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138页
-
夏季头晕头胀视物昏花 中药方
夏季阳气旺盛,人们此时出汗较多,很多人时在户外、时在室内,室内凉气沁人、户外热浪滚滚,这种忽凉忽热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我们身体的周围血管收缩与扩张交替的剧烈变化,使中老年人出现大脑短暂性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头胀、视物昏花之症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尤为显著,那么怎样来应对它呢? 笔者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倡议: 一要尽量做到清心宁神,多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多饮水及吃一些绿色环保的水果,以提高自身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二要积极预防,可采用麦冬10克、西洋参5克、黄芪15克...
-
头痛痛风 法先祛伏风兼化痰浊 理法方药有据
理法方药有据, 辨证执简驭繁 周师临证用药,药虽不过10味,然配伍严谨圆 巧,法理昭然有据。周师认为,中医治病,每获效验, 皆因医理娴熟,病机明了,组方合法,选药精当。故 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方从法出,法从证立。夫证 之欲立,理则为先,病因病机,体质禀赋,均在医理 之中,须祥加考究,方可识得其真。周师每论病理, 博采众家,融会贯通,由博返约,略略数语,道其真 谛。周师认为,临证之中心,即为辨证。然中医辨证 之法,总有八纲辨证。次有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 血等,诸种之多,繁复难记。其主张无论外感内伤, 均以脏...
-
中医治失眠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由于记者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不规律,导致失眠已成记者头等疾患。有许多记者朋友由于自身意识不够,甚至自充医师乱服药,导致药物依赖性助眠,常常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长期失眠还会引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内服中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实证见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减。虚证若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
-
老年痴呆症的中药方与家庭护理
防止自我伤害痴呆症病人的心理比较脆弱,思想负担较重,因此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由于脑组织退变萎缩,病人在抑郁、幻觉或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自我伤害。不论哪一种,都须要家人在耐心的心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全面照顾,严密观察,随时发现可疑动向,及时排除病人可能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比如保管好利器、电源开关、剧毒药物等。 中药食疗方:淮山药50克,芡实30克,大米50克。 将山药、芡实研为细末备用;取大米煮粥,沸后调入山药、芡实粉,煮熟服食,每日1剂。 养心益肾、填精增智。山药补中益;芡实益肾补精、宁心增智。 防止摔倒骨...
-
主治神经性头痛中药方
组成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蜈蚣3克,全蝎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徐长卿10克。 功能活络通窍,缓急止痛。 主治神经性头痛。 用法冷水浸泡6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共煎两次,药液合并一起。将煎好的药液分成两份,每日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一份。在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或适当的体力劳动,但勿过劳。减少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勿吸烟、饮酒,勿食辛辣厚味。 方解神经性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力劳动者发病较多。患者除头痛外,常伴有失眠、心悸、头晕、多梦、记忆力减...
-
中药熏蒸妙治盆底神经痛
盆底神经痛是慢 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成年男 子发病较多,主要症状为骨盆区疼 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尿道、 耻骨或腰骶等部位;常兼有排尿困 难,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余尿不尽 甚至尿闭。既往临床上对慢性非细 菌性前列腺炎所致的盆底神经痛除 了药物治疗外,采用中药熏蒸治疗, 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70 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参照2007年中 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中位年龄 46岁(25...
-
沈元良治疗不寐之对药运用经验
对药的学术渊源, 上溯《神农本草经》 之 “七情 和合” 论, 始见于《黄帝内经》 中的半夏秫米汤; 据统 计,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载有对药 147对 [1] 。 配伍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精髓部分, 是中 医方剂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 视 [2] 。 沈元良教授从事内科工作近40年, 学验颇丰, 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临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善用 对药治疗不寐, 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作为五批师承人 员随师学习, 获益良多, 现将沈元良教授治疗不寐对 药运用的...
-
眩晕方药 神经性眩晕壮火少火理论
患者梁某,男,43岁,2016年5月27日初诊。患者素来体健,2016年2月20日在某诊所静滴2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出现持续性眩晕,耳鸣,头重脚轻,脚踩棉花状伴极度乏力等症。遂至某医院住院治疗12天,诊为神经性眩晕,对症治疗后眩晕、耳鸣症消,仍倦怠乏力出院。至当地某中医院门诊治疗,给予补中益气类汤剂口服,用后眩晕、耳鸣又发,且更为乏困,停药于家休息近3月未缓解。遂求治于吾师河南省开封市名老中医陈五一。 刻见:身材魁梧,肌肉坚实,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四肢烫手,然体温正常;诉持续性头晕,头昏沉,头重脚轻,如踩...
-
老年痴呆症简易中药疗法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与年龄增大、遗传因素、生理异常、疾病影响、药物中毒、颅脑外伤,心理创伤、丧偶独居、免疫力减弱、摄铝过多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多见于65岁以上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渐临近,患老年痴呆症者将越来越多。本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如能使用中药治疗,疗效更佳。为此,中医中药秘方网根据临床经验,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老年痴呆症简易中药疗法,供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参考。 一、内服法 1.龟鹿补肾液:每次10毫升,每日3 次,口服。30天为一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适用于肝肾亏虚型(症见胁痛、口苦、面色无华和腰膝酸...
-
头痛 中医辨证论治立方遣药
头痛一证,有外伤、内伤之分,而外感又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肝火、痰浊、血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异,当辨证论治,立方遣药。 气虚头痛:头脑空痛,疲乏加剧,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短气不足以息,脉虚无力等。当补益中气,宜用黄芪30克,升麻9克,水煎分两次服。 血虚头痛:头痛常伴面色黄白,头昏目花,舌质淡,脉细弱等。当以养血为主,可用当归18克,川芎9克,细辛3克,水煎服。 阴虚头痛:头痛常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带下,舌质红,脉沉细无力等。应滋补阴液,可用六味地黄丸,或黄精3...
-
治烦躁忧郁药酒
三味地黄酒:生地黄100克,大豆(炒) 200克,牛蒡根100克,白酒2升。三味药共置于瓶中,用白酒浸5日后开启,去渣备用。有补肾阴,祛风安神之功。用于肾虚心烦、关节疼痛。不拘时,随量饮用。治烦躁忧郁。 五加皮酒:五加皮 30克,枳壳(炒)20克,猪椒根皮30克、丹参 20克,桂心(去粗皮)30 克,当归(焙)30克,甘草(炙)40克,天雄40 克(炮去皮脐),秦艽 (去粗皮)40克,白鲜皮 40克,木通40克,川芎 50克,干姜50克,薏苡仁60克,火麻仁30 克,白酒3升。以上药物切成薄片,以绢袋盛贮,白酒渍...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
近日,抑郁症中医药整合医疗与研究专家聚集南京,参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抑郁症的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会议对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重点研讨。从与会专家的研讨中得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独特的优势,而充分发掘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仍需深入研究与探索。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张樟进教授做了《中医西医治疗抑郁症孰优孰劣:来自临床试验的证据》的报告,总结了他们近十年来运用严格的国际通用临床研究方法,在主流国际刊物上发表中医复方和针灸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成果,从循证医...
-
严重失眠 顽固性失眠中药方
顽固性失眠是一种严重失眠。建议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选用镇惊安神,滋阴补肾,健脾泻肝,活血化瘀等方法,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让自己睡得好。 处方与用法:乌梅 12克,附子10克,细辛、肉桂、黄连各6克,党参,干姜各15克,茯苓20克,当归15克.酸枣仁、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 30克。水煎服,每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下清上,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难以入睡,心悸健忘,小便不黄,大便稀溏,舌...
-
中药剂汤治疗眩晕 疗效满意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化障碍而 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多种 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前庭系统、本体 感受系统和视角系统等组织结构的病 损都将引发眩晕。临床上一般分为周围 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所致的眩晕。近年来眩晕的发病呈上 升趋势。应用中药剂汤治疗眩晕取得了 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病例来源于收治的116例眩晕患 者,年龄在20~78岁之间。男4J4例,女 72例。病程5天~30年。主要症状为头 晕、目眩,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恶心,或呕 吐,吐清水痰涎,或汗出,或耳鸣,或颈部 强直不舒,或怔忡...
-
眩晕症吃什么药?中医辨治四方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 眩晕中医辨治方1:眩晕伴有腰酸腿软、疲乏者,其病因多为肾精亏虚,可选用益肾膏:取肉桂、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加水煎煮之后取药汁,用小火浓缩收膏,关火后放入蜂蜜30克搅匀即可。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1次。 眩晕中医辨治方2:眩晕在活动时加剧、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者,其病因多为气血不足,可选用...
-
不寐失眠 治疗处方用药规律临证经验
不寐,常称为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时醒时睡,甚至醒后难再入睡等,甚者则彻夜不眠。不寐为患,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不定,精力不能集中,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障碍。研究显示目前不寐患者有逐年增多之势,如2010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8.2%的成年人遭受失眠的困扰。已故张珍玉先生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齐鲁补土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张老师临证治疗不寐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为更好地传承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
-
治疗神经衰弱的常见中药
何首乌: 中医常用何首乌来治疗神经衰弱属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的患者。何首乌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10克—30克,水煎服,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用。 天麻: 临床上,中医运用天麻治疗神经衰弱属肝肾阴虚型、肝郁化火型神经衰弱患者,尤其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急躁等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天麻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3克—10克,水煎服;或每次1克—1.5克,研末吞服。 茯苓: 鉴于茯苓能够健脾安神,中医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属心脾两虚型、肝脾阳虚型神经衰弱患者。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