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 第8页
-
眩晕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宇 楚某,男,45岁。2017年9月10日摔伤致左股骨干骨折,患者有A型血友病病史40余年,2016年10月18日在山东省某医院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7年9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术中术后因大出血,积极给以抢救,大剂量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球、甲强龙等治疗,并大量输血;术后5天内,因全麻气管插管,每次患者醒后烦躁,故以力月西、丙泊酚等药物镇静。9月23日后病情趋于平稳,贫血征象缓解,血红蛋白及人血红细胞数量均在...
-
痹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方选黄芪补血汤,四妙勇安汤加减
陈某某,男,69岁,住址:广东省佛冈县。2013-02-18初度来诊。 主诉:四肢乏力麻木苦楚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12月24日初步出现四肢乏力、麻木、苦楚,无头晕头痛,无口眼歪斜等不适,遂至当地医院治疗,效果欠佳,渐出现行走困难。遂于2013年1月2日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确诊为结节性多动脉炎,予甲泼尼龙(24mg、16mg)、环磷酰胺50mg口服抗炎克制免疫,阿司匹林抗聚,以及护胃、降压等处理,四肢乏力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接连当地医院就诊,自行停用甲...
-
经期偏头痛 气血两虚型头痛治以当归补血汤为主
第二届国医大师吕景山善于治疗疑难杂症,探索出对顽固性经期偏头痛,主要综合运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在临证中加减变化,结合对药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用药经验 擅用虫类药和引经药吕景山常运用虫类药祛痰浊、瘀血、通络止痛、解痉息风,正符合偏头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之特点,且直趋高巅之位。常用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加用不同的引经药物:太阳头痛用羌活;阳明头痛用白芷、葛根、石膏;少阳头痛用柴胡、白芍;太阴头痛用苍术;少阴头痛用细辛;厥阴头痛用吴茱萸、川芎;川芎在月经...
-
贫血虚劳 治以补气健脾 养血补血温补肾阳
贫血虚劳 秦某,女,45岁,2005年4月15日诊。 主因“周身乏力3年”来诊。患者3年前出现周身乏力,常伴有头晕,心悸,气短,汗出。在市医院诊断为贫血,服用一段西药,病情好转,停药后又反复,遂来就诊。现症:周身乏力,心悸,气短,汗出,头晕,动则尤甚,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查体:口唇色淡,面色淡白。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4g/L。 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肾阳亦虚。 治以:补气健脾,养血补血,温补肾阳。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
-
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益气补血汤
周信有,男,1921年生,山东人。甘肃中医学院著名教授。从事医、教、研70余年。上世纪40年代悬壶于安东。1960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任教。1970年支援大西北医疗事业调到甘肃从事医、教、研工作。1978年甘肃中医学院成立,调任该院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处长等职。 2004年获评首届甘肃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内经》教学及中医临床工作,对《内经》理论研究颇深,临证经验丰富,擅治肝胆病、脾胃病和老年病。出版著作有《内经...
-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刘某,男,60岁,2020年8月9日初诊。现病史:血小板减少1年余,自服咖啡酸片及泡服花生衣红枣茶等效果不佳,近1年血小板化验结果均在20×109/L左右,做骨穿未见明显异常。刻下:全身酸楚乏力,下肢沉重,下肢皮肤紫癜,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诊断:虚劳(阴血亏虚,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滋阴补血。 处方: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15g,白芍15g,大黄6g,薏苡仁15g,蒲公英15g,藿香10g,佩兰10g,苍术10g,厚朴10g,竹茹6g,枳...
-
中医认为 黄酒补血养颜活血通络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能御寒,在酒类中,御寒效果最佳的是黄酒,尤其是温饮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黄酒是一种以粮食谷物为原料、酒药、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通过生物发酵酿制的低度原汁酒。黄酒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居各种酿造酒之首,被誉为“液体蛋糕”。酒液中还含有微量维生素,如锌、铁、钾、钠、钙、镁等,黄酒中钙磷等常量元素含量高,有利于人体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尤其对缺钙的老年人来...
-
补血益气药膳:115款食谱
中医认为,人体以脏腑为本,以气血为阴。补血,一般使用性味甘平、具有补血性质的药膳,通过养肝、护心等滋补脏腑的方法治疗血虚证。血虚主要反映为全身性的血液亏损,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以致出现面色萎黄、唇舌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发麻、大便干燥,以及女性月经延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脉细弱等症。 血与气的关系密切,不仅血的生成与气有关,而且血的运行也需要靠气来推动;气虚常常会导致血虚,血虚亦有气虚存在,因此,补血时也要兼顾到补气。另外,补血类食物多味甘质腻,容易形成胃滞,故食用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