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 第5页
-
小儿肺炎系感受外邪 郁闭肺络所致
小儿肺炎虽是儿科常见病,但重者可累及多个系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节,多由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感染所致,临床除用抗生素治疗外,目前尚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肺炎系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外邪侵犯肺经,其病位在肺经,肺气以下降为顺、上升为逆,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甚者气急鼻煽,肺络闭阻严重,脉道壅滞,可使痰热郁闭,闭阻严重者可出现颜面、口唇苍白青紫。治疗原则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痰热清注...
-
气虚痰结所致梅核气治验案
病例:李某,女,45 岁,工人。患者自诉:咽喉不适已2年余,咽中如有物梗阻。曾服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逍遥丸,只能暂时缓解,停药后病情如故。症见: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脉虚无力。呼吸时感心口上有痰梗阻,呼吸不畅,气短。西医诊断为慢性咽喉炎,中医诊为梅核气,证属气虚痰结。治则:益气化痰,解痉利咽。方用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小麦20 克,郁金、威灵仙、茯苓、党参各12 克,清半夏、厚朴、苏梗、浙贝母、炙 甘草各10克,枳壳6克, 柴胡4克,大枣4枚。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服药5剂后,咽部自感...
-
老中医妙治吃烧烤与冰水所致的扁桃体炎
有个小伙子,喜欢吃炸鸡腿,每 次路过集市都要吃。这小伙子吃完 炸鸡腿后,还很喜欢买一瓶冰水来 喝。自从养成这个习惯后,每隔一两 个月,就要发一次扁桃体炎,感冒发 烧。而且一烧就很厉害,咽喉红肿热 痛,最严重的时候,粥都喝不下。最 近复发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症状 也越来越重。 这一次咽喉肿到话都说不出, 只能喝些水,米粥都很难咽下。医生 用大量清热泻火的药,可是还是没 有任何好转。这样十几天下来,小伙 子面容憔悴,家里人更是着急。他们 只能请中医爷孙俩帮忙了。 爷爷一看这情况,心中就有底 了,他寻思着如何让这个病...
-
丹蒌片详解 治疗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
丹蒌片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复方制剂,由川芎、丹参、赤芍、泽泻、郁金等10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憋气、舌质紫暗、苔白腻,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具有宽胸通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丹蒌片复方药味众多,成分复杂,董娟等已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分析丹蒌片中的非挥发性成分,但对丹蒌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尚未有研究报道。丹蒌片中的郁金、川芎、泽泻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酚酸、酮类、萜类和酯类等,其中的某些挥发性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 宁风定眩汤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中医、昌吉州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1部,获国家专利1项。 组成: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蒺藜15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天麻9克,制首乌12克。 功效:散饮化痰,熄风止...
-
阿尔茨海默病 髓海不足脑失所养 瘀阻脑络灵机不利
李浩,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病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研究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先后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医学《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内科病证结合诊断治疗学》《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等专著8部,主编医学科普著作...
-
酸枣仁入药 治疗所有的失眠
酸枣仁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而成,生用或炒用,入汤剂则应捣碎。 酸枣仁入药,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并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酸枣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善养心、补肝、益胆,尤善安神,是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治体虚多汗。酸枣仁单味煎汤或研末服,对一般失眠都有较佳效果,尤其对血虚所致的心烦不眠、心悸不安等有...
-
改善失眠察病辨证 更要治其所苦
临床思维是医生在认识和判断疾病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推理及总结,最终做出诊治决策的思维过程。科学的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决策水平的基础,也是保证临床诊疗效果的关键。全国名中医张伯礼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的临床诊疗思维,并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现将张伯礼临床诊疗思维举例如下。 西医诊察,参考而不盲从 中医与西医虽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临床二者多能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张伯礼指出,西医诊断要尽量明确,中医辨证要力求准确,明确的西医诊断是对中医疾病病因病...
-
呃逆之病机总由胃气不降所致 中医医案
呃指声言,逆为气逆,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呃逆之病因,或为饮食所伤,或因情志抑郁,或因中气亏虚,或因肝气犯胃,或因胃阴亏虚,或因胃火上逆等,总之有虚、实、寒、热之不同,或外感、内伤之别。关于其病机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关联脏腑与肺胃最密。治疗上药物除补虚、泻实、温中、清热之品外,多兼降胃和胃之药。 陈宝贵认为,呃逆之病机总由胃气不降所致,故治疗总以和胃降逆为主。治疗时首先应当辨别寒热虚实,进而分析其兼夹证。具体组方时还要考虑动静结合、升降结合、燥润结合等,要做到细致...
-
肝气所犯而致胀痛作甚之胃脘痛 善用经方喜用合方
善用经方 张仲景医方之所以被尊之为经典医方,并非因其立方之时古,更重要的是其组方之法度严明,结构规范,用药简括,疗效可靠。国医大师张灿玾善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胃中虚冷,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虚寒型胃脘痛。若木郁化火,横加脾胃,脾胃之运化无力,致升降失职,气滞不行,则取仲景方大柴胡汤方加减为治,调肝理脾;若脾本不及,复为肝气所犯而致胀痛作甚之胃脘痛,则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治肝胆之太过。 喜用合方 合方之法治病对于病情日久不愈或者病情复杂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可以适应...
-
顽固性呃逆 气舍穴是足阳明胃经脉气注留场所
孙某,女,31岁,农人,吉林省和龙县龙水村夫。于1984年5月2日初诊。患者重复发生呃逆已有三年余。呃逆常常发生,不能参加劳动,呃逆响亮,连连不止,脘腹胀满,胸闷心烦,口臭,病况时轻时重,呃逆难抑,昼夜不停,经屡次各医院(乡镇县等医院)用中西药医治,但病未彻底治愈,今呃逆发生较重,到门诊针灸医治。 取穴:气舍穴,强影响。留针20~30分钟后,止呃逆。当日因下雨受凉,半夜又复发呃逆。用上针法,1针呃逆而愈。通过1年3个月后,随访未再发呃逆,身体恢复健康。 领会: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连连呃声、令人不...
-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证 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气机升降失常,故呃声连连。投补 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当 归、炒鸡内金(打粉)、炒山楂各12 克,升麻、生姜各8克,黄芪30克, 党参、炒白术各15克,陈皮10克, 大枣8枚。共7剂,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药后患者呃止过半,体 力、精神、饮食亦较前好转。共服上 方30余剂,呃止体健。 体会:呃逆之因,多...
-
肺血虚导致哮喘病机变化 临床肺血虚所致哮喘的认识
浅析血虚致哮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责之于痰,如朱丹溪言:“哮喘专主于痰”;而虚多责之于肺、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肺生血、肺亦为血脏[1,2]及肺血虚的存在性[3]等观点,根据临床实践及历代中医文献记载,发现肺血虚亦可导致哮喘的发生,从而丰富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机理论。 历代医家对肺血虚致哮的论述 对于血虚致哮,历代医家亦多有论述。宋代王协中云:“哮喘一证,古无良方,盖因其病有痰有火,有血虚,...
-
从湿、热、虚论治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所致肺间质疾病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 IIM)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横纹肌的变性、坏死伴炎性细胞的浸润。本病包括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包涵体肌炎(IBM)、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等亚型[1]。IIM可累及肺脏,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肺部受累比例大约为35%~40%[2]。合并出现的ILD是导致本病发病率、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但是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发烧与中医的热有所区别
西医要判断患者是否发 热或温度高低.只要用体温计 给患者测量一下体温.便一目 了然。而中医判断患者是不是 属于热证.却不是测量体温就 能了事。 中医所说热证.固然常有 发热这一症状.而且在外感疾 病中大多体温升高.但在内伤 疾病中.体温却又不一定升 高。因为中医所说发热。主要 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例如患 者自觉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 体温都可以不升高.所以中医 所说的发热并不等于体温升 高的发烧。即使体温有所增 高而发烧.也不一定都属于热 证。例如感冒病中的风寒表 证.虽然患者发冷发热,体温、 也可以较正常为高.但...
-
肺脾肾三脏气虚所致的2型糖尿病 健脾益肾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太子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熟地黄30克,山茱萸30克,建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苍白术各1...
-
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 焙干)各等份为末,面糊为丸,每服30丸,不拘时 米饮吞下。 飧泄:苍术100g,小椒50g(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每服20丸或30丸,温水下。 湿温多汗:知母300g,甘草(炙)100g, 石膏500g,苍术150g,粳米150g。上锉如麻豆大,每服25g,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 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250g, 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
-
治脾肾阳亏所致口疮、咽炎、牙痛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
-
中药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不少药店开始出售菊花、金银花等常用的清热类中药凉茶,但中药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中药凉茶中的中草药有很多种,各有其针对性。比如蒲公英可以消肿散瘀,适用于头痛发热;玉米须、竹叶则可以去湿解暑,适用于小便不利;大青叶可以清热凉血;决明子、薄荷则可以清热通便;荷叶可以解暑,降脂降压等。除了这些中药,凉性与寒性的药材还有很多,市民在选择中药凉茶时应明白自身体质,对症选购。总的来说,胃寒、胃酸过多、长期腹泻、结肠炎的市民要慎用中药凉茶。另外,儿童脾胃娇嫩,常饮凉茶易伤及脾胃,影响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