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第14页

中药 第14页

  • 止咳化痰中药足浴方

    止咳化痰中药足浴方

    麻黄5克,杏仁5克,甘草5克,葶苈子15克,石膏30克。 用水煎好后,倒在木制脚盆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3~5天。 该法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引起的咽喉肿痛、痰液黏黄、流黄涕等。(胡佑志)...

  • 中药戒酒口服液

    中药戒酒口服液

      自制中药戒酒口服液治疗酒依赖,一周有明显起效,而且没有副作用。   方药组成是:葛根2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0克,全蝎5克,天麻5克,牛膝15克,桂枝15克,钩藤5克,羌活15克,地龙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每日一剂,水煎至200毫升,分两次口服。疗效较佳。...

  •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聚会,亲戚朋友畅谈举杯,既增添许多喜庆气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交流。但是一高兴,难免饮酒过量,引起呕吐、胃痛、头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导致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   因此,饮酒时应当尽量避免过量,一旦过量则应当尽快解酒。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许多食物也都有治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和中药都可以用来帮助解酒。      中药解酒   可用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还可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

  • 中药戒毒 治海洛因戒断综合征

    中药戒毒 治海洛因戒断综合征

    毒品滥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棘手问题,是艾滋病、乙肝等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海洛因的复吸率很高,主要是因为海洛因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的戒断稽留综合征令患者痛苦不堪[1],主要表现为精神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3大症候群[2]。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戒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是如何降低脱毒后的复吸率,一直是许多学者积极探讨的问题。研究表明,治疗稽延戒断综合征有助于防止复吸[2]。因为个体差异和病程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各有特点,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稽延戒断综合征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尤其是中药治疗有不良反...

  • 四味解酒中药

    四味解酒中药

    葛花: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出现的头痛、头昏、烦渴、饱胀、呕吐酸水等,取葛花15克,水煎服。 乌梅: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用以解酒毒。 桑椹: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本草纲目》中有捣汁饮解酒毒的记载。解酒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服用即可。...

  •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中药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中药

    活血理气药   活血药。是指以通畅血脉,促进血行,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治疗瘀血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等作用。     理气药,是指以疏畅气机,解郁降气调整赃腑功能,以及治疗气滞、气逆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大多气香性温,善于行散或泄降,但易于耗气伤阴,故气虚及阴亏者不宜食用。     ①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内含大量三七皂甙,约12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有些与人参中的皂甙类似,试验证明:三七粉或浸液能缩短动物的血凝时间,对内脏如肝、...

  • 中药戒酒验方

    中药戒酒验方

      1.葛根2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0克,全蝎5克,天麻5克,牛膝15克,桂枝15克,钩藤5克,羌活15克,地龙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每日一剂,水煎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一般服药7剂即可见效。   2.葛根30克,党参、茯苓、白术、枳椇子各12克,泽泻、猪苓各10克,白豆蔻、砂仁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情况服药5剂后,即可在停止饮酒的情况下,有比较充沛的精神与体力。(郭旭光)...

  • 解酒用中药材单方

    解酒用中药材单方

    起于神农而逮于今,医籍记载诸如“解诸毒”“主解酒毒,止烦渴”“消酒”,治“酒醉不醒”的中药林林总总,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解酒药阵。如葛根、葛花、萝卜丝(煮汁)、西瓜、茶(茶种子)、刺五加、生藕片、冰(解烧酒毒)、乌梅、甘蔗、菱角、赤小豆(利尿止渴解酒)、砂仁(消食醒酒)、槟榔(杀虫醒酒,过服则损真气)、五倍子(敛汗解酒)、地榆(消酒)、神曲(解酒化食)、冬瓜、柿子、地榆、苦参、盐麸子、橄榄等,不下50种。现列举部分解酒药物及药食两用之品,并简介其用法,以飨读者。   橄榄 橄榄性味甘酸涩温,无毒,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清热...

  • 中药解酒详述

    中药解酒详述

      酒可入药,《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少量饮之,能通经络,活血脉,解疲乏,对身体有益;多饮则会“酒醉”、“中酒毒”,现代医学称为酒精中毒,对身体十分有害。祖国医学浩瀚的药海中,能治疗酒精中毒的方药不胜枚举。今将常用药物中,具有解酒毒作用的部分中药简介如下:   高良姜 别名风姜、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大明本草》有治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的记载。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煎服。若寒甚,可与法夏、生姜、香附同用。   白茅根 别名茅...

  • 农药中毒 导泻加中药通腑解毒汤

    农药中毒 导泻加中药通腑解毒汤

    通腑解毒汤加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具有毒性强、病情危重、进展快的特点, 是临床急危重症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医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采取西医常规治疗, 以洗胃、使用抗胆碱药物等为主, 但解毒效果有限, 解毒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多, 影响患者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1]。本研究探讨了通腑解毒汤加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

  • 蜜丸概述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

    蜜丸概述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

      引子:蜜丸是中医临床除汤剂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然而,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能制作蜜丸的中药店却越来越少了,即便有,制作的费用也相当高昂,这不可不说是一件憾事。   事实上,蜜丸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如果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完全有条件自己进行制作。基于此,笔者特查阅相关书籍,编撰整理成这篇文章,希望对广大中医同仁及患者朋友能有所帮助。   蜜丸概述   蜜丸是将打粉机打好的药物细粉用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所制成的可塑性固体丸剂。   因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中缓急,润燥解毒等...

  • 中药“伟哥”

    中药“伟哥”

    中药“伟哥”:中西通吃价格百元 “十一”长假前2天,“铁玛”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了。 这是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发布的国内首个“中药伟哥”,其另一个名字是“玛咖人参黄精固体饮料”。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由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中国)公司2005年合资成立,其前身是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在稍早前的发布会上,该公司以“这将打破西药对我国抗ED市场的垄断局面”式的豪言壮语,对未来的“钱景”充满信心。 此前,广药集团已经发布西药“金戈”,如今中药“铁玛”,犹如战场的金戈铁马,像...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中药
  • 中药解酒有良方

    中药解酒有良方

      现代人酒席应酬颇多,盛情难却之下,觥筹交错之间难免会多饮几杯,而多饮伤肝造成身体不适,中医称为“酒毒”。 为了对付酒毒,缓解饮酒过度出现的症状,历代医家摸索出许多有效方药。   1. 【葛根】 《食疗本草》中指出:“葛根蒸食之,消酒毒。”治酒醉不醒,可用葛根煎汤取汁饮。   2.【葛花、菊花】 葛花为葛藤未开放的花蕾。《滇南本草》载:“葛花解酒醒脾,治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精伤胃,解酒毒。” 《药鉴》载:“解醉汉昏迷,以菊花煎汤”。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可治饮酒过量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

  • 阳虚体质进行中药调理用肉桂

    阳虚体质进行中药调理用肉桂

    阳虚体质者即使在盛夏也会出现怕冷的情况,甚至不敢穿裙子、穿凉鞋。这样体质的人,除了要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可进行中药调理外,在日常饮食烹调中可经常使用这个调味料——肉桂!   肉桂温阳 1-5克为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姚媛主管中药师介绍,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善于治疗由命门火衰引起的头晕目眩,声低气怯,神疲乏力,心腹冷痛,腰膝酸软,月经失调等。阳虚体质者适宜服用肉桂,但不宜大量食用,通常每次以1-5克为宜。   阴虚火旺者...

  • 中药解酒方清爽露 葛花解酲汤

    中药解酒方清爽露 葛花解酲汤

    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体内素有水饮,又因酒而致宿饮上冲,饮酒后往往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无食欲等不适症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均会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因此喝酒要预防醉酒可先吃些东西,如含高蛋白的菜类或食品或喝些豆浆等,使这些食物在胃内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吃一些水果对于防治醉酒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若在开怀畅饮之后确有不适,也可以试试一些中药解酒方缓解症状。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汤为解酒常用主方,载于元代李东垣之《脾胃论》。...

  • 常用有补气作用的中药

    常用有补气作用的中药

      1.补气药     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①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

  • 几味中药的补虚作用

    几味中药的补虚作用

    关于“补”这个话题,可是不少人茶余饭后闲聊的热点,比如补气、补血、补虚……虚!这可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好像一说“虚”就隐含着什么意思似的,事实未必!但对于真正有补虚需求的人来说,就得仔细琢磨琢磨如何补了!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一些中药,是具有补虚作用的,小编且介绍几味,仔细看哟~ 黄芪   补气升阳响当当,固表止汗能担纲。 利水消肿能护肾,生津养血消渴康。 行滞通痹治中风,半身不遂与痹痛。 托毒排脓治痈肿,敛疮生肌易见功。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药解酒小妙方

    中药解酒小妙方

      朋友一聚会,酒是自然少不了的,不少市民一时兴起了就开始畅饮,“不醉不归”。然而喝多了不仅伤身,在亲朋好友面前也会失态。于是,经常有顾客来店里和我讨一些解酒的方子,可以适当让他们在饮酒过多的同时,保持一些清醒。   中医中药在解酒方面有较确切作用的单味中药有人参、葛根、葛花、三七、茶籽、刺五加、牡蛎肉等。解酒成方有藿香正气汤等。一般我们将解酒药粗分为消酒食、解酒毒、止酒渴、除酒积等4大类。   消酒食:这一类多具健脾化湿、消食化痰等功效。如面曲、米曲、陈皮、青皮、杨梅、鸡内金、槟榔、砂仁等。适宜于酒后呕吐酒食、胃...

  • 饮酒伤身 不妨备点解酒中药

    饮酒伤身 不妨备点解酒中药

        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餐桌上都离不开酒。然而,过多饮酒伤身,怎样将饮酒伤害降到最低,不妨备点解酒中药。     菊花  菊花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但鲜有人知道它其实还是一味解酒良药。《药鉴》中曾记载“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煎汤。”     苦参  苦参不仅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也有解酒之功。《名医别录》记载:“(苦参)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草果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还有辟浊之性。《本草》中曾...

  •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进补的佳品 中药鹿茸大补药

      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   指导专家  邓 聪   速读:鹿茸有多补?   《本草纲目》记载:“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二经,性温,味甘、咸,其性温而不燥,即补元阳又生精血,无论真阳或精髓亏虚皆可服用。用于治疗畏寒乏力,眩晕耳鸣,四肢痿软,腰痛尿频,男子阳痿遗精,女子不孕,胎动不安,月经失调,虚寒崩漏以及小儿行迟、齿迟等症。...

  • 补气中药:人参 黄芪

    补气中药:人参 黄芪

      人参与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这是众所皆知的。既然都是补气药,为什么又要区别使用呢?因为人参与黄芪补气各有侧重,如果不区别使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再则,用之不当,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药物浪费。   黄芪之功效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补气升阳,长于升举之力。常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及眩晕乏力,或短气不足以息等,并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二是固表敛汗。多应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若卫气不固、汗出,又复加外感风邪者,可与防风、白术同用,以固表逐邪。三是托疮排脓...

  • 酒精中毒中药解酒效果好

    酒精中毒中药解酒效果好

    对于轻度酒精中毒,以下中药有较好的解酒效果。 葛花:为葛藤未开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两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醉酒时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三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醉酒时取本品15~ 30克,水煎服。 桑椹: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人心、肝、肾三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醉酒时取鲜桑椹150克,捣汁服用。 高良姜:其性味辛、热,入脾、胃两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效。醉酒时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乌梅:其性味酸、平,人肝、...

  • 中药解酒小方

    中药解酒小方

      逢年过节或亲友相聚,或喜庆之日,少饮几杯美酒无可非议。但如果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或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无论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所以酒以少饮为好。一旦出现醉酒,严重者必须立即去医院抢救,否则有生命危险。对于轻度的酒精中毒,下列中药有较好的解酒效果。   葛花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

  • 常用的有补血作用中药

    常用的有补血作用中药

    2.补血药     又称养血药,主要用于血虚的病症。常用的补血药有。     ①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含有也叶酸,烟酸,维生素Dl2、E等成分,有抗贫血,改善血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对冠心病有防治作用,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防止肝糖元减少,根据对长寿皇帝乾隆医方的分析,发现在他的保健方中当归用的最多。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辛,功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体弱,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虚寒腹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湿痹痛,痛疽疮疡、血滞疼痛、以及血虚...

  • 老人补肾中药两种

    老人补肾中药两种

    七宝美髯丸:     主要由制首乌、当归、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组成。     功效:补肝肾,填精髓,乌须发。适用于老年人肝肾虚损所致的须发早白、脱发、牙齿摇动、腰腿酸软、阳痿等。     用法:每次1袋(6克),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海㈠2次。 龟龄集胶囊:     主要由人参、鹿茸、海马、丁香、穿山甲、锁阳、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等组成。     功效: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老年人肾亏削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     用法:每次1—2粒(每粒约0.3克...

  • 醉酒很难受?止吐解酒有中药

    醉酒很难受?止吐解酒有中药

    竹茹 竹茹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 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 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 苦参性味苦,有燥湿、祛风杀虫、利尿作用。 苦参10~12 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 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

  • 中医中的虚证 补益中药的分类

    中医中的虚证 补益中药的分类

    药物养生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补益品也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药中的四类补益药。 中医中的虚证:         无论亚健康的人,还是疾病在身的人,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诊断,均可辨别出身心证态,有证态即可用药来调整,纠正身心失调或虚弱,让身心状态更好。         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症的药物也被成为补虚药或补益药。药物养生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补益品也不同...

  • 干眼症 自制中药外熏眼部

    干眼症 自制中药外熏眼部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由于眼泪的数量不足或者质量差,导致的眼部干燥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有痒感、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等,偶尔会伴有视力轻度减退。严重的干眼症可致角膜上皮损伤。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眼科主任徐卫介绍,他所接触的临床病人当中,有1/4的病人都患有干眼症。近年来干眼病患者年轻化趋势异常明显。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中,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与电视、电脑接触得越来越多,长时间面对荧光屏,缺乏适时地眨眼或让眼睛休息,...

  • 中药茶疗调补肾阳不足

    中药茶疗调补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中医又称肾火弱,肾元阳不足并伴有气血不畅的人,时常感到四肢冰冷,尤其以腿脚为甚。中药与茶叶配伍用来当茶饮,对肾阳不足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杜仲茶   杜仲叶12克,红茶3克。将杜仲叶切碎,与茶叶一同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服。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长期饮用具行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核桃蜜茶   核桃仁10克,红茶15克。共捣成细末,加蜂蜜适量人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

  • 中药泡双足改善肾功能

    中药泡双足改善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依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笔者临床采用足浴发汗法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恢复肾功能,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黄芪、防风、牛蒡子、车前子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两次,每次30~60分钟,每月1剂,连续7-10天。此方可健脾利湿,通阳利水,适用于尿毒症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