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岁 第3页

百岁 第3页

  • 百岁老太 梳不离手

    百岁老太 梳不离手

    今年107岁的黄没芬老人平时有个习惯,就是梳不离身。每天都要用木梳子梳头发,一天好几次。本来她的头发全白了,由于常用梳子梳头,竟然长出了黑发。谈到梳头的健身之道,老人说,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养生“五宜”中,就有“发宜长梳”的经验之谈。人体许多经络汇总于大脑,常用梳子梳头,可活络筋骨,疏通血脉。 黄没芬现住上海浦东新区,是个庄稼人,春种秋收样样挑得起,练得了一身好身骨。九十岁时还能种丝瓜,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从不喊累。她的饮食很有特点,每餐都喝一碗粥,粥的品种非常多,皮...

  •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

      健健康康活过一百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个世纪前美国人平均寿命只有54岁。早夭的儿童很多,好在有了疫苗、抗生素、卫生保健和更好的母婴护理,现在的人更有可能活到老年,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去世,如刚刚去世的邵逸夫老先生就是以107岁的高龄作古的。现在世界人均寿命每年增加3个月,在欧美等发达地区,人均寿命每10年也有两年左右的增长。   但是活过一百岁也面临着如下两个巨大的难题。首先,我们每多活一年,就意味着又给体内的细胞和器官添了一年的损伤,而慢下来的细胞修复系统不大能够处理这些损伤。其次,对于像癌症、心脏病...

  •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在重庆市潼南县上和镇,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丁英中的。原因很简单,今年101岁的丁英中是镇里唯一健在的百岁老人,而且老人终身未娶,是住在敬老院里资格最老的“光棍”。用当地人的话说:丁英中老人就像一面镜子,只要看到他,老人们都会变得乐观起来,不会哀叹自个已经老了;同时,他又像敬老院的一块“活招牌”,看到他就知道敬老院的生活不错,日子过得很幸福。 丁英中出生于1913年10月14日,家中共有6个兄弟,他排行老大,其余五个都已去世了。老人自小就特别勤快,煮饭喂猪,犁田...

  • 百岁老人 饮食均衡 荤素搭配

    百岁老人 饮食均衡 荤素搭配

      105岁周敬杰:顿顿吃素就是好   科学的说法是,饮食要均衡,要荤素巧搭配。传统的说法是,吃素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在105岁老人周敬杰婆婆身上,似乎传统的说法更显灵验一些。   据称,周敬杰老人一生都吃素食,从不沾油荤。也许是老人小时候生活贫苦,没有油荤可沾,不知油荤的美妙,就像很多人没有条件吃山珍海味,不知其中美妙滋味一样,也就有意无意将其屏蔽在自己的饮食之外。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就算现在不再愁吃愁喝,也依灰按照惯性继续远离油荤。但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老人不说,别人也不能妄猜...

  • 助你长命百岁

    助你长命百岁

    健康长寿不只是吃得好、睡得香那么简单。长寿有许多“好朋友”,经常与“他们”相处,就能助你长命百岁。 与友为伴 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因此,退休后不要憋在家里,要多和老朋友聚聚,试着主动向邻居问好。接触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更多地锻炼记忆和语言表达功能。经常说话还能使面部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通畅。 与动为伴 适度运动不仅能强健骨骼,还会促进骨的生长。老人应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慢跑、骑车等,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扫地、浇花等家务也有利关...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百岁
  • 百岁老人长寿经验

    百岁老人长寿经验

    素有“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美称的浙江省丽水市所辖9县(市、区),截止2013年底,该市共有100岁以上老年人186名。最近,丽水市中医医院开展“百岁老人中医药健康行”活动。该院组织40余名志愿者,历时两个多月,走访了丽水市城乡大街小巷和偏远村落,登门访视了98名百岁老人,调查其健康状况及长寿经验,并运用中医理论对百岁老人进行养生保健系列研究,为发展丽水休闲养生经济提供参考。 百岁老人的基本情况 98名老人男性36人(占36.7%),女性62名(占63.3...

  • 百岁寿星 养生因时而异

    百岁寿星 养生因时而异

    百岁寿星耳聪目明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但凡每天早起的人都会发现,只要天上没有刮风下雨,在镇政府广场上,总能准时看到虞华可老人练拳的身影。虽然老人的身手不能给人以疾风暴雨般的快感,但缓慢中不失沉稳,犹如一棵百年老树蕴藏着底气。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至今耳聪目明,头脑灵活,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明星”,可谓是妇孺皆知。在这里,只要问到老寿星,人人都知道是虞华可。在社区人眼里,虞华可老人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总是让人感慨生命的顽强,感慨生命不可预知的魅力。 虞华可老人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

  •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长寿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基因的影响只占约15%,而85%都和后天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我修养占60%。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节制饮食,没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等因素更有利于长寿。   本报记者何君林采访了重庆境内的一群百岁老人,去探寻一番他们的长寿之道。   114岁郑会芬:爱吃肉爱喝酒爱喝水   郑会芬老人,出生于1900年5月,眼看就要满114岁了。她不仅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也是目前重庆市最长寿的人,2011年还被中国老年学会誉为&ldqu...

  • 百岁寿星 洋葱 童心未泯

    百岁寿星 洋葱 童心未泯

    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兰河街道办事处和兴社区的刘永海老人今年已经105岁了,住在离家不远的一家老年公寓,他在老年公寓生活得很开心,和室友们相处融洽。老人每天都要去附近 的菜市场散步,老人眼不花,生活自理没问题,只是耳朵有些背。 刘永海过完100岁生日时,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就决定去住老年公寓。据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平时吃的食物跟大家一样,他的饭量很好,早饭能吃2个馒头,午饭能吃2根麻花,晚上还能吃一碗饭,可能跟他每天都去菜市场有关。有些特别的就是他每顿都会吃一个生洋葱,也会吃几瓣大蒜,还能喝点啤酒。头...

  • 夏季练习养生功法 百岁简单生活

    夏季练习养生功法 百岁简单生活

      今年的农历正月初五,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的慈母陈省迎来了百岁华诞。陈省育有10名儿女,如今子孙满堂。   陈省老人很乐观,喜欢热闹,年轻时喜欢绣花,老时还能穿针引线。虽年逾百岁,但她还保持劳动的习惯,经常自己洗衣、煮饭,一日三餐的饮食清淡,从不挑食。每天茶余饭后,她还要四处走走,跟邻居聊天说笑。   陈老连小学都没上过,却会画画。在老人家里的四方桌上,常年放着她喜爱的茶壶、茶具、绘画的工具。她时常信笔拈来,就把生活中的花花草草表达在书画间。她说,从16岁嫁到凤山,她就想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画下来...

  • 徐中玉先生已逾百岁高龄 其养生之道

    徐中玉先生已逾百岁高龄 其养生之道

      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先生,生于1915年,已逾百岁高龄,其养生之道也颇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简朴,仁者风范。徐先生一生生活及其简朴,至今住在没有装修过的9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且没有一件新式的家具,用的灯也是最为简易和原始的白炽灯管,连老花镜,都是花15元钱在地摊上买来的。先生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一些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如此简朴的生活,令人赞叹;而他却一下子拿出100万元,捐给华东师大中文系,资助贫困学生;仁者之风,令人景仰!   饮食有节,无欲则刚。在饮食上,除了新鲜时蔬...

  • 百岁寿辰的马识途

    百岁寿辰的马识途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所了解的人,应该对马识途不会陌生。笔者记得儿时读书,小学课本里就有马识途的一篇散文,那阵子老师就讲马识途是位老作家。眼下几十年过去了,笔者早已过了不惑之年,而曾经的老作家马识途依然健朗着,只是耳朵有点背,但戴着助听器也能与人正常交流,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今年迎来百岁寿辰的马识途,就像一条流淌了一个世纪的长河,也像一本撰写了一百年的厚书,其内容磅礴而繁杂,其生命的厚度与高度都令人仰慕。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16岁为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百岁
  • 百岁寿星唐永付

    百岁寿星唐永付

      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能够下地挖田埂,能够扛起连枷打高粱,一顿能吃一碗肉,要不是老人亲口说出,你恐怕会说这是一条捏造出来虚假新闻。   前不久,笔者与2名镇村干部,到重庆市潼南县米心镇禅鹤村拜访了这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1913年十月初七出生的百岁寿星唐永付。   能挖田坎打高粱   笔者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老人正躺在床上养神。听到客人登门拜访,老人精神为之一振,赶紧穿上衣服,来到堂屋坐下,兴致勃勃地与笔者摆起了龙门阵。   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很好,口吃也很清楚。...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百岁
  • 马寅初活到了一百岁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马寅初活到了一百岁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马寅初,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一生经历丰富,留过洋,坐过牢,当过大官。但尽管磨砺不断,他仍能保持家庭幸福且学术有成。在他90岁时,他还能承受直肠癌根治这样的大手术,并且继续生活了10年,这与他良好的身心素质有很大关系。   马寅初因为出生在马年、马月、马日、马时,本身又姓马,被乡邻认为是“五马齐全”的非凡人物。然而,马寅初的非凡,更多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为人处事与作学问的朴实风格上。他一生坚持真理,敢说敢为,从不随波逐流屈从于势力。这让他心里一直都很坦荡,也很安慰...

  • 六大秘诀成就莱州寿星的百岁传奇

    六大秘诀成就莱州寿星的百岁传奇

    2009年10月19日中国老年协会授予山东省莱州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中国北方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跻身中国“十大长寿之乡”行列。那么中国十大长寿之乡莱州的百岁老人如何养生呢? 得天独厚好环境。自古就是长寿地 莱州依山傍海,既有云峰山、大基山、寒同山等道教文化名山,又有尚家山、崮山、马山等原生态野外旅游胜地,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宜居地方。莱州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气候湿润爽人;莱州土壤质地适中,富含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当地人少有心脑血管发病;莱州生活...

  • 梅九如:厚德精术 百岁不休

    梅九如:厚德精术 百岁不休

    当你走进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名医堂,会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中医,正和蔼可亲地接待着慕名求治的患者,一丝不苟,他就是99岁的江苏省名中医梅九如。 临证近80年,梅九如积累了极为丰厚的临床经验。近百岁高龄依然在医疗一线行医和治学的,不仅在海安市和南通地区独一无二,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 名师门中出高徒 勤学苦研成良医 梅九如生于1921年,祖籍江苏海安。少年时代进私塾习读四书五经8年,国文功底深厚,为学习中医典籍打下坚实基础。其父梅海秋一生喜读诗文,嗜爱医学,通晓医理,梅九如受其影响,父子经常...

  • 拜访百岁老人

    拜访百岁老人

      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江村,住着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容沛兴。容沛兴在1914年9月20日出生,习武近八十载,年轻时曾任村里的洪拳教练,直到现在,他仍然会每天耍上几招。老人育有两子两女,现已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江村东联街,拜访了这位百岁老人。   (记者陈晓琨)   习武多年从不发脾气   据了解,容沛兴退休前是二沙鱼苗场的一名干部,专门管理鱼苗的养殖。容伯的二儿子容锦发告诉记者,父亲在管理鱼苗场的时候发生过不少矛盾,但从来没跟谁红过脸。   “就拿收购鱼...

  • 百岁老寿星 仍上山砍柴

    百岁老寿星 仍上山砍柴

    在广西永福县罗锦镇岭桥村西岭屯 生活着一位比较特别的百岁老人:70多 年前,他背负着民族使命,走上过保家卫 国的战场;现如今,已满百岁的他,不但 能记起曾经的每一场战斗,而且身体非 常好,眼不花耳不聋,还能从山上砍回 30多斤重的柴火。这位老兵的名字叫吕 宗秀,刚满100岁的他,不仅是村里唯一 的百岁老人,也是唯一的百岁老兵。 现在还能扛30多斤柴火 吕宗秀老人身体非常好,眼不花耳 不聋,背也不驼,步履矫健。本来约好上 午来看老人,当调查人员到时,老人却不 在家。“早上吃完饭,他拿着把镰刀就出 去砍...

  • 百岁老人每天喝汤 健康益寿

    百岁老人每天喝汤 健康益寿

    百岁老人每天喝汤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成院托 老所内近日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子孙们前 来祝寿,百岁老人陈雨珍身着唐装显得更加精 神,喜迎百岁华诞。 陈雨珍家住新闸村3组,生有四男两女,如 今四代同堂,共39人。2009年春节后老人家里 拆迁,2010年10月,她随三儿子陈淑芝搬迁到 隆兴家园居住。谁知道;只住了一年多时间,她 又闹着要到敬老院去住。此前,她曾在虹桥、陈 桥敬老院居住过。此次子女们再三挽留,可是习 惯了与老人们在一起生活的她就是不依。老人 心态好,待人和善,与世无争。她做到自己的事 情...

  • 养生“老顽童”百岁老人早午锻炼

    养生“老顽童”百岁老人早午锻炼

    “老顽童’’的养生之道 袁伟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 家,今年已84岁了,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脸色 红润,皮肤光滑,思维敏捷,毫无老态,被人称为 “老顽童”。袁老先生的养生秘诀归纳起来是四 句话:心态平和,饮食健康,生活规律,适度运 动。 心态平和。袁老先生讲,最重要的是心态平 和。人不可能不遭遇困难、挫折和压力。如何应 对?虚静,坚守良知,学术自信。袁老先生客厅里 悬挂着一幅书法家尚洪涛书写的古代格言:“虚 能养和,静能生悟。仰以察...

  • 冬季养生百岁操

    冬季养生百岁操

    “我这一生很幸福,儿女孝顺,四世 同堂。”浙江临安的王雅轩一左一右搂着 两个女儿,笑着说,“做人,知足常乐很关 键。”他精气神很足,走起路来腰板笔直, 说话时中气十足,丝毫看不出已有101 岁高龄。 战地医生是个“美男子” 王雅轩原是个生意人。1945年,因生 意不顺去参了军,成为抗日战场上的医 生。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到临安解放 军112医院当军医。 说起自己和老伴的婚姻,王雅轩开 玩笑说,这还得感谢自己的美貌。由于老 伴比自己小11...

  • 百岁寿星 养生有招

    百岁寿星 养生有招

    韩国寿星养生有招 韩国研究者调查了长寿地区96 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后发现,他们具有一些促进长寿的品质:1.夫妻同甘共苦,注重社会交往;2..亲手做家务,生活能自理;3.喜欢吃水果和黄豆;4.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刘细平 百岁寿星 四世同堂 悠然地坐在炕上,一群儿孙簇拥着,脸上还不时露出慈祥的笑容……这是笔者初次见到百岁老人辛巧英时的情景,当时她正在给孩子们讲自己过去的故事。辛巧英老人是山西省孝义市西关村人,今年整100岁,却依然精神矍铄。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儿孙们讲过去的故事...

  • 百岁寿爱保健操 保养有方

    百岁寿爱保健操 保养有方

    百岁老太爱保健操 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大张屯村村的胡体庄老老太太最近刚过百岁生日。胡体庄老人生于1915年5月 5日,按照当地民间习俗,老人大寿过虚岁,全家人大摆宴席为老人祝贺百岁寿诞。 胡体庄老人开朗健谈且思路清晰,时不时还能流利地背上一段小时候学的古语诗文。 “作天难作四月天,豆要温和麦要寒,种菜的人儿愿下雨,采桑的娘子愿晴干。这是我爷爷教我的《四月天》。”老人说,她爱看书、听小说,但她现在最爱看的还是各种药书。 老人最小的孙女孙艳芳表示,“奶奶常说‘饭后...

  • 百岁老人们的长寿经

    百岁老人们的长寿经

    我的公婆年届90岁,家人开玩笑 称他们为"90后”。两位老人住在乡下, 日子过得优哉悠哉。 琴瑟和谐。家庭和睦是长寿根本。 婆婆强势爱操心,是家里的“慈禧太 后”,对家里的大小事务有着至高无上 的决定权。公公则淡泊如水,天生就有 服从意识,婆婆让他向东他不向西,两 个人互补的“拉链性格”,决定了他们 大半个世纪的婚姻生活几乎没发生过 一场像样的“内战”。公婆虽然没读过 多少书,却都本性善良识大体,六个子 女在他们的悉心教育下,都品...

  • 长寿有许多“好朋友”能助你长命百岁

    长寿有许多“好朋友”能助你长命百岁

    健康长寿不只是吃得好、睡得香那么简单。长寿有许多“好朋友”,经常与“他们”相处,就能助你长命百岁。 与友为伴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朋友圈广的人平均延寿7年。因此,退休后不要憋在家里,要多和老朋友聚聚,试着主动向邻居问好。接触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更多地锻炼记忆和语言表达功能。经常说话还能使面部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通畅。 与动为伴适度运动不仅能强健骨骼,还会促进骨的生长。老人应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慢跑、骑车等,每周5次,每次30分钟;扫地、...

  • 清静达观 百岁寿星养生法

    清静达观 百岁寿星养生法

    百岁大师清静达观 饶宗颐,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 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 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 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 并且精通梵文。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饶宗颐 捐款50万元港币。 农历正月初八的吉利日子,香港各界数百人共 贺国学大师饶宗颐百岁华诞。.尽管年岁已高,饶宗颐 仍坚持由人搀扶着走进会场,并亲切地与每一个前 来祝寿的同乡和各界朋友握手拜年、点头微笑,风度 翩翩。饶宗颐说,过了今年,又大了一岁,会与大家...

  • 百岁寿星言传身教树家风

    百岁寿星言传身教树家风

    万贯家财不如良言传世,良好的家 风是真正的传家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永 福县堡里乡三多村大从屯有位106岁高 龄的老人名叫谢应琼.她一生育有7个 子女,从小就给他们灌输礼让和无私助 人的思想,言传身教让后辈们获益匪浅, 并引为家风。 驸应琼目前住在大儿子梁怀义家, 那是一栋一层的瓦房,建于上世纪六十 年代末,坐北朝南。老人的房间位于西北 角,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和毛毯,白色的 枕头和床单非常干净。 有个好丈夫苦日子也开心 谢应琼18岁那年嫁到了大丛屯,在 她眼中,丈夫是个老实人,没什么多话, 很疼爱她。 谢应琼回...

    养生秘方 2024-03-06 603 0 百岁
  • 百岁老人健身十六宜

    百岁老人健身十六宜

    说起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池头村的骆九嫂老人,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对她很是尊敬,因为在大家眼里,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百岁老人。她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豆大个字也从不认识,但她却能时常出口成章地给孩子及村里的广大乡亲说书,她讲的故事启蒙了一代又一代村民。尽管骆九嫂老人已经100岁了,可她还是闲不住,有事没事就边纳鞋垫边说书,谁去看望她,她就会送给谁一双鞋垫。养生健身法 1.发宜常梳 干梳头,双手屈指如耙,梳头百余次,明目清神。 2.面宜常搓 合掌搓热,上下反复搓面部30次,醒脑、降压、除皱祛斑,面容红润。...

  • 长寿只因心态好 寿高百岁老教授

    长寿只因心态好 寿高百岁老教授

    寿高百岁老教授 读书看报玩游戏 106岁的徐佩璜是浙 大教授,虽年事已高,但仍 思维清晰,行动敏捷。 说起徐佩璜的生活, 一如既往的有规律,早上 6点半左右起床, 中午午睡一个小 时,晚上9点半左 右上床睡觉。最 近,徐老先生又养 成了一个习惯,每 天晚餐一碗稀饭 加一个水煮蛋。 每天看报是 徐佩璜多年来养 成的一个好习惯, 不同类型的报纸 每天要看好几份。 不管是时政新闻、 社会新闻,还是体 育新闻,报纸的每 一页他都要细细品味,慢 慢咀嚼。徐佩璜有着极强 的求知欲,喜欢知道周围 的一切:可以说时刻跟着 时代...

  • 百岁寿星孙克洪 总结其长寿之道有三点

    百岁寿星孙克洪 总结其长寿之道有三点

    百岁寿星孙克洪1898年1月出生在山东牟平县农村,当过选煤工,后来从事商业工作,1970年退休。在110岁时,孙老仍精神抖擞,反应敏捷,总结其长寿之道有三点。 一是手脑并用 孙老爱动脑子,读书、看报是他最大的爱好。长期坚持读书,使他的脑细胞不断得到“营养”,增强了大脑的活力。他能随口说出《三国演义》捉放曹’的故事。他还爱干动手的活。近几年他坚持每天上下午各用一个小时用双手剥花生,经常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剥花生,能使心、肝、脑受到良好刺激,起到按摩作用。大脑是人的&ldq...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