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痛 第81页

头痛 第81页

  •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单兆伟,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感悟良多,现将其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尹某,女,48岁。于2013年4月8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病史:2年来头痛每于大便干结难下时发作,发时疼痛不甚,呈钝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头晕,无恶心欲吐感,若大便持续不下则头痛加重,需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后头痛才逐渐缓解,平素性情急躁,终日惧怕大便干结,夜寐欠安。有高血压病史,服西药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乃求诊...

  • 气血不足头晕头痛 鱼头汤

    气血不足头晕头痛 鱼头汤

    川芎天麻鱼头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 庄礼兴教授 材料: 川芎10克、天麻15克、大鱼头一个(约500克)、生姜3片、蜜枣一个、瘦肉100克。 做法: 将上述材料加水后用炖盅炖一个小时。 专家点评: 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头晕、头痛,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血虚生风,因此治疗的原则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川芎除了有补血的功效外,和其他补血的佳品相比,它活血通络、走窜祛风的效果更强,适合与天麻搭配祛头风,适合老人...

  • 龙眼壳治头痛

    龙眼壳治头痛

    龙眼壳15克,水煎服,有祛风明目功效。 主治:风寒引起的头晕、头痛。...

  • 偏头痛巧用食材来治疗

    偏头痛巧用食材来治疗

    偏头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在春季气候多变、冷暖不稳的条件下极易诱发。可以巧用身边的一些食材来进行治疗。 本病属中医“头痛”范畴。春季发病多由于风寒之邪外袭上犯巅顶,致使头部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脑部失养,不通则痛,治疗以祛风除寒,通络止痛为宜。此外,鼻为清窍,其气上通于脑,又通过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脑直接相通,可通过鼻腔给药来治疗偏头痛。白胡椒性味辛热,具有较强的散寒功效;黑豆性味甘平,具有祛风除痹、活血解毒的功效;干姜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解毒功效;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益气血、养血安神功效...

  • 止头痛茶疗方

    止头痛茶疗方

    茶叶为”百病之药”,由于其中含有咖啡因、茶多酚,类脂,芳香物和维生素 C、维生素D以及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用来冶疗多种病症。用茶叶与其他的一些药物配合饮用,可以治疗各种头痛。 红茶一小撮,生姜数片,红糖10克,一同入锅加水煎服,可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头痛。 绿茶1克,谷精草5克,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去渣取汁,依据个人口味加人适量蜂蜜,于每日三餐后饮服,可以治疗偏头痛。 绿茶3克,川芎9克,一同煎水取汁200毫升,温热饮服,每日1剂,对顽固性偏头痛有很好的疗效。 绿茶1克,...

  •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是国家重视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 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 组织编纂本草 及方书、 大量校勘古医籍、 发展医学教育、 提高医生 地位等方法, 造就了许多儒医相同、 精于临证的医学 家, 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 。这一时期 各医家对头痛的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和临 床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 使头痛的诊 疗体系逐步形成规模。本文以宋金元时期医学古籍 为蓝本, 参酌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简 要分析本时期头痛疾病的诊治特点。 1 头痛的分经辨证理论 张仲...

  • 头痛眩晕 头风盛时发作 兹举例如下

    头痛眩晕 头风盛时发作 兹举例如下

    头痛是指因外感或内伤致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从《内经》始,即称本病为“脑风”“首风”。 笔者在跟随导师曾定伦临证过程中发现,其使用《医宗金鉴》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反复发作之头风证疗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病案举例 胡某,男,41岁,2013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诉患偏头风十余年,每遇冷风则头痛发...

  • 血管神经性头痛_神经性头痛血管痉挛治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_神经性头痛血管痉挛治方

    处方:天麻、川芎、石决明各15克,白芷、白僵蚕、胆南星、红花、葛根、甘草各10克,吴茱萸、炙全蝎各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平肝潜阳,通络止痛。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痉挛等引起的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剧烈疼痛,呈跳痛,胀痛或刺痛。劳累、情绪刺激可诱发或使之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阵发性反复发作,舌质红,脉弦。 专家点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系由风、痰、瘀杂合而致。本方中天麻、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胆南星、炙全蝎、白僵...

  • 治神经性头痛2偏方

    治神经性头痛2偏方

    【疾病】神经性头痛 1. 【组成】老鹰一只 【制法】去除毛及内脏,加生姜、米酒,炖烂后吃。 2. 【组成】紫河车(胎盘) 一个,川芎30克 【制法】先将胎盘洗净煮熟,同川芎在新瓦片上培干,研为细末 【用法】每次以开水冲服3克,每日2次。 【出处】晴野...

  • 活用经方治糖尿病伴头痛案

    活用经方治糖尿病伴头痛案

    本案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夹热,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泄热降逆、通便安神。本案处方用药妙处在于:一是用石决明代替原方中之龙骨,因石决明不但可安神亦可清肝明目;二是用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代替原方中之人参、桂枝、茯苓、大枣、生姜等建中焦之药,由甘温之性转为甘平更适合患者病情,且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降糖之效已被大众所知。 高某,女,53岁,2015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体格中等,营养状况中等,十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后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现空腹血糖稳定在7~8 mmol/L左右,现因糖尿病伴有头痛来诊,患...

  • 中药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资料

    中药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资料

    笔者自拟止头痛方治疗血 管神经性头痛52例,并与西药 西比灵胶囊比较观察,取得良好 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来 自医院门诊病例。治疗组52例, 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最 小17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 35-3岁,病程15天~6年。对照 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 最小19岁,最大57岁,平均年 龄35.4岁,病程13天~5年半。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基本 相同,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 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 鉴别诊断学》血管神经性头痛拟...

  • 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方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夹脑风、偏头风范畴,西医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外感与内伤,导致头部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致,治疗以缓急止痛为要务。 治疗方:白芷50克,川芎30克,甘草20克,混合后炒黄,共研细末,每次5克,用茶叶(红茶、绿茶均可)3克、薄荷5克泡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各1次。...

  • 打坐可防治偏头痛

    打坐可防治偏头痛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表示,偏头痛一般病程较长,反复难愈,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活调整配合适当的锻炼方法来改善预防发作,其中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打坐。 你真的是偏头痛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逐渐加重,反复发作,伴有恶心(间有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等症状,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女性多发,多在青春...

  • 气血不足容易头晕头痛 川芎搭配天麻祛头风

    气血不足容易头晕头痛 川芎搭配天麻祛头风

    川芎天麻鱼头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庄礼兴 材料 川芎10克、天麻15克、大鱼头一个(约500克)、生姜3片、蜜枣一个、瘦肉100克。 做法 将上述材料加水后用炖盅炖一个小时。 专家点评 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头晕、头痛,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血虚生风,因此治疗的原则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川芎除了有补血的功效外,和其他补血的佳品相比,它活血通络、走窜祛风的效果更强,适合与天麻搭配祛头风,适合老人家,妇女...

  • 头晕伴有头痛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头晕伴有头痛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陈某,女,54岁,于2016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头晕伴有头痛1月余。患者现面色黄暗,头晕头痛,目不欲睁,目开则觉晕甚,胸闷痛,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反酸,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既往史有高血脂、慢性胃炎、乳腺癌化疗术后病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头晕乃因中气不足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宽中和胃,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20克,潞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广陈皮10克,北柴胡10克,广升麻10克,石菖蒲30克,炒白术15克,怀山药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 黄芪葛根汤 治感冒风寒之头痛

    黄芪葛根汤 治感冒风寒之头痛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组成及用法:黄芪15克,当归9克,细辛4.5克,羌活6克,葛根15克,麻黄7.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桂枝6克。先下麻黄、葛根,煮二三沸,掠去上沫纳余药,日分3服。 主治:气血亏虚,感冒风寒之头痛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陆鸿宾的经验方。葛根汤本治太阳阳明合病,无汗恶风,头身肌肉俱痛者。其本有诸多加减之法,均系六经外感病种。今加黄芪、当归、细辛、羌活者,其所治必然营卫气血俱虚,复感风寒之邪,虽全身疼痛不适,尤以头部冷痛为甚,且怕冷畏...

  • 头痛1年余加重2天 选额中穴针刺

    头痛1年余加重2天 选额中穴针刺

    黄某,女,53岁,农民,河北故城县曹庄村,2008年11月26日初诊。 头痛1年余,加重2天。1年来,常因生气引起头顶、枕部疼痛,伴有灼热感,每次疼痛发作,用冷水洗患处并用手捂住,疼痛即消失,一天发作数次,每生气、劳累、紧张而诱发加重,在衡水市某医院诊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未见效。就诊时头顶痛,伴有发热,颈背发紧发板,颈部活动受限。近2天,因生气、失眠,头痛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左关弦大。证为督脉风热之邪侵袭,加肝气上逆,督脉瘀阻,气血不通而头痛,选额中穴针刺。 额中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

  • 天麻钩藤饮结合柴胡疏肝散治头痛头晕症

    天麻钩藤饮结合柴胡疏肝散治头痛头晕症

    病例:患者,男,72岁。因头晕头 痛就诊。自述既往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病史。1个月前头晕加重,并伴随 头顶部剧烈疼痛,颈项部拘谨不舒,甚至 不能抬头仰视,心内科检查血压升至 1。70/100毫米汞柱,加用利尿剂降压药。 半个月后复查,头晕头痛无改善,血压未 降。 遂来要求中药治疗。患者中等身材, 体态偏瘦,面部黧黑,虽头痛头晕,但语 言嘹亮,声高有力,自述年轻时身体强 壮,脾气暴躁。患者饮食尚可,睡眠不 佳,二便正常,舌紫暗,苔微黄,脉寸关 弦数,尺脉沉细。综合四诊考虑,患者属 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

  • 主治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主治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组成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8枚。   功能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方解“头为...

  • 头痛10余年辨方证当结合瘀血

    头痛10余年辨方证当结合瘀血

    董某,男,47岁,2014年5月24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痛10余年,右胁痛2月。患者自述年轻时因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于30岁左右出现偏头痛。近2月加重,并出现右胁痛,B超检查结果:多发性肝囊肿。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偏头痛,多现于左侧,每头痛剧则吐利作,口苦,头晕,大便干1~2日一行。舌淡紫胖,苔白腻微黄右侧厚,脉沉细弦。 辨六经:患者口苦,头晕,呕吐,胁痛,脉弦为半表半里证,因无明显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症状,非半表半里阴证(即非厥阴病),故为半表半里阳证,...

  • 钟坚治瘀血头痛经验方

    钟坚治瘀血头痛经验方

    钟坚,全国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 学验俱丰,擅长于疑难杂证的诊治。活血 化瘀法是血瘀证的治疗总则,在临证时 要根据形成瘀血的不同原因和兼挟证, 需结合疏风、清热、凉血、泻火、理气、利 湿、益气、滋阴、温阳、散寒等治疗,才能 取得预期的疗效。 钟老致力于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研究20余年,对许多疑难杂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显著,现择其验案,与读者共飨。 治瘀血头痛 梁某,女,54岁,职工。主诉左侧头痛 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 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年前常在 晚间洗头,头发未...

  • 川芎配羌活祛风止头痛

    川芎配羌活祛风止头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达,故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两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治风治血,奏止痛之效迅速,既治表证头痛,亦疗内伤头风,诚如《本草逢源》渭:“羌活与川芎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外感头痛多以川芎茶调散化裁;内伤头痛则取桃红四物汤加减;若痰湿头痛,配苍术、半夏、升麻;肝火旺头痛者,辅黄芩、夏枯草、石楠叶;久痛不已者,则辅以全蝎、蜈蚣、露蜂房等虫蚁搜剔之品。 病案:宋某,...

  • 能有效缓解头痛的简易疗法

    能有效缓解头痛的简易疗法

    特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 牟晓冬 头疼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指颜 面或头颅、颅内外某个组织的疼痛或非 疼痛性的不适。由于颅内外组织结构的 痛觉末梢受到某种物理、化学的或机械 性的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经感觉 神经通过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传至大脑 而感知。 诱发头疼的因素很多,常见因素有 以下一些。首先是精神因素:如着急、生 气、紧张、焦虑或过度悲伤;其次是外 界物理性刺激:如强光、噪音、异味、花 纹图案等;再次是饮食因素:饥饿或进 食较晚,食物种类(如含有亚硝酸盐、 谷氨酸盐、天门冬酸酪胺...

  • 春季风邪多小心偏头痛

    春季风邪多小心偏头痛

      春季属“风”季,冷空气、风邪容易从头部侵入人体,易感风寒,导致气滞血淤而发生偏头痛。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头痛,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黄政德介绍,针灸、拔火罐和艾灸都是比较有效缓解病痛的办法。   灸法:以艾灸为主。可以灸健运脾胃的穴位。比如,可以灸阴陵泉穴。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自古以来中医有名的祛湿要穴。湿气最容易阻碍人体气血的流通,求的就是增强人体元气来帮助除湿。还可以灸背部的脾俞穴,艾灸这些穴位有利于运脾胃,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偏头痛、腰酸背痛的症状。都能达到祛湿健脾,缓解...

  • 咳嗽头痛腹胀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咳嗽头痛腹胀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邱某,女,5岁半,2004年4月3日诊。 咳嗽,头痛,腹胀,纳呆,舌红,苔薄黄,脉数。 证属:肺经郁热上扰,兼有食滞。 治以:清肺降火、消食导滞。 处方:杏仁6克,金银花10克,菊花6克,葶苈子5克,紫苏5克,槟榔6克,炒莱菔子6克。3剂,水煎1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药后病愈。 按 热邪扰肺,故见咳嗽。火性炎上,上扰头部,故见头痛。腹胀、纳呆为饮食积滞所致。舌红,苔薄黄,脉数为肺及...

  • 头痛鼻塞流鼻涕 喝辛夷花粥

    头痛鼻塞流鼻涕 喝辛夷花粥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管大病小病,真要遇到这种情况,挺烦人的。比如感冒,有些人药也吃了,针也打了,但感冒还是好得不利索,头痛脑热不说,单单鼻塞或流鼻涕就让人受不了。   《本草纲目》载——   辛夷花:散风寒通鼻窍   在《本草纲目》里有记载,说“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去面目鼻之病”。它性味辛、温,入肺、胃两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因此,如果您真是感冒引起的鼻塞,不妨考虑考虑此花。辛香温散...

  • 治肾阴虚头痛方

    治肾阴虚头痛方

    肾阴虚类症状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玉竹、枸杞子、熟地、钩藤、茯苓各 30克,麦冬、当归、五味子、川芎、天麻各20 克,地龙、全蝎各1克,蜈蚣5条,荆芥穗、菊花(二味醋炒)各10克,川牛膝4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剂,5天为1个疗程。 主治:头痛属肾阴虚者,表现为头晕头痛,伴腰痛,久痛不止,舌红,苔薄,脉混细弱者。 (杜昌)...

  • 中药塞鼻治头痛真灵

    中药塞鼻治头痛真灵

      我生孩子以后不久,就莫名其妙患了头痛症,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三天两头发作,左侧太阳穴处出现搏动性刺痛,每次持续疼痛时间长达5~6小时,甚至更长些。   上医院求医,大夫说是偏头痛,病因较复杂,治愈难度大,易反复发作,只能对症下药,“头痛医头”,便给我开些止痛镇静类药物。由于我患有胃溃疡,每次服药后,我的胃病会复发,就得服胃药,真是既为难大夫下药,也让我遭罪。没办法,只好头痛医头,胃痛治胃,拖拖拉拉就是七八年。   去年冬天,我出差到贵阳,听说当地老中医肖大夫用中药治头痛很灵验,我便前去...

  • 烟熏疗法治疗头痛

    烟熏疗法治疗头痛

    方法一 取位:鼻孔 操作方法:取大枣1枚,红矾0.9克研末、放入大枣肉内,以镊子挟枣,放木火或蜡烛火上烤。待烤出药味,即用鼻孔吸,反复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左边头痛,用左鼻孔吸;右边头痛,用右鼻孔吸;满头痛,则左右鼻孔同时吸。以上为1个鼻孔的吸药量,左右俱吸时,可再加1枚大枣。一般可连熏2次。熏几次后有口鼻发干感。熏后仍痛不减,连熏几次不愈者应停用。本方法用于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方法二 取位:鼻孔 操作方法:取冰片3克、白芷3克,研粗未卷成药捻,点燃后放鼻下熏吸。本方用治风寒头痛,亦可用治牙...

  • 枸杞叶治偏头痛

    枸杞叶治偏头痛

    枸杞叶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苦甘,凉。①《药性论》: “味甘,平。”②《千金·食治》: “味苦,平,涩,无毒。”③《纲目》: “苦甘,凉。”《要药分剂》: “入心、肺、脾、肾四经。” 药用:补肝益肾 生津止渴 祛风除湿 活血化瘀 虚劳发热 烦渴 目赤昏痛 障翳夜盲 崩漏带下 热毒疮肿 方法:用枸杞叶炒鸡蛋让病人食用,疗效甚佳。具体方法为:每次用鲜枸杞叶7—9片,锅内加花生油1汤匙,炒鸡蛋1个,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