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方 第4页

治方 第4页

  • 虚寒泄泻治方 解表和中治小儿泄泻

    虚寒泄泻治方 解表和中治小儿泄泻

    处方:茯苓、藿香、炒山楂、炒神 曲、炒麦芽各6克,麻黄、桂枝、半 夏、砂仁各3克,生姜3片。 用法:小儿根据年龄酌情加减剂 量,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解表和中。 主治:小儿泄泻,中医辨证为风寒 泄泻,症见肠鸣泄泻,鼻塞流涕,恶寒 发热,腹满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或 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郭云刚 治虚寒泄泻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20克,硫黄 粉12克,肉桂、丁香、吴茱萸、威 灵仙各10克。共研细粉,取药粉 lO克,用黄酒或米醋调成糊状敷 脐,每晚换药1...

  • 姜片虫病 简便治方

    姜片虫病 简便治方

    姜片虫病,是姜片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引起的一种疾病。生吃染有姜片虫幼虫的荸荠,菱角、茭白、藕等水生植物就容易得这种病。一般得病轻的没有什么感觉,重的就有肚子胀,肚子痛,肚子里面作响,大便有时泄泻,有时秘结,尤以大便时解出颜色象生肉、形状象姜片的虫体为特征。病人一般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浮肿。治疗宜以驱虫为主,佐以调理脾胃。 处方 (1)槟榔30一60克 乌梅10克 甘草3克 水煎服。早晨空腹1次服下。小儿剂量减半。 (2)香砂六君子丸(成药)每次10克, 日服3次,饭后 用水送下(此方于驱虫后调理用)。 预防...

  • 小儿遗尿症治方

    小儿遗尿症治方

    方药:桑螵蛸(盐炒)、补骨脂(盐炒)各10克,肉桂3克,金樱子、覆盆子、石菖蒲各8克,龙骨15克。加减:小便频数者加益智仁8克,乌药5克;下元冷甚者加制附子5克;脾肺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固涩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症。疗效:治疗42例,痊愈36例(遗尿停止,半年内无复发者),好转4例(遗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停止,偶有复发者),无效2例。疗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30天。有效率为95.2%。...

  • 小儿厌食症 内外合治方

    小儿厌食症 内外合治方

    侗医认为小儿厌食症多为饮食内滞,脾失健运所致。治疗上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内服药中,西洋参甘苦微寒,气阴双补;松苓健脾渗湿、益气安神;穿山龙、坝朵扁、莲子、芡实补脾和中固肠;芹蜡花消食健脾理气止痛;使君子驱虫消积;焦三仙化食助胃;槟榔下气消食、宽气除胀。外敷药中,胡黄连除疳热;雷档丢理气开郁、温肾阳;草入木燥湿健脾;芒硝沉降善消、化积消食。诸药组方具有健脾燥湿、行气消滞的作用。 外敷雷连散:胡黄连、雷档丢、槟榔、草人木、芒硝,按一定比例共碾为细末,用时以热水和醋调成膏状,取蚕豆大小药丸置于伤湿止痛膏中敷于脐部,...

  • 自幼患汗闭证,烦热不汗出,中药治方

    自幼患汗闭证,烦热不汗出,中药治方

    李某,女,17岁,湖南株洲人,因烦热,不汗出16年入院。 首诊:2013.05.24 患者自幼患汗闭证,暑天烦热难忍,皮肤灼热、干燥、粗糙,低热,口干,肢体麻木,甚则疼痛,食纳可,小便不黄,大便一日一行,质软。在西医院诊断为鱼鳞病,经中西治疗无效,长期使用润肤膏外涂。体查: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双下肢可见密集红色皮疹,摸之碍手,皮温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肺热亢盛,腠理闭塞。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茯苓10g 甘草3g 黄芩9g 玄参10g 天花粉10g 石膏20g 葛根30g 石斛1...

  • 婴幼儿夜间烦躁哭闹不睡 中医治方

    婴幼儿夜间烦躁哭闹不睡 中医治方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业务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黄连、黄芩、白芍、炙甘草各2~3g,生龙牡各6~9g,甜叶菊0.5g。(此为中药颗粒剂1剂之量。体重3kg用2g,体重5kg用3g,可视婴幼儿体重、月龄、病情增减。)...

  • 小儿伤食泄泻中医治方 儿童虚寒泄泻偏方

    小儿伤食泄泻中医治方 儿童虚寒泄泻偏方

    伤食泄泻 案1:吴某,男,2岁。体质素壮,食量较大,近因恣食厚味,重伤脾胃,以致食积不化,腹痛拒按,哭闹即泻,日数行,质稀,味如败卵。嗳噫食臭,温温发热,舌苔黄厚,脉滑实,治以消食导滞,运脾和胃。 处方:整枳壳1枚(开水磨汁冲服,入头煎),焦山楂6g,炒麦芽6g,连翘4.5g,莱菔子3g,茯苓6g,炒薏苡仁6g,炙鸡内金2.4g(研末和服),通草2.4g,干荷叶6g。1剂。 二诊:药后矢气频频,泻虽减而腹部胀甚,舌苔黄腐,脉仍滑实,示宿食业已下行,应因势利导,化滞通腑,勿谓泻不宜通也。...

  • 小儿佝偻病 中药治方

    小儿佝偻病 中药治方

    治小儿佝偻病方:黄芪、菟丝子各20克,牡蛎、苍术、麦芽、甘草各10克。以上为1剂量。水煎取药液200毫升,3个月内者每次服5毫升,3—18个月者每次服10毫升,18个月以上者每次服15毫升,1日3次,连服4周为1疗程,一般服1—2疗程。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壮骨。主治: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疗效:治小儿佝偻病38例,疗程4—12周,显效3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1.6%。 点评:本方以黄芪健脾益气,菟丝子补肾壮骨;苍术燥湿健脾以助运;牡蛎既安神,且敛汗;麦芽和胃;甘草既助黄芪益气,...

  • 小儿腹泻腹痛 扶正治方

    小儿腹泻腹痛 扶正治方

    小儿易感腹泻方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虚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均易引起腹泻。本病最易耗气伤液,重症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迁延日久不愈,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 故治疗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调理脾胃、利湿止泄。方用小儿易感腹泻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炒鸡内金3克,炒山药3克,炮姜3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和胃,燥...

  • 小儿湿泻,湿咳,湿温,黄疸临床治方

    小儿湿泻,湿咳,湿温,黄疸临床治方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肺脾本虚,易感受外邪。脾虚既容易遭受外湿侵袭,也容易滋生内湿。长江中下游一带,水泽众多,亦有长夏梅雨,即叶天士云“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小儿湿证常见泄泻、痢疾、湿疹、厌食、咳嗽、痰饮、黄疸、湿温等病。湿性黏滞重着,历代认为治湿均不宜速。但孙浩认为脾虚是生湿之本,健脾是理湿之纲,对于小儿来说,病情变化较快,但湿既形成,务必速祛。速祛之法有发汗、利水、祛痰三法,可根据不同证候灵活运用。 湿泻 曹某,男,2岁。手足欠温,头及胸背扪之...

  •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 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其主要证 型为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 虚弱三型,常采用“健脾、运脾、 养胃”等法治疗,却常常久洽不 愈。若能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 点,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审证求 因,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证见 厌食或拒食,进食一多,大便中 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精神较 差,形体消瘦,抵抗力低下,舌质 淡、苔薄白,脉弱无力。其病机为 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后天喂养不 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使脾 胃虚弱,运化无...

  • 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 治方

    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 治方

    布渣叶10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6克,荷叶6克,薏苡仁6克。 上药煎熬45分钟后,加入冰糖10克,待溶化后当茶喝。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食纳大增。 春夏季南方雨水为患,气候潮湿,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此验方具有清热祛湿、开胃醒脾之功,且气味芳香甘甜,颇受小儿喜爱。...

  • 前列腺增生 淋证病治方

    前列腺增生 淋证病治方

      案例   柳某,男,76岁。2010年4月13日初诊。   患“前列腺增生”10余年,尿细、尿不畅。近1周尿不畅加重,伴尿痛、尿不尽,小便时常有大便出,夜尿4~5次,口中和。舌苔白微腻,脉沉细。辨六经属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甘姜苓术汤合当归赤小豆散合蒲灰散去滑石加薏苡仁、血余炭、桑螵蛸证。处方:苍术18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炒蒲黄10克,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血余炭10克,桑螵蛸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20日二诊:诸症减轻,小便较...

  • 前列腺增生症如何治疗?老中医李孔定治方

    前列腺增生症如何治疗?老中医李孔定治方

    李孔定,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疑难杂症。通关丸,又名滋肾通关丸,出自《兰室秘藏》,方由黄柏、知母、肉桂组成,原主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李老善用此方化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常以小茴香代肉桂,既能通阳化气,又无燥热伤律之弊,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前列腺增生症。张某,男,62岁。诉小便余沥已6年。近2月来小便艰涩淋沥疼痛,夜尿频数达7—8次,B超检查提示为前列腺中度增生。服国产及进口之西药均无显效,而欲求中医治疗。 诊见舌黯淡,苔白厚少津,脉弦细...

  • 慢性前列腺炎 尿频尿急治方

    慢性前列腺炎 尿频尿急治方

      白某,男,30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慢性前列腺炎1年余,症见尿频、尿急、早泄,伴见性欲减退,双膝酸软,有汗出,口干,夜尿不多,纳食尚可,大便偏稀,每日2~3次,饮食不慎易腹泻。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桂枝龙骨牡蛎汤合二加龙骨汤加金樱子、韭菜子、苍术证。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白薇12克,炙甘草6克,生龙、牡(同煎)各15克,制附子(同煎)10克,金樱子10克,韭菜子10克,苍术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29日二诊:尿频...

  • 不射精症中医外治方

    不射精症中医外治方

    不射精症是射精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性交时有正常的性兴奋,阴茎勃起坚硬,性交时间较长,但无性欲高潮,没有精液排出的一种病症,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长期不愈,会影响夫妻和睦,家庭团结。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精液匮乏,精道不畅,精关开合失司所为,当补益脾肾,疏通精道,恢复精关开合功能。 但本病治疗颇为棘手,因而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1.麻黄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连续7-10天。 2.细辛、仙灵脾各20克,五倍子30克,水煎取汁,趁热熏洗...

  • 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方

    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方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属于“癃闭”、“淋证”等疾病范畴,前列腺增生患者常有尿频、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或量少色清、排尿后仍有膀胱紧迫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等症状。下面就介绍一下用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法,谨供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 皂药粉    原料:皂矾、黄药子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研成极细的药末。将2克的此药末置于患者的肚脐中,再将少许的温水缓缓滴入肚脐,并用毛巾覆盖15~20分钟,使此药末逐渐被脐部吸收,可每天用药1次。排尿困难、有尿潴留的前列腺...

  • 前列腺炎茶方 外治方

    前列腺炎茶方 外治方

    前列腺炎饮中药茶 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白浊”、“精浊” 范畴,是由下焦湿热、气化失调所引起 的,用清热解毒利湿类中药可以治疗。取 败酱草lO克,蒲公英8克,赤芍、山茱 萸、山药、丹参各5克,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连用5天。 李翔 前列腺炎外治方 冰片1克,白胡椒8粒,分别研成细末。洗净脐部,常规消毒,先把冰片放入脐孔,再用白胡椒末填满,外盖塑料薄膜,以胶布密封。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

  • 甲状腺引起性问题中药治方

    甲状腺引起性问题中药治方

    很多人在“性”趣不高的时候,总感觉不好意思去看医生,而是自行去药店买药吃。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黄传兵提醒,引起“性”趣不高的因素有很多,甲状腺功能异常就是一方面。 黄医师介绍说,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甲元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引发性激素的代谢障碍,进而影响性欲,导致夫妻生活不和谐。出现这种情况,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用中医进行适当的调理,可促进性功能的恢复。 甲减 黄芪、牛肉、羊肉等有益气温阳的作...

  • 前列腺增生症 蜈蚣三七粉主治方解

    前列腺增生症 蜈蚣三七粉主治方解

    王劲松,1965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医学硕士,江苏省徐州市名中医,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师承于首届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著有《王劲松中医精室论》《男科专家临床随笔》等。 组成:蜈蚣3g,三七粉3g(冲服),三棱、莪术、川牛膝、制半夏、茯苓、泽泻、车前子(包煎)、柴胡、当归各10g,丹参、巴戟天各15g,山茱萸20g,黄芪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功效:补脾肺,助肾气,化湿浊,逐痰瘀。 主治:前列腺增生症,证属阴精阳气不足、湿浊痰瘀内阻者,或脏...

  • 阳痿怎么恢复 青海名医治方

    阳痿怎么恢复 青海名医治方

    阳痿怎么恢复 青海名医治阳痿(脾虚)方 处方:黄芪、党参、薏苡仁各25克,仙灵脾、白术、茯苓各18克,雄蚕蛾10克,白豆蔻(后下)、补骨脂、山茱萸各8克,肉桂5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出现梦遗,加莲子肉、锁阳。腹泻者加白扁豆、山药。口干欲饮,加麦冬、五味子、女贞子。嗳气反酸,加山楂、麦芽。 功效主治:健脾除湿,助阳振痿。用于治疗阳痿,中医辨证属脾虚型。表现为阳痿不举,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气血虚弱,肢体沉重,体胖多痰,大便溏泻,阴部多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 阳痿的偏方治方2

    阳痿的偏方治方2

    蛇床子、菟丝子各30克,五味子15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服6克,每日3次。 [适应证]阳痿命火衰微证。...

  • 男性不育的原因及调治方法

    男性不育的原因及调治方法

    男性不育,主要有性功 能不全(如阳痿、早泄、不排 精等)、精液不正常,如精液 过少(每次排出量不足2.5 毫升)、精子数量不足(每毫 升少于6000万,甚或无精 子)、精子活动率低(不到 60%)、畸形精子(超过20%) 等因素,这些因素均难于孕 育,即或偶能受孕,亦往往 胚胎发育不良,容易导致早 期流产。中医书籍过去有 “精气清冷”的描述,可能属 于此类。但也有精液液化时 间过长(超过1小时仍不液 化甚或24小时仍不液化 者),也足以影响受孕,此多 属阴虚内热,调治时不宜用 温补。此外,男...

  • 包皮龟头炎三治方

    包皮龟头炎三治方

      1.金银花、连翘各20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百部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生甘草20克。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30克,龙胆草10克,炮山甲6克,川芎12克,全蝎2克,蜈蚣1克。将上药用75%酒精浸泡7天,用棉签蘸取该液擦患处。每天3~5次,连用1周。   3.野菊花30克,荆芥、防风、艾叶、川椒、明矾各10克。水煎外洗。每天分早晚2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7天。...

  • 阳痿的偏方治方1

    阳痿的偏方治方1

    淫羊藿、党参、黄芪各30克,当归、远志、白术、炙甘草各10克,龙眼肉12克,仙茅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阳痿心脾受损证。...

  • 阳痿的偏方治方3

    阳痿的偏方治方3

    制附子(先煎)、巴戟天、枸杞子、阳起石各10克,仙茅、仙灵脾、熟地各15克,菟丝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阳痿肾阳亏虚证。...

  • 房事不举(阳痿)中药治方

    房事不举(阳痿)中药治方

    阳痿是指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驰纵,引起阴茎痿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可表现为房事不举,但睡梦中易举;也可表现为举思交合,但临房即痿;还可表现为举而不坚,不能持久。阳痿常与遗精、早泄同时并见。 中药方 :川芎、郁金、韭子(韭菜子)、小茴香、刺蒺藜各15克,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阳起石、覆盆子、枣皮、柑橘、莬丝子各20克,元胡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次。 中医认为本病常见的病因有命门火衰、心脾两虚、肝郁不舒、湿热下注等。本方中川芎、郁金具有活血化淤的...

  • 阳痿分两类:中药治方

    阳痿分两类:中药治方

    阳痿分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这是阳痿的主要分类方法,对识别、诊断与治疗阳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功能性阳痿顾名思义是由于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一般起病比较突然,常有恐惧、抑郁、焦虑、惊吓、内疚、紧张等精神刺激因素。而器质性阳痿一般起病比较缓慢,常表现为逐渐起病,进行性加重,多与性器官和其他脏腑器官生理解剖上的器质性异常或某些药物中毒、外伤等有关。 治方:枸杞子 甘菊花 菟丝子(酒煮捣成饼)各60克 山茱萸(去核) 天门冬 白茯苓各90克 淮熟地(用生者,酒蒸9次)120克 肉苁容(酒洗去鳞膜...

  • 外治方治疗阳痿数则

    外治方治疗阳痿数则

    外治方用药简单.配制容易,采用外治法治疗男子阳痿可取得良好效果。 1.青盐500克.急火炒烫装入布袋,.热熨下腹部.袋冷即换.每次1小时,每日2次. 2.吴茱萸180 克.白酒适量拌匀,用布包成数小包.蒸 20分钟.趁热以药包熨脐下、足心,冷即更换。每次20-30 分钟,每日2次。 3.生姜、小茴香、大葱等份.捣碎,装入布袋.炒热后熨脐下.袋冷即换.每次30~40分钟,每日2次。 4.五倍子、炙黄芪各6克.硫磺3克,共研为细末.放入大附子(挖空、内.再放入2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至酒干, 取附子捣成膏.敷于...

  •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慢性盆腔炎 腹疼痛治方

      李某,女,42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自诉少腹疼痛一年余,常有带下伴腰酸乏力,月经先期,量少色淡,延日不止。曾经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服中、西药,效不佳,望其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辨证为脾气不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冲任不畅,治以升阳除湿汤加减:生黄芪18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白果仁5克,桂枝5克,炒苡仁12克,元胡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