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第154页
-
六剂大柴胡汤治腹痛下利顽症速效案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可和解少阳,通下里实。药物组成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该方为太阳病传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兼阳明化燥成实证而设。笔者曾治疗一位腹痛下利患者,收效甚好,现总结如下。 包某某,女,73岁,因腹痛下利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中药西药皆用,不效。患者自认为得了不治之症,要求出院回家,其家人遂带患者求诊于中医。2007年8月16日初诊,刻下腹痛45天,伴下利清水,色黄而臭秽,日五六次,每每进...
-
胃痛的诊断与治疗 观察疼痛的位置时间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
-
木防己汤治疗胃痛一例
患者李某某,女,47岁。2017年7月31日来诊。诉胃脘痛1天。胃痛不喜按,伴气短乏力、纳差、口干喜饮、烦热不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沉弦,诊断为支饮。 方药:防己12克,桂枝10克,生石膏45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3剂。服后症已。 胃脘痛,首当分寒热虚实,然后辨清兼挟病邪,方可药到病除。此案患者胃脘痛而不喜按,但又伴气短乏力、纳差,为虚实夹杂之症,口干、烦热属阳明,舌苔白腻并气短为内有停饮,纳差为胃虚表现,胃痛却不喜按当属水停心下伴气上冲所致。辨六经当属少阳阳明太阴合病。《金匮要略》痰饮咳...
-
胃脘痛 验方枳实益胃汤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枳实15克,生地黄15~30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北沙参15克,...
-
胃痛方药:枳术丸加减
谷某,女,2019年7月19日初诊。诉胃痛、反酸、烧心4年余,加重3周。自诉因患高血压、高血脂,故常年服用降压、降脂药。2015年出现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在协和医院行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服用医生开具的达喜酸铝碳酸镁片等药后,觉症状减轻可以忍受,遂未再继续治疗,直至2019年6月24日,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加重,不可忍受,在火箭军总医院住院4天,住院期间做了肠镜及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伴食管反流。出院后服用医生开具的瑞巴派特片、安达铝镁加混悬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周,感觉症状丝毫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
-
夏季胃脘痛 食满积滞型可选用舒肝丸
到了夏季,炎热多雨,不少人出现胃痛。胃痛在中医称胃脘痛,容易在夏季出现发病高峰。由于胃脘痛出现在上腹近心窝处,故古人又称“心痛”,现代医学中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属于这种病,该病的分型用药如下。 脾虚湿热型胃痛可选用中满分消丸:该丸具有健脾行气、祛湿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脾虚湿阻、水湿中阻(食少、腹胀、便溏、水肿等)引起的胸满胀闷、气臌、水臌、血臌、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炎、盆腔炎等,以及肠梗阻等引起的腹满、胸部胀满、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
腹鸣隐痛大便溏泻 治法温肾健脾方药
殷某某,男,76岁。1998年2月23日初诊。现腹鸣隐痛,大便溏泻次多6月,加重1周。患者6个月来因饮食不洁而出现腹痛下利,诊为慢性肠炎。经常服氟哌酸等未见明显好转,仍大便溏泻,每日少则2~3次,多则8~9次,带有白色黏冻,伴腹鸣漉漉,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状如气利。多次查大便常规均为“黏液”,未见红白细胞,3次培养均为阴性。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周来诸症加重,纳差,乏力,消瘦明显。查体:高龄慢性病容,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弦。腹软脐周轻压痛,肝脾未及,有慢支咳喘病史多年。 诊...
-
广西民间草药烫熨治胃炎疼痛
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疼痛是胃炎 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 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控制疼痛是必 要的。临床运用壮药烫熨疗法治疗胃炎, 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小钻、搜山虎、穿破石、五指牛 奶、香加皮、毛老虎、稀莶草、九节风、大 活血皮、千斤拔、徐长卿各50克。 用法: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 煎煮取汁500毫升后,其药渣装人一棉 布袋中,即制作成中药包。棉布袋用一大 小为30厘米x30厘米的棉布缝制成。将 药方煎煮取汁后,其药渣装入棉布袋中 制作成中药包备用。治疗...
-
怎么老容易鼻子堵咽喉痛
江苏读者林伯:我今年70岁,一到冬天就容易鼻子堵、咽喉痛,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位读者出现的症状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与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有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些患者一般抵抗力较弱,每逢天气变化就极易感冒,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甚至咽喉肿痛,冬春季更为明显。从中医角度来说,这多由肺气虚寒、卫外不固等因素导致,可以尝试用膏方进行调理,膏方中可以适量添加核桃仁、生姜、红枣等。饮食方面,可选择瘦羊肉,搭配生姜、当归一起炖煮。肺阴虚者可用百合、糯米、花生米煮粥食用,或以银耳配鲜梨炖汤服用...
-
发热恶寒头痛 周身酸痛 典型病案介绍
笔者于2014年1~2月期间,根据2014年甲午年农历运气特点,以少阳经和阳明经主方柴胡白虎汤为主,治愈10余例季节性流感高热患者,现将典型病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病案 王某,男,56岁,2014年1月30日初诊。 患者主诉发热8天。患者因劳累受凉致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13×109/L,N72%,胸片示肺纹理增粗。经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治疗3天,仍然发热,故来诊。刻下患者发热,体温40.1℃,以午后为甚,不恶寒,无身痛,咳嗽不显,口干欲饮,口苦,恶心,大便5天未...
-
感冒咽喉肿痛 薄荷糖烧广柑
薄荷糖 用白糖500克,薄荷粉30克,将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用小火熬至变稠,倒入薄荷粉,用勺搅匀,继续用小火熬至可以用勺挑起丝(但不粘手)时,即可停火。然后再将熬好的糖倒入抹有食油的大盘中,待稍凉后,用刀切成小块,即可食用。随时服用,此糖作用消肿,清利咽喉,生津止渴,适用于感冒咽喉肿痛,头昏发热,口干舌燥等症。 菊花银花广柑酒 用菊花30克,银花15克,鲜广柑1个,白酒500毫升。将菊花、银花洗净,鲜广柑带皮切成小块,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昼夜即可。每天2次,每次25毫升。菊花清热明目...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消除或缓解
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