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 第11页
-
治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治方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湿热下注)方 处方:龙胆草9克,山栀、黄芩、车前子、泽泻、生地、土茯苓、当归各8克,通草、柴胡、甘草各5克,椿根皮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利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宫颈轻中度糜烂。 创方者:齐绍霞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湿毒内侵)方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 15克,紫花地丁、白术、天...
-
宫颈癌术后五淋散合自拟五鲜清凉通淋饮
跟师临证,时时总结,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和疗效的重要途径。笔者有幸跟随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瑞霭学习,受益匪浅。兹分享一则治愈宫颈癌术后阴道锂电致血淋的病案,与同道共享。 于某,女,52岁,2015年9月22日就诊。 主诉:宫颈癌术后放疗、化疗、阴道内锂电治疗引起尿痛、尿频、尿血7日。 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7月行宫颈癌手术,术后为防止癌细胞转移,随即进行放、化疗,在24次放、化疗后,行阴道内锂电治疗。从锂电治疗第一天起感觉阴道和尿道明显不适,并在治疗4次后出...
-
孙桂芝诊疗宫颈癌经验浅析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子宫阴道部和宫颈管 的恶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分泌物 增多和疼痛, 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 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1 ] , 在中国女性中发病率居 第一位, 且农村高于城市 [2 ]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 和诊疗技术的进步, 我们的宫颈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尽管宫颈癌的主要诊疗方式是手术、 放疗和化疗, 但其 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而中药在改善宫颈癌患者 症状, 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手术后体质恢复, 降低宫 颈癌复发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孙桂芝教授...
-
名医施维智治脊髓型颈椎病经验
施维智,男,江苏海门人, 家传五世伤科, 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 500位名老中医之一,位列上海伤科 八大家之内,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名 誉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客籍教授, 中国骨伤科学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 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施老创设的 补益温通方,临床用以治疗以下肢功 能减退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 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施老认为,以瘫痪为主的脊髓型 颈椎病,中医应属“痿证”范畴。由 于督脉循行于脊里,与脊髓相合,同 时督脉又属脑络肾,为阳脉之海,故 督脉空虚,则脊髓失养,从而...
-
子宫颈癌阴道癌中医饮食调理
子宫颈癌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有恶臭或流血污、下腹或腰部疼痛,甚则有直肠阴道瘘使粪便从阴道漏出等,与中医学中的五色带下、崩中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子宫颈癌的病机以正虚冲任失调为本,湿热瘀毒聚结为标。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疏肝滋肾,利湿解毒。 子宫体癌的临床表现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绝经后出血;阴道排液,早期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如感染坏死,可大量排液,为黄色恶臭或脓血样液;宫腔积血或积脓刺激子宫不规则宫缩,或侵犯宫旁组织,淋巴结组织压迫神经引起下腹部疼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素体肝肾阴虚,或抑...
-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方
处方:龙胆草8克,栀子、黄芩、车前子、土茯苓、泽泻、生地、当归各10克,通草、甘草、柴胡各6克,椿根皮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利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宫颈轻中度糜烂。 专家点评:方用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引《和剂局方》)加减。药理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具有明显而缓慢的抗炎作用,且能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创方者:齐绍霞...
-
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35~39岁和60~64岁是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宫颈癌已对中青年女性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可改善宫颈癌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宫颈癌可归属于“带下”等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原因有关。肝疏泄失职,则可见带下淋沥;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妄动,崩漏而生,下血未止;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逐成带下;感受热...
-
宫颈炎系湿邪影响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 中药外治疗法
慢性子宫颈炎是已婚女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色白或黄,或血性,可伴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不适以及性交后出血等症状。传统治疗慢性宫颈炎多采用激光加阴道局部涂药的方法,由于宫颈管黏膜柱状上皮层薄、抵抗力弱,加之局部黏膜皱襞多,病原体潜藏此处,故感染不易彻底清除。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系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采用具有升阳除湿、收敛止血、祛腐生新的中药外治疗法,不仅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药源广,无毒副作用及痛苦,易被患者接受。现介绍几则外治方如下...
-
宫颈腺囊肿 中医挑刺治疗
患者,女,45岁,于2014年4月27日来诊。诉反复白带量多,色白,有腥臭5年,加重3天,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无好转。B超示:宫颈腺囊肿,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双乳低回声结节,考虑纤维腺瘤,左乳无回声结节,考虑囊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诊断为宫颈腺囊肿。治疗共分3个疗程。 疗程一 主要采用宫颈纳囊挑刺和上宫颈糜烂外用药(五倍子30~40份,蛇床子10~15份,百部10~15份,苦参5~10份,枯矾20~30份,冰片3份)3疗程以及口服中药。具体操作方法为:用12号针头注射器将纳氏囊...
-
中药喷涂治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子宫颈部的慢性糜烂性或增殖性炎症,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化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期表现。中医外治此病有很好的疗效,笔者用中药外治单纯型宫颈糜烂和颗粒型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单纯型宫颈糜烂取蛇床子30克,白矾20克,五倍子15克,黄柏、冰片各3克,儿茶2克。上药研成细粉,将药粉喷涂于清洁后的糜烂面上,每周3次,7天一疗程(经期停用)。 二、颗粒型宫颈糜烂取枯矾20克,铅丹、乳香、没药各6克,冰片2克,硼砂、白及各10克。将上药研成细粉,喷涂于清洁后的糜烂面处。每周2次。腐去即止。 福建龙岩张国...
-
宫颈糜烂如何治
1.复方云南白药:取云南白药12克,冰硼散6克,青黛10克,黄柏15克,甲硝唑片21片(每片0.2克),分别研成细末,混匀后备用。治疗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每晚用0.1%的苯扎溴铵清洁阴道及外阴,擦干后用带线纱布球蘸麻油适量,黏附上述药粉后塞人阴道,直抵宫颈部紧贴宫颈糜烂处,次日取出,每天1次,20天为一疗程。一般使用1个疗程即可获愈,少数病情严重者需连用2个疗程。 2.复方诺氟沙星药膜:由诺氟沙星、甲硝唑、硫酸锌、己烯雌酚等药物所制成。使用时直接将药膜贴于宫颈糜烂处,每天1次,连续用药15次为一疗程(月经期间应...
-
中医对颈椎病的分型
中医根据颈椎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型:初起为太阳经输不利型,邪气在表;邪气人里则为痹证型;病久气虚则发展成肝肾不足型。 太阳经输不利型:颈项强硬,颈肌发僵或拘挛,并有肩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为著)、头痛头重,畏寒,全身发紧。 痹证型: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索条状物并有压痛,上肢沉重、麻木或有肌肉萎缩,指端屈伸不利,不知痛痒。 肝肾不足型:病程迁延,精血耗伤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头脑胀痛、发空,牙痛,失眠多梦,面潮热,腰膝酸软,筋肉怵惕,肢体抬举无力,头摇身...
-
蒜泥巧治宫颈炎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 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多 见,慢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易 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现介绍 一种治疗女性宫颈炎方便、有效的方法。 治疗方法:将2~3个新鲜蒜瓣捣碎 成泥糊状,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左右, 准备一个长条形的干净纱布,卷成条状, 末端结扎,将蒜泥放人其中,每晚睡前用 手将裹有蒜泥的纱布塞人宫颈口周围, 2~3分钟后将纱布抽出。每周上药2 次,3周为1个疗程。 点评: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 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杀 灭或抑制作用。其抗菌的...
-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也就是俗称的落枕,可能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主要包括急性斜颈、肌肉痉挛、颈部肩膀疼痛、颈部转动不利以及固定并斜向单侧等。还有肌筋膜疼痛,表现为患处肌肉显紧绷的肌束,摸起来像是有结节,有激痛点,且会产生传导痛,随着好发的位置,有不同的表现。此外,还有肌腱炎,多见局部肌腱发炎,疼痛伴随周围的关节转动不利,以及纤维肌痛,伴随长期的酸痛、抽痛、僵硬等症状。 中医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机、症候类型主要可分为太阳经输不利症及气滞血瘀症两大类。 太阳经输不利症者.症见头痛头重、颈项强硬、转头不利、颈肌僵硬或痉挛,...
-
骨碎补巧治颈椎病
方药组成:骨碎补50克,葛根、威灵仙、羌活、桂枝、白芷、当归、党参、川芎各 30克,细辛20克。共研粗粉,装入布袋中作枕心,每晚作枕用,每月更换一次,连用2~3个月。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病,治疗时,不用内服药物,而以骨碎补为主药的药枕外用,既能收到内服药物相同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引起的不适。此方运用方便,花费较廉,真正体现了中医药之简便廉验之优势。 骨碎补,性味苦温,有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能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似与其补肾、活血等功效相为吻合,与诸补气活血、...
-
儿童颈椎病中药熏蒸治
儿童颈椎病并不是因颈椎骨、韧带、关节囊和椎间盘 等组织的损害、退化而导致椎管或椎间孔的变性、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所致,而是因为长期的不良姿势所导致颈椎及其附件的病症。其症状有颈肩疼痛、头痛、眩晕、假性近视、脑部供血不足和胃肠不适等。笔者2008年,1月~2010年 2月采取中药熏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中药熏蒸:取伸筋草、赤芍、独活、川芎、丹参、桂枝、一枝蒿各30克,乳香20克,生川乌头15克,防风25克。放人熏蒸锅内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至水温80℃,嘱患儿将头颈部对着熏蒸孔进行熏蒸(勿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