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 第4页

先 第4页

  • 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鉴别治之

    经间期出血与月经先期鉴别治之

    经间期出血西医称之为排卵期出血,属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类型,本病在育龄期的妇女中较为常见,也可见于年轻尚未婚育女性。月经规则者,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出血量一般不多,一些人没有明显的异常感觉,血色多淡红,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出血量多,中医称之天数延长者应及时治疗。凡在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乐育之时出血,持续二三天,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并有周期性者,称为“经间期出血”。 中医认为:月经排净以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逐渐蓄积,由空虚渐充盛。至两次月经之间,为由虚至盛之转折,...

  • 防痛风先要管住嘴

    防痛风先要管住嘴

      病例:张成(化名),男,42岁,平日单位体检血尿酸值就接近上线,饮食喜荤不喜素,喜欢喝啤酒吃海鲜,在一次“喝大酒”后,突发夜间膝痛剧烈,辗转不寐,来院就诊。经检查血尿酸指标升高,膝关节体检有明显红肿热痛,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伴随夏季的到来,喝啤酒吃海鲜的机会也多了,不得不在此给大家泼泼冷水,一定要适度,特别是那些平日虽无症状但已经是高血尿酸血症的人群,更不能由着性子只顾一时之快吃喝,否则很容易引发血尿酸指标攀升,导致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痛风
  •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夏天是各种外伤易发季节,特别是孩子,磕碰摔伤总是免不了。受伤后,是冷敷还是热敷?正确做法应该是“先冷后热”。 无论是扭伤还是碰伤,只要出现肿胀,说明血管有损伤。在扭伤后的24小时内,血管正值出血高峰,此时若用热敷或涂抹红花油、贴止痛膏,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随之增多,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局部肿胀、疼痛更加剧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冷敷再热敷,扭伤后24小时之内冷敷,使出血的小血管闭塞,以减少渗出。可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于伤部,每3分钟更换一次,...

  • 水煎先熏后洗膝关节炎

    水煎先熏后洗膝关节炎

    独活、桂枝各20克,防风25克,威灵仙10克,秦艽、川芎各50克,土鳖虫、地龙各10克。 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浸泡5~10分钟,水煎,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每日1剂,7~14天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张可堂)...

  • 杨氏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杨氏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1979年3月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刚刚出生的琳琳就被发现患有“左侧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畸形”,爸爸妈妈十分焦急,在省内几家大医院就诊,均认为“小孩太小,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在12岁时进行三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心情十分沉重。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疑难病症,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关节功能受限;而中医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当时,大多数医生都对这种疾病缺乏了解,何况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呢?如果不能治愈,他们中的许多人将...

  •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局部热敷推拿治疗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局部热敷推拿治疗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率为0.42%-1.3%,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致与胎位不正、分娩时损伤等因素有关。对于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带来的副作用相对较多,而采用中医“活血调筋”推拿法治疗,副作用少,治愈率高。 针对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主要以软坚消肿散结为治则,采用揉捻、拿捏和滑推的手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①患儿仰卧,暴露患侧颈部皮肤。医者坐于床边或患儿对侧,一手托扶患儿项部,使其后伸,另一手用指揉法自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部,自上而下地沿其轮廓反复揉动...

  • 痛风难治 预防为先

    痛风难治 预防为先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说法,但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做到注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低嘌呤饮食:牛奶、鸡蛋、水果、植物油、蔬菜应首选,但嘌呤摄人量每日也应控制在150克之内。 低蛋白、低脂肪饮食:蛋白质可控制在 40克-65克/日,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尽量不吃肉类、禽类、鱼类等。 忌酒:啤酒中含嘌吟很高,因此必需严格戒酒以防痛风发作。 忌服用降低尿酸排泄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等,因以上药物均可加重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发作,加快痛风结节肿的形成。 林青云...

  • 便秘腹痛以通为先

    便秘腹痛以通为先

    六腑者,脾,胃,大、小肠,膀胱,三焦是也。《素问·五脏别论》指出六腑的特性为“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后世医家对六腑特性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提出“六腑气化宜动不宜滞,功在走而不守,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腑病以通为补”。均在强调“通”“降”二字。六腑相对于五脏,则脏属阴主静主藏,而腑属阳主动主泻,六腑为管腔中空的器官,其有传化水谷糟粕之功,也只有六腑保持...

  • 处理烫伤先冷疗

    处理烫伤先冷疗

    烫伤在就医前处置不当会导致创面加深,而在刚刚发生烫伤后的短短几分钟内,如果措施得当,可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显著减轻伤情。 发生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浸泡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若在到达医院之后才采取这一措施,多数情况下已丧失了冷疗的最佳时机。 发生烫伤后,不要急于脱掉贴身的衣服,以免撕破烫 伤后形成的水疱。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 入洁净的冷水中浸泡并用冷水冲洗,及时散热,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疱形成,减轻烫伤程度。浸泡约半小时等不疼后再用冷水冲洗,持续时...

  • 天冷“骨”先知,药拓“暖”一冬

    天冷“骨”先知,药拓“暖”一冬

    “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诗句,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早春的物候现象,而在人体,许多骨关节旧疾如同寒冬里的“晴雨表”,立冬一过,常率先感知风寒湿邪对骨关节病的疼痛折磨。作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种,最易受到风邪、潮湿、寒冷等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关节肌肉疼痛。中医学认为,寒主凝滞,寒主痛,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寒冷的天气能引起四肢血管收缩和血供减少,使各关节及四肢远端微循环减慢,出现冰冷、拘挛、疼痛等症状,这些...

  • 人老脚先衰 保护膝关节 健康话题

    人老脚先衰 保护膝关节 健康话题

    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俗话说“人老脚先衰”,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最先受累而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行走无力、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在各种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中,膝关节也是人体最易受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一旦发生问题,治疗上颇为棘手,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不得不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因此,如何“节约”使用和保护膝关节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健康话题。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黎土明副主任医师指出,膝关节是一个由股骨下端、髌骨、关节软骨、胫骨平台、韧带等组成的“...

  • 痛风性关节炎浊瘀命名 正本溯源敢为先

    痛风性关节炎浊瘀命名 正本溯源敢为先

    •朱良春倡立以“浊瘀痹”作为痛风的中医病名,突出痛风的发生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和“瘀”,脾肾功能失调,湿浊痰瘀难以泄化,浊瘀聚而成毒所致。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而非风邪作祟。 •本病采取分期治疗的方法,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为主要治法,贯穿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全过程:急性期以痛风颗粒加新癀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间歇期采用...

  • 便秘的治疗前一定要先辨证

    便秘的治疗前一定要先辨证

    孙老师便秘很多年了,一直服用果导片,这些年孙老师药是越吃越多,便秘却越来越顽固。最近半个月变得越发严重了,有时1个星期都解不出大便,孙老师只好来到医院。医生告诉她,便秘的类型有很多,只有辨证治疗才会有效,如果只是一味地通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长期以往还会诱发结肠炎、结肠癌等。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治疗前一定要先辨证。比如有的患者长期过食辛辣的食物,饮酒过多,导致肠胃积热从而大便干结,这被称为“热秘”,治疗就需要消积食、清内热,可用大承气汤:“大黄、枳...

  • 治痔先辨证

    治痔先辨证

    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0.6%,男女老幼均可罹患。根据痔的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以便血、脱出、坠胀、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中医疗法治痔疮疗效较好。 1、风邪挟热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便时疼痛出血,或肛门局部焮红灼热,结肿高突拒按,疼痛剧烈,坐卧不安,纳呆寐差,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或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润燥。 方药凉血地黄汤合槐花散加减。黄芩、荆芥穗、蔓荆子各5克,黄柏、知母、藁本、细辛、川芎各10克,黄连、羌活、柴胡、槐花、侧柏叶各1...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辨证
  • 治痔疮 煎液先熏后坐浴

    治痔疮 煎液先熏后坐浴

    一、临床资料 治疗123例,其中男48例,女75例;年龄 16~76岁;其中外痔46例,内痔57例,混合痔 20例;发病时间短者1个月,长者20余年。 二、治疗方法 处方:地榆25克,白矾20克,苦参15克, 当归尾、地肤子(包)各10克,黄柏、威灵仙 (包)各9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煮沸10分钟,取煎液先熏5分钟,后坐浴15分钟,每日1剂,分 2次用。每次熏浴后,应卧床休息l小时。 疗程:外痔7天左右。内痔1期(便血,内 痔不脱出肛门外)14天;2期(便血,内痔脱出, 便后内痔自行还纳)21天;...

  •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国医大师路志正最近接诊一位肝硬化患者,男性,48岁,西医诊断为丙型肝炎后肝损伤15年。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门静脉高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0天前出现食道出血。初诊时见其面色萎黄、晦暗无泽,胸腹部有蜘蛛痣,腹部膨隆,自述疲乏无力,时有胁肋胀痛,睡眠一般,舌质紫暗,苔中、根腻,脉弦细滑无力。最近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化验血色素偏低,白细胞低,血白蛋白低,血糖偏高。路老看过病人后,在病历上写道:治宜健脾柔肝,软坚散结,活血利水。   处方:五爪龙30克,西洋参10克,橘叶15克,丹参18克,八月札12克,炒白芍12...

  • 余在先基于“百病生于气”论治功能性便秘

    余在先基于“百病生于气”论治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1]。便秘最早记载于《素问·厥论》,其言:“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认为“不利”的产生与太阴脾土相关。此后,医家逐渐认识到便秘的病因有寒、热之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总结其病因病机为:“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便秘还与饮食及情志因素有密...

  • 养肝当然是先从“吃”入手

    养肝当然是先从“吃”入手

    春天是养肝的黄金季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春季理气养肝从哪里入手呢?民以食为天,养肝当然是先从“吃”入手。 多吃性温味甘的蔬菜唐代医家孙思邈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即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可滋养肝脾两脏。因此,春季应多吃些味甘的蔬菜。如刀豆、南瓜、扁豆、豇豆、扁豆、菠菜、胡萝卜、芋头等。菠菜具有滋阴滋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非常有效。 多吃温补阳气的蔬菜韭菜、大蒜、洋葱、芥菜、生姜、大头菜、大葱...

  • 春养肝 先健脾

    春养肝 先健脾

    春季是养肝的季节,但究竟应该怎么去养呢?通过“健脾”的方法来养肝护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只要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肝脏就健康,所以通过健脾来护肝是个不错的办法。日常·叮饮用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药茶,如党参茶(党参3~6 克,泡水饮用)、白术茶(炒白术 6~9克,粗研后泡水饮用)等。任选其一,每天1剂。(刘纪晖) 而头痛。表现为头痛晕沉...

  • 岳阳张氏正骨术 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

    岳阳张氏正骨术 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

    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岳阳位于湘北大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灿烂。岳阳张氏正骨术,就是这片沃土上生长、繁衍出来的杰出代表。这一形成于清朝末年的治骨医术,在湘北大地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流派渊源 根据岳阳县志及墓道碑等文字记载,岳阳张氏正骨的创始人可追溯到张氏家族第18代张元初,他自幼聪慧好学,跟随父亲张汉卿学医。悉心阅读家传医书,汇集民间诊治跌打损伤之法则药方,元初深得其要领,结合自己经验,反复实践,疗效神奇。自此,张元初自成一派,张氏正骨应运而生,并将其术传...

  • 肾病水肿,治水化气必先温通

    肾病水肿,治水化气必先温通

    肾脏疾病,中西医各有不同的范围。就西医而论,肾病包括原发性疾病和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大多病情复杂、病程迁延,是目前临床中的一大类疑难顽疾。肾脏疾病有其自身病变发展的规律,加之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治疗干预,机体病理变化反映在外部的症候繁多,故对于复杂性肾病治疗用药,不能一味针对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的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应当在辨证论治前提下,抓住疾病的主证,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中医对肾病认识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对肾病论述日臻完善,所出治法方药不胜枚举,足资学习发掘和临证应用。水肿是肾病...

  • 伤后易感寒 新伤先发散

    伤后易感寒 新伤先发散

    孙达武 1933年生,湖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孙老从医60年,长期致力于骨伤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创伤骨科中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以及中药内服等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教诲10余年,受益匪浅。现将孙老在诊治“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及“手法治疗踝部骨折”等伤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 “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rdq...

  • 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治未病理念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改变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升高,易出现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产生高昂的医疗及护理费用,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患者的常识、生活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多数患者对自己骨健康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及认知率偏低[1]。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与防治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公众知晓率和就诊率低,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在44.9%~62.0%,且与...

  • 中医治疗中风先兆

    中医治疗中风先兆

      中风先兆乃中风病之轻证,与中风病有大致相同的病机,虽错综复杂,其核心为气血亏虚,内风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逆四肢,致脑窍闭塞。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言语不利、偏身无力、视物黑朦、倦怠嗜卧、步履不稳等。中医辨证用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降低中风发生率,主要分以下四型进行治疗。   肝阳化风   证见眩晕欲仆,头胀头痛,肢体麻木或一过性瘫软,急燥易怒,面赤耳鸣,舌红脉弦。治以平肝熄风,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赤芍、天冬、生龙牡、枸杞、当归、夏枯草、桑寄生、白蒺黎、珍珠母、钩藤、怀牛膝、...

  •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把脑中风的发生与发展分为三期三型论治,即中风先兆,中风期(闭症、脱症、闭脱兼症型),恢复期(阳虚型),根据各期各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这里,我们谈谈对急性脑中风治疗的3个认识问题。   1.关于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我们认为,在CT诊断下,出血量25毫升以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这样的病情,这个时候,手术是首选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客观对待病情,不要强调保守治疗就是效果好。中医要采取“三不”原则,即不与西医争病人,不拖延手术时间,也不放弃中医治疗。手...

  • 治疗失眠宜先治“心”

    治疗失眠宜先治“心”

    临床发现,顽同性、长期性的失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焦虑症引起的。但是,其中大部分患者却羞于承认焦虑症,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这与他们对失眠和焦虑存在的认识误区有关。 误区一:多数患者想单方面要求医生解决失眠的问题,却不愿意找寻更深层的原因。 解析:对于冈焦虑导致的失眠,关键的一步是先要治愈焦虑症,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 误区二:患者受本身的知识所限,即使已经确诊有焦虑症,也拒绝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更担心周边的人会认为他有精神方面问题而遭歧视。 解析:对于心理疾病,采取“掩耳盗铃”的...

  • 治眩晕 培补先天而设

    治眩晕 培补先天而设

      患者,女,55岁。2007年11月28日初诊。患者久患眩晕,时发时愈,曾在当地某医院治疗,屡治不效,故寻余求诊。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虽卧床上,仍感头旋地转,耳鸣如蝉,胸闷泛恶,心悸气短,腰背皆痛,膝胫酸楚,不思饮食,语声低微,卧寐少动,大便不固,小便频数,淋漓不禁,面色晦暗无华,失眠健忘,舌质暗淡,舌苔白,微腻,脉虚细。辨证:精髓不足,真元亏损。治法:填精补髓。处方:菟丝子12克,熟地15克,牛膝12克,肉苁蓉12克,五味子10克,锁阳10克,当归12克,黄芪15克,紫河车10克,枸杞子10克,甘草10...

  • 先睡心 后睡眠

    先睡心 后睡眠

    拥有香甜睡眠的人不一定感到幸福,但失眠的人一定会感到非常痛苦,人们常说“不觅仙方觅睡方”就是这个道理。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彭国球介绍说,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47%有睡眠障碍,全国有3亿以上的中年人受失眠症的影响。 彭国球说,失眠的原因有心理、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其中失眠焦虑症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心理因素。在门诊,经常有患者说:“我昨天晚上没睡好,今天没劲儿。”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认知造成的心理暗示。 事实上,睡眠剥夺实验表明,3天不睡觉,出...

  • 止咳前先化痰 排痰三法

    止咳前先化痰 排痰三法

    春季是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炎等。上述呼吸道传染病可产生大量的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肺的换气功能,使引流不畅而导致病菌滋生、繁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致窒息而危及生命。而咳嗽是祛痰的重要方法。 咳嗽机制是人体固有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它可帮助呼吸道消除侵入的外界异物与内部分泌物、抵御内外刺激因子。止咳药抑制正常的咳嗽反射,对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咳嗽反射较差、纤毛运动不良的小儿来说,可造成痰液在气管和支气管内潴留,加重呼吸道阻塞的不良后果。特别是...

  • 中风先兆头目眩晕 滋补肝肾法

    中风先兆头目眩晕 滋补肝肾法

      证见头目眩晕,头摇肢颤,健忘,腰膝酸软,肢端麻木,步履乏力,或盗汗,遗精滑泄,耳鸣,脱发,五心烦热,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口干,尿黄便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则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黧黑,少腹拘急,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肾经不足,无以生髓以充脑,脑海空虚,故头目眩晕健忘;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经不足,骨骼失养,故腰膝酸软,步履乏力;肾经亏虚,虚则生热,热生风动,故肢端麻木,头摇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