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 第48页

性 第48页

  • 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引起的,为常见的阴道炎症。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亦可借浴池、浴巾、衣服等传染。 其主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或有大量脓液。当分泌物量多时可流出引起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现向患有滴虫性阴道炎者推荐中药治疗验方二则。 方一:苦参、蛇床子各15 克,白芷、明矾、花椒、薄荷(后下)各6克,煎汤去渣,熏洗阴道,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方二:苦参、蛇床子、茯苓各30克,黄柏、白鲜皮各 15克。煎汤去渣,待温度适宜后熏洗阴道,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为...

  • 女性崩中漏下治方

    女性崩中漏下治方

    崩漏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取炒鸡冠花30克(鲜品100克)、红糖30克,加水适量,煎取药汁,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3-5剂即可见效。如果病情较严重者,炒鸡冠花的用量还可适当加大,连服10剂左右。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

  • 女性月经不顺 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女性月经不顺 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女性生理期不顺,可以靠饮食来调理。 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葱、洋葱、青椒,多吃青菜;吃饭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劳,内心不要有不安和紧张。若月经总是迟来,宜少吃冷食多吃肉。经期第一、二天最好吃姜炒鸡肝或猪肝,多服用补血的食品。 在月经前、中、后三个时期,若摄取适合当时身体状态之饮食,可调节女性生理心理上种种不适,也是使皮肤细嫩油滑的美容良机。 月经前烦躁不安、便秘、腰痛者,宜大量摄食促进肠蠕动及代谢之物,如生青菜、豆腐等,以调节身体之不均状态。 月经来潮中,为促进子宫收缩,可...

  •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多见于非哺乳期病程短,预后良好长,且顽固局部症状好发于乳房的下部象限,或深部,有红肿热痛或化脓。好发于乳晕部,大多有乳头先天性凹陷史,脓液中夹有豆腐渣样、极臭的分泌物,部分可形成瘘管,创口反复发作全身症状寒战、高热,浑身乏力,大便干燥急性期可有发热,但不如急性乳腺炎那样高,慢性期一般无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溢液涂片或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的浆细胞及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乳癌又称弥漫性乳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癌...

  • 外敷膏药治疗女性痛经

    外敷膏药治疗女性痛经

    现代很多女性被痛经困扰,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痛经重在预防。首先饮食调养要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E类...

  • 王轶蓉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拾萃

    王轶蓉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经验拾萃

    近年来, 中国育龄期女性不孕率逐年上升, 其中排卵障碍为主要原因, 占25%~30%[1]。中医认为, 排卵障碍性不孕主要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有关, 而补肾法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轶蓉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多年, 精于中医妇科理论, 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收益颇多, 择其精要, 总结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与治则 1.1 肾虚为本 肾藏精, 主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黄帝内经》提出“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rd...

  •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lO克,益母草15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l~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8克,甘草6克。 用...

  • 腹式呼吸 可缓解原发性痛经

    腹式呼吸 可缓解原发性痛经

      广西中医学院体育部副教授兰兰给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开出了简单的运动处方,即病发时可以抬脚或是做腹式呼吸运动来缓解。   “60%的女性患有原发性痛经,这个人群中又有12~16%的女性痛感尤其强烈。”兰兰说,从这数据可见原发性痛经困扰了不少女性。多年前,兰兰的一个女学生患有原发性痛经,学中医的她结合所学知识和体验总结出采用适量运动可以减缓痛经。兰兰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发现,养生功法同样对痛经有缓解作用。   首先得弄清楚原发性痛经的病发原因。兰兰介绍说,原发性痛经的疼痛是由于子宫的收缩与缺血所...

  • 瑜珈缓解女性痛经

    瑜珈缓解女性痛经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都热衷于练习瑜伽,瑜珈可以舒缓情绪、缓解肌肉紧张和减轻局部器官的瘀血症状,对痛经女性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髋部摇摆式 端坐位,两腿向前伸直,双臂上抬至肩平。以髋部为中轴,意念集中在腹部,身躯先顺时针方向转动3圈,躯干最大可能的往右、前、左、后旋转。3圈后换逆时针方向3圈,重复5~10次。   屈膝俯卧式 跪坐式,双手自然垂放于体侧。呼气,双手尽量前伸,同时上半身向前俯卧,使胸部贴近膝盖。两臂打开向前平伸,舒展拉伸上半身紧绷的肌肉群,慢慢让自己进入半睡眠之中。动作保持15~30...

  • 女性要注意异常白带

    女性要注意异常白带

    白带是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黏性的白色液体.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 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抗体.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性行为过程中,白带会增多.对阴道有润滑作用.便于进行性生活。一般月经中期白带增多.稀薄透明:排卵后白带又变黏稠,混浊而量少。女性经前及孕期白带均有所增多。 正常白带应是白色的.有时透明,有时黏稠,无异味。白带中含有丰富的糖原.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使女性的阴道呈酸性,能抑制各类致病菌的生长。这种天...

  • 慢性盆腔炎痛经中药热敷方

    慢性盆腔炎痛经中药热敷方

    治疗方法:取大黄300克,牡丹皮200克,桃仁150克,冬瓜仁100克,芒硝120克。将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四味药研磨为末,分3份,用时取1份加米醋搅拌均匀,以润而不渗为宜,然后伴人芒硝40克装入布袋内,放人锅内蒸热,乘热敷于小腹,药袋上加热水袋,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每门早晚扦敷40分钟,每袋2-3大,每剂用6-9天为1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仍有阳性体征存在;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存在。 治疗结果:治疗108例,4疗程后,痊愈...

  • 原发性痛经 中医三型辨治

    原发性痛经 中医三型辨治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以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在1~2年内发病,约占痛经90%以上。临床表现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呕吐等,并随月经周期而发。多因先天不足,肾气未盛,或气血不足,胞脉失养,或气血运行不畅,经期感受外邪,客于冲任,不通则痛。中医分以下三型辨治,疗效满意。   气滞血瘀   经前或行经时腹痛及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黯有块,块下痛咸,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质黯瘀斑,脉弦。治宜理...

  •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葛根30克,巴戟天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5克,...

  • 陈慧侬:创立清抗汤辨治免疫性不孕

    陈慧侬:创立清抗汤辨治免疫性不孕

    全国名中医陈慧侬从事妇科临床多年,对于免疫性不孕症的治疗颇有心得,临床疗效确切,笔者有幸随诊左右,深得教诲,今将陈慧侬治疗本病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免疫性不孕是指由于免疫性因素而导致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20%~40%,其中包含有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子抗体等各类免疫性不孕。而临床上以抗精子抗体产生所导致的免疫性不孕最常见。多是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炎症和损伤,造成生殖道的生理屏障破坏,精子及其抗原引起免疫应答而产生。 陈慧侬认为免疫性不孕多由于房事不节、经期产后或宫腔手术操作,...

  • 女性带下病 治法温经止带

    女性带下病 治法温经止带

    女性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正常带下乃为肾气充盛,脾气健运,有任、带所约束而润泽于阴户的一种无色、质粘、无臭的液体,其量不多。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此病,治法井然,用药灵活,兹举例如下。 孙某,女,47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患者于4~5年前开始白带色黄有味,月经先期,一般提前1周左右,量色正常,伴全身畏寒,四肢不温,夜寐梦多,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畏光恐声,急躁易怒,性格内向,纳可,大便1日1~2次,小便调,伴有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患者有花粉过敏史,望其形...

  • 连方治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案

    连方治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症案

    卵巢低反应(POR)是超排卵(COH)过程中出现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n)刺激反应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2011年欧洲人类生殖及胚胎学会(ESHRE)对卵巢低反应的诊断作出规范,称为博洛尼亚标准。以下3条中至少符合2条:①年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它危险因素;②前次体外受精(IVF)周期POR,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③卵巢储备下降:窦卵泡数<5~7个或抗米勒管激素(AMH)<(0.5~1.1ng/ml);如果年龄<40岁或卵巢储备功能检测正常,患者连续2个周期应用最大化的卵巢刺激方案仍出现POR,...

  • 三部六病学说 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三部六病学说 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新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表、里、枢(亦称半表半里)3个系统(三部);每部可发生阴阳两种属性的疾病,共六病。目前三部六病学说三部划分的对象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论述不多。本文探讨三部六病学说中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1 三部六病学说中的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对三部的划分来源于《伤寒论》,认为太阳病、厥阴病属于表部,少阳病、少阴病属于枢部,阳明病、太阴病属于里部,后来...

  • 慢性盆腔炎可缓解症状的验方

    慢性盆腔炎可缓解症状的验方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痛经”范畴。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转化成慢性,还会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瘀导致。患者因受凉、产后体虚、外伤、情志不畅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日久化瘀,瘀血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导致局部疼痛。气血不能温煦,故...

  • 开四关缓解原发性痛经

    开四关缓解原发性痛经

      开四关,即针刺合谷、太冲。合谷为手太阳经原穴,可调肺气下降;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可调肝气上升。两穴一升一降,调节气机周流不息,通达全身四肢。故针刺四关穴,可作为主穴或配穴治疗与气滞相关疾病。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呈痉挛性或伴有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者。对于年轻女子的原发性痛经,多见气郁、血瘀为主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在女性身上往往就表现为肝郁气滞。气滞则血运不畅,凝滞于胞宫,于月事来...

  • 性爱是治痛经的“灵丹妙药”?

    性爱是治痛经的“灵丹妙药”?

      一些女生有这样的体验,“大姨妈”来的那几日,下腹会痛得像被锤子锤一样,自己常常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有没有治痛经的“灵丹妙药”?有人说用止痛药,有人却说性爱是治痛经最有效的办法。性爱治痛经,是真的吗?      痛经的都是处女?   在月经期间,部分特殊的女性“痛经”特别明显,也往往不知该如何是好。老一辈人常说“不通则痛”,关于治疗痛经的一种“传说”是,只要女人结了婚,痛经就会好了...

  • 中医妇科 居经是病理性“避年”为时限性

    中医妇科 居经是病理性“避年”为时限性

    在中医妇科学教材上,对几种异于正常月经的特殊月经,往往一带而过,如“居经”和“避年”。所谓“三月一来,谓之居经”;“一年一行的,叫避年”。对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异议,以就正于同道。 让我们翻开自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对“居经”“避年”等的论述。《中医妇科学》2版教材(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和3版教材(湖北中医学院主...

  •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的一种病症。该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所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治疗痛经不能光靠药物,还应进行按摩治疗。下面就推荐一套可治疗痛经的按摩操:   第一节 预备式:患者取平卧位,双目微闭,将呼吸调匀。将右手掌心向下,轻轻地放在下腹部,将左手叠放在右手上。静卧1~3分钟。   功效:此节操具有入静放松、调养精神的功效。   第二节 分摩耻骨:将...

  • 孕妇泡脚防范习惯性流产

    孕妇泡脚防范习惯性流产

    接诊这对怀化的青年夫妇是在一个假期的上午,他们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3年间妻子先后5次怀孕,却5次流产,习惯性流产让他们饱受身心折磨。拥有孩子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跑了许多的医院,寻找着流产的原因,我详细地询问病史,细致地做了妇科疾病相关检查,排除了妇科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疾病导致的流产,还为这对夫妇做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最后为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免疫治疗方案,通过3个月正规治疗,半年后他们再次怀孕并成功生下一个孩子。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 习惯性流产指女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该病病因...

  •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疼痛和带下增多为主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盆腔炎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总由血动之...

  • 继发性痛经采用中医疗法 效果较好

    继发性痛经采用中医疗法 效果较好

    继发性痛经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如肠管、卵巢、输卵管、腹壁、腹膜、子宫肌层等,以30-40岁妇女多发,发病率约为10%,而痛经的妇女中有40%-60%是此病所致,针对这一多发疾病,采用中医疗法,效果较好。 一、辨证论治:与原发性痛经一样,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继发性痛经也可以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肾气亏损三大证型,治法及方药同“原发性性痛经”。(详见2013年12月31日10版) 二、中成药:痛经停袋泡剂,每日1袋,每日3次。 三...

  • 杜惠兰治盆腔炎性疾病经验

    杜惠兰治盆腔炎性疾病经验

    盆腔炎性疾病(PID)属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不孕症”等范畴。PID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可伴有带下量多、盆腔包块,严重时可致不孕。 全国名中医杜惠兰是河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SPID)的诊治思路及治疗经验分享同道。 分型论治 湿热瘀结证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感受湿邪,气血运行不畅,则下腹隐痛...

  •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 8克,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甘草6...

  • 痛经女性消暑度夏

    痛经女性消暑度夏

    临床统计发现,约有34%的育龄妇女存在痛经的现象,炎炎夏日,痛经女性消暑度夏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避食冷饮天热人们多喜食冷饮,但痛经女性在经期或经前后,切不可食冷饮,以多饮温开水为宜。女性在经期来潮时,进食大量冰淇淋会减少月经量,缩短周期,下腹疼痛加重,影响健康。除此外,冰西瓜尤其要少吃。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西瓜属于性凉的食物,如果冰镇之后食用更是寒上加寒,很容易诱发痛经 切勿贪凉夏季出汗较多,毛孔开放,易受风寒之邪的侵袭,有痛经病史的妇女在树下、凉台上、过道里乘凉的时间不宜过久;吹电风扇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 陈文伯橘桔络治疗痛经 橘子籽治女性小腹疼痛

    陈文伯橘桔络治疗痛经 橘子籽治女性小腹疼痛

    橘子里面那层白色的筋络我们叫橘络,许多人吃橘子时,都喜欢将橘瓤外白色的筋络扯得一干二净,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橘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通常被称之“橘络”。中医认为橘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橘络中含有一种叫路丁的物质。路丁能使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致密性,可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有防止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溢血、糖尿病人发生视网膜出血的作用。对于平时有出血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

  • 按摩太冲穴三阴交穴疗原发性痛经

    按摩太冲穴三阴交穴疗原发性痛经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不少女性都有痛经的经历,有些女性那段时间包里甚至常备止痛药来缓解,但这是治标不治本。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与生殖医学中心吴宏东副教授说,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太冲穴。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