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25页
-
尿液泡沫增多,方药拟四君二至丸加减
胡某某,女,26女,2013年5月26日,因“尿液泡沫增多7月,反复颜面、双下肢浮肿20日”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稍倦,时有咳嗽少痰,口干无口苦,面部红斑,颜面浮肿,双下肢重度浮肿,胃胀及胃脘部不适较前减轻,纳差,眠可,尿中多泡沫,大便尚可。舌淡暗,苔白偏腻,脉沉细。5月25日患者浮肿较前加重,遂至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查尿常规提示:潜血3+,蛋白3+,肝功:白蛋白14.6g/L,血脂:总胆固醇16.72mmol/L,甘油三酯14.00mmol/L,免疫6项提示:C30...
-
精神疲倦,反复浮肿,方选四君二至丸加减
苏某某,男,64岁,2013年7月15日,因“反复浮肿2年,加重3月”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疲倦,自觉乏力,双下肢重度浮肿,无腰酸腰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皮疹,无气促心悸,口干无口苦,纳眠可,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尿量尚可,夜尿4次/夜,自诉未见肉眼血尿或明显泡沫,大便正常。舌淡,脉细。2013年3月,患者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再次加重,疲乏,遂于广医三院行双肾及肾血管彩超:1.双肾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双肾血流显示丰富,肾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正常。生化提示尿蛋白:...
-
痛风急性期病机从病机出发创立二金汤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类物质代谢异常,导致尿 酸产生过多和 ( 或) 排泄减少,使尿酸盐浓度超 过机体正常范围而诱发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根据 其病程发展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发作期、临 床缓解期和慢性迁延期 [1 ] 。当机体内过量的尿酸 钠微晶体在关节周围沉积时,可诱发机体产生异物 性炎症反应 [2 ] 。痛风发作的急性期表现为突发单 关节或远端关节的红肿热痛,半数以上首发于第一 跖趾关节,以夜间发病为多,严重者可出现功能障 碍 [3 ] 。结合痛风急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通过总 结急性期的病机特点,拟定二金汤,辨证...
-
车前子治疗高血压二方
车前子、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大车前的种子和全草。别名牛舌头、猪耳朵。在西北主要生于地边、路旁、渠边等地,农村人常用车前子或车前草治疗头晕目眩、痢疾等病症。车前子性味甘寒,归肾、肝、肺经,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淋涩;暑湿泄泻;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等;痰热咳嗽;高血压等病症。车前草性味功用基本同车前子。 现代药理学证实:车前子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对水分、钠盐、尿酸、尿素的排泄,还可抑制肾脏草酸钙结晶沉淀;也能降低血压,其中对舒张压的降低很有疗效。单味车前子治疗老...
-
痛风高尿酸方解 三妙二草痛风方
施仁潮,男,1954年出生,浙江天台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潘澄濂,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腹泻等胃肠病。编著有《名医朱丹溪论治痿痹的经验》《骨关节病中医保健》《胃肠病中医保健》等。 组成:苍术12g,酒黄柏9g,牛膝9g,猫须草30g,车前草30g,桃仁9g,酒地龙9g,神曲15g,桂枝3g。 功效:清热利湿,泄...
-
周仲瑛治疗重型肝炎案二则
案一 沈某,男,14岁,学生。1992年7月24日入院,1992年9月3日出院。两旬前开始感觉乏力,纳差,食量较正常减少一半,恶心厌油,上腹饱胀隐痛,尿色黄似浓茶,面目皮肤黄染逐渐加深,经当地医院治疗病无好转,昨来本院血查肝功能异常,谷丙酶(ALT)520u/L,麝浊(TTT)8u,总胆红素(TSB)362.52 μmol/L收治住院。以往无肝炎史。查体:T 37.℃,P88/分,R22次/分,BP 17/8kPa,神萎,皮肤深黄,巩膜呈金黄色,肝肋下2cm,剑下3cm,质Ⅱ°,轻压痛,叩痛...
-
米烈汉用滋肾清肝饮治验二则
全国名中医米烈汉是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善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滋肾清肝饮是米烈汉临床常用的方子,组成为:熟地,炒山药,酒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柴胡,黄芩,当归,白芍,山栀,酸枣仁。出自清代高鼓峰《医宗己任编》,原方无黄芩,用于肝郁化火伤阴,症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身体忽热忽止;还治胃脘痛、大便秘结,肝血虚。米烈汉用该方治疗各种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肝胆郁热的内科疾病,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 滋肾清肝饮方解 滋肾清肝饮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君药;以山萸肉养肝血而涩肾...
-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精血不足,正气亏虚,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痰瘀气滞,合而为痹。笔者在临证中,以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加减治疗痹症效果良好。 案一 患者,男,47岁,农民。主述:左髋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2月且伴膝关节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刻下:精神萎靡,双髋、双膝部肿痛,皮色正常,微热,行走困难,身重,微恶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暗淡,舌苔黄...
-
胃脘部痞胀 二陈汤
王某某,男,38岁。于2006年4月21日就诊。患者因1月前食冷食后,自觉胃脘部痞胀,食后症状加重,当时到某医院检查一切正常,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口服,1日2次,1次1包,服10天后,效不显而停药。近7天症状加重。刻诊:胃脘部不舒,痞塞胀满,食后症状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头重如裹,小便少,大便不通。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沉滑。患者2年前做过脾切除术。诊断:痞满。为中气不足,湿停遏阳,升降失常所致。治以利湿补气,升清降浊。方予二陈汤加味。处方:清半夏、茯苓、苍术各15克,陈皮、白术各12克,甘...
-
阻塞性肺气肿治疗宜扶正祛邪二方
肺气肿是肺泡腔扩大,肺泡内充气增多而导致肺组织的强力减退和肺的容积膨大。肺气肿可分为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牲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等临床类型。阻塞性肺气肿是肺气肿中最常见、影响身体健康最严重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人或老年人,且多发生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之后。凡能引起支气管的炎性变化,使通气阻塞的,都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缓慢,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气急。早期症状较轻,劳动时才发生气急,随着肺气肿程度的增加,气急症状就逐渐明显,甚至平地走路或...
-
治感冒后咳嗽 麻旋二虫饮
胡国俊,男,1946年出生于皖南中医世家,尽得其父胡翘武先生(系安徽省著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医学真传。从医近50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中医专著3部。 组成麻黄8克,旋覆花(包)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杏仁10克,炒白芍10克,枇杷叶10...
-
三伏贴治疗哮喘虚证二则
敷贴处方及用法: 白芥子30克。延胡索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研为细末,加冰片15克.麝香1 克,混匀,以生姜汁调和,于三伏天(三伏天即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目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的每伏第一天用胶布贴于患者穴位上。每穴敷贴药量约0.25 克。贴后大多数患者敷贴部位都有发热感.嘱咐贴3-6 小时后去掉。 表寒肺热证验案 本证症见咳喘上逆,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病机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治宜解表...
-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二)
风痰上扰症见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甚者神志迷蒙,肢体发麻,或见半身不遂,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风豁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茯苓、天麻、胆南星、石菖蒲、地龙各12克,陈皮 5克,代赭石30克,白术、僵蚕各10克。 病例:路某,女,56岁, 2004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有高血脂症6 年,经常头晕头痛,胸闷反恶。今日上午因情志不遂而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语言不清,约10分钟自行恢复,当天下午又重复发作三次,持续时间亦约10分钟而来就诊。查血压130/80 毫米汞柱,舌淡、苔白腻...
-
眩晕对因而治 药膳二则
眩晕是一种症状,引发眩晕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耳源性疾病临床上较常见,梅尼埃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并有典型的眩晕、听力减退和耳鸣三联症状,且易于复发。耳迷路炎、前庭功能障碍也是发生眩晕的主要病因之一。有些老人患中耳炎或某种病毒感染时,也可发生眩晕。 ▲颈椎病变由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的退变,椎间隙变窄,椎动脉受压,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其分支内听动脉循环障碍而引起眩晕。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平时颈部活动较少,若是猛然扭动头颈或使颈部过分后倾,往往也会成为眩晕之诱因。 ▲高血压因血压升高,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