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第2页
-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
中医整脊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以调曲复位为主要技术,对人体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为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脊柱伤病及脊源性疾病诊断;依据脊柱和脊神经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开具药物辨证论治处方,制定调曲复位治疗方案;运用中医外治法,以理筋、正脊骨法、四维调曲复位为主,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运用强身健脊十八式方法,指导患者治疗后护理和预防保健;书写病历,记录病案。 “一个完整的整脊过程需要多个中医整脊师的通力...
-
中药巧治脊柱骨折早期便秘
脊柱骨折病人早期往 往并发便秘,常伴有腹胀腹 痛。采用鸡鸣散加味治疗脊 柱骨折早期便秘,疗效满 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性32例,女 性18例;年龄18—69岁;胸 椎骨折23例,腰椎骨折27 例;均为单纯性压缩骨折, 无合并神经损伤或压迫症 状。 临床表现:便秘,腹满 腹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按之痛甚,舌质红, 苔黄厚而腻。中医辨证为瘀热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尾、桃仁、赤芍、玄明粉(冲服)、 厚朴、枳壳、元胡各10克,红花、陈皮、木香、甘 草、大黄(后下)各5克...
-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治疗处方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表现大多以腰部酸痛及下肢大关节肿痛为临床症状,该病病因不明朗,疗效不肯定,病程迁延,致残率高,其根治方法尚属世界难题。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自制壮督除痹汤治疗该病多人,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组成:桑寄生、千年健、木瓜、川牛膝、怀牛膝、川断、杜仲各15克,鹿角片(先煎)、乌梢蛇各10克,生草6克。 用法:用武火先煎鹿角片10分钟,再将用水浸泡约15分钟许的其他药物和适量的水放入砂锅中。继用武火烧开,并再以文火煎20分钟,取汁分早晚两次...
-
强直性脊柱炎应用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 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侵犯 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 组织及髋关节等外周关节,以 腰背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 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 硬为临床特点。古人称之为“竹 节风”、“龟背风”、“背偻”等,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致残率高, 目前西医除运用非甾体类抗炎 药、免疫抑制剂及部分新型生物 制剂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且疗效欠佳,药物不良反应较 多,患者依从性差。笔者近年来 应用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 法治疗本病...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临床中医病因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一种原因不明、 以中轴关 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晚期可造成髋关节 和脊柱强直畸形, 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 严重影响 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1 ] 。中医药治疗 AS 从临床 出发, 辨证论治, 改善病人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本 文对中医药治疗 AS 从病因病机、 治法治则等方面 进行总结归纳, 并进行展望和思考。 1 临床表现 1. 1 初期症状 本病好发于 16 ~ 25 岁青年, 尤其是青年男性。 一般起病比较隐匿, 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有些病 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
-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病”临证心法
路志正( 1921—)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70 余载。幼承家学,渊源深厚,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形成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致, 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是中医风湿病学科创始人之一,在风湿病方面造诣颇深。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 35%。本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起病隐匿,病程长,缠绵难愈,误诊率及致...
-
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探讨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与整理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其辨治经验。结果:分析统计207首处方,药用频次≥10的药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红花、大血藤、续断、金银花、葛根、羌活、鬼箭羽、两头尖、赤芍、虎杖。 形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基于频数分析阎小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是一 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 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 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1 ] 。本病目 前尚无根治办法,非甾体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对 控制病情、缓解脊柱受累及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等 方面疗效不令人满意,生物制剂疗效确切,但其 价格昂贵,且停药后易复发。即使经过治疗,许 多患者仍因关节变形、脊柱强直、生活质量降低 而致残,死亡率明显增加 [2- 3 ] ,因此,进一步深入 研究 AS 的中医药治...
-
腰痛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案举隅
叶新苗中医微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叶新苗教授从事中医教学、 科研及临床医疗工 作近40年, 治学严谨, 医术精湛。 著有 《中医微创学》 《中医骨伤古医籍选》 《针刀刀法手法学》等著作。 叶教授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尤其专于强直性脊 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诊疗, 并形成了 独特的中医微创治疗AS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跟随叶新苗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 现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 借鉴。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 AS是以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 反应为主, 也可累及内脏及其...
-
国医大师韦贵康论治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经验
韦贵康(1938年-),第三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骨伤学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科研硕果累累,享誉国际医学界,著有《中医筋伤学》《脊柱相关疾病》等著作数十部。韦老对中医骨伤学造诣颇深,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在脊柱相关疾病诊治方面建树颇丰。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退行性改变、无菌性炎症。范围不仅涉及颈、肩、腰腿等软组织病变,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1]3。韦老以现代解剖学为依据,用现代科技手段阐述脊柱相关疾病的病...
-
从肝论治强直性脊柱炎应用探讨
强直性脊柱炎( a n k y l o s i n g s p o n d y l i t i s , A S ) 是 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 症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 “ 痹病” “ 大偻”等范 畴 [ 1 ] ,通常认为其发病与先天肾虚、感受外邪及外 伤瘀血导致督脉病变相关 [ 2 ]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 的变迁,导致 A S 反复发作的致病因素较以往有所 变化,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肝在 A S 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积气征1例
脊柱积气征是一种无症状的偶然现象,属于自限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见于外伤引起的脊柱硬膜外积气。一般情况下,脊柱椎管内产生的气体会很快被吸收,不易引起神经症状,且神经症状一般可自愈,无后遗症状产生[1]。脊柱积气征分为椎间盘型、椎间关节型、椎体型、椎管内型、椎旁型、混合型6种类型。病变部位多为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退变的核心位置[2]。临床认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内产生气体的主要原因。脊柱积气征检查通常提示:腰椎间盘存在严重退变;椎间小关节存在严重退变;存在退行性椎体前滑脱。脊柱积气征导致腰部疼...
-
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 祛风湿活血处方
病人姓名 刘某某 病人性别 男 病人年龄 38岁 主诉:反复全身骨痛1年余,尿检异常6月。 现病史:患者2012年2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足根部疼痛,以夜间、晨起明显,随后逐渐出现腰骶部疼痛,以夜间明显,活动后减轻,伴有左侧胸胁部触电样疼痛,以改变体位时明显,予2012年7月10日入住东莞市人民医院,查双侧骶髂关节MRI:双侧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抑制免疫、消炎止痛、护胃等治疗,患者右足跟、腰骶部疼痛可缓解,但出现胸肋部疼痛,2012年8月20日入住中山大学第...
-
腰椎小关节紊乱 坐位脊柱旋转法 三搬法合下蹲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猛然床上翻身、蹲位起立、猛然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因素。由于腰椎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或棘突偏歪。症状为腰部僵硬,弯腰活动受限,坐卧困难,无坐骨神经痛症状,每需用手托扶腰部行走,检查下腰部可有压痛点。 《金匮翼》说“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
-
施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疼痛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由骶髂关节向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腰、胸、颈椎等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侵犯性发展,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国医大师施杞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在治疗A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该病活动期的疼痛症状,有其独到见解。施杞重视临证中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将急性期疼痛症状分为热毒型和痰瘀型两大类,前者多用“热痹方”,后者多用“筋痹方”。 热...
-
脊柱骨折(秘方数:3)
脊柱古称脊骨,俗称脊梁骨,是人体的四肢与头颅连接的中心,也是支持内脏和保护内脏的支柱和后壁。脊柱由33个椎骨组成,其中包括颈椎(7个),胸推(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尾椎(4个),成人时骶椎与尾椎均融合为一体,故能活动的椎骨只有24个。脊柱骨折中最为常见的部位是在胸腰椎之间(第十二胸椎至第一、二腰椎),因高空坠下,臀部着地,上身的重力向下冲击,地面的反冲力量向上冲击,两股力量汇合在脊柱前屈最大解位即胸腰椎之间,造成骨折和脱位。脊柱骨折一般可为两类:(1)稳定性骨折,包括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棘突骨折、横...
-
强直性脊柱炎:外敷袋疗治“强脊炎”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脊炎,是一种主要 侵犯脊柱,并可 涉及周围关节 的慢性炎性疾病,致残率较 高。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弱,后天失养,致使脾气不健,寒湿之邪侵入所致,治疗以 温肾散寒、化瘀壮骨、活血通络为主。中药外敷既可弥补内服药物的不足,又具有简、便、效、 廉的特点。 取青风藤30克,仙灵脾、透骨草各15克,乳香、没药各 6克,一起装入布袋中,加水1000毫升,食盐50 克,浸泡2小时后将药煮沸,先熏患处,等药温降到40℃左右,将药袋敷在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连用1周。 (周光) &midd...
-
合老年人每天醒来做脊柱伸展锻炼
指导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主任中医师 范德辉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金小■ 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较慢,每天醒来,肌肉和骨骼不能一下子调整到灵活舒心的状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范德辉指出,当关节没有得到伸展时,在日常的生活就会容易造成关节卡压、小错位,也就是医生常常说的关节紊乱,长期的关节紊乱可导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范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当人从睡梦中醒来,体内的阳气首先要得到升腾和激发。老年人的阳气相对较弱,激发的时间也较慢,因此,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动作...
-
拉耳垂 运目 做手指操 脊柱保健操
梳头微展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部向后梳至枕部,3-9次,可使头发柔软,改善头部血液供应。 摩面揉太阳穴,轻刮眼眶、鼻梁,有美容保健作用。 叩齿稍用力咬合上下牙齿,可起到固齿作用。 拉耳垂耳垂上有许多穴位,常拉耳垂,可刺激该处穴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功能。 运目双目自左向右转14次,再从右向左转14次,然后紧闭目少时,再忽然大睁。常年坚持运目,可使眼睛运转灵活,去内障外翳,兼能预防近视、远视。 伸懒腰伏案1-2小时后,不妨伸个懒腰,这样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血流加速,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