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第68页
-
老人中风后可并发癫痫
赵老伯今年75岁,在一次喜宴后的夜晚突然发生脑中风。后经医院急诊检查,诊断为脑缺血性卒中。由于左脑部的一支血管被堵塞致脑梗死而偏瘫。经过积极治疗和锻炼,病情逐渐有好转,但两周后的一个傍晚,却突然发生右侧肢体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吓得家属急忙找到医生。 这正是脑中风后的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 医学上称它为卒中后癫痫发作,归属于继发性癫痫。临床上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以后都可发生癫痫,其总发生率约10%,脑出血后癫痫比缺血性梗死后癫痫多见。这类继发性癫痫多首发于卒中后的两周左右,称早发性癫痫。它亦可首发于卒中后的一...
-
老人血脂过低赤易中风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适当地降低人体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减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但是,血脂并非越低越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很容易造成老人脑出血。 血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它不仅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还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原料。研究显示,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时,其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尽管脑出血发病率随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血清胆固醇低于3.64毫摩尔/升时,脑出血发生率反而更...
-
中风后自闭可导致复发
曾患脑中风的人一般都有后遗症,如说话不利落、手脚不便利等。脑中风之后的老人在生活上都需要不同程度地依赖别人的照顾,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生活上处处依赖家人,使老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躁、自卑等情绪,这些心理障碍往往在恢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情况严重者可致老年抑郁的发生。老人情绪低落、易怒,会令其人际交往减少,使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脑中风复发几率很高。 对于防治老人脑中风后的心理障碍,首先,家人要密切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如果出现3—4项下列的症状就要引起重视:懒散、疲惫、早醒、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
-
老年低血压患者也须防中风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错误的认为,患高血压的人易发生中风,而对低血压却不以为然。殊不知,低血压也是病,也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低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见,中老年人对低血压不可掉以轻心。 对成年人来说,如动脉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无论收缩压、舒张压同时降低,或是其中之一降低都算做低血压。老年人患低血压,会出现肢体困倦,视力、听力减退,头晕不适,常因昏厥而跌倒,还会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特别是老年人在夜间熟睡之时,已存在脑动脉硬化病变...
-
中风偏瘫患者家属该做什么
家属在中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患者的家属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超过一半的中风患者会遗留残疾,应根据患者的残疾程度,重新设计并改造卧室、厨房、楼梯和门口,如改装防滑地板,加装扶手,这样可减少意外发生,让患者的生活更为安全。 2.帮助患者戒烟、戒酒,进行体力活动,多食水果蔬菜,减少盐的摄入。 3.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是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存在上述情况,应督促患者及时就诊,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以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4.中风患者再次发生中...
-
天热应防脑中风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炎夏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不可麻痹。当气温上升到32度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提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那么,盛夏应该怎样预防脑中风呢? 1.避免贪凉:老年人血管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候易发生意外,因此取凉不可过分。使,用空调的家庭,空调不可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度--8度为宜,使用时间不可过长,出入空调室次数不宜过多;使用电扇不可直吹机体,可将扇叶固定,用其吹墙后返回的微风取凉。老弱者取凉最好还是用手摇扇。 2.科学饮水:盛夏时人常常大汗淋漓,特别是劳动锻炼之...
-
腹针疗法——脑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奇葩
如今,腹针疗法以其疗效好,无副作用、无痛感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针疗法来治疗脑中风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腹针疗法还不甚了解,为了让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腹针,记者特地到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科康复病区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腹针: 该科主任陈晓锋介绍,简单来说,腹针就是只在腹部穴位进行针刺的方法,这一点它不同于传统针灸;腹针疗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无痛(或是微痛)。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灸疗法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不像传统针灸需要产生酸麻胀痛的针感来发挥疗效,腹针是无痛或者只...
-
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在中风急性期,重症病人多有“五不会”,即翻身、咳痰、说话、进食、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便减少和减轻后遗症。中风急性期容易发生褥疮,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勤翻身,当受压部分的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或外搽红花油,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要鼓励和辅导他们进行功能锻炼。在瘫痪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时,应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并给予病人肢体按摩,同时做大小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活动,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而增加肌力。当瘫痪的肢体恢复到...
-
按体质选食防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重症。很多人认为,素食者发生中风的几率较少。但是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每天都吃蔬果的人群发生中风的几率并不比爱吃肉食的人少。这就说明,吃素食并不能预防中风的发生,而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却是预防中风发生的有效办法。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类型,蔬果也有温、热、寒、凉等性味。 一般来说,肥胖,血脂高的人属于血瘀、痰湿体质,应吃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蔬果,如洋葱、白萝卜、山楂、韭菜等。妇女头晕眼花、月经量少、经期延长属于血虚体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具有补血养血功效的食物,如芝...
-
中风后遗症药膳可调
中风,即脑卒中,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极高。在存活者中有75%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通称为中风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在使用药物、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的同时,配合食疗药膳,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功能的恢复。下面介绍几款药膳食疗方,可供选用。 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桂枝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大米100克。将黄芪、桂枝水煎取汁,与大米、生姜片、大枣同煮为粥服食。每日1剂,3周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气养血,温经通络,适用于气...
-
痛风饮食 白色果肉防中风 煮玉米时带皮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人员根据颜色将水果蔬菜分成4种:绿色(绿叶蔬菜、卷心菜和莴苣)、橙色(柑橘类水果)、红紫色(大多数红色蔬菜)和白色(多为梨子和苹果)。该调查约有2万余名20至65岁的参试者,平均年龄41岁,无心脑血管病史。在历时10年随访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与不经常吃白色果肉水果蔬菜的人相比,大量进食白色果肉水果蔬菜的人,其中风危险降低了52%。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白色蔬果都可使中风风险降低9%(25克果肉相当于一片苹果或一片梨)。而常吃绿色、橙黄色和红紫色果蔬,与中风风险关联不明显。 很多人在买玉米的...
-
短暂失语中风先兆?
今年65岁张先生半年前突然出现短暂性失语,伴左侧肢体发麻,且最近频繁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不固定,症状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后便自行缓解。由于症状持续时间短,张先生并没太在意。日前,他突然左侧肢体瘫痪,头昏严重,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被诊断为中风。 短暂性失语发病原因有两种:一是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因血压波动而导致远端一过性脑缺血,血压升高时症状缓解;二是微栓塞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血管阻塞,因微栓塞被体内酸性物质分解或自行移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脑缺血症状缓解而消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越多,间歇时间越短,发生...
-
中风老人“睡颠倒”会再发病
有些中风的老人出院回家后,出现了睡颠倒的现象,即白天睡不醒,夜里睡不着。有的老年人在白天竟然嘴里含着饭就睡着了。专家解释,日间过度倦睡症是由于患者夜间睡眠障碍所致,其特点是夜间清醒,白天嗜睡。这种日间过度倦睡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影响中风后康复,是导致中风再发的因素之一。 日间过度倦睡症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损害睡眠系统及心因性因素有关。特别是那些仍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病人,白天缺少精神和体力活动,又缺乏外界环境的刺激,大脑就相对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到了夜晚,大脑因白天休息过多该抑制此时反倒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