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第75页
-
偏头痛10年余 塞鼻疗法
运用中药散剂塞鼻治疗偏头痛,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川芎15克,白芷9克,羌活6克,细辛3克,冰片l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粉,装瓶密闭备用。使用时,依据患者年龄大小,取3~5克药粉,放在纱布上卷成条状塞鼻。左侧头痛塞右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全头痛左右鼻交替使用。 二、典型病例 刘某,女,28岁。患偏头痛10年余,常于生气、劳累后发作,每次发作持续l小时左右,以左侧偏头痛为主,严重时牵引巅顶,甚则全头痛。CT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辨证为肝...
-
双侧头痛案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双侧头痛案 谢某,女,36岁,门诊病例,2011年3月3日初诊。 患者双侧头痛10年,或左或右,每受风寒则加重,伴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风热偏头痛。 治法:搜风通络止痛。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白芥子10克,法半夏10克,天麻1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15剂,水煎服。 3月17日二诊:双侧头痛已较轻,偶发,伴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加减如下。...
-
偏头痛怎么办 生姜加野甘菊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阵发性,多数无先兆,少数有眼前闪光,视野缺损或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美国密苏里生物科学研究者发现用生姜和野甘菊自行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对生姜和野甘菊的疗效进行验证,研究者对60名参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45名参试者将生姜和野甘菊装在纱袋里,一旦感觉偏头痛来临,就把纱袋放在舌头底下,另外15名用镇痛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自行治疗的一组中几乎所有人的疼痛都减轻了,而服用镇痛剂的则只有一半症状减轻。该研究结果给治疗偏头痛提供...
-
中医师方辨证偏头痛
雷女士患偏头痛多年,精神紧张或天气变化时容易发作,严重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后来从朋友那听说用白萝卜冰片汁滴鼻很有效,方法是把5克冰片溶化在鲜榨的白萝卜汁里,哪边头痛,就把药汁滴在对侧的鼻孔里。雷女士按照这样的方法试过几次,效果果然明显。需要提醒的是,该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偏头痛有效。 从药理上来看,冰片性寒,气味芳香,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脑、明目退翳的功效;而白萝卜性凉,主要有消气消食、化痰止咳的作用。鼻孔内穴与大脑最为接近,冰片白萝卜汁滴入鼻孔后,可以直接被鼻粘膜吸收,起到化痰、行气的作用,故对气滞、...
-
头痛怎么办 中医辨证施治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头痛的病人。病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几个月或几年。反复发作,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可以好转,但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工作紧张、劳累,或遇七情刺激,头痛症状加重。常见的慢性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来分型治疗。 瘀血型:由于瘀血内阻或久病入络,脉络不畅,血瘀气滞,脉络失养所致,一般多见于头部有外伤史者。表现为头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固定不移,如有针刺样疼痛。应用通窍活络、活血化瘀的方法,给予活血止痛汤:红花15克,桃仁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20克,丹参30克,白芷12...
-
根据头痛的部位 用中医方法治疗
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若头痛反复发作,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最好不要随便吃止痛药。根据头痛的部位,用中医方法治疗,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前额疼痛 痛在前额,严重时可连带眉棱骨处疼痛,伴有眼睛不适,可用白芷大黄饮。先取白芷5克,大火煎汤150毫升,再加入生大黄2克,大火煎3分钟后趁热服下。1剂之后若能解下大便,头痛则可减轻;若不见效,2小时后再服1剂,一般连服3-5剂,头痛可消失。 颈后头痛 颈后头痛连及项背,颈部和背部肌肉发紧,或感觉背部发冷,可用葛根羌活汤。取葛根30克,羌活10克,用纱布包后...
-
头痛治疗注意辨证 偏方释疑医生经验方
头痛是人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不适,特别是目前更加常见的偏头痛以及紧张性头痛长期折磨着人们。中医认为,头为元神所居,为髓海所在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聚于此。那么,天气的改变、外界邪气的入侵、人的情绪改变等等,都可以导致头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林兴栋教授解释,中医有个说法就是不通则痛,头痛也是如此,但是治疗也要注意辨证,针对风阳上扰、血瘀气滞以及体质虚弱而经脉濡养不足的头痛,区分治更加有效。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脑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 林兴栋...
-
头痛是怎么回事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和颅内外疾病引发的头痛。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除了高温、闷湿、雷雨、大风、天气骤变会诱发或加重头痛外,以下几个方面也会诱发头痛: ●精神因素随着气温的升高,使患抑郁症、焦虑症、烦躁症等心理疾患的人逐渐增加,这些病人往往有等病到来的焦虑紧张心情,从而引发头痛。 其防治原则是心理咨询,使病人充分理解自我抑制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同时加用适量的抗焦虑药,待病情稳定后有计划地减量和停药。 ●冷饮这种头痛只在热天发生,一般是在快速摄入冷饮或冰冻食物后发作的疼痛。这...
-
用三味中药塞鼻 治偏头痛百例
采用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150例,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50例中,男性61例,女性89例;年 龄18~50岁;病程l~12年。全部患者均经 颅多普勒检查(TCD)确诊,典型偏头痛者 15例,普通型偏头痛者8l例,复合型偏头 痛者54例。 临床表现: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部 位在一侧颞额部、眼眶,或为双侧交替性头 痛,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刺痛,每 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伴有恶心、失眠和精 神疲乏等,每因情绪波动、劳累、饮酒等因 素诱发,女性患者多在经期前后发作。 二、治疗方法 处方...
-
左侧头痛40余年医案解读
于某,女,59岁,2012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左侧头痛40余年。 症候:近期发作较频。每周发作数次,大多醒后(午睡后)发作,伴恶心,甚则呕吐,疼痛呈有节律的波动感。曾于大型综合医院行脑核磁检查未见异常,常服止痛药缓解头痛。有偏头痛家族病史。来诊时舌净少苔,脉沉滑。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厥阴经、少阳经。 选经:厥阴经、少阳经。 选穴:针刺左侧大陵、内关、太冲、蠡沟、颔厌。 二诊:午睡后头痛又发作,服止痛药消失。第一次治疗,针刺后头目清爽...
-
风热头痛 外感头痛 厥阴头痛治验
风热头痛秦某,45 岁,2008年5月10日初诊。感受风邪,头痛不已牵及目眶,右侧为甚,身热声浊,脉浮弦而洪,苔黄腻。治宜疏风清热,平肝蠲痛。方用:桑叶、菊花、夏枯草、白芷、黄芩各9克,连翘12 克,薄荷、藁本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服药后,身热除,头痛亦愈。 此例外感头痛之属风热者,故以祛风散热解痛为主。桑叶、菊花、薄荷散上焦之风热,以利头目;黄芩除上焦之火邪;连翘解热清气分;夏枯草散结热;白芷通窍发散;藁本上达巅顶。余常用此方治偏正头痛之属风热者,甚为应手。 厥阴头痛余某,女,35 岁,2007...
-
偏头痛是属少阳经病变 中药方
李某某,男,49岁,患左侧偏头痛三月余。疼痛为发作性胀痛,伴恶心、视物不清及头晕。眩晕时天旋地转,发作时间不定,似与情绪有关,每当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经西医多方诊治收效甚微,故来求诊。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少阳头痛。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24克,半夏12克,党参9克,茯苓12克,葛根12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分2次服,3剂。患者服上药3剂之后头痛止,也不再眩晕,但视物仍觉模糊,视力容易疲劳,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肝血不足,改用逍遥散加减服3剂巩固治疗,随诊二年来未再发...
-
慢性头痛 自我调理
头痛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许多.人经常头痛,长时间不愈,或者时发时止,遇到劳累或是情志刺激则头痛加重,也是很恼人的事。中医认为,这类头痛属于慢性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治疗需要分型。 肝阳上亢型:多由于抑郁恼怒,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肝阴不足,肝阳失敛而上亢。常表现为头胀痛,伴见眩晕、心烦易怒、两胁痛、失眠、口苦等症状。治宜平肝潜阳,可服用中成药天麻钩藤胶囊。 肾阴亏虚型:多因肾精亏虚或劳欲过度,阴精耗损而致。常见头痛而空,且眩晕,伴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睡眠较少等症状。治宜补肾养阴,可服用六味地黄...
-
头痛经年 方中四物汤补血养血
徐某某,女,44岁,2013年9月5日初诊,头痛经年,头痛偏于右颞侧,胀痛攻逆,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时有胁痛,痛时不欲睁眼,喜静怕烦,偶有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诊为肝阴不足,阳亢头痛,治以疏肝养血,潜阳,以四物汤为基础,方拟柴胡6克、葛根10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鸡血藤15克、北杞10克、杭菊12克、荆子9克、北沙参12克、石决明15克、钩藤12克、白芷10克,水煎药服,每日一剂。 二诊;毕5剂,头痛已愈,前方稍事出入再进5剂量,随访头痛至今未曾发作。 按:方中四物汤补血养...
-
治疗顽固性头痛的最快方法
吴某某,男性,55岁,干部。2009年2月11日初诊。患头痛已十余年,经多方诊治,未能根除而来求诊。症见头痛时作,时轻时重,重则有头晕目眩,心悸,寐差,两目干涩,两眼睑肿胀,不欲睁目,耳鸣如蝉,脘闷纳呆,恶心嘈杂,咽干,口渴欲饮,倦怠乏力,经常感冒,二便正常,面形消瘦,色huang(白+光,读三音)白,舌质黯,苔薄白而腻,脉弦滑小数。曾服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及化痰熄风药方数十剂,初时见效,旋即如故。四诊合参,显系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湿浊中阻所致。处方以益气聪明汤合玉屏风散意化裁。处方:生黄芪12克,炒苍术9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