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149页

药 第149页

  • 糖尿病中医食疗话药粥

    糖尿病中医食疗话药粥

    菠菜粥:取菠菜 100~150克,粳米50 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用。 芹菜粥:取新鲜芹菜60~100克(切碎),粳米10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 萝卜粥:取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 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胡萝卜粥:取新鲜胡萝卜50克,粳米10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研究表明,胡萝卜中的琥珀酸钾盐有降压作用。 山药粥:取生山药60克,大米60 克,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内食剧。适用于糖尿病脾肾气...

  • 如何防治中暑 中医药独到方法

    如何防治中暑 中医药独到方法

    高温季节如何防治中暑,中医药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防中暑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白菊花各8克,淡竹叶5克,白参、豆卷各10克,藿香4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的人应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法,药用香薷、厚朴各5克,扁豆、鲜芦根...

  • 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血是水谷经过气的作用转化而成的,其生成与心、脾、胃、肾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成后的血与心、脾、肝分别主宰其运行和储藏,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血与气的关系密切,不仅血的生成与气有关,而且血的运行也需要靠气的推动。因此,气虚常常会导致血虚,血虚亦有气虚存在;补血时要兼顾到补气。   血虚包括贫血、神经官能症、某些虚弱症、月经不调等症,可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心悸眩晕、气短无力、体虚疲乏、指甲色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经后腹痛、脉细、舌质淡等。对于血虚,可以选用当归、白芍、熟地、阿胶、何首乌、龙眼、紫河车等中药...

  •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 对证选用中成药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 对证选用中成药

    中暑,是指发生在夏季烈日暴晒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按照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有以下主要症状:身热、头昏、头胀、乏力、心悸、胸闷、口渴、大汗、恶心、吐泻、小便短赤等;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尚有下列各种表现:体温高于38.5℃;或出现早期循环衰竭症状;或在暑天高温下劳作,由于饮水不足而出现暑热烦渴、暑热伤津的症状;或是由于过食生冷、饮食不洁出现吐泻、恶心等。重度中暑,包括中暑衰竭、中暑高热、中暑痉挛、日射(热射病)四种类型,发病的老年人和体弱者多见。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 糖尿病人服中药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人服中药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人服中药时饮食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出来。糖尿病患者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大致包括以下16点:  1. 服滋补药品如人参、鹿茸、党参、黄芪、地黄、首乌等,要忌吃萝卜,忌饮茶;  2 .服用黄连、甘草时要忌食猪肉;  3. 服用威灵仙、土茯苓时要忌茶;  4. 服用丹参、茯苓忌食醋;  5. 服用薄荷时要忌食鳖肉;  6. 常服山药忌生葱;  7. 服用鳖甲忌食苋菜;  8. 服用荆芥忌食鱼蟹;  9. 服用天门冬忌食鲤鱼;  10. 服用含铁药剂忌茶叶;  11. 服用白术忌食桃...

  • 巧选中成药解暑热

    巧选中成药解暑热

    夏天天气闷热,人们易出现头昏脑胀、胸闷、心烦、口渴、饮食减少等症状,这是得了暑热症,选购清凉解暑的中成药可治疗暑热症。 暑热轻症 1、人丹 具有清解暑热、行气健胃的功能。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胀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船。需要时,每次口含3-5粒,或用温开水送服5-10粒。 2、无极丹 具有清凉解暑、止渴健胃的功能。主治夏季感染暑热,头昏脑胀、心烦、口渴、恶心、呕吐等症;也可用于晕车、船。需要时,每次服20粒。 3、十滴水 具有祛暑通窍、健胃除湿的功能。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

  • 单味降糖中药

    单味降糖中药

    方剂中的一味草药,并非灵丹妙药,也不能拿来单独使用。但根据对病症的认识,确定几味对治疗比较有益的基础草药却是可以的。 中医理论中,要说“一方治百证”是不现实的,但根据对病症的认识,确定几味对治疗比较有益的基础草药却是可以的。 黄芪:主要作用为补气。一种理论认为,气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就在于益气补气。此外,现代医学也证明,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丹参:集活血、行血、凉血、养血作用为一身,可以化淤、通络。丹参中含有多种丹参酮,可以明显改善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和血压的作用...

  • 六种草药可解暑

    六种草药可解暑

    1.香薷: 香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之效,多用于治疗夏日“外伤于寒、内伤于湿”之证,表现为发热无汗、头重身痛、腹痛腹泻等。用香薷6克热水泡10分钟,趁热饮用。 2.藿香: 藿香有理气和胃、解暑化湿等功效,对夏日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胸脘闷胀、腹痛腹泻等有良好防治作用。每日10—15克,煎水后代茶饮。 3.佩兰: 佩兰有解暑、化湿、醒脾、和胃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夏日头晕昏闷、胸脘闷胀、食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每日15克,煎水后分2次服。 4.荷叶: 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香,有解毒...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 补血药粥

    补血药粥

    贫血患者体弱乏力,食欲不佳及消化机能不良者,可以食用下列药粥,简述如下: 红枣粥:将米洗净后加入干净的红枣数枚,加水适当,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大枣羊骨粥:羊前腿骨1-2根(捣破),大枣20枚,糯米50-100克,以小火煮成稀饭,食盐调味,分次食用,适用于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班症。 阿胶粥:糯米洗净入锅煮熟,加入阿胶适量,待溶化后,加红糖少许即可食用。 菠菜粥:带根新鲜菠菜150克,洗净后切之,与粳米100克放入砂锅加水800毫升,煮至稠状,即可食用,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龙眼肉莲子粥:龙眼肉5克...

  • 中药治甲状腺结节属中医“瘿瘤”

    中药治甲状腺结节属中医“瘿瘤”

    甲状腺结节是由甲状腺炎症、甲状腺囊肿或内分泌紊乱等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本病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甲状腺结节属多发和良性者居多,单发少见但有恶变的可能。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瘿瘤”范畴,中药治本病有效且副作用较小,下面介绍几种治甲状腺结节的中成药,患者可据病情酌情选用。 消瘿五海丸:主要功效是散结消瘿、活血化瘀。可治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或囊肿、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尤其适合碘缺乏病致人结节。每次服1丸,1日2次,小儿酌减。 内消瘰疬丸: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理气泻...

  • 中暑两良药仁丹十滴水

    中暑两良药仁丹十滴水

    夏天中暑有两个良药家中不能少。 一个是仁丹。仁丹是是沿用已久的老药,作为人们暑天随身携带的常备良药,因其色泽鲜赤,光滑如丹,故又名“清凉丸”。其含有檀香、砂仁、木香、冰片、朱砂等中药,功能清暑开窍。全方辟秽排浊,化湿和中之力较强,擅治夏日中暑。近代药理研究发现,仁丹具有解热、止呕、促进消化等作用,功效突出,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是一种很对症的治疗中暑的中成药。 另一个是十滴水。十滴水是一种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的中成药。因为以前是每次服用十滴的水剂,所以得名十滴水,具...

  •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 夏日必备良药

    藿香正气一方最早出现在1151年的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它的剂型由散剂经过多次变化,现在已有多种剂型生产,可供不同患者选择应用,不但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治疗范围和功效,是夏秋居家与外出旅行等必备保健之良药。 特别是近20年来,本方的剂型有了重大发展与突破。过去只有传统的散剂、丸剂(有水丸、蜜丸之分)两种,但散剂和丸剂不但服用起来让人感到口感不好,而且服用量也大。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丸、散剂外,还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

  • 糖尿病用中药黄芪治疗

    糖尿病用中药黄芪治疗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由于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在阴虚的同时大多伴有气虚,所以益气是糖尿病患者进补的重要原则之一,而黄芪就是不错的选择。 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扶正、固表等功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蛋白尿等作用,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尤为适宜。 使用黄芪进补时,可取6-9克生黄芪加水煎服;或者服用黄芪山药粥。山药属于药性平和的滋补食物,同样具有健脾、养阴、补气的作用,而且...

  • 山药巧治贫血

    山药巧治贫血

    山药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无论脾阳虚或胃阴虚,皆可应用。现代研究发现,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矿物质,故具有补血、助眠、清凉、退火、止血散瘀等功效。山药还能消除精神疲劳和失眠症状,适用于贫血、面色无华、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者食用。 贫血患者,可每天取山药50克,打碎,水煎分2次服用。本方具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和补血的功效,主治贫血。...

  • 中医药阻断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

    中医药阻断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糖尿病肾病是其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2001年国内住院患者回顾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34.70%。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其发生率为30%~50%,临床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约7年内有50%进入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占糖尿病死亡率的60%。故而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病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糖尿...

  •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 自制外用滴剂药液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药物组成:冰片1克,枯矾1.5克,苦参、黄柏各3克,芝麻油50克。 配制及用法:先将苦参、黄柏晒干研末过100目筛,冰片、枯矾研细,然后把麻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冷却数分钟后,把上药末倒入麻油中搅匀,装瓶内备用。 治疗时先将双氧水把患耳的脓液及分泌物洗净,棉签拭干,用棉签蘸取药液滴入患耳。一次2-3滴,一日二次,一般用药后3-7天...

  • 糖尿病医生经验方 食疗药膳方

    糖尿病医生经验方 食疗药膳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身,但可控制的疾病,在中医称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但在临床上很多病人并不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这“三多一少”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为脑梗塞、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糖尿病足等等。   刘永源医生表示,由于中药具有降低血糖、调整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对于还没有发生并发症...

  • 萎缩性胃炎伴糖尿病中药医治

    萎缩性胃炎伴糖尿病中药医治

    张某,男,58岁,就诊时刻:2008年7月9日。主诉:连续胃脘胀满堵闷10年,加剧3天。就诊时症状:胃脘胀满堵闷,嗳气连连,口干口苦显着,无胃口,周身乏力,大便黏腻不爽,每日2~3次,小便黄,面色晦暗,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患者2009年做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黏膜中度肠上皮化生,胃体小弯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 后连续中药医治。2型糖尿病史5年,每日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早、中、晚各2u(单位)、14u、12u。李佃贵据患者症状,辨证为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予自拟化浊解毒方加减:...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理论中药治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理论中药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倪青   林兰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国医名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内分泌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分泌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从医60年、从教55年,德医双馨,硕果累累。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创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则,研发上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成药4种,获得发明专利4项。今将林教授治疗...

  •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许公平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许公平认为,该病属中医“水肿”、“关格”等范畴。多由素体不坚、情致不畅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导致脾胃损伤,致脾失健运,生湿聚水,水湿泛溢肌表则为水肿,久而影响到肾,致肾的气化失常,气不化水而可加重水肿。正如《内经》所...

  • 糖尿病药膳 饮食治疗至为重要

    糖尿病药膳 饮食治疗至为重要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 谢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 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 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口渴、多尿、多饮、 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然而,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患者并无 上述症状,仅予全面体查或出现合并症时才被发现。糖尿病严重 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急性代谢紊乱。常见的合并症有 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神 经病变等。糖尿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中药外用治中耳炎

    笔者用中药治疗中耳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冰片1.2克,枯矾1.8克,苦参、黄柏各6克。将苦参、黄柏烤焦,研为细末;冰片、枯矾砸碎研细末。麻油(香油)60克,烧开冷却数分钟,把4味药人麻油中调匀,装瓶备用。 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中脓液,擦干滴人药液2—3滴,每日2次。急性中耳炎3天显效,慢性中耳炎 6—7天可痊愈。 江苏南京 刘德民...

  • 基于ACCORD研究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基于ACCORD研究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ACCORD研究(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性行动)显示强化降糖,使血糖控制更接近正常的血糖,病人不但不能在心血管方面获益处,反而死亡率更大,显著增加病人死亡风险。另外服用药物后有各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追溯其原因,现代降糖药物多具有以下三大矛盾:1.作用强大与治疗错位的矛盾。2.靶点多与阻断激活无选择性的矛盾。3.疾病多因性与药物专效性的矛盾。西药可使血糖快速控制,但其过度降糖导致不良后果应该得到重视。但持续高糖也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何做到“高糖...

  • 治肾阳虚引起的耳聋中药方

    治肾阳虚引起的耳聋中药方

    本方君药用升麻、葛根、炙黄芪,升阳益气、升清降浊、温煦清窍,正所谓“离照当空,群邪始得垂散”;臣药用熟附子、菟丝子、肉桂,助阳益气,助君药温阳化浊、煦养清窍,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用白芷、石菖蒲,辛香散浊、祛霾开窍;使药以石菖蒲为药引,芳香走窍,引众药达窍,升阳祛霾、开利清窍。众药相伍,共奏益气升阳、祛霾利窍之效,正所谓“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红日当空,阴霾自散”,适用于因脾肾阳虚引起的眩晕、耳聋、耳闭等证...

  • 糖尿病人“上药”解馋又控糖

    糖尿病人“上药”解馋又控糖

    56岁的刘阿姨前年患上了糖尿病,一年以来刘阿姨的血糖管理做得不错,前阵子刘阿姨惊喜地发现,血糖值竟然回落到正常水平了,医生告知刘阿姨这是糖尿病的“蜜月期”。刘阿姨疑惑,在糖尿病“蜜月期”是否就不需要用药呢?要如何才能延长“蜜月期”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容平。   胰岛功能改善,进入“蜜月期”   陈容平表示,糖尿病“蜜月期”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发...

  • 白内障 急性中耳炎中药方

    白内障 急性中耳炎中药方

    老年性白内障中药方剂 辨证:肝郁,肾虚。 治法:疏肝理脾,清心益肾。 方名:消障汤。 组成:土白术10克,杭白芍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青葙子12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车前子10克,石决明15克,决明子15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急性中耳炎中药方剂 辨证:风热邪毒上壅耳窍。 治法:行血疏气,清泄热毒。 方名:加减普济消毒饮。 组成:连翘9克,黄...

  • 滴药入耳可止痛(化脓性中耳炎)

    滴药入耳可止痛(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常以耳中疼痛、流脓等症状为特征。出现以上症状时,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来止痛。 取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30克。香油倒入锅中,放入苦参,用小火慢慢煎熬。等苦参呈焦黄色后捞出,再将冰片研成粉末放人调匀备用。 取制好的药油滴入耳中,每次2—3滴。有清热解毒和杀菌的功效。主治化脓性中耳炎所导致的疼痛、流脓等症状。 (冯连宇) ·五官科实用精选偏方大全 ·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8) ·分泌性中耳炎(秘方数: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

  • 中药也能降血糖

    中药也能降血糖

    患上糖尿病后,一般患者都会选择口服有降血糖作用的西药来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性。其实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发现,许多中草药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辨证准确、应用得当。现向读者朋友介绍部分中药降糖作用的研究结果,仅供参考,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人参:动物实验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人参总皂甙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周。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

  • 怎样选中成药治疗耳病

    怎样选中成药治疗耳病

    目前,治疗耳病的中成药主要是用于因肝胆湿热引起的耳内痒痛、流出黄臭脓液、听力逐渐下降,甚至耳聋等。也有的中成药可用来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耳鸣、耳聋等。以下简要介绍几种: 龙胆泻肝丸。本品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当归、泽泻、木通、车前子制成。具有泻肝胆、利湿热的功能。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突然耳聋,以及肝胆湿热引起的耳内痒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每次服6—9克,日服2次。 耳聋丸。本品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当归、木通、泽泻、羚羊粉、菖蒲、甘草制成。具有泻肝胆、利湿热的功能。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

  • 糖尿病肾病 浊毒泛逆证 方药温胆汤加减

    糖尿病肾病 浊毒泛逆证 方药温胆汤加减

    □ 庞国明 姚沛雨 付永祥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医案实录 王某,男,56岁,2015年8月7日因“间断口干多饮、乏力20年,伴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半月”收入我院治疗。有糖尿病病史20年,现予诺和灵50R早、晚餐前各18单位皮下注射,自测空腹血糖常波动于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9~11毫摩尔/升。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于某三甲医院查尿蛋白(+++),尿糖(++);肝功:总蛋白60.4克/升,白蛋白22.8克/升;肾功:血肌酐129微摩尔/升,诊断为“糖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