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199页
-
中药治疗口臭 丰富的经验方
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如口腔、鼻咽、呼吸、消化等疾病,均可引起口臭。口臭患者除应积极治疗外,还要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中药在治疗口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口臭并有热症者,如口渴、身热、齿龈红肿、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多系脾胃火盛,可用泻黄散加减治疗。其方药组成是:藿香、防风、焦山栀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4.5克,竹茹6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周。 口腥臭兼咽痛口渴、咳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者,多为肺热偏盛,可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如桑白皮、地骨皮、橘梗、知母...
-
常见小病的中医偏方
生活中,人们一般都会有个头疼脑热、牙痛、嗓子痛等小病,上医院看病,想想恼人的排队挂号、等待就诊、排队拿药将耗费大量的时间,总感觉不值当。 那么,面对生活中这样的小病,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中医教您几招应对生活中常见小病的中医偏方,驱走身体不适感。 全身燥热在膝盖下面放一瓶冷水;用食醋抹擦脖子和肩膀;或者吃2~3个橙子或者1个苦柚子,因为适量的维生素C也可以降温。 头痛欲裂可以在太阳穴处抹上几滴柠檬汁。柠檬酸可以扩张血管,痉挛就会随之消失。然后再好好按摩一下脖梗处的颈椎骨。 血压下降导致头晕因为血压下降而导致头...
-
口臭顽疾中医辨治
口臭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病症。究其原因,一是饮食性引起的,服食了某些有异地味的食物,如烟、酒、大蒜、甜食等,停食之后,会很快消除;二是病理性的口臭,往往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食管炎、胃炎、胃及十二肠溃疡、肺部感染、便秘、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脓肿、肝硬化、糖尿病、年纪大的人等等都可引起。 中医除了对病治疗的方法外,还可以对症进行辨证施治,对某些原因引起的口臭有着明显的效果。中医一般把口臭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脾胃实热型:症见牙齿刷牙、进食时出血,小便赤、大便燥结,...
-
治口腔溃疡中医薰灸方法
薰灸方法:用艾绒或加入其他药物(如丁香、吴茱萸、附子、细辛等以加强作用)做成的艾条,点燃对准脐部进行熏烤(悬灸),直到病人感觉温热舒适,即将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一般距离2厘米左右),连续灸烤5~1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主,也可配合雀啄灸,每日1次,重者加灸1次。 治疗时注意防止烧伤,孕妇勿灸。 中医认为,本病与心脾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由于口腔与咽喉肺胃相连,为诸经循行会聚之处,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在口腔粘膜出现病变,外邪以风、火、燥为多见,体质异常、素体阴虚、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阴液耗伤,虚...
-
复发性口疮 中医妙治“裤口疮"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 种,其发病率高达20%,而女性经期复发性口 疮更为常见。中医认为经期复发陛口疮的发生 与各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均有关系。复 发性口疮的治疗以消除致病因素、减轻症状、 促进口疮愈合、减少复发为原则。近年来,采用 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 选择门诊确诊为经期复发性口疮患者 38例,年龄15~43岁,以23~40岁年龄段最 为常见。患者均自觉患处烧灼样疼痛,进食、 说话时疼痛加重,呈周期样发作。 一、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火旺型 和胃热熏蒸型。 阴...
-
舌头发涩舌麻“舌痹”中医方医案
朱某,女,27岁,2014年7月2日初诊。 主诉:舌头发涩数天。刻下:前几天因上火,服用西药后感觉舌头发涩,稍疲倦,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地图舌,脉沉。辨证属中气不足之证,用补中益气汤原方: 黄芪15克,红参片8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生姜10克,柴胡10克,大枣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2014年7月17日):前药后舌头发涩已愈,舌苔第二天即已消退,但近几日舌苔又开始变厚,夜寐不佳,晨起口干口苦,疲倦乏力,大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底浮黄,舌尖红...
-
补中益气治口腔黏膜、舌面溃疡
王某某,男,12岁。2011年7月10日来诊。患儿因嗜食辛辣,致使口腔黏膜、舌面溃疡反复发作难愈1年有余,经西医口腔科以抗菌消炎,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药口服,复方碘甘油涂敷患处,多能收效,但不久即发。患儿本次复发已半月余,舌面左侧溃疡面0.8mm×0.7mm×0.3mm,边缘略红,底面清洁无附着物,饮食难进,疼痛难忍。诊见形寒不足,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缓。证属脾胃受损,中气不足,而心火独盛所致,正与补中益气汤宗旨相合,遂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8克,党参8克,当归6克...
-
中药合剂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好疗效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作“痄腮”。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并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病征,可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故须格处重视。笔者以小柴胡汤合白蛇合剂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简介如下。 病例一 梁某,男,8岁,河北省宁晋县人,2012年1月25日诊。两侧耳下端周围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如枣大10天。曾于县医院诊断为:腮腺炎、颌下淋巴结肿大。10余天来体温37.8℃~39℃波动。现:咀嚼疼痛,双侧腮腺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体温3...
-
患腮腺炎 中药外敷
用木芙蓉叶及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均为4~15岁儿童,男8例,女 7例。 二、治疗方法 有发热感染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控制感染等,同时取木芙蓉叶、仙人掌(去刺去皮)各适量,洗净后一同捣烂,摊在纱布上,敷于腮腺炎局部,每日4次。 三、治疗效果 治疗15例,10例显效,肿痛在3~7天内消失,无并发症;5例有效,肿痛在8~1l天内消失,无并发症。 四、体会 木芙蓉叶、仙人掌外敷法源于民间。《本草选录》中指出,木芙蓉叶味辛行散,平而偏凉...
-
口疮 中医治用党参鲜石榴茶叶偏方
口疮 【病因与症状】 口疮即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所以常称为复发性口疮。历代医家将口疮的病因、病机概括分 为虚、实两类。实症的表现是:发病迅速,病程短,一般7~10天逐步愈合, 愈后不留斑痕;溃疡好发于口腔前半部,多见于唇、舌、颊、口底等部,龈、 腭少见;初起的红赤稍隆起,中央出现溃点,逐渐扩大凹陷,呈绿豆粒大或 黄豆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多覆有黄白色膜,周围绕有红晕。虚症的 表现是:发病稍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间歇期时间长短不等,终年不断, 此起彼伏;溃疡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