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160页

用 第160页

  • 药用芦荟需要小心使用

    药用芦荟需要小心使用

      很多爱美的女性对芦荟特别青睐,家里养上几盆嫩绿的芦荟,既美化了居室,又能随时随地用亲手养的芦荟做美容,一举两得。而且作为天然的保健食品,不少饭店甚至把芦荟摆上了餐桌。对于大家对芦荟的如此“钟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常章富教授提醒,芦荟分食用和药用不同的种类,用前要多留心。可别把芦荟当成“万能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能药用的芦荟多为产自非洲的好望角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一般是将其枝晒干,可以内服和外用。对于有口苦、口臭、烦热、尿赤、有便秘症者,芦荟作为一味性寒味苦的...

  • 细辛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临床常用药对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常见药对如下:   细辛——麻黄   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麻黄能发汗、平喘,归肺、膀胱经,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平喘利水作用强。二药伍用,加强了解表散寒之力,肺中痰饮、喘咳可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细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细辛配麻黄,最...

  • 用艾养生 健康一生

    用艾养生 健康一生

      随着人们对养生的关注,艾灸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养生方式,艾灸对祛寒、补阳、排毒都有极好功效。专家指出:艾灸养生可以陪伴我们一生,但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应有所侧重。   青少年:多灸“肺俞”   因为年轻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施灸频率:不拘时灸: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在农历生日当天灸。...

  • 蒸脚疗法妙用多

    蒸脚疗法妙用多

    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月部是人体多条重要经络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及多条奇经的循行部位。因此,许多脾胃、肝胆及肾与膀胱的疾病,都可通过足部的穴位进行治疗,现代全息医学研究发现,两足分布着人体全息图,通过刺激足内外侧、掌面及足背的各反射区,能治疗相应的内脏疾病。 临床实践证明,用适量中药煎水蒸脚,对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腿脚麻木、神经衰弱、失眠、感冒等疾病有防治作用,并能有效消除疲劳、.美容减肥、预防中风、强身健体,使人感到身心愉快。...

  • 用这样的草药 熬水洗澡

    用这样的草药 熬水洗澡

      这两天,七岁的女儿似乎浑身都不舒服,随时都用手指在身上这挠挠,那挠挠。我想这孩子怎么啦?前几天都没有这现象。于是我卷起她的袖子一看,手臂上有几个小红点,像湿疹。急忙去医院,大夫看后说:“不要紧,这是湿热。我给你开张单子,去买点草药回来熬水洗澡,五六次后就可以见效。”   大夫开的单子是:桉树叶五两、黄柏皮三两、金银花藤三两和车前草三两。除了黄柏皮外,其他的三味草药我都很熟悉,因为小时候,母亲就用这样的草药给我们熬水洗澡。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母亲都要给我们熬草药水泡澡。&l...

  • 春节什么年货 实用又健康?

    春节什么年货 实用又健康?

    春节正扑面而来。在忙碌办年货的喜悦中,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一个新问题出现了:给家人亲友准备点什么年货,才能既实用又健康呢? 营养专家、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吕阳梅主任营养师提醒,年货种类很多,但未必适合每一个人。选购年货时要细心、科学;有基础疾病的人更需要慎重选择,才能既享口福又避免加重病情。 小瓶装的高档食用油 西安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吕阳梅主任提醒,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用油量25—30克。食用单一烹调油并不能达到脂肪酸平衡,只有搭配多种油才能取得平衡。如1份大豆油 + 1份橄榄油 +...

  • 《内经》“五节刺”的临床应用

    《内经》“五节刺”的临床应用

      “五节刺法”出自《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本篇内容广泛,包括论述真气、正气、邪气的概念,又论述“五节刺法”、“五邪刺法”临床病证及其针法,是一篇重要的临床之作。今仅论述“五节刺”的临床及针法。   所谓五节刺,岐伯所述,“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应用比喻手法,令人更能深刻理解其针法作用。   振埃法   是指针刺效果之快捷,如同振掉身上的尘埃。病证为...

  • 玉屏风散临床新用途

    玉屏风散临床新用途

    玉屏风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传统应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该药方还有不少疗效较好的新用途,现介绍如下,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1.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取玉屏风散,每次15克,每天2次,同时加服生脉饮10毫升,服至症状消失为止。用药后具有养心益气,增强免疫抵抗力之功效。 2.治疗肾炎:用玉屏风散治疗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易患伤风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者,效果满意。方法:在原有的用药基础上,...

  • 同是解暑药切勿互替用

    同是解暑药切勿互替用

    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这两种中成药均能治疗夏季暑热引起的胃肠不适、腹痛恶心等症状,所以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其实,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无论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随意替用。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感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夏季雨天较多,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用简方

    壮医治病的原则主要是调气、解毒、补虚。在防治疾病时,注意从调整人体功能失调人手,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 如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棉、薏苡仁等。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黄皮果等。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两面针等。咽痛者用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嗽用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胃病用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等。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等。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

  • 夏季疾病用艾灸 效果不错

    夏季疾病用艾灸 效果不错

      艾灸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长期坚持,对一些病症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夏季即将到来,气温越来越高,此时,一些疾病用艾灸治疗,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女性痛经:很多人在夏季喜欢吃冷饮,有些女性即使在月经期也要吃冷饮,久而久之,会造成女性痛经。女性可于每次月经前10天,对天枢穴(肚脐旁2寸)、三阴交穴(内足踝上3寸)艾灸,可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哮喘:哮喘可选择在伏天进行艾灸治疗,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几个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

  • 满族常用植物药

    满族常用植物药

    马齿苋(叶洛少给。满语,下同):满族民间常用马齿苋鲜茎叶煮食,用来止痢;生茎叶捣汁拌少许白糖,冷水冲服,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止痛;用马齿苋加蜂蜜少许煎煮,治疗肺结核。 土三七(贝兰拿旦):满族常用此药煎汤,并卧鸡蛋,食鸡蛋喝汤,治疗跌打损伤;或用鲜茎叶捣烂外敷;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黄芪(苏杜兰):满族民间常用黄芪煎水当茶喝或把黄芪放入白条鸡膛内煮食,吃鸡肉喝汤,能补中益气,增强体力。 细辛(那勒赛浑):满族民间将细辛鲜全草捣烂外敷治寒腿疼症;全草晒干研末漱口治疗牙痛:以干药面少许吹入鼻中冶感冒鼻塞不通气。...

  • 少数民族有食用野生芭蕉芯的习惯

    少数民族有食用野生芭蕉芯的习惯

    少数民族菜肴极其丰富也极具民族特色。过去和现在,在广西不少地区包括防城港市防城区瑶寨的人们都有食用野生芭蕉芯的习惯,婚宴、迎宾长桌宴通常都会有芭蕉芯这道菜肴。 在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芭蕉可吃外,花蕾、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闹粮荒的情况下,断顿了,玉米红薯芋头都已吃完,没办法,最后只好吃野芭蕉,放倒芭蕉树,剖开芭蕉树干,吃起芭蕉芯来,可以充饥。新社会,野芭蕉几乎成了猪的唯一食粮,没有人吃野芭蕉...

  • 泛油水又色中药用不得

    泛油水又色中药用不得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许多老年人家里都存有多种补药,平时泡个药酒、沏个药茶十分方便。但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不当时极易变质,变质的中药再吃对人体有害。 最常见的中药变质表现主要有两种。 泛油 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当归、肉桂(含挥发油)。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枸杞等。药材“泛油”,除油质成分损失外,常说明药材已经开始变质了。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是冷藏和避光保存。 变...

  • 胃气上逆动膈 喜用翳风穴治呃逆

    胃气上逆动膈 喜用翳风穴治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灵枢·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呃逆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而寒结胃中,引起胃失和降,气逆上冲,使膈间气机不利,发为呃逆。笔者临床上多喜用翳风穴治呃逆,均取得满意疗效。下面介绍一典型病例。 庄某某,男,35岁,2012年8月31日初诊。 患者主...

  • 人体对应平衡疗法临床应用

    人体对应平衡疗法临床应用

    人体对应平衡疗法,源于中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交叉治疗法。如头痛按手脚,膝痛按手肘,坐骨神经痛按肩部。其操作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很适宜中老年人使用。应用原则是:上对应下,左对应右,躯干对应四肢。即左手对应右脚,左臂对应右腿,前臂对应小腿,头部对应手脚,颈部对应手腕脚踝,腰部对应肘窝帼窝。选取对应部位敏感点。病变部位一般比较敏感,按压有酸、胀、麻等异样感觉,或可摸到条索、肿块,对敏感点进行按压治疗。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症治疗。 治手腕扭伤手腕扭伤,会导致手腕局部疼痛肿胀。先在与之对应的...

  • 防暑常用十药

    防暑常用十药

    无极丹: 能清热祛暑,镇咳止吐。主治受暑热后头昏脑胀、心烦口渴、恶心呕吐,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每天口服20粒,儿童酌减。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此药当成止咳药。 六一散: 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并非胶囊。 诸葛行军散: 含有姜粉、冰片、麝香、牛黄、珍珠等成分,具有开窍辟秽、清暑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头晕、暑痧等症。一次用温开水吞服0.3~0.6克。要注意的是婴幼儿不可服用。 痧气丸: 此药芳香化浊、辛凉清热。主治中暑、腹痛吐泻、牙关紧闭、...

  • 临床采用火针承山穴治疗腓肠肌痉挛

    临床采用火针承山穴治疗腓肠肌痉挛

      【穴性特点】   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因在腓肠肌两肌腹分开的下端凹陷处,犹如在山麓之峡谷,承山巅气势之下行,故名。又,《金针梅花诗钞》云:“两腨任重可承山”,故名承山。   一直以来,古代医家就把承山穴作为主治肛门疾患和小腿局部病症的常用要穴。《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云:“承山主针诸痔漏,亦治寒冷转筋灵”;《玉龙歌》载:“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针灸心悟》中指出:“委中、承山二穴,有专治腰背诸疾之功。腰为...

  • 采用热敷 缓解身体的疼痛

    采用热敷 缓解身体的疼痛

      热敷也属于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方法。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当身体出现疼痛时,可以采用热敷,缓解身体疾病带来的疼痛。除此之外热敷还有意想不到的一些功效。   改善头晕: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治落枕: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缓解眼疲劳: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

  • 维医用雪莲治病四方

    维医用雪莲治病四方

    雪莲甲鱼汤 取雪莲10 克、甲鱼300克、红花5克,以及葱、姜、盐、味精等调料。沙锅中加水烧开,下入甲鱼和药物,以及葱姜,煮开后改文火炖至甲鱼酥烂,加入其他调料调味即可。有滋阴补阳,生津益气之效。适用于阳痿、早泄、体弱无力者。 雪莲乌鸡煲 取雪莲15 克、乌鸡1只,以及葱、姜、盐、糖、味精、植物油等配料。炒锅烧热倒油,下葱姜炒香后加水,加入除盐、味精以外的材料,炖熟后调味即可食用。有补肾壮阳、调经补血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小腹冷痛、不孕、月经不调、崩漏等病症。 雪莲雄风煲 雪莲、枸杞子、肉苁蓉各10克,鲜山药15...

  • 维医治病 喜用玫瑰

    维医治病 喜用玫瑰

    维吾尔族民间常用玫瑰花来治病。维医认为玫瑰花具有理气宽胸、润肠止血、行气解郁、润肤敛肌、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功。维族医生喜欢用玫瑰花的干品或提取玫瑰油制成玫瑰膏使用。维族长期使用玫瑰治病,总结出了许多简便有效的经验方,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取鲜玫瑰花100 克、白糖20克。将玫瑰花瓣捣碎,与白糖混匀,放置于阳光下待糖溶化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0克,可以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肺结核咳血等。此膏长期坚持食用,具有强身健体、和脾健胃、润肤美容的功效。 2.玫瑰花12克、制半夏 10克、红枣10克、苏梗10克。每日...

  • 针灸愈合作用 人体无处不是穴

    针灸愈合作用 人体无处不是穴

    李永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生理硕士,香槟伊利诺伊大学分子免疫博士;纽约北岸大学医院病理住院医师;哥伦比亚大学及阿克曼皮肤病理研究所皮肤病理专科医生。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学科学界对针灸始终保持着谨慎的关注态度,并坚持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针灸。目前,西方大量的研究报告虽然证实了针灸对许多常见疾病的疗效,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还提出了不少传统中医针灸界不曾遇到的新问题。 一是针刺疗效是否只是安慰效果;二是为什么针刺非穴位点同样可以产生疗效;三是针灸到底有哪些临床适应症;四是寻找代...

  • 苗药赶黄草的功效与应用

    苗药赶黄草的功效与应用

    赶黄草是苗族民间用以治疗肝病的有效药物,被誉为“神仙草”,广泛用于治肝、养肝、保肝等方面,成为苗医治肝病的经验方和法宝。 苗药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以及《天宝本草》,当今《中药大词典》均有收载。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地上全草部分,夏秋季采收,干燥或鲜用。学名为扯根菜,别名水泽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无毒。其叶、根、花均可入药,煎出汤色金黄,口感纯正。具有消热解毒,平肝健脾,化湿利尿,活血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

  • 满族常用动物药

    满族常用动物药

    蛤蟆(蛙克山):满族常用蛤蟆摘掉五脏后,装入黑胡椒 7粒、鲜姜1片,置于瓦罐内,以慢火烧焦,研成细末外敷,治疗疔毒疮和臁疮腿。 蜈蚣(涉涉瑞):满族民间常用蜈蚣1条焙干后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治疗中风口眼歪斜;蜈蚣1条,雄黄10克,用鸡蛋清调敷,治疗蛇头疔;取 3—5条蜈蚣,去掉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日2--3次,治疗肺结核病和结核性胸膜炎、肋膜炎;用娱蚣、甘草等份,焙干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5克(小儿1--2岁1.5克,3--4岁2克,7日为1疗程),治疗百日咳。 蝎子(黑夜涉):满族民间常用鲜...

  •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族聚居地区草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使壮医形成了喜欢用生药的习惯。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 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体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 (肖楠)...

  • 辨识体质用艾灸 调火调息

    辨识体质用艾灸 调火调息

    俗话说得好,“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可见,艾灸是一个很好的养生防病方法。眼下虽然已经进入初春,但是由于“倒春寒”的特点,中医认为,对于阳虚、气虚等虚寒体质者最好也做做艾灸,可养生防病或缓解虚寒所致症状。那么,艾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施艾才能起到最好的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效果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杨俊丽的说法吧。 艾灸之前,辨识体质很重要 杨俊丽介绍说,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活...

  • 此举几个常用的耳穴治疗的方法

    此举几个常用的耳穴治疗的方法

      耳穴目前在中医院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其疗效。其实耳穴只要能够正确应用,也能治疗很多疾病。耳穴是自古就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之一,耳穴很容易记忆。根据耳穴的定位,耳朵是一个倒立的胎儿,全身各处在耳朵上都有对应的位置。   我院杜昌华医师是全息疗法的专家,很擅长耳针。2013年暑假我侄子因为左耳神经性耳聋到上海求医,上海耳鼻喉医院的专家诊断意见为“没有希望”。后来在外院应用子午流注针法曾有一过性改善,但毕竟路远不便就诊,便至杜昌华处就诊,杜昌华指定了中耳和耳尖、左手拇指龙眼几个穴...

  • 羌族医生用药特色:民族奇术

    羌族医生用药特色:民族奇术

    羌族医生用当地所产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来为人们治病疗疾。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羌活 又叫寺格。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所出现的咳嗽、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用法是将羌活根部晒干捣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点燃后用抽烟的方法来吸入药物。 大黄 又叫崇迪。可用于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将鲜大黄的根除去泥沙后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切片后热敷患处。变凉后更换。 贝母 又叫葛白。可用于治疗老慢支、肺结核等所导致的咳喘痰多、咳血症状。将挖出的贝母除去泥沙晒干磨粉,用鸡蛋清调匀后蒸熟服用。 小叶杜鹃 又叫...

  • 艾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新成果

    艾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新成果

    专家简介:许明辉,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传统中医师承导师。现任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保健美容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二十余年。 许博士目前受聘于广西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及学院专家楼针灸科坐诊(周一、三下午,周五上午),临床上重视理论指导实践,不尚空谈, 以追求临床疗效为第一要务。因此,为各类常见病和疑难病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临床应用具有神奇疗效。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祛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饭”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

  • 拔火罐有疏经络 祛湿气的作用

    拔火罐有疏经络 祛湿气的作用

      65岁的李先生因身体不适在一家按摩店按摩,还没拔完火罐就呼吸困难,经120急救送医,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其实,拔火罐导致死亡的情况很罕见,可能是在拔火罐的过程中,患者突发其他疾病。拔火罐古称“角法”,它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医疗和保健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拔火罐看似简单,但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   最常见的伤害是烫伤   因拔火罐直接导致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在拔火罐的过程中,患者某些基础疾病的突发可能会造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