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痛 第77页

头痛 第77页

  • 治经前头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治经前头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刘某,女,47岁,教师,门诊病例。   2009年3月11日初诊:经前头痛半年,患者经前或头胀痛欲裂,痛多在头顶,月经后痛止。且经量极少,经色暗而夹瘀,月经周期正常,时常心烦,口干,舌边瘀斑,舌苔白腻,脉缓。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5年。   辨证: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通经止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组方: 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牛膝15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藁本10克,白芷12克。5剂,水煎服...

  • 前额反复头痛10余年中医案

    前额反复头痛10余年中医案

    患者刘某,女44岁,前额反复头痛10余年,时轻时重,西医诊断为慢性额窦炎;近日疼痛加剧,有时甚至于睡梦中疼醒,服西药无效,遂来就诊;前额头痛,略感乏力,舌淡苔略有剥块,左手脉细软无力,右手关脉略实。证由气血虚弱,邪犯阳明,淤遏日久所至;理当调补气血,祛邪、通络、止疼。针刺合谷穴后头痛稍觉舒缓。 处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黄芪10克,川芎3克,刺蒺藜15克,皂刺10克,白芷10克,炒苍耳子6克,桔梗3克,麦冬10克,忍冬藤30克,水煎服。 服药3剂后略感舒适,继服10余剂诸症消失。因患病多年,正气已虚...

  • 中药补阳汤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中药补阳汤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4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2 例,女30例;年龄17~48岁;病程 7天~lO年。脑血流图检查均显示血管紧张度低,处于扩张状态。发作时均有眩晕、失眠、健忘、全身乏力症状,舌淡暗,苔白,脉缓涩。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 二、治疗方法 治则: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黄芪30克,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葛根各10克,地龙、桃仁各6克。 加减:气虚乏力甚者,加党参10 克;头痛甚者,加蔓荆子12克;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夜交...

  • 头痛分证型部位能辨病

    头痛分证型部位能辨病

    外感、内伤、虚证、实证,均可导致头痛,而头痛的部位也可以反映疾病所影响的脏腑。 专家介绍,虚证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为隐痛、昏痛、空痛,劳累后加重,伴精神困倦、心慌、心悸、耳鸣耳聋,多见于素体虚弱者。因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还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头痛。实证头痛发病较急,病程较短,性质多为胀痛、灼痛、跳痛、走窜痛,主要为痰浊、血瘀、寒凝、气滞、风邪致病。 气虚头痛多呈阵发性,时而发作,时而停止,过度劳累就会头痛加重,伴有乏力、气短、易出汗、胃口欠佳等;血虚头痛时痛时止,多伴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阴...

  • 头痛十余年 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头痛十余年 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刘某,女,35岁,头痛十余年,每于情绪变化时发作,发作常迁延10余日不能减轻,服止痛西药仅作用于一时,伴头眩心烦眠差急躁,有时闷乱不堪,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处方:柴胡9克、葛根12克、胆草10克、荆子10克、山栀12克、淡豆豉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丹参10克、丹皮9克、葛根10克、枸杞10克、杭菊10克、石决明12克、甘草克9、枣仁10克,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本例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方...

  • 如何治疗偏头痛 和解少阳治之

    如何治疗偏头痛 和解少阳治之

      张某,女,56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右侧头痛、眼痛并失明半年。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眼睛复视,继则右侧头痛、眼痛并视力模糊,在郑州市某医院住院检查,血压等均无异常而出院。2010年除夕夜,患者突然头痛、眼痛加剧,痛如锥刺刀剜,右眼视力急剧下降、流泪。当即住某医院眼科,初诊为“眼外肌麻痹症”,治疗无效出院。间日又求诊于某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CT、核磁共振、腰穿等检查,诊断为“颅神经麻痹”,给予大量激素(具体剂量不明)注射、内服,治疗26天,疼痛虽有缓解,...

  • 清上蠲痛汤变方治神经性头痛

    清上蠲痛汤变方治神经性头痛

    处方: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 菊花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蜈蚣2条。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风清热,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清阳被遏之各种头痛,不论头痛新旧部位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本方为清上蠲痛汤变方,该方出自明朝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以散风清热,通络止痛立论。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巅顶之上唯风能到,祛风之药有羌...

  • 水突穴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

    水突穴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

      【穴性特点】   水突,别名水门,属足阳明胃经。《会元针灸学》曰:“水是水也,土是仓卒而来,夫人饮水下咽,此穴必突而上也,胃伏寒水此穴必跳动不休,故名水突。”   此穴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该穴的主要功能是肃降肺气,理气化痰。   《针灸甲乙经》认为此穴可治“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备急千金要方》认为可治“喉咽肿”,历代各有论述。   现代主要用此穴治疗高血压病、肥胖、慢性...

  • 头痛吃什么药 天麻药膳

    头痛吃什么药 天麻药膳

    天麻又名定风草,性平,入肝经,《日华子本草》说它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气脉,开窍。”《本草汇言》记载它“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因而自古天麻为治疗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语言蹇涩症之名贵中药,我国民间还常取天麻配伍其他食物用于食疗治病。 ●天麻茶天麻片3-5克,绿茶1克。每次取天麻片与茶叶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此茶能平肝熄风、潜阳定惊。对头昏目眩、耳鸣口苦、惊恐、四肢麻木、手足不遂、肢搐等重症,在未发病时,长...

  • 同病异治愈头痛

    同病异治愈头痛

      案1王某,女,40岁,2009年3月6日初诊,自诉经常头痛头重,目眩,头痛甚时伴恶心、呕吐,苦不堪言,带下量多,色白如涕,胸闷纳差,曾在内科诊治,服平肝祛风之品,如天麻、龙牡、石决明等品效不佳,又进川芎、红花、延胡索、桃仁等活血之剂未果,近来因头痛加重,白带增多而求诊于妇科,观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证属脾虚湿盛。治以健脾祛湿,方宗《傅青主女科》完带汤加减:焦白术30克,炒山药30克,芥穗炭5克,柴胡5克,陈皮3克,车前子12克,苍术6克,党参12克,炒白芍12克,泽泻9克,川芎6克...

  • 血瘀头痛喝芎七水

    血瘀头痛喝芎七水

    气滞血瘀头痛,表现为头昏而胀,头刺痛剧烈,痛有定处,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时头痛加重,缠绵不愈,舌见瘀点或紫暗,苔白,脉涩。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为主。中医认为,川芎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燥湿的功效;三七甘微苦,性温,有止血而不留瘀血,行瘀而不伤新血的特点,可助川芎止痛。二药配合,活血和血,对于气滞血瘀头痛有较好疗效。 方法:取川芎10克,三七 (研粉冲服)2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l剂。 沈佳霞...

  • 治神经性耳鸣 偏头痛4方

    治神经性耳鸣 偏头痛4方

    治神经性耳鸣 桑寄生、仙鹤草各10克,枸杞子、五味子各15克,杜仲9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治偏头痛 柴胡15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香附10克,蔓荆子15克,白蒺藜15克,玄胡15克,丹参20克,栀子10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牛膝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血虚乏力 鲜马蹄金30克,红枣30克,水煎,喝汤吃枣。 治风热感冒 霜桑叶10克,红柳叶(西河柳)15克,生姜3片,水煎,趁热服下。...

  • 治关节痛 偏头痛 产后腹痛方

    治关节痛 偏头痛 产后腹痛方

    治产后腹痛方 处方与用法:泽兰5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温服。日1 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止痛,治产后腹痛,恶露未净,、无发热者。(兰春波) 治偏头痛 中药桃仁、红花、山楂各10克,川牛膝30克,茯苓12克,白茅根15克,赤芍6克,琥珀6克,老葱3根,生姜10克,大枣7个,冰片0.5克(冲服)。上述诸药用黄酒250毫升浸泡后,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 治关节痛 鲜紫苏叶、葱白(连须)各1把,老生姜1块,橘皮6克,共捣烂,白酒1杯,加热,和面粉拌匀做成饼,热敷于关节痛处,外用布包扎固定,冷则加酒再拌匀再...

  • 喝椰汁缓解天热头痛

    喝椰汁缓解天热头痛

    天热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并伴有浑身无力和精神委靡。这主要是高温出汗多,体内镁离子丢失过多,引起神经细胞功能障碍造成的。 简单的治疗方法是及时补充镁和水分。椰子中含镁量很高(约每100 克含65毫克),而且椰汁也是消暑解渴的上好饮料,所以喝椰汁就可有效缓解由于低镁引起的天热头痛。 (宋晋军)...

  • 热姜水治疗偏头痛 醉酒 脚臭等症

    热姜水治疗偏头痛 醉酒 脚臭等症

      热姜水可以治疗:偏头痛、醉酒、脚臭等症。     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将脚...

  • 吸入中药治头痛、牙痛方

    吸入中药治头痛、牙痛方

    白芷12克,冰片1克,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 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10分钟左右显效;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

  • 治高血压头痛方

    治高血压头痛方

    药物与用法:丹参、钩藤各20克,葛根、川牛膝各15克,泽泻6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引血下行,化瘀止痛,凉肝息风,治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血压居高不下,头痛剧烈,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 葛根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

    葛根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

    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 其制作方法为:去药店购买葛根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泡葛根茶时,第一浇最好用滚开的水,以利于葛根茶里的水溶性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充分释放出来。 肖经明...

  • 高脂血症饮山菊茶 风热头痛敷蚕石膏

    高脂血症饮山菊茶 风热头痛敷蚕石膏

    高脂血症饮山菊茶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 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 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 炎等。山楂片和白菊花都能显著降低 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 脉粥样硬化,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 脉血流量,降低血压,预防心绞痛, 因此二者可常用以治疗高脂血症。 方法:取山楂片10克,白菊花 5克。开水泡饮,每日2次,连用1 个月,也可经常饮用。平时注意忌食 肥肉、蛋黄、过咸食物和软体类(鱿 鱼、墨鱼、鱼子等),应摄入瘦猪肉、 ’牛肉、鸡肉、鱼肉和奶类。 乔亚静 风热头痛敷...

  •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九则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九则

    方一核桃仁15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冲服。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治疗偏头痛。 方二鲜白萝卜1个,洗净捣烂取汁,加入冰片3克调匀,滴鼻孔。左痛滴右。右痛滴左,治疗偏头痛。 方三辣椒根10个,水煎,加糖服,治疗偏头痛。 方四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偏头痛。 方五牛蒡子30克,煎汤顿服。每日1 剂,连服2~3日,治疗偏头痛。 方六花椒、硫磺各适量,共研细末,用药棉包裹塞鼻内。左痛塞右,右痛塞左,治疗偏头痛。 方七向日葵茎、花盘(干品)100克,捣碎,加水500毫升煮开,纱布过滤去渣后,内服。每日1剂...

  • 头痛中医论治

    头痛中医论治

    中医论治头痛一般分外感和内伤性头痛两种,认为凡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络、血虚,肝阳止亢等均可引起头痛。试分型述之。 风寒头痛:头痛连及项背,恶风畏寒,喜用被物裹头,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处方:川芎、荆芥、薄荷、细辛、白芷各5克,防风、羌活、茯苓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寒重无汗,加麻黄5克,桂枝5克。针刺疗法,选穴百会、风池、大椎、四渎、攒竹、神庭、合谷、太阳等。强刺激不留针。 风热头痛:头痛头胀,痛势剧烈,面目热赤,口渴欲饮,小便短赤,发热或恶风,大便不畅或便秘,...

  • 古方治头痛验案

    古方治头痛验案

    病案:顾某某,女,24岁。发作性头痛,伴右半身抽搐,短暂意识障碍反复发作近三年。曾4次住院治疗,发作期间渐趋缩短,多次脑电图、脑血流图及颅片检查无异常发现。四天前上夜班,突然感到剧烈头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尤甚,经治疗无效而收入本科病房,拟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痫待排。诊见头痛欲裂,入夜益剧,甚则四肢捶床,抱头痛哭,口干,渴饮,舌红、苔微黄而少,脉细数。予清热平肝,祛风涤痰之剂不应。细询之,知其虽口干渴饮,但小便却不多。故撇开头痛一症,但从口干渴饮,小便反不多人手,用五苓散原方: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各10克。...

  • 偏头痛验方

    偏头痛验方

    方一 核桃仁15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冲服。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治偏头痛。 方二 鲜白萝卜1个,洗净捣烂取汁,加入冰片3克调匀,滴鼻孔。左痛滴右,右痛滴左。治偏头痛。 方三 辣椒根10个,水煎,加糖服。治偏头痛。 方四 向日葵茎、花盘(干品)100克,捣碎,加水500毫升煮开,纱布过滤过渣后内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偏头痛。 方五 草决明60克,石决明10克,共研细末,浓茶调成糊状敷两侧太阳穴。反复敷至头痛缓解。治偏头痛。...

  • 耳穴贴压治疗头痛

    耳穴贴压治疗头痛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接收伤员26名。除外各类软组织损伤和骨折,这26名伤员几乎都有心因性身体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胃部不适、腹泻、疲乏、入睡困难、失眠等。26名患者中有23名患者耳部阳性反应点明显,而且与损伤部位相吻合。12名伤员在神门、心、脾、胃等部位有压痛。   耳为宗脉之都,人体十二经脉汇聚于耳。《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全身各大脉络汇聚于耳,使耳与全身脏腑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耳穴疗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院救治的26名伤...

  • 头痛治疗中药验方

    头痛治疗中药验方

      头痛是常见病证,病因十分复杂。梅老认为其有病涉少阳者,用此类治法,多能收到较好效果。   某男,40岁,个体业主,2008年12月21日初诊。诉枕后隐隐闷痛反复10余年,经治未愈,饮食正常,二便调,语声高亢,舌质淡红,舌苔薄微黄而少津,脉弦缓。既往CT已排除颈椎病。梅国强指出,痛在枕后,且语声高亢,脉弦缓,属少阳经气郁滞。盖以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 治老年慢性头痛方

    治老年慢性头痛方

    处方与用法:熟地3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 15克,茯苓10克;构杞子10克,知母5 克,麦冬10克;玄参 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荆芥穗3 克。水煎服,日1剂, 10天为1个疗程。大便秘结,加肉苁蓉15 克;胸膈胀闷,纳食减少,加砂仁1克(研未,后下)。 功效:补肾填精,养血止痛,治老年人慢性头痛,头晕时作,耳聋耳呜,腰酸无力,忧思恼怒,房事过度,苔白,脉细无力等。 (俞佳)...

  • 中药塞鼻治偏头痛

    中药塞鼻治偏头痛

    取川芎、白芷、细辛、天花粉各20克。将这些药物一起研成细末,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备用。书上说,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白芷和细辛具有燥湿驱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抗菌消肿的功效。将这四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 头痛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头痛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指导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主任王东岩   手机号码为139★★★★7939的读者问:我今年78岁,每到春季就易头痛,每当头痛的时候,我就到药店买些止痛片,吃后效果还可以,可是不吃了就又痛起来,请问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能够缓解头痛症状吗?   专家解答: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一年四季中,春季患头痛的人较多。   导致春季头痛多发的因素很多,如睡眠节律改变;气候不稳定;情绪波动;感染多发;血压不稳定等,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原因,在治疗上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

  • 头痛证治辨析《伤寒论》

    头痛证治辨析《伤寒论》

      《伤寒论》中涉及头痛见证的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篇”12条、“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各1条,“霍乱病篇”2条。在这些条文中,对于头痛的论述,有的在讨论主证时提出,有的在论述兼证、变证、传变、并病或作为辨证之根据而提出。由于叙述的先后不同,方式不同,其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就该书对头痛证的论述,从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做以下辨析。   病因病机15条,归纳为4点...

  • 自我按摩治疗头痛

    自我按摩治疗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 揉印堂: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印堂穴(两眉连线的中点)。 揉睛明: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睛明穴(两眉梢的正中点)。 揉太阳: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太阳穴(眼角外侧一指处)。 抹前额:两手拇指按在太阳穴上,食指屈曲,由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做30次。 揉百会:用右手中指指腹,揉按百会穴(在头顶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浴全头:两手五指分开,如梳头状,由前发际分别向后发际抹动,做30次,并用十指轻轻敲打头部。 揉风池:用双手拇指揉按两侧风池穴(在项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