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 第5页

名 第5页

  • 名医题诗 巧治抑郁

    名医题诗 巧治抑郁

    据《后汉书》记载,宜阳太守孙翼因父母暴亡,长年忧思气结而患了忧郁症,服用多种药物均不见效,便派人请来名医石胜诊治。 石胜不但医术高明,且诗文绝伦,他详细了解了太守的病情后,便给太守开了处方,并嘱咐太守,须等他走后方可打开处方,走时还索要了许多珍宝银两。 石胜走后,太守忙展开药方细看,只见一张纸上画了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背上歪歪斜斜写着“太守”二字,下面还题有一首讽刺诗:“太守姓孙实不祥,呼宗唤爷度时光。开口比人小两辈,姓‘儿’也比姓孙强。&rd...

  • 食贵有度 名医治疗胃下垂

    食贵有度 名医治疗胃下垂

      [名医简介] 周天寒,男,自幼随父习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第二卫校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胃肠炎、美尼尔氏病、泌尿系统结石等病。   [养生观点]   1.想吃就吃,食贵有度 周老师认为,民以食为天,想吃什么是由人体需要所决定的,想吃就吃,不必在吃的问题上讲究太多,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只要食而有度,什么东西都吃点,对人体无疑是有益的。   2.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 名中医盛循卿治慢性胃炎经验

    名中医盛循卿治慢性胃炎经验

    盛循卿,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 任医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老师。善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以治 疗中医内、儿科疾病。盛老对脾胃病 研究尤深,曾提出脾胃气机失调是该 系统疾病的共同病机,认为治疗脾胃 必先调养肝气,以疏肝理气来调理脾 胃气机,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 造诣精深,对医治脾胃病颇有良效。 现就盛老以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作一介绍。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 畴。盛老认为,胃脘痛者,疏理气机 为通用之法。胃病用药,宜用性味甘 平之品...

  • 名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经验

    名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经验

    老年痴呆是目前公认的具有世界性的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问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振铎教授,善治老年痴呆,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人至老年,肾精衰枯,脑海空虚;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心阴;或心血不足,虚阳上扰,神明不敛,是老年痴呆发生的本质所在。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与’肾、心、肝、脾、肺、三焦、胆等脏腑均密切相关,其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一、髓海不足型症见头晕耳鸣,记忆力及计算能力减退,懈怠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不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肾益髓,填精养神。方用补肾益髓...

  • 名老中医颜正华治胃下重经验

    名老中医颜正华治胃下重经验

    颜正华,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颜老治疗胃下垂经验丰富,辨治灵活,临床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中气下陷: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患者症见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食后腹胀而坠,嗳气不舒,呕吐清水痰涎,舌淡苔自,脉虚弱。 处方:黄芪、茯苓各20克,党参 15克,麦芽、谷芽各12克,白术、炒神曲各lO克,陈皮8...

  • 癫痫一疾 名医石恩骏处方

    癫痫一疾 名医石恩骏处方

      方药组成:瓷碗粉60~100克,人参2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制首乌30克,半夏20克,制胆星20克,陈皮20克,枳实20克,茯苓30克,菖蒲20克,远志20克,郁金20克,天麻30克,川贝20克,全蝎20克,僵蚕20克,地龙20克,丹参30克,牵牛子10克。共研细末,制成水滴丸,1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所撰,系生脉饮、涤痰汤、《医学心悟》定痫丸三方加减而成。   癫痫一疾,呈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

  • 河北名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河北名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河北名医胆汁返流性胃炎(胆热犯胃)方 处方:柴胡、竹茹、甘草各6克,陈皮、元胡、旋覆花各8克,黄芩、乌贼骨、枳实、厚朴、苏梗、半夏、川楝子各10克,代赭石(打碎先煎)15克,黄连6克,吴茱萸、生姜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胆和胃,理气通降。用于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胆热犯胃型。症见恶心呕吐苦水,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泛酸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创方者:张艳 河北名医汁返流性胃炎(气滞血瘀)方 处方:赤芍18克,白芍15克,丹参12克,郁金、乌贼骨、佛手、枳壳、川...

  • 福建名医治妊娠期咳嗽方

    福建名医治妊娠期咳嗽方

    福建名医治妊娠期咳嗽(肺寒痰饮)方 处方:黄芪15克,自术12克,桂枝、淫羊藿各6 克,干姜4克,半夏、白芍各9克,炙甘草5克,五味子4.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用于治疗妊娠期咳嗽,中医辨证属肺寒痰饮型。临床症见患者咳嗽气喘,痰白清稀,呕吐痰涎,甚则喘息不得平卧,舌质淡白,苔白滑,脉细滑。 专家点评:患者素来肺气虚,寒饮内停,妊娠后气虚益甚,又感寒邪挟痰饮犯肺,肺失肃降而致咳嗽气喘。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此方中,黄芪、白术、淫羊藿补肺温肺,以安胎元...

  • 名医范振域治心脏病方

    名医范振域治心脏病方

    处方:百合20克,沙参、麦冬、首乌各15克,三七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心,化瘀祛浊。主治各种心脏病,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口干,舌暗红,苔白厚,脉沉细无力。 专家点评:方中以百合、沙参、麦冬补益宗气为主药,乃依宗气能“贯心脉而行呼吸”之理。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能补肝肾,益精血。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人归肝、胃经,兼人心、大肠经,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诸药共奏益气养心,化瘀祛浊之功。 创方者:范振域...

  •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名医徐德伟方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名医徐德伟方

    治精索静脉曲张(寒凝血瘀)方 处方:木香、乌药、地鳖虫、菟丝子、桑椹子、补骨脂各10克,川楝子、丹参、当归各15克;桂枝5克,吴茱萸、小茴香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散寒止痛,理气活血。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症见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 创方者:徐德伟 治精索静脉曲张(气滞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菟丝子、桑椹子、枸杞子、党参、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各10克,黄精、白术各15 克,水蛭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

  •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方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方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气滞血瘀)方 处方:丹参、鸡血藤、党参各15克,元胡、红花、麦门冬、五味子各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胸闷憋气,心悸怔忡,舌质红绛或暗红,舌苔白,脉弦结。 陕西名医治心律失常(心阳不足)方 处方:桂枝、炙甘草、丹参各6克,茯苓、党参各12克,熟地、麦门冬、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养气,活血养心。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心阳不足型。...

  •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名医陈桂霞方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名医陈桂霞方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阴虚精亏)方 处方:丹皮、茯苓各15克,泽泻12克,生地24 克,山药10克,山茱萸、桔梗、知母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阴虚精亏型。症见吞咽不能,音喑失语,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细。 创方者:陈桂霞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痰热阻络)方 处方:胆南星、卜夏、竹茹、黄芩、石菖蒲、郁金、瓜蒌各12克,枳实、陈皮、杏仁各10克,伙苓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祛风通络。用于治...

  • 黑龙江名医治中风先兆方

    黑龙江名医治中风先兆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各18克,党参、白芍、茯苓、赤芍、地龙、炙甘草各15克,阿胶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伴上肢麻木不遂加桂枝8克,下肢麻木不遂加牛膝15克,血瘀重加桃仁、红花各10克,语言不利者加全蝎10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先兆,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平时频发头晕目眩。或时有肢体麻木,活动无力、不遂,或时有语言不利,或有头痛、头胀、恶心,舌淡红,苔黄或腻,脉弦细。头CT或MRI可见轻度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 专家点评:中风先兆是指在中风发病前常出现一...

  • 名中医的控压心得

    名中医的控压心得

    国家级名中医、全国肿瘤诊治专家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院肿瘤专家周维顺教授,患高血压已经五六年了,最高的时候,收缩压160以上。但这五六年来,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在110-120/70-80毫米汞柱的理想范围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但可防可治可控。如何防控?周教授介绍了他的四个小经验—— 心态好 疾病就控制了一半 “心态好非常重要,心态好才能身体好,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现在这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除了与他们...

  • 中风体湿热内蕴名医李斯炽治方

    中风体湿热内蕴名医李斯炽治方

      四川名医李斯炽(1892-1979),早年师从成都名医董稚庵,尽得其传。曾担任四川医学会主席、四川国医学院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建国后,被任命为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笔者学习其医案,获益匪浅,现简析一案。   赵某,男,65岁,退休职工,1976年3月13日初诊。   患者一年前突发眩晕,呕吐。随即转入昏迷,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经抢救后,眩晕、呕吐、昏迷症状均有改善,但神志仍然不清,偶尔能识亲人。现患者痰涎较多,舌体强硬,语言难出,有时亦能说话,...

  •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郑邦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 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内科专委 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治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辨证论 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 性头痛,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 如今很多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情绪 抑郁、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这些因 素都可诱发偏头痛。服用药物不当 也能使人发生偏头痛,如口服血管 扩张类药物、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 物等。另外,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也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原因。多数 偏头痛患者呈周期性发病,女性的 此类患者尤多。发病前大部分患者 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

  • 低血压怎么办 名医尚学瑞治方

    低血压怎么办 名医尚学瑞治方

    治低血压(中气下陷)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山药各15克,白术、茯苓、当归、陈皮各12克,枳壳、桔梗各10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补脾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低血压症,中医辨证属中气下陷型。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花仆倒,神疲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创方者:尚学瑞 治低血压(肾阴不足)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茯苓、丹皮、知母各10克,龟版、黄精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三叉神经痛偏方 黑龙江名医郎宜男

    三叉神经痛偏方 黑龙江名医郎宜男

    三叉神经痛偏方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火型)方 处方:川芎18克,生石膏3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5克,胆南星10克(烊化)。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一支疼痛加蔓荆子15克,二支疼痛加薄荷15克,三支疼痛加黄连10克,支联合疼痛加柴胡15克。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临床症见患者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五心烦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专家点评:此型...

  • 重庆名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方

    重庆名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方

    处方:柴胡、党参各15克,黄芩、半夏、泽泻、白术、钩藤各12克,仙鹤草30克,川芎、大枣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气虚加黄芪;血虚加当归、白芍;血瘀加丹参,肝阳上亢加石决明、僵蚕;挟湿加藿香、石菖蒲。 功效主治:和解少阳,升清降浊。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属邪犯少阳,胆胃失和者。症见头晕目眩,卧床不起,不敢睁眼,头重脚轻,如坐舟车,呕恶不食,耳鸣如蝉,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专家点评: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中医“眩晕”范畴。《内经》强调“肝风&...

  • 名医治失眠 胆虚不寐

    名医治失眠 胆虚不寐

    处方:甘草、枳实、黄连、远志各6克,半夏、陈皮、石菖蒲各9克,竹茹12克,茯苓15克,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清热,和胃安神。主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所致失眠,或胆虚不寐,主要表现为失眠,眩晕,惊悸,胸闷,口苦,舌苔腻,脉滑数等。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f现更名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癫痫及冠心病等,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疗效亦佳。 专家点评:本方由《千金方》温胆汤化裁而成。方中以温胆汤加黄连化痰清热为主,辅以远志祛痰...

  • 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名医名方

    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名医名方

      张安富,男,汉族,1963年出生。重庆市江津名中医,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对美尼尔氏综合征、小儿高热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省市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80余篇,主编《中医群星医论》等7部书,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奖3项、重庆市江津区科技进步奖6项。   组成柴胡、党参各15克,黄芩、半夏、泽泻、白术、钩藤各12克,仙鹤草30克,川芎、大枣各10克,甘草6克。   功能和解少阳,升清降浊。   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属邪犯少阳,胆胃失和者。症见头晕目眩,卧床不起,不敢睁眼,头重脚轻,如坐舟车,呕恶不食,耳...

  • 重庆名医治胃下垂方

    重庆名医治胃下垂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炒枳壳、升麻各20克,鸡内金12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胃,升举清阳。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无味,或大便坠胀,消瘦,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专家点评:胃下垂的发生,多与中气下陷关系密切,故治疗以升阳举陷为常法。本方取党参、黄芪、炙甘草、升麻、防风补胃气,升脾阳;炒枳壳、鸡内金宽中益胃,以助升提,共奏益气补胃,升阳举陷之功效。本方补而不温,滋而不腻,补不滞邪,通不伤正,故久服也无不良反应。 创方者:周...

  • 河南名医治顽固性烧心方

    河南名医治顽固性烧心方

    处方:柴胡12克,青皮、陈皮、吴茱萸、苏梗、炒枳壳、炒白芍、川楝子、丹皮、炒栀子各10克,黄连、薄荷各8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泄热,和胃止痛。用于治疗顽固性烧心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灼热,脘胁胀痛,嗳气,或嘈杂泛酸,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专家点评:肝胃不和是临床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病机。药用青皮、陈皮、苏梗、柴胡、炒枳壳、炒白芍、炙甘草等疏肝理气;川楝子、牡丹皮、炒栀子、薄荷等疏肝泄热;重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以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

  • 名老中医张绚邦 治顽疾经验方

    名老中医张绚邦 治顽疾经验方

    张绚邦,浙江桐乡人,1962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同年赴新疆工作迄今。现任新疆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俄罗斯圣彼德堡巴甫洛夫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福建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澳门中医药研究学院名誉院长、终身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科协常委,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因其学术精深,医技精湛,被确定为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老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对多方治疗无效的顽症...

  • 国医名师聂惠民解郁法 柴胡解郁化顽疾

    国医名师聂惠民解郁法 柴胡解郁化顽疾

      聂惠民,女,79岁,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现仍承担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聂惠民名医传承工作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聂惠民名医传承研究室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聂惠民,潜心研究《伤寒论》数十载,认为《伤寒论》不仅是伤寒杂病共论之专著,更是一部广辨疑难杂病的专著。她认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

  • 张志明名方 陷胸和胃汤

    张志明名方 陷胸和胃汤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五批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急诊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他临床擅长治疗各科疑难重症,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组成:法半夏12克,全瓜蒌20克,黄连6克,枳壳12克,柴胡12克,木香6克,酒大黄6克,槟榔6克,甘草6克。   功能:降...

  • 安徽名医治肺痈方

    安徽名医治肺痈方

    处方:生黄芪15克,鱼腥草(后下)、生薏仁各30克,败酱草20克,山药、三棱、莪术、制半夏、陈皮、桔梗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瘀破症,祛痰排脓。主治肺痈,辨证属热毒蕴结型。肺痈多属现代医学之肺脓肿、球型肺炎、炎性假瘤等。症见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专家点评:上方取《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痈之义,以善补肺气、托疮生新之黄芪易附子,参以大剂清热解毒之鱼腥草,合破症散结之三棱、莪术,复伍陈皮、半夏、桔梗,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瘀破...

  • 名方治胃炎今举典型病例

    名方治胃炎今举典型病例

    曾定伦主任中医师是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针对脾胃病阴阳并病,寒热错杂的病机,采用寒热并施,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应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治疗效果甚佳,体现了《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宗旨。今举典型病例如下。 曹某,47岁,男性,2013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反复胃脘疼痛1年余,2月前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A2期);HP(2+)。服用制酸、保护胃黏膜、抗HP药物治疗1月症状缓解。3天前因食用火锅、饮酒...

  • 治久瘀胃痛中药名方

    治久瘀胃痛中药名方

      膈下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三钱、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元胡一钱、甘草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五灵脂二钱、红花三钱、枳壳钱半、香附钱半十二味药组成,有行气化瘀、破结止痛之功效,主治积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等病证。现在多用于治疗久治不愈的胃病、肝硬化、慢性肝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跌打损伤以及腹部积块等病症,有不错的疗效。陈宝贵教授对于膈下部位(中脘),病久属血瘀证者,也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收效颇高,今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

  • 北京名医治支气管扩张方

    北京名医治支气管扩张方

    北京名医治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方: 处方:太子参、生黄芪、鱼腥草、苇茎、生薏苡仁各30克,炒白术、茯苓、冬瓜仁、浙贝母、桑白皮各15克,甘草、山药、黄芩、葶苈子各10克,桔梗、败酱草、海浮石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清肺化痰。用于老年性支气管扩张症,属脾气虚弱,痰热蕴肺型。此证型多见于老年形体偏胖者。症见咳嗽,咯黄脓痰,急性加重时可咯吐大量黄脓痰,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饮食偏少,乏力,大便溏软,舌多暗淡或稍红,脉多滑或细。 北京名医治支气管扩张(肝火犯肺)方: 处方: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