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 第71页

白 第71页

  •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叶柏,1961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对于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 组成:白头翁13g,黄连3g,黄柏10g,秦皮15g,血见愁15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炒薏苡仁30g,地榆炭15g,仙鹤草30g,荆芥炭15g。 功能:清...

  • 癫痫频发服白矾散

    癫痫频发服白矾散

    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短暂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全身抽搐伴有暂时的意识丧失,或表现为躯体局部肌肉的抽搐而不伴有意识障碍,或者仅有发作性的精神异常。白矾能清热解毒,用治癫痫疗效好。 方法:取白矾适量研成细粉备用,成人每次服3~4.5克,每日早晚饭后、睡前各服 1次,温开水冲服。 吴豪敏...

  •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自拟经验方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自拟经验方

    全国名中医刘宝厚长期研究慢性肾脏病(CKD),对治疗蛋白尿有显著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膜遭到破坏后血液中的白蛋白外漏的结果。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微炎症、免疫紊乱及其他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相互交织,刘宝厚用中医方法,在治疗CKD的基础上,针对蛋白尿产生的机理,又总结出了诸多经验。 病机特点 脾肾亏虚是病机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小球滤过膜保证...

  • 痢疾的治疗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

    痢疾的治疗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

      患者李某,女,40岁,2011年10月16日初诊,因不洁饮食起病,致腹痛腹泻一天,泻下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日十余次,伴里急后重,脘胀不欲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示白细胞(3+)、红细胞(3+)。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之痢疾,给予中药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止痢。方用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牡丹皮、白头翁、金银花、山药、藿香、苍术、白术、木香各10克,赤芍、鸡内金各15克,马齿苋、败酱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甘草6克。7剂,每日一剂,分3次服。药渣加水煎取汁120毫升,保留...

  • 白奇连治胃脘痛方

    白奇连治胃脘痛方

    治胃脘痛(肝气犯胃)方 处方:炒白芍20克,炒薏苡仁、百合各15克,柴胡、炒白术、炒枳壳各lO克,法半夏、香附各6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口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川于治疗胃脘痛,中医辨证属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痛连两胁,每遇烦恼则疼痛发作或加重,胸闷嗳气,喜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白奇连 治胃脘痛(湿热中阻)方 处方:黄连、栀子、茯苓各8克,制半夏、草豆蔻、陈皮各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口l剂。 功效主治:清化湿热,理气和...

  • 按摩太白穴 腹泻可止

    按摩太白穴 腹泻可止

    太白穴是人体健脾补肺的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太白穴主治疾病: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按摩太白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但是,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

  • 患胃肠炎喝白木汤

    患胃肠炎喝白木汤

    中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易患胃肠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嗳气等症状,可食用白扁豆木瓜汤来防治。 白扁豆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促进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保护胃肠道黏膜,还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食物的消化。白扁豆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芹菜的4倍),可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药理实验发现,木瓜中的酚类物质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显著抑制多种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效缓解胃肠炎症。此外,木瓜酵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胃肠负担。 取木瓜100克、白扁豆60克,加水煮熟后吃豆喝汤。饭后半小时食用,每天2次...

  • 白及粉治疗食管炎

    白及粉治疗食管炎

      方药白及15g,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g,随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及30g。   煎服法浓煎,频服,徐徐咽下。最好卧床服,并左侧位、平卧、右侧位、俯卧各咽药数口,最后静卧30分钟,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食道。   说明白及粉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促进局部炎性水肿和溃疡愈合等作用,所以治疗食管炎有特长。(王载)...

  • 参芩白术散治疗水泻

    参芩白术散治疗水泻

    水泻,即腹泻,泻下稀水,如水下注。临床上称“泻下女口水状”,或“水样便”。 案例1:高某,男, 43岁,干部。11月9日来诊。患者因吃生冷,2 天前出现腹泻,大便女口水状,每天2-4次,伴腹痛,口苦干,食欲不振,无肠鸣、发热、肛门灼热等症状,经服用氟哌酸、颠茄片等西药治疗无效。现精神尚可,微觉体倦,舌淡红,苔白,脉濡细。遂诊为脾虚湿困,以参苓白术散(6克*10 袋),每次1袋,日3次治之。服药2次,腹泻即止,药尽诸症好转,唯仍轻微腹痛,余无不适,以中药黄芪、白术、白...

  • 消化溃疡服白鲜皮

    消化溃疡服白鲜皮

    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除常规治疗以外,还可以服用白鲜皮粉治疗。 方法:取白鲜皮适量研粉,每次空腹时,温丌水送服5克,每日2次。赵无尘...

  • 云南白药藕粉治食道炎

    云南白药藕粉治食道炎

      方药云南白药、纯藕粉。   用法取纯藕粉2匙,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冉加冷水适量,充分调匀,在小火上加热,边热边搅,待呈薄糊状已熟,加人云南白药l克,白糖少许,拌匀。病人卧床(低枕),含一口,仰卧咽下,再含一口,左侧卧咽;再含一口,右侧卧咽;再含一口,俯卧咽下;剩余者,仰卧咽毕。漱口后仍卧床勿起,1小时后饮水进食。每日服2次,以午餐后及晚间睡前服为好,使药物充分作用于患处。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兼夹瘀滞者,临床㈩现饮食减少、剑突下疼痛等症者。藕粉功能养胃,并可消瘀;云南白药擅治伤痛,为活血镇痛之...

  • “四白”治高血压 降压效果明显

    “四白”治高血压 降压效果明显

    家住天津的老张今年76岁,30年前陂确诊为高血压。此后,血压指数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能达到250/200毫米汞柱。舌在一位老中医的推荐下用“四白”治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 方法是:将等量的大刍菜(去菜心且越老越好)、白萝卜和白梨先净后切碎,再加入白糖、食醋拌匀后腌钊两天即可食用,并且长期食用。此方亦可用于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刘允承...

  • 鲜薤白治心绞痛方

    鲜薤白治心绞痛方

      组成:鲜薤白50克。   用法:好醋煮熟,顿服。   方解:薤白俗名小根蒜,初春采之以为菜蔬,其味甚美。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张仲景创瓜蒌薤白白酒汤治胸痹,成千古名方,足证其效不凡。此方重用薤白,可通调气机,通则不痛矣。用醋煮之,取其酸而敛之,使薤白理气而不散气。...

  • 白萝卜汁滴鼻子可治偏头痛

    白萝卜汁滴鼻子可治偏头痛

    每年春季都是偏头痛患者易发病季节,春天易发头痛,是有原因的。中医认为,春季属“风”季,冷空气、风邪容易从头部侵入人体,易感风寒,导致气滞血淤而发生偏头痛。春季也会导致人们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好,引起身体疼痛与偏头痛。此外,春季不良的情绪也往往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发生偏头痛。 治疗偏头痛,山东有位读者提供了一个偏方,取白萝卜一根,洗净切丝,以洁净纱布包后榨取汁约20毫升。如左侧偏头痛,就将萝卜汁分数次滴入右侧鼻孔中;右侧偏头痛则滴入左侧鼻孔中。一日两次,连用4—5天,最多一周见效。中国中医...

  • 张涛治白细胞减少症方

    张涛治白细胞减少症方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偏方(肝肾阴虚) 处方:生牡蛎、生龟版各18克,生鳖甲、地骨皮、白芍、玄参、枸杞子、虎杖、石韦各10克,知母、黄柏、女贞子、苦参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滋补肝肾。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双目干涩,咽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边尖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专家点评: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为 5.0~lO.OxlOV升,若持续低于4.0x109/升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 白萝卜妙治偏头痛

    白萝卜妙治偏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白萝卜汁辛甘,性凉,治疗因鼻塞或鼻窦炎以及外感风寒等引起的偏头痛,有一定效果。来看看治疗偏头痛的白萝卜经验妙方。   取白萝卜一根,洗净切丝,以洁净纱布包后榨取汁约20毫升。如左侧偏头痛,就将萝卜汁分数次滴入右侧鼻孔中;右侧偏头痛则滴入左侧鼻孔中。一日两次,连用4~5天即可见效。   在《本草备要》中记载:“王荆公患偏头痛,捣莱菔汁,仰卧,左痛注右鼻,右痛注左鼻,或两鼻齐注,数十年患,二注而愈。”所说的莱菔汁就是白萝卜汁。   西医称...

  • 白芷与川芎相伍善治头痛

    白芷与川芎相伍善治头痛

    白芷与川芎相伍善治头痛,白芷与羌活同用善祛风寒。其气味芳香,有通经活络之功。治疗暑月吐泻、腹痛、头晕、头痛、牙痛、中暑等病症,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卫生防疫宝丹治之,取效甚捷。 方用:粉甘草300克,细辛45克,白芷30克,薄荷12克,冰片6克,朱砂15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次服30丸,温水送下。方中甘草解毒和中,制吐止泻;冰片振奋心阳,活血醒脑;薄荷冰芳香通窍,祛邪外散;细辛宣散风寒,温行水气;白芷散除风湿,通络止痛;朱砂安神镇静,善止呕逆。诸药熔于一炉,用途甚广,“...

  • 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白莲

    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白莲

    民间有句谚语“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这里的白莲是指莲子,归脾、肾、心经,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虚烦惊悸、失眠不寐等症尤其有效。现代研究证明,莲子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外,还含有荷叶碱、金丝草甙等物质,对神经衰弱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莲子粥很简单,洗净先泡,与大米、小米或糯米,慢火煮烂;也可以在粥里加上薏米仁、百合煮烂,加上白糖食用。不管和什么同煮,一定要将莲子煮到极烂。为达到清心安神的最好效果,可酌加荷叶,增强清心除烦的作用。煮好的莲子粥可以放入冰箱冷藏,每日晚餐时加热食用。坚持...

  • 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治经行头痛

    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治经行头痛

      蔡某,女,33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经行头痛8年,经CT及MRI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常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恶梦,因情绪异常加重,月经愆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属肝郁气逆夹热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降逆,给予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葛根24克,石膏30克,知母18克,粳米12克,大黄3克,冰片2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2克。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二诊、三诊、四诊、五...

  • 胃轻瘫:服参苓白术丸

    胃轻瘫:服参苓白术丸

    胃轻瘫是因胃动力障碍引起的一种病症,它的症状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以及进食后上腹不适等症状。从现代医学来看,胃轻瘫多由胃肠功能障碍、胃排空时间延长所致。胃轻瘫属祖国医学痞满证范畴,多由脾胃气虚、升降失司、气机不畅所致。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可用于治疗胃轻瘫。 参苓白术丸的配方源自宋代,是一种传统老药。它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其中,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肉、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诸药合用可益气健脾、渗湿和胃、行滞止泻,因此可针对性治疗胃轻瘫所致的早饱、腹胀等不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明...

  • 雷昌林治白日梦魇多2年

    雷昌林治白日梦魇多2年

      王某,女,50岁,2006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白日梦魇多2年。患者晚上睡眠无梦魇,但白天睡眠常有,最近一段几乎每天都有,自感被物紧压,胸部憋闷,欲喊叫但喊不出,醒后感全身困乏难受。曾到综合医院治疗无效,故来中医求诊。   刻诊:患者除上症外,伴面青黄无华,眼圈发青,经常头晕,全身困乏无力,畏寒,无汗,饮食正常,食后腹胀,大便日1次。患者有胃炎病史3年多,2003年6月30日胃镜诊断为:全胃充血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经常服胃药症状可缓解。查:咽部较红,右上腹明显压痛,左上腹压痛轻,胃脘压之胀,...

  • 熄风通络 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熄风通络 白芍治三叉神经痛

    处方:白芍15克,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各12克,怀牛膝lO克,天麻9 克,黄芩、栀子、黄柏、知母、丹皮、当归、炙甘草、全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治: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多见于老年患者,面部阵发性灼热,剧痛,抽搐,伴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胁痛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 林劲松...

  • 护肠胃圆白菜 腹泻酸梅汤

    护肠胃圆白菜 腹泻酸梅汤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说,在网上看到一个验方,腹泻的时候喝点酸梅汤可以起到止泻的效果。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腹泻喝酸梅汤需要分情况对待。 大家都知道,酸梅汤是由乌梅熬制而成的。乌梅性味酸、涩、平,具有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的功效。若是慢性腹泻、正气虚弱的患者,喝点酸梅汤可借乌梅酸涩之性,起到涩肠止泻的作用。由于慢性腹泻患者体内的津液长期从肠道损失,往往还会伴有阴液亏损,出现诸如口干、舌红的情况。这恰恰是乌梅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乌梅既可以涩肠止泻,防止津液进一步损失,又可以生津止渴,补充人体的阴液,可收一石二鸟之效。 若是饮食...

  • 主以薤白治慢性肠梗阻

    主以薤白治慢性肠梗阻

      徐某某,女,47岁。2010年11月5日初诊。一年前在北京打工,即从事餐饮业,突发腹部疼痛,医院检查为肠梗阻。经医院保守治疗半月后出院。后每2~3个月必发一次,每发须住院治疗(胃肠减压或灌肠必行)方可缓解。刻诊:面黄体瘦,神疲乏力,腹部胀痛,气逆不舒,大便不通,饮食少进,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辨为肺气虚寒,大肠失于温煦,气不化津,结塞为秘。宜从肺治,法宜温开宣降,肃肺通便。处方:薤白12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厚朴25克,桔梗12克,川贝5克,木香12克,枳壳15克、党参8克,黄芪10克,紫菀1...

  •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

    李某,男,26岁,2013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饥饿难忍,进食复饿1月加重7天。 现病史:起病于1月前患感冒、鼻塞、头痛、发烧,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次1粒,日服2次,连服3天,症状消失。间隔3天出现,等不到早、中、晚进餐时间,就感觉肚里饥饿,未引起重视,就忍受着饥饿折磨,照常工作。由于症状逐渐加重,饥饿难忍,影响工作,呈做过相关检查多次未发现异常。刻下症:饥饿难忍,每天须进食6~7次。2小时后复饿重现,得食暂缓解,甚者晚上再进餐,否则苦诉饥饿难以忍受,饥饿得睡不着觉。微渴,软便、一日排3~4次。无多...

  •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如果脾胃气虚就会导致饮食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从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可以用来治疗脾虚湿盛导致的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肠鸣腹泻等症状。现在除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之外,其他慢性病临床表现属中医脾虚夹湿证者,也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服用参苓白术散时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表现为舌红、少苔)慎用;感冒时忌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忌生冷、油腻。 田栓磊...

  • 韭菜白汁防治胃溃疡

    韭菜白汁防治胃溃疡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头孢类药物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和胃溃疡.可用韭菜白汁来防治。 胃黏膜富含氧自由基生成酶系统,长期服用伤胃药物.细胞中脂类物质受到氧自由基侵害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丙二醛.大量释放炎症介质,会损伤胃黏膜细胞。 研究发现,韭菜白(韭菜下端发白部分)对药物诱发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来减轻胃黏膜损伤。 韭菜白200克焯水后榨汁,再与 2~3茶匙蜂蜜同饮。每天1次,连服1~ 2周。需注意的是,鼻出血、痔疮出血等阴虚火旺...

  • “老慢支”食白萝卜防复发

    “老慢支”食白萝卜防复发

    “老慢支”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老慢支”每年都有可能复发,往往是从深秋一直延续到翌年春季。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患者应特别注意病情发展,做好医疗保健,否则病情加重,容易导致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肺心病等病症的发生。 老慢支属于中医“咳嗽”、“痰饮”、“咳喘”等疾病范围。中医学认为,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和衰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古人云:“肾为生痰之本,脾...

  • 三九白痰多饮干姜茶

    三九白痰多饮干姜茶

    三九天阴寒之气较重,加之老年人阳气不足,容易出现咳吐白痰的症状,可用干姜茶来治疗 取干姜、炙甘草(药店有售)各6克.以沸水 250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 中医学认为,于姜可以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甘草有健脾益肺、温中散寒之功.二者合用能够补益肺肾、化痰蠲饮、 (中医硕士 苏全新)...

  • 治疗小儿秋泻服用参苓白术丸

    治疗小儿秋泻服用参苓白术丸

    中医认为,小儿秋泻,多因脾胃气虚挟湿所致。其症状表现为饮食不消,食少便溏,腹部胀满,形体虚弱,倦怠乏力。 服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常用量为每次2克(每袋6克,即1/3袋),每日2次。 多数患儿服用3天即可见效。用量可酌情增减。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