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第76页
-
海带白糖方治慢性咽炎
冬天经常会觉得咽部红肿、咽喉干燥、痛痒,这些都是咽炎的主要症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教授孟晋针对此介绍了一款有效的食疗方:白糖腌海带。 做法如下:海带250克,洗净,切丝,开水烫过捞出,用白糖适量拌好腌制3天,即可食用。每天吃一次,每次一小碟,连续食用15天,对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 此方尤其适合于咽干心烦、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的慢性咽炎患者。 食用白糖腌海带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后,不宜立刻进食油腻、麻辣的东西,以免产生刺激。一定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进食清淡的饮食,才能避免咽炎复发。(岳金凤) &middo...
-
瓜蒌薤白三方原意重在通阳宣痹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三方治胸痹原意探析 瓜蒌薤白三方是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 治第九》 [1] 提出治疗胸痹的3张名方, 包括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 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现代方剂学教材 [2] 及临床 [3-4] 多认 为瓜蒌薤白三方是治疗胸痹痰证的常用方剂。 笔者在研读 《金匮 要略》过程中, 认为张仲景应用瓜蒌薤白三方原意, 并非专为胸 痹之痰治而设, 而重在通阳宣痹, 在此提出鄙见以就正于同道。 从痰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秦汉至晋并无后世独立意义 病理概念之&l...
-
周彩云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白塞病经验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不明原因 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 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 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关节等,严重 者可导致失明、血管栓塞,危及生命 [1 ] 。根据其 临床症状,多数医家将其归于中医学 “狐惑病” 范畴 [2 ]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沙利度胺、秋水仙碱、 激素、免疫抑制剂内服和局部外用药等控制病情, 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易复 发。周彩云教授在多年临床中擅用四妙勇安汤加 味治疗...
-
天冷容易白天犯困 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
天气逐渐转凉,相较于夏秋季节,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白天更容易犯困打瞌睡。刘阿姨最近就因为白天特别容易打盹睡觉,晚上却睡不着而无精打采。而且这种困境会让刘阿姨陷入一种白天没精力干活晚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当中。那么,为什么天冷了人更容易白天犯困呢?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药师谭汉添为您支招。 天冷易困扰乱生物钟 从人体生物钟的角度来讲,由于秋冬季节昼短夜长,人们可能无法适应晚上过长的睡眠时间而睡不着,导致白天容易犯困。而从人体本身来讲,谭汉添认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不...
-
慢性胃炎食道炎 腐竹白果炖猪肚
腐竹白果炖猪肚是一道男女老少皆宜的暖胃靓汤,很受广东人欢迎。这个汤有温胃散寒、健脾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或虚寒的慢性胃炎、食道炎等消化系统不适患者具有较好的食疗养生作用。 制作方法 准备猪肚一个,约900克,瘦肉200克,腐竹100克浸软,白果约10粒去衣,胡椒粒1汤匙,生姜3片,盐适量,用食用油和盐各一汤匙,再用生粉和盐各一汤匙,分两次把猪肚里外面反复抓洗,每次抓洗后都用水把猪肚反复冲洗干净,直至无异味。再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最后把猪肚、瘦肉、腐竹、白果、生姜放入炖盅,加...
-
白芷治疗顽固性头痛和蛇伤的故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白芷治疗顽固性头痛和蛇伤的故事。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白芷 【发明】按王璆《百一选方》云: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明医杨介治之,连进三丸,即时病失。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遂命名都梁丸。其药治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血风头痛,皆效。 【附方】毒蛇伤螫 临川有人被蝮伤,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顷遍身皮胀,黄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调香白芷末一升,灌之。觉脐中搰搰然,黄水自口出,腥...
-
赤白痢 治方一则
【辨证】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 【治法】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谓赤白痢。若热重者,则发热重,粪色赤多白少,肛灼,口渴思饮,尿短赤。若湿重者,则发热轻,粪色白多赤少,口黏不渴。赤白痢治当清热化湿,理气导滞。 【方名】苍蝇草治赤白痢 【组成】用苍蝇草治之。苍蝇草分两种,即青茎苍蝇草、红茎苍蝇草。 【制法】每次用量100~150g,以水煎服。 【药效】民间多以青茎治白痢,红茎治赤痢。如赤白痢混合则用青红二草同煎服,不分细菌感染或阿米巴痢...
-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杨光福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造诣颇深,秉承易水学派专家任琢珊学术思想之精华,“师古不泥古,尊师重发挥,立论基临证,探究寻真谛”。对临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经验,笔者侍诊于侧,现录验案二则如下,供同道参考。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患者张某,男,43岁。2014年12月8日初诊:诉泻下水样便1天。现患者缘于1天前因饮食不洁及受凉出现泻下水样便,日十数次,伴见发热(T38.5℃)、腹痛、不欲食、恶心,无呕吐,无脓血便及...
-
腹痛给予静顺汤合白术厚朴汤
腹痛案 杨某,男,50岁。2018年3月21日就诊。自诉右下腹持续胀痛3年,加重半年。曾疑为阑尾炎,经多方治疗不愈,于2017年9月剖腹探查,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没有任何缓解,反出现排便前腹痛剧烈,排便不畅,每日排不成形便4~5次。3月19号再次住院,没查出阳性结果。平素头晕、乏力、气短、口有异味、腰腿痛。舌质淡暗,苔薄微黄,脉弦紧。给予静顺汤合白术厚朴汤。 处方:制附子5克,炮干姜15克,诃子肉15克,木瓜20克,防风15克,川牛膝10克,炒甘草1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炒于术15克...
-
前胡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
刘天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驻马店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对经方有独到见解。笔者跟诊时发现刘天骥不仅善用经方,还善用时方,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常应用合方。现将刘天骥运用前胡(竹叶)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前胡(竹叶)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第七》,原书记载此方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原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从方药组成来看,...
-
主治久病咳喘咯白痰 加味苓桂术甘汤
王明福,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历任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4项。擅长诊治老年病、咳喘病及内科杂病等。 组成: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0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
-
恶寒 流清鼻涕 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
陈某,男,71岁,2014年2月12日初诊。 患者主诉发热1周。患者曾有恶寒、头痛、身痛、流清鼻涕,因发热曾服用过解热镇痛药及中药荆防达表汤、银翘散之类,发热未已来诊,刻下患者发热,体温39.7℃,以午后及夜6~7点为甚,发热前稍有恶寒,口渴明显,口苦,口黏,呛咳,咳吐白黏痰,舌苔黄腻而燥,舌质暗红,脉浮滑数。 结合运气特点,从少阳合并阳明论治,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因有舌苔黄腻、呛咳、咯吐白黏痰等,故复入清化湿热、清宣肺气之品。 处方:柴胡35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30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
-
感冒发热热势不退 毛德西临床青白退热饮
青白退热饮是毛德西教授在临床中摸索的一张方子,由青蒿鳖甲汤、白虎汤、小柴胡汤3个方剂加减而成,主要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外感内伤发热均可用之。 组成:青蒿30克,白薇30克,银柴胡15克,北柴胡15克,黄芩15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连翘30克,苏叶5~10克(后下),薄荷5~10克(后下),生甘草10克。 加减运用:无汗出者,加荆芥15克,防风10克;夜热甚者,加生鳖甲30克(先煎);头痛者,加葛根15克,川芎6克;苔腻口淡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小便短赤者,加白茅根30克,冬瓜皮30克;便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