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方 第5页
-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 陕西名医治方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 陕西名医治(气滞血瘀)方 处方:丹参12克,红花6克,茯苓、夏枯草、海藻、昆布各15克,三棱、延胡索、柴胡、当归、莪术、桂枝、制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生牡蛎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散结。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下腹部有包块,部位不固定,推之可移,腹胀痛或刺痛,月经周期紊乱,月期量多夹血块,经期乳房胀痛或漏下不止,面色晦黯,舌紫黯,有瘀血块或斑点,脉弦涩。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 陕西名医治(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夏...
-
膀胱炎的中医防治方法
膀胱炎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以女性多见,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病人感觉身体虚弱乏力、发热,并有耻骨上、小腹下部不适和腰背痛。 膀胱炎患者治疗要及时,这是因为膀胱炎可致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减小,造成输尿管回流,导致肾水肿与肾脏发炎,甚至肾脏坏死和尿毒症,危及生命。膀胱炎还增加患膀胱癌的几率,约85%的膀胱癌是因膀胱炎诱发。 患膀胱炎后,每日要饮用大量的水,可以有效地冲洗膀胱,有利于炎症的康复。治疗要正规,用药剂量要足...
-
闭经前更年期综合征 中药治方
病例:患者,女,50岁,干部。月经紊乱半年,闭经3个月。患者闭经前半年出现月经不规则,并伴有心烦自汗,睡眠不佳,乏力头晕,偶有血压升高。近3个月闭经,随之上述症状加重,同时全身窜痛,胸闷气短,心悸失眠,乍冷乍热,汗出,心情烦躁,食少,有时耳呜,腰膝冷痛。曾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未见改善。诊见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焦虑不安,舌质淡暗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血虚肝郁,阳气不足。治宜疏肝解郁,养血温阳,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生牡蛎30克.当归15克,赤芍、白芍、茯苓、白术、五味子各12克,柴胡、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各...
-
慢性盆腔炎怎么治?名医治方
慢性盆腔炎怎么治(脾虚湿盛)方 处方:白芍、车前子、山药各15克,党参、苍术、炒白术、陈皮各10克,柴胡、荆芥穗、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乏力、下腹坠胀明显者,合补中益气汤;少腹痛伴浮肿者,合当归芍药散;病久白带如崩者,加乌贼骨、芡实、煅龙骨、煅牡蛎等。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渗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型。症见小腹坠胀,或隐隐作痛,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白带清稀量多,绵绵不断,伴头晕、心悸、气短、面色不华,遇劳加重,舌质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 慢性盆腔炎怎么...
-
早泄药剂 中药治方 多久
治早泄〔心肾火炽〕方 处方:知母、黄柏、芡实、五味子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金樱子各30克,石菖蒲、炙远志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泻火宁心,封髓固精。用于治疗早泄,中医辨证属心肾火炽,精窍易泄型,此型多为未婚新交,或分居偶合者,症见患者欲念亢盛,阳具易举,一触即泄,或未交亦泄,神恐惊惕,心悸少寐,或因女方埋怨,志萎神焉,舌质红,苔薄,脉弦数。 治早泄〔湿热瘀结〕方 处方:虎杖根、金樱子、芡实各30克,川牛膝、茯苓、芡实、败酱草、丹参、牡丹皮、革薜、黄芪各15克,石菖蒲...
-
阴道出血的原因与中药治方
阴道出血指的是妇女在月经期以外发生出血,引起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8 种原因: 治疗方: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2g,益母草50g,当归15g,川芎10g,阿胶12g(烊化冲服),血余炭10g。 随证加减:瘀血重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0g(包煎),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出血有变淡转稀者加党参、炙黄芪各20g,炒白术15g,出血有秽臭气味者加蒲公英、鱼腥草、生地各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兑匀,分早晚2次服。3天为1疗程,用药1-2个疗程。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这种原因最多见。医学上...
-
男子不育症阳痿早泄与精浊治方 益精睿智方
王劲松,1965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医学硕士,江苏省徐州市名中医,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师承于首届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著有《王劲松中医精室论》《男科专家临床随笔》等。 组成:山茱萸15g,枸杞子9g,菟丝子9g,巴戟天9g,紫丹参9g,姜半夏9g,郁金9g,川芎9g,车前子9g(包煎),益智仁6g,酸枣仁12g,五味子6g,石菖蒲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午9:30与晚上9:00左右各服用1次,温服。 功效:滋肝肾,益精血,祛浊邪,明神智。 主治:男子...
-
朱氏妇科学术思想 不孕症医治方法
朱氏妇科是近代江浙杏林一大门户,由朱南山先生创于上世纪初,至今已历百年。朱氏妇科五代传承,名医辈出,医术精深,活人无数。 朱氏妇科学术思想 朱氏妇科的学术思想能够总结为以下几点:资天癸,理肝气,经带通调;究奇经,养气血,毓麟之本;君臣精专,佐及兼证,善用药对;诊治妇疾,经孕产乳,当令为贵。朱南孙在长辈的学术中,汇入进李东垣的脾胃学、朱丹溪的滋阴降火说、张景岳的温阳益肾论及唐容川、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并糅合陈启明、傅青主等医家的学术精华,融为一炉,破除门户,扬长抑短,衷中参西,追求立异,大大丰厚开...
-
肥胖导致不孕 名医闵静红治方
治肥胖性不孕(阳虚痰阻)方 处方:肉桂5克,鹿角片(先煎)、巴戟天、苍术、姜半夏、川芎、香附、泽兰、益母草各10克,仙灵脾、茯苓、白术各15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肾运脾,豁痰调冲。用于治疗肥胖性不孕,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痰湿阻络型。多见于素体肥硕者。肥胖之人,痰湿之体,复因脾肾阳虚,气郁不畅,升轻降浊不得顺,精微化生失其正,使湿聚痰盛,流注胞脉,至月事不调及不孕。症见形体臃肿不实,面色虚浮,倦怠身重,腰酸畏冷,性欲淡漠,月经后期量少或闭经,带下清稀,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
-
产后盗汗 产后自汗治方
产后自汗是指产后出汗过多或持续不止;产后盗汗是指产婚在产后出现睡时汗出过多。醒来即止的症状。常伴随有身体发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等症状。 小方法: 1.保持被褥干燥 汗液在体表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刺激皮肤,也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细菌,所以应该保持卧室的被褥干燥,并经常换洗,最好不要使用凉席。 2.甲鱼鸡汤 产后自汗、盗汗的患者身体都比较虚弱,可把整只甲鱼切块,放人 1000毫升左右的清鸡汤中,加作料蒸熟,趁热佐餐服食。 3.小米红枣粥 小米有健脾补血,清解虚热的功效,对产妇体力恢复十分有益。取小米 200...
-
习惯性流产 中医滑胎治方
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滑胎,认为病因病机多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少,冲任二脉失其肝肾之所系,气血之所养,导致冲任不固,胎元不安或胚胎缺损,不能成形而屡孕屡坠,临床上常分为气血虚弱、肾气亏损和血热三型,前二者居多,治疗当以补气养血、益肾、调固冲任为主保胎治疗。 1气血虚弱型 症见屡孕屡堕,头晕目眩,身倦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来中空,滑而无力。治宜养血益气,补肾安胎。可采用补血安胎汤:熟地30克,制首乌30 克,当归10克,白芍10 克,人参15克,炙黄芪 30克,茯苓15克,白术 15克,川断20克,寄生...
-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 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 1.中成药外治方 ①金黄散:金黄散适量,用凡士林调匀外敷患处,包扎[占J 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⑦紫金锭:紫金锭40粒,放人开水中研为稀糊状,均匀涂于双层纱布上,外贴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续 3~5天即可。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③七厘散:七厘散5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备用。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
治乳汁清稀冰冷中医治方
病例:张某,女,27岁,初产妇。 2008年3月21日初诊。2008年3月生一足月女婴,产后乳汁尚可,哺乳:日后,偶尔发现左侧乳汁清稀冰冷,而右侧乳汁则温而稠,经西医治疗无效。查患者左侧乳房小于右侧乳房,无局部红肿包块,无压痛,唯左乳冰冷清稀量少,饮食尚可,口苦口干。其性急躁,常感胸肋胀满,时有头晕,舌淡苔薄黄,脉弦涩。证属肝气不疏,阳气郁而不达。处方:柴胡12克,炒白芍18克,枳壳9克,甘草3克,干姜5克,香附 6克,陈皮10克。3剂,水煎饭后服。 二诊:药后口苦、胸肋胀满减轻,乳汁略温,治已见效,仍宗前...
-
中医外治方对产后诸病颇有效验
女子产后,气血骤虚,易出现诸多病症,危害母子健康。中医外治方对产后诸病颇有效验,以下数方供选用。 产后发热老茅草叶、石菖蒲、陈艾各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 产后恶露不净益母草、红花、桃仁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黄酒调糊,外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产后遗尿桑螵蛸5克,研为细末,清水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外用纱布胶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产后乳头皲裂 恶露不下治方
编辑同志: 我剖腹产半个月了,但产后三天恶露就没了,医生给我开了五加生化胶囊、硝呋太尔片和补血益母丸,吃了十几天恶露也没再来,我平时饮食与一般产妇一样,为什么我的恶露会这样少呢? 湖南粟女士 粟女士: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产后恶露。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是不臭,一般恶露大约在产后三周左右就会干净。 您服用的这几种药都是活血化瘀的药品,需坚持服用20天左右;另外,建议您上专科医院做腹部B超,看看子宫内有没有淤血,若是没有淤血...
-
产后恶露淋漓 燥湿止带治方
黄某,25 岁,干部,1991 年12月14日初诊。 1991 年 11月9目足月分娩,产后恶露淋漓持续近40日干净,继出现带下量多,稀稠不一,腥臭,日换纸垫2~3次,无阴痒。乳汁稀少,腰脊胀坠,纳便尚正常。曾经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面色眦白,形体赢弱,舌淡,苔薄白,脉细。 诊断:带下量多。 辨证:脾肾阳虚,湿浊下注。 治法:温肾健脾,燥湿止带。 处方:补骨脂10克,党参2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黄柏10克,苍术6 克,忍冬藤lO克,炙甘草6克。4剂,每日 l剂,水煎服。 二诊(1991年12月18日...
-
月经不调的食疗治方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是:(1)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2)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3)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少;(4)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推荐验方如下: 1.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 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 2.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各适量。煮浓茶一碗,去渣,放红糖溶化后饮。每日一次。 功能:清热、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
-
女性崩中漏下治方
崩漏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取炒鸡冠花30克(鲜品100克)、红糖30克,加水适量,煎取药汁,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3-5剂即可见效。如果病情较严重者,炒鸡冠花的用量还可适当加大,连服10剂左右。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