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142页
-
可缓解尘肺症状的中成药
尘肺是指长期吸人 生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 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 性疾病。目前,治疗尘肺 无特效药。临床用药表 明,对症选用以下巾成 药,对减轻尘肺症状、延 缓病情发展有一定效果。 矽肺宁片:每次4 片,每日3次,饭后服,1 年为1个疗程。适用于 咳嗽、胸闷、胸痛、气短、 乏力等症。 千金藤素:矽肺患 者每日240毫克,分3 次服,每周服6日,连服 5个月,间隔1个月,再 连服5个月,后停用1 个月,12个月为1疗 程。全年疗程结束后停 药半年,然后再复治1 年。临床结果显示:用药 体征改善率为88.5%, 治疗2...
-
中药熏蒸治痰多
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之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或黏膜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可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把桔梗、紫菀各10克煎成汤,盛放到水杯中,张开嘴,对着热水杯熏蒸。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3次。桔梗有宣肺祛痰的功效,紫菀能止咳化痰、定喘。这两味中药适用于风寒咳嗽且痰多的患者。 如属风热咳嗽痰多症状的患者,则用竹茹、瓜蒌各10克煎成汤...
-
喝中药汤 可防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病机为气道对各种刺激的高反应性。常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气道反应治疗本病,但该药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党参、黄芪对免疫功能有缓和和持久的综合作用;甘草所含甘草次酸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诸药配合,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抑制变态反应,使气道反应性降低,肺功能稳定,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方法:取黄芪20克,党参15 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哮喘20 例,服药后经1年观察随访,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2例患者未再发作,3例患者...
-
儿童咳嗽高发季 选用散寒宣肺止咳药
据儿科门诊统计,咳嗽是儿童常见症状,占到呼吸科门诊量60%以上。中医认为风、寒、燥、热皆伤肺气,其中以风寒、风热最为多见,所以冬季是儿童咳嗽的高发季节,并在感冒中后期多会遗留咳嗽症状。在儿童受风寒和风热病邪后,因为儿童多为稚阳之体,多数儿童在病邪入里后化热形成肺热咳嗽。 区分咳嗽不同类型 风寒感冒初期,咳嗽痰白,鼻塞流清涕,声重不清,或兼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喑哑、痰鸣。这是风寒咳嗽的典型症状。 一般在感冒二、三天后,多数儿童会出现发热、咳嗽、有痰或有喘息等肺热咳嗽症状...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三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
-
外感后久咳中药方治愈
外感后久咳难愈在临床较为常见, 临床多为刺激性干咳,是以喉痒或咽部 不适致咳嗽为主、少数有咳痰为特征的 疾病。采用中药治疗外感后久咳难愈患 者7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门诊就诊外感后咳嗽难愈患者 79例,其中男44例,女35例;年龄 7~72岁,平均28.7岁;咳嗽时时间最短3 周,最长8周。 本组患者就诊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受 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咳嗽 初起时均有外感症状与体征,可有发热 畏冷、鼻塞流涕、咽痛或咽部不适、头 痛、体倦等,并经过抗炎抗病毒等对症 治疗后,外感症...
-
支气管炎药膳
杏仁粒大米茶 取杏仁120克,大米30克,白糖150克。把杏仁用开水浸泡15分钟,去掉外衣,洗净,切成小粒状,再用冷水浸泡;大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将杏仁粒和大米搅匀磨烂后,加入清水600毫升,过滤去渣,倒入沙锅中,将沙锅置于火上,加水500毫升,加入白糖,把杏仁浆慢慢倒入沙锅中,边煮边搅,直至煮成浓汁,盖上锅盖,熄火闷5分钟即可。可随意饮用,适用于内伤咳嗽(咳嗽、痰白以及纳呆)之久咳者。 枇杷叶粳米粥 取枇杷叶5~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枇杷叶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加清水200毫升,...
-
中药治颈淋巴结结核疗效满意
颈淋巴结结核是外科常见病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运用中药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 6~15‘岁者42例,16~25岁者24例,26~45 岁者15例,大于45岁者5例;病程2~6 个月者48例,7~12个月者20例,l~2年者18例。 临床表现:初起颈部一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核状肿块,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亦无疼痛。病情发展,核块与皮肤粘连,有轻微疼痛。化脓时皮色转为暗红,肿块变软,脓肿破溃及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物。疮...
-
中药止咳首先要区分咳嗽类型进行治疗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初冬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较低,易受风寒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咳嗽是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会出现在感冒的前期、伴发症状或者后遗症状。用中药止咳首先要区分咳嗽类型进行治疗,如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肺热咳嗽等,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冬季咳嗽多数由风寒感冒引起,但随着病程延续,咳嗽类型会发生转化。风寒感冒引起的风寒咳嗽症状表现为:咳嗽痰白,鼻塞流清涕,声重不清,或兼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痰鸣。舌苔白。风寒咳嗽主要进行针对风寒感冒的用药治疗就可起到...
-
冰糖 止咳化痰的良药
冰糖是白砂糖脱水精炼而成,质地晶亮,品质上等。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之功。用于肺燥、肺虚、风寒、劳累所致的咳嗽,小儿疟疾,噤口痢,口疮,风火牙痛。我国食用冰糖历史悠久,广泛流于民间,尤其对老人更为适宜。因为老年人各器官与脏腑均处在下降趋势,口腔唾液也相应减少,总感到口干舌燥,晚间尤甚,这时如果含上一块冰糖会感到凉爽可口,甜而不腻,口干舌燥的感觉会很快消失,这是其他糖类所不能代替的。 冰糖是止咳化痰的良药。银耳15克,百合10克,冰糖适量,加水小火炖后服,可治干咳。香蕉2只去皮切块,加...
-
小儿顽咳反复感冒 中药方
小儿易感补气健脾 小儿反复感冒,常因免疫功能低 下导致,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型,症 见反复发热,咳嗽,打呼噜,盗汗, 舌淡,苔白,脉细弱。用自拟中药方 治疗本病,可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 如下。 方法:取太子参、炒白术、茯 苓、银柴胡、川贝母、桑白皮、苏 子、白芥子、莱菔子、炙甘草各5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每次 100毫升。 赵一峰 小儿顽咳喝冬花汤 中医认为,小儿顽固性咳嗽多为 肺虚引起,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声低 弱,痰少,舌淡,苔白,脉细弱。中 药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 作用;川贝母能清热...
-
咳嗽进行药物治疗外 可辅以食疗
深秋季节,天气冷热变化频繁,过敏原也多,这些都易引起咳嗽。要治咳嗽须分辨咳嗽类型,尤其是咳嗽的寒热属性。除了根据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辅以食疗。 风寒型咳嗽 咳嗽起因于受风寒,先是流清鼻涕,之后咳嗽不停,咯痰量多。可选用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口服液。不宜吃凉性的西瓜、梨等。 食疗方:芫荽汤。芫荽(香菜)30克,萝卜50克,胡椒粉适量。萝卜洗净加水煮汤,取滚烫萝卜汤浸泡芫荽数分钟,加胡椒粉适量,趁热一次服。 风热型咳嗽 咳嗽呈阵发性,咯痰不畅,量少色黄,伴有咽痛口干,有时还伴有黄鼻涕或...
-
药酒秘方治呼吸疾病
冬季,呼吸道经常会不舒服,出现:(1)早晨起床后鼻腔干涩,在呼吸时有像刀片刮过似的疼痛感,甚至有时还会出鼻血;(2)头部隐隐作痛,不断地流鼻涕,而且全身也感觉酸痛不已;(3)即使喝很多水,咽喉部依然干痒难耐,总是忍不住大咳不止,而且感到呼吸急促;(4)一打喷嚏就止不住,而且胸口疼痛发闷,并且在呼吸时有轻微的哮鸣音。 出现上面的症状,你可以适当饮些补酒。 葱豉酒:生大葱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毫升。将淡豆豉放入小锅内,加入一小碗清水,煮沸10分钟,再放入洗净切碎的大葱,煎沸5分钟,然后加入黄酒,立即出锅,...
-
治受凉咳嗽药粥三款
秋冬季是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哮 喘等病症的高发期,患者除了注意保暖, 多喝水,吃一些润燥养肺的食物,还可经 常喝点药粥来辅助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 的疗效,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一、桔梗粥桔梗10克(中药店有 售),粳米50克,一同熬粥服食,每日1 次,连续7日。此粥适宜秋冬季受寒诱发 的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哮喘等病 症。桔梗味苦、辛,性微温,专人肺经,有祛 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药理研究发现, 桔梗能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量,从而 稀释痰液,发挥祛痰作用。桔梗皂苷还有 较强的镇咳、消炎作用,对急、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