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 第24页

神 第24页

  • 心脏主神明主血脉 关于心阴心阳开窍于舌

    心脏主神明主血脉 关于心阴心阳开窍于舌

    心脏位于胸中偏左,有心包围护其外,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明,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在心的主宰下进行,是生命活动的中枢,说明心脏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统一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主神明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主宰。《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

  • 失眠不寐 针刺重视治神、得气、补泻

    失眠不寐 针刺重视治神、得气、补泻

    邵素菊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邵经明学术继承人,首批国家中医流派“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幼承家训,努力钻研,刻苦勤奋,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接诊了大量的更年期失眠患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更年期失眠的经验,对于更年期失眠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独到的认识,兹介绍如下。 病机强调肝肾阴亏、虚热扰神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烘热...

  • 春天精神病患者注意啥

    春天精神病患者注意啥

    近期门诊上有不少患者家属咨询“孩子去年一直都挺稳定的,这几天不明原因有点波动是怎么回事,家属应该注意什么?”精神疾病在春天容易波动,原因很多,有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刺激、自然环境变化等,其中外界气候变化是引起精神疾病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情绪波动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早醒等睡眠节律紊乱症状,或出现烦躁易怒,甚至冲动等情...

  • 自拟调神汤对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自拟调神汤对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其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躯体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 患者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1]。笔者采用自拟调神汤治疗脑卒中患者, 探讨其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范县中医院脑病科接诊的7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观察组男19例, 女20例;年龄52~70岁, 平均 (61.14±3...

  • 心悸失眠人士 用食疗来养心安神

    心悸失眠人士 用食疗来养心安神

    方女士 大多数都市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失眠症状,失眠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都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伴随心悸症状的失眠人士,要时常利用食疗来养心安神,才能睡个好觉。 安神方:莲子15粒,红参片6克,冰糖30克。将莲子洗净,用清水泡发后放入碗中,加入红参片和冰糖,加适量清水,蒸1小时,随后趁热饮用。此方可补气壮阳、温中散寒、益肺养心,适用于年老体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的患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能补益心...

  •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据报道,我国已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1. 73 亿 人,其中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高达 430 万人 [1 ] 。同 时,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各系统疾病与抑郁障 碍、焦虑障碍共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2 -4 ] 。传统的情 志致病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复杂多变的精神 疾病。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全面系统地认识精神活 动、精神疾病及其与躯体疾病共病,至今未见报 道。我们通过对 《黄帝内经》营卫理论的研究发 现,营卫分布广泛、功能多样,与饮食、睡眠、二 便、精神、运动、感觉、免疫等诸多功能皆相 关 [5 -6 ] ,认为营卫不应囿于...

  • 谷世喆治疗中风抑郁症 醒神开窍法

    谷世喆治疗中风抑郁症 醒神开窍法

    谷世喆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重视脾胃,条达情志,灵活运用标本根结和气街理论选穴针刺。现选3则病案予以简介并剖析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采用醒神开窍法根据气街理论治疗中风抑郁症 病例:   贾某, 男,56岁。2010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   情绪低落3个月。患者1年前曾患“脑血管意外”入院治疗1个月,症情平稳后出院,因有肢体活动障碍...

  • 心悸,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辩证论治

    心悸,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辩证论治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包括惊悸和怔忡。 【病因病机】 1、体质虚弱 2、饮食劳倦 3、七情所伤 4、感受外邪 5、药物中毒 以上致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痰、饮、瘀、毒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诊断要点】 1、症状: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常兼短气乏力,神卷懒言,较重患者常有虚里跳动显著,其动应衣,甚至晕厥。...

  • 三叉神经痛按摩治疗
  •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李东垣对心神病变的认识

    心神病变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 “心者,君主之官 也,神明出焉。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在 这个体系里,心神起着主宰和调控的作用,并直接 参与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而一旦心神不稳,五 脏六腑的功能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即所谓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 李东垣阐述了精神情志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 用,同时治疗疾病时重视对心神的调治。他认为, 除饥困劳役可损伤脾胃外,心神对脾胃机能同样有 很大的影响。心主宰精神活动,若心的生理机...

  • 失眠不寐痰热易扰心神 病案举例临证体会

    失眠不寐痰热易扰心神 病案举例临证体会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与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健康。笔者学习借鉴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从痰热辨治失眠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痰热易扰心神 古代医家提出“百病多由痰作祟”、“人之诸疾悉出于痰”的学术见解。痰饮致病广泛,变化多端,五脏皆可有痰病。痰饮停肺,肺失宣降,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饮停胃肠,...

  •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曹某,男,52岁,2014年3月20日诊。患者述:右侧头疼已一年余,初始以右侧耳前后疼但很轻,只服些西药止疼片之类的药物疼痛就能缓解。近数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来我院求治。现脉沉弦无力,舌质红、色暗淡,苔薄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如触电样疼痛。 诊断 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辨证 寒邪窃居少阳经络,致少阳经络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验案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验案

    曹某,男,52岁,2014年3月20日诊。患者述右侧头疼已一年余,初始以右侧耳前后疼但很轻,只服些西药止疼片之类的药物疼痛就能缓觧,近数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西医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和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逐渐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现在脉沉弦无力,舌质红暗淡,苔薄白。痛苦面容,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即如闪电样疼痛并放射至右侧颜面。 诊断 偏头痛(右侧三叉神经疼)。 辨证 此乃寒邪窃居少...

  • 治疗心脏神经症验方

    治疗心脏神经症验方

    适应证:心虚胆怯型心脏神经症, 表现为心悸因惊恐而发, 烦躁易怒, 气短自汗, 神倦乏力, 少寐多梦, 舌淡、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龙骨30g (先煎) , 郁金、莲子各12g, 桔梗、炙甘草各10g, 缬草6g。水煎分两次温服, 每日1剂, 1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禁忌证:痰湿素盛者。 用药注意事项:心脏神经症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故用药同时应注意调养情志。 体会:心脏神经症为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等, 常合并明显的精神症状...

  •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作性疼痛特点,相似于中医学的“面游风”“齿槽风”“厥头痛”等病名。运用中医药治疗之前,必须首先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古人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因此,可以认定本病主要病邪是风邪。 纵观《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循行及对三阳经症候的记载,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第二、三支多发,与这个循行规律是大致吻合的。也证明三叉神经痛与经络受邪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临...

  • 《黄帝内经》神志理论论要

    《黄帝内经》神志理论论要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 大变化, 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为主, 转变为心脑血管 病和恶性肿瘤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 。 社会心 理因素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的作用日益凸显。 哈佛 大学医学院亚瑟· 克莱曼 《神经与精神紊乱的全球负 担》指出: 从疾病发展史来看, 人类已经从 “传染病 时代” “躯体疾病时代” 步入 “精神疾病时代” [1] 。 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 贯穿形神合一的中医 学术体系, 其理论与实...

  • 毒瘀损络致干燥综合征小纤维神经病病机浅析

    毒瘀损络致干燥综合征小纤维神经病病机浅析

    干燥综合征( Sjogren’ s syndrome,SS) 是一种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人体外分泌腺, 可造成腺体功能损伤,此外还可侵犯神经、呼吸、 消化等多系统。8. 5% ~67% SS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 度的神经系统病变 [1 ] ,其中又以周围神经病变中 的小纤维神经病变为主。SS 小纤维神经病缺少异 常电生理检查结果及特异性体征,但并发症多, 危害性较大,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从中 医学毒瘀损络角度论治 SS 有一定的疗效,初步探 讨其病机如下。 1 毒、瘀为 SS 主要病机...

  • 失眠 治则健脑宁心安神 耳穴揿针

    失眠 治则健脑宁心安神 耳穴揿针

    □ 陈盼碧 崔瑾 王兴桂 张小珊 吴高鑫 冯麟 贵阳中医学院 路绍祖是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省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贵阳中医学院针灸学院奠基人。从1961年起开始从事中医针灸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五十多年的从医经验,让路绍祖积累了丰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他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一些疑难杂病也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师从路绍祖,兹将路绍祖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验案,介绍如下。 验案:钟女,60岁,2013年2月11日初诊。诉入睡困难...

  • 心悸,心神不宁 养心方

    心悸,心神不宁 养心方

    组成: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益智仁20克、柏子仁20克、龙齿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陈皮10克。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主治:因气阴两虚所致心悸、心神不宁、失眠梦多,心烦多疑;或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或因气阴两虚所致的、无明显合并症的病毒性心肌炎。其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者。 方解:党参、麦冬、玉竹、浮小麦益气养阴;益智仁、柏子仁、龙齿、牡蛎,镇摄安神;陈皮宽胀,制麦冬、玉竹的滞。 上药用清水500毫升,先煎龙齿、牡蛎约30分钟后,加入...

  • 失眠了洗个澡 安神助睡眠的良方

    失眠了洗个澡 安神助睡眠的良方

    睡前洗个澡,睡觉更香甜 医学专家表示,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而且还具有协调神经活动、消除疲劳的作用。尤其是洗热水澡,全身受热反正,可以很好地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刺激汗腺分泌,使兴奋与抑制趋向一个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促进睡眠、保护生理节奏等神奇效果。所以,在睡觉之前洗个热水澡,可以让你睡得更加香甜。 睡前一个半小时洗澡,洗完澡后可以躺在床上看一会杂志,喝上一杯牛奶,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这样等到睡觉时,体温刚好降到适宜睡眠的温度,睡意自然而来。如果睡得太晚,又想在睡前洗个澡,那么建议适...

  •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三叉神经痛84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4例中,男性36例,女性48例;年 龄15~53岁;病程1个月一12年,平均5.3年。 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颞部、眼眶、额 部的剧烈性跳痛,常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 睡眠障碍,脑血流图示波幅高,双侧不对称, 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头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何首乌18克,川芎、白僵蚕各15 克,当归12克,白附子、羌活、防风、天麻各9 克,全蝎6克,蜈蚣3克。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旺火煎 沸后小火煎30分钟,每...

  •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明星因严重失眠而出现抑郁的报道,失眠的危害是持续性的,它能使人白天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严重者头痛、头晕等其他疾病也会相继出现,给失眠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重度失眠患者(60岁左右),每日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否则彻夜难眠。此患者除失眠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服用安眠药五年余,深受此病...

  • 长期失眠中药热敷 神经呕吐中医巧治

    长期失眠中药热敷 神经呕吐中医巧治

    长期失眠中药热敷 处方:磁石(先煎)、刺五加各 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 用法:先将磁石煎煮30分 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 钟,去渣取汁;取·块洁净纱布浸 泡于药液中,趁热敷于患者前额 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 钟,该法适合于各类失眠。 主治:失眠。 曾国庆 神经呕吐中医巧治 处方:党参15克,代赭石(先 煎)20克,煨姜(纸包鲜姜片置于 炉火旁烘烤,直至外表焦黄为度) 8克,法半夏12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 晚饭前半小时服用。一般服药 1~3...

  • 和胃调中佐以安神治疗失眠的经验

    和胃调中佐以安神治疗失眠的经验

    赵国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河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赵国岑从医50余年,医德高尚,学验俱丰,对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独到。现将赵国岑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 疏肝泄火,安神养血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血舍魂,思虑过度,或情志过极,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郁久化火生风,风火内扰,心神难安而见不寐、急躁易怒、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涩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正如...

  • 专家解答 下三叉神经痛

    专家解答 下三叉神经痛

    请问下三叉神经痛有没有好的办法?家里有个亲戚有这一问题,很痛苦,牙拔了好几颗也没用,人都快抑郁了。 专家解答 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很多,例如三叉神经及相关血管受到压迫或者神经的创伤。治疗方面,目前常用口服抗癫痫药、局部注射药物阻滞或破坏三叉神经末梢等,对于保守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外科疗法。从中医角度来看,三叉神经痛可归属到“面痛”的范畴中,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经脉,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从经络角度来讲,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与阳明、少阳经...

  • 失眠健忘按揉“神门"

    失眠健忘按揉“神门"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血 脉”,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记忆 力减退、精神疲倦、失眠等症,其 根源在于心脾气血两虚。要想改 善这种症状,就要补血养心,而 神门穴就有这个功效。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 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凹陷处。取穴时手掌向上,手掌 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 圆骨后缘能摸到一条大筋,大筋 外侧缘(桡侧缘)与掌后横纹的 交点就是神门穴。 神门穴属于手少阴心经,是 心的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 二原”,所以神门穴可治各种神 志病,每次用大拇...

  • 精神恍惚纳呆失眠 辨证处方

    精神恍惚纳呆失眠 辨证处方

    不寐 张某,男,28岁,2006年9月29日初诊。 主诉:精神恍惚多年,四处求医,曾在湖南当地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未见效果,遂来广州求治,先后经三位医师诊治仍未见效,偶从“邓铁涛医案”中获悉前来找邓老弟子求治。 症见:胃胀,有下坠感,纳呆,失眠,记忆力极差,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细。 辨证:心火上扰,肝胃失和。 治法:疏肝和胃,清心安神。 处方:素馨花10g、赤芍12g、枳壳10g、合欢皮15g、菖蒲15g、郁金15g、远志10g、山栀子10g、苏梗15g、陈...

  • “安神以扶正”探微

    “安神以扶正”探微

    《灵枢·小针》 曰 :“神者, 正气也。 ” 睡眠与“神” 密 切相关, 良好的睡眠具有恢复体能作用, 可以调神、 养 阴、 养血、 护精而扶正, 失眠则会导致正气损耗, 虚损加 重, 抗病能力衰退, 影响疾病预后。而现代社会由于人 们生活模式、 饮食结构改变, 加之医疗水平提升、 人口 老龄化加深, 导致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发病率显著提 高 [1 ] 。慢性虚损性疾病在发生、 发展过程中常因气血 亏耗、 脏腑失养、 阳不入阴而伴发失眠, 如冠心病失眠 的...

  • 桔梗尚有安神的作用

    桔梗尚有安神的作用

    桔梗,属于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中药学》记载:“味苦、辛,性平,归肺经。”临床常用于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然《神农本草经》(以下皆简称为《本经》)载其能主“惊恐悸气”,由此可推知桔梗尚有安神的作用。 《本草经疏》记载桔梗主“惊恐悸气”,在历代注释《本经》的书籍中早有记载,其中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①桔梗作舟楫之药,能载药上行。《本草经疏》认为惊恐悸气是由于“心脾血不足”而出现的症状,在用补药治疗时,藉借...

  •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去年底,《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明显加大,国人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报告》,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两项数字相加接近7%。 中华中医药学会身心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王新本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并成了夺人眼球的热词之一。其中一些焦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