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 第10页

所 第10页

  • 父亲与行健中医联合诊所

    父亲与行健中医联合诊所

    □ 张石泉 湖南养天和中医馆有限公司 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谢少怀、杨雨农、张厚明,二排左为黄华卿,右为柳万程,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罗筠荪、周仲陶、颜政辉、陈水清。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医个体开业人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组织起来,走集体联合道路”的号召,纷纷创办联合诊所。这张照片拍摄于1957年1月1日,是湖南省长沙市行健中医联合诊所全体同仁的合影。 1953年,湖湘名医钱岫东邀集同道徐季含、杨雨农、谢少怀、张厚明、黄华卿、柳万程、周仲陶、罗筠荪、颜政辉等组...

  • 陈郎中所开之方

    陈郎中所开之方

    “望、闻、问、切”系古时医家为患者诊病的常用之法,是指通过观气色、听声音、问病状、按脉搏的方式确定患者病因、症状,在此基础上开方治病。因古时候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俗,尤其是王公贵族或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身体金贵,男性郎中是不能与其有直接身体接触的,即便是能够把脉也不能视其面,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女性患者躺在帷帐床内,从帷帐下伸出一只手供医家把脉。但仅凭把脉显然不利于医家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所以就有人家比较开明,主动提供机会让医家与女性患者直面交流,令其四诊合参,这当然更有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治疗。...

  • 人体所需养分 要及时供应

    人体所需养分 要及时供应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永春   如果人体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的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身体各个器官就无法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形成以下列不良生活习惯。   睡眠不足 若经常熬夜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肝脏夜间自我修复。“晚睡族”应尽量调整好睡眠时间,最好每晚11点以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8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保证全身健康。   不及时排尿 早上起床后要及时排尿,可将累积一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ld...

  • 价格昂贵的所谓补品

    价格昂贵的所谓补品

    在这个谈病色变的年代,家里有一大堆保健品不足为奇,甚至还有价格昂贵的所谓补品,当时买的时候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神奇疗效牛气哄哄,实际上钱花了,然而并无用处! 今天就为大家把那些浪得虚名的补品“揪出来”,如果正好你家里还有这些”宝贝“,别舍不得,扔了吧,从此彻底放弃它们! 黑枸杞|软黄金?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还有很多人争着买?养生君读书少,别骗我,我相信中医理论和科学!...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夏季所谓“轻运动”

    夏季所谓“轻运动”

    夏季,紫外线增强,温度升高,这给很多的运动爱好者带来了一个大难题,想要健康运动,又怕满身臭汗,要想解决这些,关注一下夏季轻运动吧。在夏季运动里,最适合当属“轻运动”。 轻运动??? 所谓“轻运动”,就是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运动养生方式。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轻运动”方式,避免因为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只要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没有让身体感觉过度疲惫,都属于健康养生的“轻运动”。...

  • 针刺治疗讲究“气至病所”针灸学的崛起

    针刺治疗讲究“气至病所”针灸学的崛起

    2007年,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 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金观源教授曾受邀与福建胡翔龙教授联合主持了“系统生物学与经络、针灸机制研究”论坛。会上金教授的演讲列举了针灸临床与经络研究中已取得实证或共识的30个核心课题,并且对其不清楚或有争议的地方做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与会专家们极大的兴趣。十年过去了。当前针灸临床与科研比当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金教授自2015年底起发起全球免费招徒,网络授课,至今二期共44名徒弟来自美国、中国(含香港地区)、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各地...

  • 十个指尖全是经脉相交汇之所

    十个指尖全是经脉相交汇之所

    有人说,人所有的秘密全都在手上,因为手的十个指尖全是经脉相交汇之所。这话听着很神奇,但是确实是有依据的。不信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下面的详细说明: 大拇指→肺经 肺经从云门、中府出来,所以,锁骨与肩之间这个部位疼痛就是肺气被憋,应该双手交叉拍这个部位,把肺气给拍顺了。肺经从云门、中府出来以后,沿着手臂里侧的上缘一直走,到大手指的外端,同时有另一个支脉,从列缺穴处流到大肠经去。 食指→大肠经 大肠跟本能相关,有的人在做决断的时候,他老用食指敲桌子,实际上他是在拼命...

  • 医者不可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医者不可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清代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一则一位医者欲以医技满足个人私欲而不顾患者死活的故事,结果医者受到了严厉惩罚,给人许多启发。 故事是说,安徽歙县有一名叫蒋紫垣的人,以医为业,此人“有解砒毒方,用之即痊”。按说有此技当救人为先,但蒋紫垣有个毛病——“必邀取重赀,不满所欲,则坐视其死。”也就是说要请他解砒毒必须给予重资,否则不予以治疗,任由患者中毒而死。有一天,蒋紫垣突然暴死,因他贪财不救而死于砒毒的患者有9人,所以在阴间被判九世服砒...

  • 不同的病 中西医各有所长

    不同的病 中西医各有所长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的独特医学瑰宝,西医是近百年兴起的医学科目,虽然两者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也都不妨碍其能治病救人。 有些人说西医好,有些人说中医强。国医大师健康觉得,不同的病,中西医各有所长: ✦有一些病应该更加注重调理,就不应该跑去看西医; ✦有一些症状更加适合西医,则应该选择西医。 我们整理了一份表格,根据不同的症状,推荐不同选择方向~ 心脑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等。西医在急性发作时有迅速控制症...

  • 还原古代医者对针灸的“所思”

    还原古代医者对针灸的“所思”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树剑教授所著《中国针灸思想史论》一书,于2020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还原古代医者对针灸的“所思”,意在引发现代针灸人对针灸的“所想”。 探古人所思 该书主线基于一个简单起点,即古代医者是如何思考针灸的,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何现实意义?在针灸教科书和现代临床针灸教育课程中,以及在针灸科研探索的起点上,人们常常忽略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古人发明针灸原意如何,同我们现在所想、所用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揭示的针灸是一回事吗...

  •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 回阳救逆 温中袪寒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 回阳救逆 温中袪寒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即是用温性、热性药物,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寒证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回阳救逆和温中祛寒。《内经》云“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即是指温法而言。《金匮要略》对此运用十分广泛。其中论述有关温法的原文约50余条,方剂亦达50首之多,笔者现将《金匮要略》有关温法的主要运用作一简述,请同仁参阅斧正。 回阳救逆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第十四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方:附子一枚(...

  • “针下调气”务求气至病所

    “针下调气”务求气至病所

    李延芳对“气至病所”认识颇深,强调针灸疗效的关键在于“得气”,而“得气”的最佳状态为“气至病所”。 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 李延芳针刺的基本原则是“针刺以气为要,治则气至病所”。针下调气是针灸的精髓,调气是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的前提,得气是经气调动气至病所的前提,得气如何乃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得气的概念首见于《内经》,所谓得气,是指针刺腧穴或一定的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 芡实入食食客所喜 入药则补肾止遗补脾止泻

    芡实入食食客所喜 入药则补肾止遗补脾止泻

    凌晨一点,43岁的张海明就踏进了及膝深的水田里,手提一只竹篮和一把竹刀,开始了辛苦的“鸡头”采摘。这个“鸡头”是一个类似莲蓬的东西,形似鸡头,里面装着新鲜的“鸡头米”,它背上的叶子长着尖厉的刺,采摘时需要戴上手套。只见张海明用竹刀在“鸡头”根部划上两刀,迅速割下放入竹篮当中。很快,他获得了满满一篮子的“鸡头”。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温度还没升高,需要赶紧送往市场,让农妇们进行剥离,一旦水分蒸发,果实就...

  • 四不过度安享晚年 志有所专亦能长寿

    四不过度安享晚年 志有所专亦能长寿

    四不过度安享晚年 每个人都会衰老,但许多老年 人却为此多愁善感,这对于心理健 康来讲非常不利。老年人要健康快 乐,必须戒除一些不良心理,才能安 享晚年。 关怀过度:许多老年人往往会 对子女过度关怀,将一些自己未能 实现的愿望寄托于他们,从而造成 子女的心理压力,也为自己增加了 不必要的烦恼,对心理健康很不利。 高兴过度:当有好事突然到来 的时候,高兴过度反而会使得交感 神经过度兴奋,这对于老年人来讲 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悲伤过度:当不幸来临的时候, 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免给心理 带来严重的打击。不应...

  • 薛雪 以医术立世 诗名为医所掩

    薛雪 以医术立世 诗名为医所掩

    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又署抱珠轩、南园、河东、牧牛老朽等,清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著名医学家、书法家。 以医术立世 薛雪出身于书香世家,曾祖薛虞卿是明代著名画家。薛雪少年学诗于吴江著名诗人叶燮,精于诗文。现有多种诗著传世,如《一瓢斋诗存》《一瓢诗话》等。后来因为母亲生病,他开始由儒转医,研习《内经》,学习医理。薛雪得到当时名医王子接、周扬俊等的指点,在医学方面逐渐成熟,尤其擅长湿热病的治疗,著有《湿热条辨》,系统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及...

  • 孙思邈医学领域的方面都有所创新

    孙思邈医学领域的方面都有所创新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自谓:“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孙思邈自幼年起便遭受疾病困扰,经常请医生治疗,几乎到了耗尽家财的地步。于是,他从18岁开始立志学医,下了很大的苦功。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指出,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钻研探索,才能达到较深的医学造诣。同时,孙思邈极具革新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 以雀盲症和脚气病为例,他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山区贫苦百姓易得...

‹‹ 1 2 3 4 5 6 7 8 9 1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