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195页

中 第195页

  • 十大中医教授治过敏性鼻炎妙法(二)

    十大中医教授治过敏性鼻炎妙法(二)

    七、广州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王德鉴教授 患者林某,男,28岁。反复鼻塞、打喷嚏、流清涕3年,加重1 个月。鼻痒以清晨或遇风时发作明显,口淡不渴,舌淡红苔白,脉细。查见双下甲肿大,黏膜苍白,少许清稀分泌物。证属肺卫虚弱,卫外不固。治以补益肺气,固表通窍。方用:黄芪25克,白术、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僵蚕、五味子各lO克,菊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诸症减轻,仍鼻痒,舌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僵蚕,加桂枝10克,白芍药15克,续服6剂而愈。本例患者病机为肺卫虚弱,卫外不固,故治以补益肺气,固表...

  • 治慢性鼻炎 按人中穴

    治慢性鼻炎 按人中穴

    慢性鼻炎很折磨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慢性鼻炎带来得不适。具体方法如下: 1.两手拇指微屈,其他四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两侧上下往复摩擦数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 2.双手捂住脸部,左右手各自向相反方向弧形揉搓脸部。 3.用一指尖轻按人中穴(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以顺、逆时针方向各旋转按揉50次。 以上各法,每日早晚各做1次。只要长期坚持,定会收到满意效果。郭旭光...

  •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思路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思路

    益气温阳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探讨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 是特应性个体接 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 并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 子参与的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AR 在全球人口 中发病率为 10% ~ 20% [1 ] , 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 喷嚏, 清水样鼻涕, 其次是鼻塞和鼻痒, 部分伴有可逆 性嗅觉减退,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 。西医治 疗 AR 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和特异性 免疫疗法, 存在远期疗效不确切, 治疗周期长和风险高 等问题...

  •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苍耳散 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后来再回老家,患者见我再三感谢,说吃了三个月左右,终于没有以前鼻炎的症状了。后来也在一些患者身上用过,夹外...

  • 中药对过敏性鼻炎有良效

    中药对过敏性鼻炎有良效

    每年的7月8 日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常见症状有喷嚏、流涕、鼻塞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主要抗原是室内尘埃和螨,两者占80%以上。而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的频繁喷嚏发作、水样鼻涕和黏膜 水肿为体内 水代谢异 常,即“水 毒”所致,治 疗时应以麻 黄剂为主, 寅刑刖土, 根据辨证选 方用药。其 中小青龙汤 适用于虚实 夹杂症,临 床试验结果 证明,该方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疗效显著。 对过敏性鼻炎慢性化者,还可使用有类固醇作用的柴胡剂,如柴朴汤、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等...

  • 预防鼻窦炎 可用针刺、中药

    预防鼻窦炎 可用针刺、中药

      鼻窦炎,中医学称之为"鼻渊",或称为"脑漏"。   鼻窦是一种含气的空腔,在鼻腔两侧的叫上颌窦;内眼角那里有一对筛窦;眼睛上面有额窦,还有一组叫蝶窦的,隐藏在头骨深部鼻根后面。鼻窦有减轻头骨重量,使声音悦耳,防止干燥和寒冷空气刺激咽喉、气管的作用。但它很容易发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   急性鼻窦炎有怕冷、发热、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在急性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未经彻底治疗,有可能转变为慢性鼻窦炎。患慢性鼻窦炎的会引起经常性鼻塞,流脓鼻涕,並常常有嗅觉减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

  • 中药熏治鼻炎

    中药熏治鼻炎

    天气转凉,冷空气刺激鼻腔,使得许多患者慢性鼻炎症状加重或复发,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且长年不愈。慢性鼻炎属中医“鼻渊”范畴,因邪犯鼻窍,日久湿热蕴结,酿成痰浊。用中药芳香之品加经霜老丝瓜热熏鼻窍,疗效明显。 取辛夷20克、经霜老丝瓜100克,加水煎煮1小时。将药汁滗出,患者以热气熏鼻,使热气上熏,直至鼻孔内有分泌物流出。早晚各1次,1剂可用2次,7天为1个疗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须慎用。...

  • 中药熏鼻巧治鼻炎

    中药熏鼻巧治鼻炎

    天气转凉,冷空气刺激鼻腔,使得许多患者慢性鼻炎症状加重或复发,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且长年不愈。慢性鼻炎属中医“鼻渊”范畴,因邪犯鼻窍,日久湿热蕴结,酿成痰浊。用中药芳香之品加经霜老丝瓜热熏鼻窍,疗效明显。 方法:取辛夷花20克,经霜老丝瓜 100克,加水煎煮1小时。将药汁滤出,患者以热气熏鼻,使热气上熏,直至鼻孔内有分泌物流出。早晚各1次,l剂可用 2次,7天为1个疗程。 裘可亲...

  • 中药熏鼻治鼻炎

    中药熏鼻治鼻炎

    具体方法:苍耳子、白芷、射干、藿香、石榴皮各 10克,加水煮沸,熏鼻20 分钟为1次,每天2次,2 天为一疗程。 冬春季是急性鼻炎的好发季节,鼻炎发病机制除过敏因素以外,常与病毒或细菌寄生鼻腔黏膜有关,产生毒素引起鼻腔黏膜功能损坏,出现血管扩张,引起鼻塞、流清涕、继发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头痛头晕症状,所以治疗的关键就是抗炎、抗病毒、抗过敏。 研究发现,苍耳子含有苍耳苷、生物碱、苍耳醇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白芷含有挥发油、白芷素、新白芷醚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 剔络化瘀法治疗瘀血阻络型陈旧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剔络化瘀法治疗瘀血阻络型陈旧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 是眼科临床急症 [1 ] ,是一种致 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力骤减或视野缺损。因血 栓形成、动脉痉挛继而栓塞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供 血中断,引发视网膜组织大面积缺血 [2 ] ,进而缺 氧、变性、坏死,对视功能有毁灭性的损伤。灵长 类动物视网膜中央动脉缺血超过 97min 时,视功 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3 ] 。从解剖学分析,视网 膜中央动脉作为颈内动脉的一个分支,属于终末动 脉,彼此之间无吻合支,它与脑部的其他...

  • 葡萄膜炎浊毒内蕴及浊毒伤阴 中医治之

    葡萄膜炎浊毒内蕴及浊毒伤阴 中医治之

    葡萄膜炎属于中医学“瞳神紧小”及“瞳神干缺”范畴,瞳神紧小是指黄仁受邪,以瞳神继续缩小,展缩不灵,多伴有抱轮红赤、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及视力下降为首要临床症状的眼病。本病若失治、误治,特别是不及时散瞳,极易造成黄仁后黏连,导致瞳神干缺或其他眼病,引起失明。瞳神干缺是指瞳神紧小症失治、误治,导致黄仁与这以后晶珠发作黏连,瞳神失掉正圆,边际良莠不齐,形如锯齿或花瓣,且伴有视力下降的内障眼病。 病因病机:结合现代日子水平的提高、日子压力的添加,恣食肥甘厚味、饮...

  • 化脓性鼻窦炎的中医辨治

    化脓性鼻窦炎的中医辨治

    化脓性鼻窦炎表现为鼻窦粘膜充 血肿胀,炎性细胞渗出、肥厚或萎 缩,可有炎性息肉形成。多见于上颌 窦,其次为筛窦、额窦,蝶窦少见。 一、肺胃蕴热型:表现为鼻流脓 涕,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 厚,脉数。 处方:桔梗、黄芩、浙贝母、天花粉、七叶一枝花各10克,金银花 12克,苍耳子、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月艮。 功效:排脓解毒。 二、阳明热毒型:表现为壮热口 渴,鼻息煽热,舌红绛,苔黄燥,脉 数。 处方:升麻、甘草各6克,黄芩、赤芍各12克,葛根、银花各15 克,川芎3克,桔梗、白芷...

  • 视神经损伤 针刺治疗加中药汤热气熏眼

    视神经损伤 针刺治疗加中药汤热气熏眼

    视神经损伤 女,72岁,2016年9月10日初诊。白内障术后双目失明半月余。 病史: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行白内障术治疗,术后眼眶后部疼痛,双目胀感,视物模糊不清,渐致视力完全丧失,视野全盲,于当地医院行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球后彩超检查,诊断为双眼视神经损伤,住院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效不佳。 现症见:双目失明,视野全盲,双目偶有胀感,无目干、目痛。 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左眼瞳孔直径约2.8 mm,右眼瞳孔约3.2 mm,双目无光感,...

  • 鼻出血止血方法 中医分型

    鼻出血止血方法 中医分型

    鼻子流出鲜红色血液,叫做鼻血。多由于血分有热所止,也有妇女倒经,或击伤、碰伤等原因引起。治疗时除外伤宜以止血为主外,一般有肺热、胃热,肝火三证。 肺热 鼻子出血,鼻孔干燥,干咳,痰少,或无痰,鼻中灼热, 口中咸辣,或有发烧,出汗, 口渴,面现油腻色等症。舌红,脉数。治宜清肺止血。 处方 (1) 桑叶6克 菊花6克 丹皮6克 炒山栀10克 茅根 12克 水煎服。 (2)藕节10克 苇根10克 仙鹤草10克 水煎服。 (3)用纸沾冷水贴患者额上,或用手指沾冷水拍打风府穴。 胃热 鼻子出血, 口渴,多饮...

  • 治慢性干燥性鼻炎 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治慢性干燥性鼻炎 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例:患者,男,25岁。患干 燥性鼻炎10余年,近5年加重。 夜间鼻塞,难以入睡,鼻前部有干 痂,并夹杂干血块,时有脓涕,口 中干苦,渴思冷饮,咽干而痛,目 眦俱红,眼球干涩,性急易怒,心 情烦躁,嘈杂易饥,手心常热,大 便干结,舌胖偏红,舌苔薄白,脉 弦。此属脾肺气虚,肝胆郁热,肺 阴受损。治以补脾肺,开鼻窍,清 肝胆,养肺阴。 拟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党参、葛根、沙参各20克, 白术、苍耳子各10克,柴胡、黄 芩、甘草各6克,菊花、薄荷各5 克,细辛3克。每日1剂,水煎分 3次服。服12剂诸症消失而愈。...

  • 中医在鼻炎的防治上的经典名言

    中医在鼻炎的防治上的经典名言

       “10多天了,老是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特别难受,开始还以为感冒了,可怎么吃药都不管用,后来才想到是不是鼻炎。”春天很多人因为鼻子不舒服去就医。   “近期,就诊的鼻炎患者明显增多。”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张三山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在鼻炎患者中,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居多。究其原因,主要和春季气候有关。时下气温回升,花粉、细菌、尘螨等渐渐加剧传播,免疫力低下者,呼吸道疾病易一触即发。另外,春季昼夜温差大,加减衣不及时,导致感冒,进而把“沉睡...

  • 论治中医鼻衄 鼻出血

    论治中医鼻衄 鼻出血

    鼻出血属于中医鼻衄的范畴,中医采用下法进行辨证论治。 1.肺胃热盛型:血色鲜红,鼻干疼痛,口干咽燥,口臭龈肿,渴.喜冷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黄芩、苏子、藕节炭、牛膝、竹叶、荷叶各10克,白茅根、生地各15 克,仙鹤草12克,栀子、甘草各6 克。水煎服,每日l剂。 2.阴虚火旺型:出血量少色淡,时出时止,口干津少,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玄参、生地、白茅根各15克,麦冬、知母、藕节炭、仙鹤草、地骨皮、白薇、旱莲草各...

  • 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辨治

    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辨治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针对某些特别致过敏物质(经常为花粉、尘蹒、霉菌孢子、昆虫、宠物毛屑及其他空气污染物等)所诱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症候群,其发作频率可依致过敏物来源的不同而有时节性或终年性的发作表现。本病多数发病是在5岁前,患儿常被认为抗病能力差而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时主要症状为喷嚏、鼻塞、大量清涕、鼻痒,部分病人会有咽痒、干咳、头痛、流鼻血等伴随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脾肾虚损,复感外邪所致,一般分以下几个证型治疗。   肺气虚寒临床表现为鼻部奇痒,喷嚏连连,继则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病者平素怕风...

  •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该病治愈率有所上升,但术后术腔黏膜水肿、肉芽增生、囊泡样变、感染、粘连等因素又严重制约着治愈率的提高。鼻内镜鼻窦术后采用中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 处方 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白芷12克,黄芩10克,乌梅6克,徐长卿10克,细辛3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 若见息肉色红、鼻流黄色浊涕、舌尖红,脉数,则加桑白皮15克,泽泻、牡丹皮各12克; 若见息肉灰暗质硬、舌红或有...

  • 治鼻出血中医有方

    治鼻出血中医有方

    处方:生地、龟板(先煎)各 24克,白芍18克,牡蛎(先煎)、 龙齿(先煎)、茜草、牛膝、磁石(先 煎)各15克,仙鹤草、大蓟、小蓟、 海螵蛸、丹参各12克,阿胶(烊化 兑服)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主治:阴虚血热型鼻衄。症见 鼻出血,面色晦暗,手足心发热, 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 杨向心 想要身体好 水中加一宝 有些治病养生的方法很简单, 只需在水中加一味药,或川来喝,或 用来泡脚,就能化解生活LfI许多健 康小问题。 玉米须煎水利尿消肿降压 将玉米须加水煎煮取汁,或者 将...

  • 过敏性鼻炎用单味中药进行治疗

    过敏性鼻炎用单味中药进行治疗

    我被确诊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原为尘螨。为了治疗过敏性鼻炎,我用了很多滴鼻液、脱敏药和激素类药物,结果不但鼻炎没治好,反而让各种药物的副作用把我折磨得痛苦不堪。后来听一位老中医说用蝉蜕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于是,我就买来了蝉蜕进行治疗。没有想到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越来越轻,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尤其是近一两年几乎没再发病。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用蝉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取蝉蜕50克,将其洗净、晒干、研为细粉备用。每次取2克用温开水送服,每天于3顿饭后服用。 江西九江胡敏...

  • 鼻窦炎中医五种辨证型治疗

    鼻窦炎中医五种辨证型治疗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为特征的病证。又称脑漏。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病、多发病。X线片及鼻窦部穿刺,是现代医学诊断此病的关键技术。中医通过辨证,多分以下五种证型治疗。   风热袭肺临床表现为鼻涕黄浊味臭,鼻塞时作,嗅觉减退,头额胀痛,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干,苔薄黄。治法:疏风清热,芳香通窍。可选方剂: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黄芩、薄荷、川贝母或浙贝母、淡豆豉、菊花、甘草),还可选加黄芩、金银花、菊花、葛根、连翘等。头巅顶痛,加藁...

  • 慢性鼻窦炎 中医开窍于鼻方 治咳喘

    慢性鼻窦炎 中医开窍于鼻方 治咳喘

    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常反复感冒,出现鼻塞、流 涕、头痛等症状,如未及时治愈,任其反复发作,会 形成慢性鼻窦炎,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嗅 觉障碍等症状,甚至影响心脑供氧。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若风热邪毒袭肺,或 风寒侵袭,郁而化热,风热壅遏肺经,邪毒灼伤鼻 窦黏膜均可致病。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 解毒,凉血祛瘀的功效。涌泉穴位于脚底前部凹陷 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重要穴位,用 大黄敷涌泉穴是中医的上病下治法,能引热下行, 祛除肺热。 方法为:取大黄10克,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 调为稀糊状,分...

  • 鼻渊的中医辨证疗法

    鼻渊的中医辨证疗法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为特征的病证,又称脑漏。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西医称为急、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也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风热袭肺症见鼻涕黄浊、味臭,鼻塞时作,嗅觉减退,头额胀痛,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干,苔薄黄。治宜疏风清热、芳香通窍。主选方剂为苍耳子散 (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黄芩、薄荷、川贝母或浙贝母、淡豆豉、菊花、什草),还可选加黄芩、金银花、菊花、葛根、连翘等。随证加减:头巅顶痛者加藁本;前额眉棱骨痛者加蔓荆子;后枕及颈项痛者加葛根;双侧太阳...

  • 鼻窦炎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内外双毒”

    鼻窦炎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内外双毒”

    鼻-鼻窦炎类似于中医学的“鼻渊”、“脑漏”、“脑渗”、“脑崩”、“脑泻”等,但不完全等同。它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仅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即高达16%且仍呈增长的趋势[1]。国内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在12%-14%。 中医历代医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该病的病...

  • 治中老年鼻衄单方

    治中老年鼻衄单方

    中老年鼻衄易反复、出血量大,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除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外,应同时治疗原发病的并发症,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现介绍一中药验方: 处方:桑白皮50~100克,水煎服。有效时,继续服2~3剂以巩固疗效。 功效:泻肺降气,降压止血,治中老年鼻衄,经常复发,咽痒,舌红,苔薄黄,脉弦等。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衄,总因鼻中出血而使营血耗伤,故出血多者,每见血虚之象,如面色苍白、心悸、神疲、脉细等,故除按以上辨证用药外,可配合和营养血之法,适当加入黄精、首乌、桑椹子、生地等养血之品。若因阴血耗伤,涉及...

  • 慢性鼻炎中药熏治

    慢性鼻炎中药熏治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因邪聚于鼻,灼腐肌膜,致鼻流浊涕,伴有头痛、鼻塞、不闻香臭等症状。中医学认为,鼻居于面部正中,为气体出入之门户,鼻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肺开窃于鼻”,其与肺关系最为密切。 治疗方法:细辛5克,苍耳子、白芷、防风、黄芩、辛夷各15克,薄荷、菊花、蒲公英各10克。 将上药研为药末,放入非铁制容器中煮沸后煎煮10分钟,使患者吸其热蒸气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连续熏蒸3天,9天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 点评:...

  • 治副鼻窦炎 鼻塞鼻流浊涕中药方

    治副鼻窦炎 鼻塞鼻流浊涕中药方

    验方1 辛夷花15克,野菊花30克,葛根10克,白芷10克,通草6克,所有药品布包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半。3剂为1疗程,一般1~2疗程。 本方适用于急性副鼻窦炎表现为前额晕痛,鼻塞时作者。 验方2 野菊花30克(布包煎),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紫花地丁10克,川芎12克,马齿苋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7剂为1疗程,服用2~4疗程。 本方适用于慢性副鼻窦炎表现为前额头痛,鼻流浊涕,时有浓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者。 验方3 蜜炙黄芪20克,鸡血藤10克,...

  • 中药熏蒸巧治鼻炎

    中药熏蒸巧治鼻炎

    笔者临床用中药熏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是:取辛夷、苍耳子、细辛、薄荷各15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 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 浙江温州 张富裕 点评:熏蒸法是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患部(皮肤或鼻腔等),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证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鼻炎,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方是由治疗鼻渊(中医病名,包括现代医学的鼻炎、鼻窦炎)专方“...

  • 治慢性鼻炎 老中医朱瑞东的验方

    治慢性鼻炎 老中医朱瑞东的验方

    处方:柴胡10克,薄荷12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细辛3克,辛夷花15克,荆芥穗12克,龙胆草6克,桔梗10克,瓜蒌皮15克,白芷12克,枳壳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临床治愈,每天每次煎药取汁后,乘热气熏鼻腔1~3次。 说明:此方为湖北省麻城中医院已故名老中医朱瑞东的验方。上世纪70年代我跟其待诊时常用此方。后共治疗38例,临床治愈36例,有效2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