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190页
-
中药调养减缓老人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减弱的疾病,重者可致全聋。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老年性耳聋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损害为主,有些患者从低频到高频听力都有下降,常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由于老年性耳聋是一种生理性的退化现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但在出现耳鸣早期症状时进行中药调养,可以减慢其听力减退的速度,延缓其病情的进展。中医认为耳聋多因痰火、肝热蒸动浊气上扰,或是肝肾亏虚,以及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濡清窍造成的,针对不同的病因,用药也不同。 肾精亏虚型耳背:...
-
糖尿病 温中化饮升清泻浊治足热
以医道而论,夫天之湿气,性属阴柔。于人体而言,为阴精,为营血,为津液,濡润脏腑经络,灌溉九窍百骸,无所不养,无所不荣。而其形质,或浓或淡,若雾露,似膏乳,必赖阳气以化之行之布之,乃得为其功。 故而人体为病,或外感,或内伤,或情志,或饮食,病涉湿气者,或清或浊,为湿病,为水气,为停饮,为痰核,总以湿邪聚散无常为其特征,而与元气之运布休戚相关。气郁而湿阻,或湿伏而气滞;气虚而湿停,或湿胜而阳微,是以临证辨湿治湿,岂能执一而为?故有鸡鸣散之理气逐湿,五皮饮之利水行气;参苓白术补气化湿,理中真武渗湿扶阳;麻杏苡甘...
-
治中耳炎 流水化脓久治不愈
[方一] 桑蚕蛹一只(焙干),银珠、冰片、生石膏(烧熟)各5克,共研为粉末,密封备用。用时取少许不油调入药内,再点入耳内,一般一次即愈。 提供人:佚名 [方二] 高度三花酒一瓶,用吸管吸三花酒滴入耳中,一两分钟后,侧头倒出,再次滴入,倒出,反复几次。每天数次,数日可痊愈,之后再滴数日。开始时会有点痛,如果不痛了,就表示好转了。 提供人:唐民焕 [方三] 指甲灰、枯矾、冰片各等分共研细末,将患耳用温水洗净,将药末吹入耳内。 [方四] 大黄10克,枯矾3 克,研细末用植物油调匀,清洗耳道将药滴入耳内。...
-
中医药调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DM)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82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亿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己超过9 240万,已居世界第一。Bax是重要的细胞凋亡因子。近年相关研究发现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异常,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方面,疗效肯定。因而中医药调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bax表达的实验研究,将具有较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相关实验...
-
糖尿病溃疡中药香油敷治
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微血管病变,皮肤伤口不易愈合,易形成溃疡。这种溃疡由于组织缺氧,很难治愈。笔者用中药油外敷,效果较好,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取苍术、五倍子、三七粉、乳香、没药各15克,用香油小火煎至药物发黄,不可煳,置凉,将纱布浸入油中,用油纱布外敷溃疡处,两日1次,14天为l疗程。 据临床观察,治疗3~5天,皮肤溃疡创面周围较坚硬的炎性病变组织明显变软,肿胀消失,创缘周围皮肤由灰紫色变为暗红色,创面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15~30天创面恢复清洁状态,新生肉芽组织填平创而,上皮组织由创缘向中心部位爬行生长,...
-
小动作防中耳炎
乘坐飞机旅行方便快捷.有些乘客却因乘坐飞机患上了中耳炎.医学上将此病称为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中耳炎是指飞行过程中.飞机由高空向下降落时.由于人的咽鼓管通气功能未能适应环境压力急剧变化而导致中耳损伤。正常情况下.大气压力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低的。飞机下降时.由于外界气压与耳朵内的压力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中耳损伤。主要表现是耳内不适.双耳胀闷或胀痛.耳鸣眩晕。 在飞机下降时做吞咽、咀嚼等动作.可以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因为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这种相通具有单向活门性.中耳鼓室内的气流可以自动排出.外界气流...
-
更年期糖尿病中医病案举例
围绝经期患者糖尿病中医病机探析 围绝经期( PMS) 原称更年期,是指女性开始 出现因卵巢功能下降而导致的症状直至绝经后 1 年 内的阶段。我国妇女的绝经年龄多发生于 45 ~ 55 岁间,平均 49 岁 [1 ] 。PMS 综合征是一种疾病在全 身不同系统的综合表现,如月经紊乱、潮热出汗、 焦虑抑郁、烦躁易怒、头晕头沉、胸闷心慌、阴 道干涩、尿频急或排尿不畅、记忆力下降、皮肤 干裂或瘙痒、体形发胖、腰腿疼痛、易发生骨折 等等 [1- 2 ] 。在 PMS 开始肥胖者占15%,脂肪出现不 对称的堆积,主要在下腹和...
-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研粉治疗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 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 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 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 能紊乱而引起。方法:取 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 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 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 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 好。 钱东明 蒲公英汁 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 蒲公英治疗中耳炎有良好疗 效。方法:取鲜蒲公英全 草,洗净晾干,捣成糊状取 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 人药汁,每天3次。3~5岁 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 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 每天用7株。 赵庆春...
-
中医古籍“三消辨证”诊治糖尿病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治疗体会 糖尿病( DM)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和 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属于中医学 “消渴”范畴。DM 包含 1 型糖尿病 ( T1DM) 、2 型糖尿病( T2DM) 、妊娠糖尿病、特 殊类型糖尿病等,其中 T2DM 占成人 DM 患者的 90%以上 [1 ] 。近年来,DM 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 对心脑血管、神经功能和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有 可能带来的急慢性并发症,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 来了极大的损害。西医治疗 T2DM,主要治疗目标 是控...
-
化脓性中耳炎中药方加减可获良效
化脓性中耳炎常常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小便黄溺。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此方加减可获良效。 处方:丹皮6克,山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党参15克,滑石15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一般连续服用2个疗程。 说明:此方适用于脾胃湿热,肝郁化火者,以耳内流黄水,耳鸣疼痛,口干口苦...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积累很多经验
秋季是糖尿病多发和加重的时节。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内服中药和一些外治方法,疗效显著。入秋以后,医患都要注意血糖的波动和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 当前消渴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以三消症状首诊者甚少,许多病人来诊时已出现并发症,阴虚燥热已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发病机制。 刘启廷认为气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三大病理因素,气虚化火,伤津损液,久成虚疾,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故益气温阳重在气化,养阴勿忘祛浊,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表...
-
糖尿病人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疗法
经常有糖友反映,为什么在医院测的空腹血糖要比家里高一些呢?我要相信哪个测量值?比如在家中测定的都是六点几毫摩尔每升,但是一到医院测就到了七点几甚至八毫摩尔每升。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和测定空腹血糖的时间有关。 家中一般测定的时间较早,早上6点多或7点就测了,而医院一般开诊就得8点,再加上要办理一些手续,可能9点才能测定了。9点测定的血糖很可能比7点测定的血糖要高,因而造成了这种医院血糖比家中高的假象。 糖友们要知道,早上即使不吃东西,血糖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逐渐升高的。也就是说,...
-
防治糖尿病 介绍中医治疗两法
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危害严重,具有致残、致 死性,如心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 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中医防治糖尿病的 几种方法: 1.宜吃五谷杂粮,如荞麦 面、燕麦面等富含维生素B、 多种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 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2.宜食含糖低的蔬菜,如 韭菜、西葫芦、冬瓜、黄瓜、 西红柿、青椒、茄子。 3.宜吃含钙食物,缺钙 会促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 重。含钙高的食物有虾皮、 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 牛奶等。 4.宜食富含硒的食物...
-
中医水针治治神经性耳鸣、耳聋
神经性耳鸣、耳聋是指在没有外源性的声、电刺激下的一种声音感觉,患者通常伴有烦恼、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导致疑病症或抑郁症。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采用中医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该病,效果比较满意。 中医认为,耳与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针刺听宫(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翳风(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两穴可起到行气活血、开窍通络之功,对神经性耳鸣、耳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穴位注射俗称...
-
血糖与卫气 中医详解糖尿病发病病机
血糖与卫气同源于水谷。饮食增多导致卫气失常,而卫气失常是肥胖的核心病机,因此,提出血糖应该属于气的范畴,就其性状而言则与卫气相当,卫气失常与糖尿病发病具有相关性。试述如下。 1.血糖与卫气 血糖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生化指标。中医虽无血糖的概念,但依据血糖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则知其来源、功能与卫气颇为一致。血糖异常主要有低血糖与高血糖,通过血糖异常之所见,可以认识血糖本质。 1.1 低血糖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①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②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