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 第13页

活 第13页

  •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患者患颈性眩晕,出现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伴颈项后侧酸胀不适,活动稍欠灵。此为颈部筋骨错缝致气血瘀滞。治以活血定眩。温针灸百会、颈百劳温经活血、促进头项气血流通;刺风池、天柱疏风活血、柔筋止痛。加以舒筋按摩可放松局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牵旋端提法可使筋骨整复,达到治愈。   孙某某,男,37岁,工程技术人员。2011年3月30日初诊。   患者因“一过性运动性眩晕8天”就诊。平素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疏于锻炼。8天前因久坐伏案出现颈项不适,运动欠灵,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经西...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气活血化瘀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气活血化瘀法

      甘肃省中医院著名中医周信有教授临床善治肝胆脾胃疾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他主张在活血化瘀同时,采用健脾、益气、理气、温中、滋阴诸法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并常伴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在中度以上,则有癌变可能。根据临床特征不同,其应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

  •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崔某,男,45岁,教师。于2006年4月初诊。患头痛二十年,屡经中西药医治不效。疼痛以巅顶为甚,乍轻乍重,病情缠绵,深感痛苦。近一周来,因家庭琐事,郁闷饮酒,致头痛加剧,头痛如裂,呻吟不止。经某医院CT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后首投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服药3剂不解,亦加服颅痛定等西药仍罔效。患者病程日久,可谓顽疾,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遂改用通窍活血汤加味以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处方:赤芍、川芎、红花、柴胡、僵蚕各9克,桃仁、当归各12克,丹参15克,全蝎5克,老葱2根,生姜3片,大枣3枚。另用麝香0....

  • 圆机活法治急性脑出血

    圆机活法治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厥证”范畴。国医大师李振华认为中风病机多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气虚血瘀和痰湿阻滞,病因病机不同,发病的缓急轻重不同,其预后亦不同。肝阳上亢者,一般平时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由于受到强烈精神刺激,极度恼怒而发病,病势急,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但如治疗及时,措施得当,往往恢复较快,后遗症轻微或不留后遗症;而其他三型多有基础疾病或见于老年人,发病之后,治疗恢复较慢,多留有后遗症。今有李振华治疗属肝阳上亢之急性脑出血验...

  • 醋泡花生 活血降压

    醋泡花生 活血降压

    花生脂肪含量40%—50%,尤其富含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人体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增强排泄,从而降低胆固醇。花生的脂类含量高,而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恰可解腻生香,所以醋泡花生可谓“绝配”。 做法:将花生用醋浸泡1周左右,每日早、晚各食10—15粒。 功效:有清热、活血的功效,长期坚持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堆积。 罗方晶...

  • 五种方法 活血化淤

    五种方法 活血化淤

      一般来说,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出现血淤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类人群典型的症状是,常常伴有憋气、心痛等不适;身体某处时常有针刺般的疼痛,夜间更严重些;面色灰暗无光,容易有黑眼圈。   引起血淤的原因有三种:1、外伤而没有伤口,仅在局部造成淤块肿痛。2、血液运行不畅或无力。3、受寒气或热气影响,导致血液滞留。那么,如何缓解血淤呢?这里向你推荐5种活血的方法:   食疗方法:可多食山楂、红糖、红心萝卜、黑木耳、醋泡花生(去皮)等食物,经常煲一些山药粥、花生粥、薏苡粥等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粥品。强调不宜吃寒凉冷冻的食物。   ...

  • 常活血可防寒邪伤心脏

    常活血可防寒邪伤心脏

    每年入冬后,各地医院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就医的老人就明显增多。在中医看来,这与老人的心脉已被寒邪侵害有关。 中医认为,冬季的主气为寒,冬季也是一年之中寒邪最重的季节。寒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若天气阴寒太盛,人体阳气太弱,加之居住的环境寒邪较重,自然易被邪气侵袭而导致疾病。寒邪较重的环境主要是指:住宅靠近树林、水塘、河道,或小区(房屋)相对处于地势低洼处、居室处于阴面、空屋老宅、室内被高楼阴影遮挡、屋里常有背阴的穿堂风等等。 根据中医临床观察,寒邪在冬季危害尤其巨大。早在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

  • 心脏病心痛气短 活心血汤

    心脏病心痛气短 活心血汤

      组成党参15克,黄芪30克,玉竹12克,桂枝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当归12克,山楂20克,益母草30克。   功能益气通阳,行气活血,通络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心脏病心血瘀证,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心功能III级,心力衰竭Ⅱ度。心痛气短,憋闷咳喘,唇甲紫绀,颧红咯血,脘胁胀满,纳呆食少,不耐劳累,舌紫脉涩。   用法每次煎药,加水适量,小火慢煎,头煎1小时,2煎、3煎各半小时,三次煎液混合。每日服药3次,每次食后半小时服药。儿童药量酌减。经期慎服,孕妇忌服。7...

  •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冠心病经验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冠心病经验

      活血化瘀通痹止痛   娄某,男,58岁,2008年1月7日初诊。患冠心病、高脂血症10余年、出现房颤3年余。现时心前刺痛、胸闷、偶有夜间憋醒、惊悸胆怯,睡眠不实,眩晕,盗汗。动态心电图(DCG)示:房颤,频发室早伴成对。心脏超声示双心房扩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舌紫、苔薄白,脉结时促。   此为心脉痹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通痹,养心安神定志。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15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枳壳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川牛膝15克,党...

  •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乌头活血汤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乌头活血汤

      石恩骏,男,1953年生,汉族,贵州贵阳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现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对内、妇、儿科疾病有较深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论文数十篇,主审《石恩骏临证方药经验集》一书,编著《石恩权教授学术思想总结》。   组成制川乌24克,当归30克,细辛9克,甘草12克,延胡索9克,生石膏30克,川芎30克,羌活12克,白僵蚕12克,蜈蚣2条。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 活血化瘀贯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活血化瘀贯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属中医“脱疽”范畴。《灵枢·痈疽》载:“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其提出了本病的典型症状,并提出了手术疗法。汉代名医华佗在《神医秘传》言:“此证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宜用生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元参三两,当归二两,...

  • 治“植物人”主方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

    治“植物人”主方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

      邓某,男,22岁,工人,外院会诊病例。   1999年12月17日初诊:某医院介绍病情:患者1998年年底在工地施工时,一根钢筋掉下来,将他从3楼打到1楼地面上,其头部、胸肺部、腰胁部均严重受伤,昏迷不醒。经多方抢救,虽未死亡但呈“植物人”状态,全靠高压氧和鼻饲以维持其生命,昏迷长达1年之久。CT发现脑部有梗塞物。诊见患者昏迷不醒,知觉全无,大小便无知,舌紫苔白厚腻,脉细。   辨证:痰瘀合阻,蒙蔽心神,闭塞清窍。   治法:化痰祛瘀,开窍醒神。   主方:涤痰汤合通...

  • 治冠心病心绞痛 养心活血汤

    治冠心病心绞痛 养心活血汤

      雷忠义,男,1934年生,陕西合阳县人。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与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从医60余载,提出胸痹从痰瘀论治的观点,擅长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主编《雷忠义临证菁华》等专著,研制的“丹蒌片”“舒心宁片”分获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组成:人...

  •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中医学认为,失眠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常涉及心、脾、肝、胆、肾诸脏腑,在反复发作过程中,正气损伤,久病多虚而致瘀血产生。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理气化瘀:肝藏血,心主血脉,肝疏泄正常,心血运行通畅。失眠者每以情志变化为主因,又以失眠而加重五志逆乱、气血失衡,心脑失于濡养,神不安则眠不稳。证见失眠多梦,睡易惊醒,胸胁胀满,头痛心烦,急躁易怒,神疲纳少,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方选柴胡疏肝散合桃仁四物汤加减:柴胡、郁金、香附、川芎、桃仁、红花、白芍、熟地黄、夜交藤、合...

  • 益气养阴活血 治冠心病方

    益气养阴活血 治冠心病方

    处方:当归、玄参、金银花、毛冬青、黄芪各15克,党参、丹参、甘草各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 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冠心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症见胸闷心痛,气短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结代。 李程安 治高血压多梦方 处方:珍珠母(打碎先煎)、石决明(打碎先煎)、炒酸枣仁、夜交藤各20克,炒白芍12克,钩藤(后下)、葛根各10克,菊花8克,炙甘草、桑叶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 3次月艮。 主治:高血压多梦。关玲...

  • 补肾祛风活血治坐骨神经痛

    补肾祛风活血治坐骨神经痛

    处方:杜仲、续断、怀牛膝、桑寄生各15克,宣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10克,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甘草各5克,全蝎(研粉冲服)、蜈蚣(研粉冲服)各1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祛风,活血。 主治:坐骨神经痛,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症见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腰膝酸软,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涩弱。 吕襄胜...

  • 头痛有些较难治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法

    头痛有些较难治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法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有些较难治愈。以头痛部位而言,头痛常分为正头痛、偏头痛、前头痛、巅顶痛、后头痛等。头痛之因很多,以表里分,有外感、内伤之别;以虚实论,有虚、实夹杂之异;以部位言,有巅顶、前、后、两侧之殊。 因“头乃诸阳之会”,居位最高,风邪最易袭之,又因“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治外感头痛以祛风药居多。如白芷入阳阴经,主治前头痛(前额痛、眉棱骨痛);羌活入太阳经,主治部位在前、后头痛;细辛入少阴经,主治寒盛头痛连齿者;藁本入太阳经,主治巅...

  • 头晕头胀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法

    头晕头胀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法

    病案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法 李某,女,50岁,2004年5月12日诊。 患者头晕头胀,头皮麻木、胀痛,双上眼睑下垂,上睁无力已一月有余。经多方治疗无效,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患者自诉晚间洗头后当风受凉,次日即发病。 证属风寒客络。治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处方:羌活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秦艽15克,菖蒲30克,蝉衣15克,葛根20克,全蝎5克,蜈蚣2条,白芷10克,细辛3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 5月19日):服药后诸症大减,睁眼较前有力。效不更方,继服原方7剂。后来电告知已痊...

  •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方法:取羌活15克,防风 10克,红豆2个。共研成粉,鼻 内搐之。 主治:太阳经脉循行部位 头痛,症见头颈强痛,头痛自脑 上至巅顶,腰脊疼痛,遇寒加 重。 李灿亮 神经皮炎烟熏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是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 病,常反复发作。 处方:大枫子75克,胡桃50克,白 鲜皮、明矾、蝉蜕、槟榔、雄黄、松香、白 芷、地肤子、花椒、生南星、蛇床子、大黄、 土槿皮、硫黄各25克,巴豆、樟脑、白花 蛇、斑蝥、阿魏、蜈蚣各2.5克,碾为细 粉,每次用15克,每日1次,病灶局部熏 烟,有较...

  • 性生活头痛选服中成药

    性生活头痛选服中成药

    性交头痛多发生住中老年人群中,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其中25%有性交头痛的患者曾患有偏头痛,而 23%的患者有其他类型的头痛病史。 目前,临床上按类型将性交头痛分为3类:1.房事前头痛。该类型头痛是搏动性突发性头痛,常发生在性交前,病痛部位以额部、枕部或头顶为主,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房事时头痛。该类型头痛是位于枕部区域的钝痛感,常随着性交活动而加剧,通常发生于高潮前,此类型约占24%。3.房事后头痛。该类型头痛发生于性高潮后,可时痛时止持续数周,常凶姿势改变 ’而加...

  • 生活调节 对付失眠

    生活调节 对付失眠

    中医认为,睡眠是人们养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而达到对生命能量的储备。如果睡眠不好,人的阴阳失调,必然造成精气亏损,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久而久之,甚至会因此罹患严重疾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伯群教授提醒广大读者,对于那些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调节来解决,对付失眠,可以采用以下四招。   一、中午要小憩。中医养生讲究睡“子午觉”。所谓子午觉,就是晚上子时进入熟睡,白天午时要稍微休息一段时间。每天午时,阳气正盛,阳虚...

  • 治慢性活动性乙肝经验方

    治慢性活动性乙肝经验方

    经验方:丹参、山楂、柴胡、炙甘草各100克,黄芪、蒲公英各200克,白芍、枳实各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混匀、每次服5 克(小儿剂量酌减),饭后温开水送服,每日服3次。服30日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8例。...

  • 慢性胃病的生活调理

    慢性胃病的生活调理

    慢性胃病主要和工作压力大、风寒湿热、精神高度紧张以及饮食没有规律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病在每次急性或反复发作时往往由于风、寒、湿、热、燥等外邪和饮食等外因所致,也可由于七情失调内伤而病,每次必须挖捌疾病根源。中医治疗胃病,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切勿盲目进补,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必须首先驱除外邪,才能更好地调补肝、脾、胃。对于一些久病、杂病或多脏腑虚损、虚实夹杂的胃病患者来说,这一点很苇要。切勿操之过急,必须先抓住主要矛盾,攻补得当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胃病患者要起居有常,生活有度,作息规律,...

  • 侯振民 治咳喘哮灵活用方遣药

    侯振民 治咳喘哮灵活用方遣药

    侯振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优秀专家,原任山西省中医院干部老年科主任,山西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北方老年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七十年代初亲得全国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心传口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印会河教授倡导的从“痰”论治咳嗽哮喘的经验不断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用之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侯老认为,“痰”是咳、喘、哮三症的共同症状,可以以“痰”的性状为依据讨...

  •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体会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体会

      宗《内经》“肺朝百脉”之理论,结合临床,提出肺病以血瘀为病立论。认为无论是咳嗽日久,还是喘、哮、肺胀等,均使肺肾阴亏,或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衰,摄纳失常,导致气机紊乱,气滞血瘀,瘀阻肺络,形成肺瘀,故治肺需适度活血。用此理论指导临床,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系病症,疗效显著。   《内经》提出:“肺朝百脉。”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气机。指出肺既是血液会聚之所,又是进行气体交换的脏器。肺系疾病如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久延不愈,不仅气机失调,而且血行瘀滞,形成肺病...

  • 香蕉皮生活好帮手

    香蕉皮生活好帮手

      香蕉富含着不少营养。吃完香蕉,您可能就把香蕉皮随手丢掉了。实际上,小小的香蕉皮,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好帮手。   为皮革“增寿”:用香蕉皮来擦拭皮鞋、皮衣、皮制沙发等皮制品,有保持其光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让痔疮“走开”:将两条香蕉连皮放在火上烤,然后趁热吃,可改善痔疮及便血。   当“护花使者”:如果希望你的兰花长得又壮花开得又好,香蕉皮可以帮忙。把香蕉皮埋在兰花盆土下,香蕉皮含有丰富的镁、硫磺、磷、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正...

  • 满族民间用活蚯蚓治老年病

    满族民间用活蚯蚓治老年病

    满族民间常用波屯(即活蚯蚓)来治疗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并且有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腿抽筋夏夜着凉容易引起腿抽筋,这时可以取活蚯蚓一条配伍少许胡黄连(3—6克),水煎服,对治疗老人腿抽筋十分有效。 高血压用活蚯蚓3—5条,放入盆中排除污泥后切碎,以鸡蛋2—3个炒熟,隔日吃1次,可以降血压。 小便不通活蚯蚓3条捣汁,以冷水300毫升冲,1次性喝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通。 老慢支蚯蚓若干条,晒干研末,以温水送服,每次服5克,每日3次,对老慢支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 生活调理偏方

    生活调理偏方

    芦荟汁治烫伤 一度烧伤(皮肤没破,和晒伤差不多)和小于拳头大小的二度烧伤(皮肤起泡,流水)可以在家自治。烫伤后,应立即将烫伤部位浸入凉水。如果家里有芦荟,可折断叶子,将芦荟汁涂在伤口上缓解伤情。 咬破舌头含茶袋 如果咬破了舌头,在口中含一个浸湿的红茶袋,红茶释放的鞣酸具有止血、止疼的效果。 刮伤了抹润唇膏 对于很小的伤口,涂上润唇膏能预防感染,伤口较大的话可以涂蜂蜜。大伤口必须用绷带包扎,为伤口愈合提供干净、湿度适宜的环境。 肌肉拉伤要冰敷 过度劳累、扭伤时应该冰敷。为加速复原,还要多吃色彩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甜...

  • 生活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

      生活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能学着“偷懒”,也许会变得更有乐趣。“生活小窍门”教你聪明生活。   戒烟8窍门   窍门1:在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上贴上自己肤色黯淡、牙齿发黄的照片。看到它,也许会使你抽烟的手有所退缩。   窍门2:把准备买烟的钱放在一个储钱罐内,一个月,一年,用这些钱奖励一下自己,买件漂亮衣服,买些奢侈品或换种生活方式享受生活等。   窍门3:找些东西(除了食物)占着你的手。闲暇时尝试做一些事情,比如做手工艺品、家居修理、园艺、甚至填字游戏等。   窍门4:...

  • 治中风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治中风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临床运用活血化 瘀治疗中风一证,常取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无 论何种程度的中风,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 瘀现象。据此,笔者临床 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 治疗始终,并将中风分为 三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治以 行气活血逐瘀为法,自拟 逐瘀消栓散主之。处方: 黄芪30克,丹参15克, 穿山甲18克,地龙15 克,蜈蚣3条,獬莶草20 克。方中黄芪补气为君; 丹参、地龙、蜈蚣活血为 臣;稀莶草通络祛风为 佐;穿山甲活血行气,引 诸药以达病灶为使。 2.肝阳上亢治以 平肝熄风祛瘀为法,自 拟逐瘀清栓散主之。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