡士林油适量。 用法:将白芨、苦参、马齿菜、甘草用水浸泡半个小时后,再煎20~30分钟,使药液剩半面盆左右,滤出药液(滤出苹药可留存,还可再煎1~2次),用药液浸泡并搓洗皲裂处10—15分钟,每日晚泡洗1次,洗后擦干患处,然后在患处涂搽少许凡士林油并揉搓1~2分钟,将患处用干净的塑料袋包裹起来睡觉,次日早晨再洗掉凡士林油。 疗效:此法治皲裂,可使皲裂处硬皮逐渐软化,除掉,裂口逐渐愈合,皮肤变得光滑细嫩,一般7~10天可治愈。 ·手足皲裂 ·天寒地冻话皲裂 ·皮肤“皲裂症” ·...
-
手足皲裂几则行之有效的外治中药方
手足皲裂是老年人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冬季气候寒冷,皮下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皮肤角质增厚,失去弹性,故当手足活动时极易发生皲裂。主要表现为手指、足跟、足缘及手足掌侧皮肤干燥、增厚,并出现深浅长短不一、顺皮纹方向的裂口,严重者裂口伴有出血和明显的疼痛。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治疗主要是养血润肤除燥。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外治中药方,有关患者不妨试试。 1.取补骨脂15克,赤芍10克,蜂房20克,地肤子10克,地骨皮1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浸泡患处20分钟,再用热水洗去药汁,将...
-
中药熏洗治扁平疣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扁平疣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苦参、地肤子各150克,明矾50克。用法:将苦参、地肤子加水3000毫升煎煮1—2小时至约300 毫升时去渣,加人明矾50克,先熏蒸患病部位,以不烫伤为宜,熏蒸20分钟后,待水温降至50℃-60℃时外洗患处,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如疣体未完全脱落者,间隔3天再治疗下1个疗程。 江苏南京 林 明 点评:扁平疣为风火热毒之邪客于肌表所致。方药中苦参、地肤子有清热解毒、祛风凉血之力;明矾具有较强收敛祛湿、止痒抗菌之功效。三者共奏清热解毒、活...
-
中药煎剂巧治黄水疮
黄水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也叫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或两种菌混合感染所致。本病的传染性强,常因抓破皮肤而传染,好发于头面、四肢等部位,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全身症状或并发症。用中药煎液湿敷患处,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处方:马齿苋、野菊花各 60克,黄柏3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渣,浸透纱布4层(其丽积略大于疮面)挤去多余的水分,展平,置于患处行湿敷,每日 1~2次,一般治疗2~3日可减轻症状,4~7日痊愈。 体会 马齿苋含生物碱、黄酮类、皂甙、维生素A、B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
-
皮肤病中药洗浴方药
银屑病 是一种皮损状如松皮、形如疹疥、抓搔起白皮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内有血热,外受风邪”所致。外洗方用:土大黄、透骨草各50克,王不留行、白蒺藜、黄柏各30克。皮损灼热加冰片6克,薄荷20克;瘙痒厉害者加地肤子、苦参各30克。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全身分布情况,煎煮足够药液进行洗浴。每天1次,每次20 分钟。 慢性湿疹 属多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临床特点:患处皮损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瘙痒明显。中医认为.湿疹病因复杂,多与 “湿热、血热”有关。外洗方用:地肤...
-
老人“天疱疮”中药洗剂治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老年人为多。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外加应用免疫抑制剂,疗程长,激素副作用大。笔者2001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40例,采用中药湿敷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黄柏、黄芩、苦参、甘草各30克,金银花20克,黄连6克。加水煎,冷却后应用。用无菌棉球蘸中药水先清洗皮损处,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然后用无菌纱布4—6层在中药中浸泡后贴敷于皮损处,保持敷料湿润平整,敷治30-45分钟,每日2次。 点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一般皮损面积广泛、糜烂...
-
脓疱疮的治疗 中药外洗方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主要由金黄 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笔者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鲜马齿苋、鲜蒲公英各100克,小蓟50克(干 品减半),明矾少许,水煎频洗患处。对个别较重皮损, 可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再以黄连研末撒布。一般 1—3天创面即可干燥结痂,疗效迅速。 江苏徐州 李爱民 点评:方中马齿苋味酸性寒,清热解毒,蒲公英味 苦性甘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上药均有较强的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在农村田间地头,3种植物随 处可见,既方便挖取,又疗效可靠,可放心使用。...
-
中药外治激素性皮炎
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白藓皮、白芷、当归各10克。共研细末,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调匀外搽.日1次。 皮肤灼热痒剧:白藓皮、茜草根、牡丹皮、地榆根各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5~10分钟换1次。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白藓皮粉末、滑石粉各等份调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皮肤无灼热、惟痒感较剧: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薄荷各10克。水煎液适量待凉,软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末入霜面中调搽,日2~3次。 坚持治疗一个阶段,皮损可逐渐消...
-
中药外洗巧治尿布皮炎
临床采用中药洗剂治疗尿布皮炎 5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患儿500例,年龄3 天~8个月。其中男256例,女244例。皮 疹表现:红斑、丘疹,伴轻度糜烂300例。 中药洗剂:黄柏、川椒、侧柏叶各10 克,蒲公英、芒硝各30克,紫花地丁、槐花各15克,苍术5克,荆芥6克。加水 1000毫升,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待药液降至约30~Cfi寸,外洗患处5 分钟,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平时加强臀部皮肤护理,大便后加洗1次。 治疗结果:治疗7天时痊愈380例,显效100例,好转20例,愈显率9...
-
汗疱疹中药方
汗疱疹是湿热引起的夏日湿疹类皮炎,一般在汗腺兴旺的手掌、手指重复起粟粒巨细的丘疹和水疱,周围没有明显炎症,最大的特点就是瘙痒、灼痛。在潮热的夏日,越是天气炎热,这种皮肤病越是高发。现在该病防备和医治没有特效方法,患者一旦呈现水疱不要用针挑破,更不要撕皮,不然导致水疱延伸,呈现感染发炎,加剧病况。患者可吃有健脾除湿成效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薏苡仁。 中医以为,汗疱疹属湿邪偏盛的一种表现。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可选用以下中药方: 1.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
-
中药内服配合外用朱红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患者,男,91岁,主因“右下肢破溃4年”接收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右足踝外侧破溃,自身未予重视,后创面逐渐增大,疼痛明显,于当地西医院行植皮术后创面愈合,3年前反复破溃,予西医外用药抗感染至今未愈。遂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入院症见:右外踝皮肤破溃,疼痛明显,纳少,眠差,小便频,夜尿3次,大便干,日一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静脉曲张病史30余年。 查体:右踝可见3*6cm疮面,深约0.3cm,基底部组织色暗,创面少量脓性分泌物。右足背肿胀,伴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趾甲粗糙、增厚,双侧股、腘、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中药方
笔者发现,有个别中医大夫一见到带状疱疹就直接选用龙胆泻肝汤(丸)治疗,这是不应该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 “缠腰火龙”、“ 缠腰火丹”、“ 蛇丹”、“蛇串疮”、“ 蜘蛛疮”范畴。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性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初次感染发作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在年老体弱免疫功能减弱时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从而大量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大都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一般在发疹前...
-
秋季皮炎的中药治疗
秋季天气转凉,空气干燥,加上花粉飞扬,风沙四起,故是皮炎的多发季节。患上皮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心情,严重者可转为慢性者甚至导致心身疾病。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常见秋季皮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皮肤瘙痒症 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和色素沉着,而无原发性皮损。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 用药参考1.内服法:可口服乌蛇止痒丸,每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