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 第2页
-
水蛭治脑动脉硬化41例疗效显著
水蛭是一种淡水低等动物,民间俗称"蚂蟥"。临床上用水蛭晾干品,用途较广。我试将其应用于41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配方及用法:将生水蛭研末,以温开水冲服,每次3~6克,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疗效:治疗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5~60岁;均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慢性症状,且均经眼底检查示为脑动脉硬化。治愈23例,均治疗3疗程。好转18例,其中治疗2疗程2例,1疗程16例,均为多种原因不能坚持继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体会:中医将水蛭列入温经止...
-
用此偏方治动脉硬化症效果很好
脑动脉硬化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而致管壁僵硬。病变发生在脑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病变血管弯曲、变硬,管腔狭窄。患者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易发生眩晕、头痛、健忘,甚至痴呆。 配方及用法:陈醋100毫升,放入带盖茶杯中,杯内再放一个新鲜鸡蛋,盖上盖密封4天后,将鸡蛋壳取出,把鸡蛋和醋搅匀,再盖上盖密封3天即可服用。每剂可用7天,第一剂药服到第三天可制下一剂。一次口服5毫升,一日3次。 按语:此偏方流传甚广,香港报纸曾刊登鸡蛋醋可治疗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过一段鸡蛋醋热。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研究认为,鸡蛋醋可以改变...
-
利用本药方治脑动脉硬化已收良效
配方及用法:首乌、女贞子、仙灵脾、丹参、当归各20~25克,川芎、山楂、玉竹各15克,枸杞子、红花、牛膝各10克。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20~30天为一疗程,如有改善(症状和脑血流图好转,血黏稠度、血脂降低),则再用1~2个疗程巩固。如见气虚加黄芪15~30克,党参10克;痰浊加胆南星5克,制半夏9克;四肢麻木不灵活加地龙15克,僵蚕10克;肝阳上亢血压高加天麻6克(另炖服),钩藤12~15克,决明子15克。 此药方对脑动脉硬化有综合性和针对性的治疗作用,疗效较好。 荐方人:广西南宁市医院医师 王书...
-
服蚂蚁粉治好动脉硬化与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指由于运动障碍导致广泛性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片刻即可恢复。 浙江舟山市的岐xx同志,患有高血压、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痛、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多种慢性病,10多年来打针住院不断,一直不能根治。后来服用500克蚂蚁粉,奇迹居然出现了,头不晕了,多种疼痛消失了。 百姓验证:江西大余县南安镇北门赖xx,男,54岁,医生。他来信说:“我县长潭里林场的周x,经常头痛头晕,在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脑供血不足,开了很多药,但用后没有效果。后来我用本条偏方为他治疗,并在该方的基础上加10%的川芎,...
-
食疗小妙招助你解决动脉硬化,食疗偏方汇总
导读:近年来,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等都是诱发动脉硬化的原因,而饮食不当,运动过少和这些诱发因素也有着直接关系。 【食疗抗动脉硬化】 1、合理供应能量 摄入与消耗的热量必须相平衡,最好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就不仅要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加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 2、少吃甜食 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碳酸饮料,多吃标准粉,少吃精粉。这样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热量摄入,减少肠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 3、控制食...
-
秋食玉米延缓衰老减轻动脉硬化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其镁、钙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一般谷物高,有防治高血压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延缓衰老十分有益。初秋时节,正值玉米上市,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所研究员何洪巨建议多吃些鲜嫩的玉米。因为其营养成分要比老玉米高很多。买玉米时,最好选七八成熟的,太嫩,水分太多;太老,其中的淀粉增加,蛋白质减少。挑玉米,可以用手掐一下,有浆且颜色较白,可以蒸或煮着吃,口感和营养最好。浆太多的则太嫩;如不出浆,就说明玉米老了。煮熟或蒸熟的玉米营养更易吸收。吃玉米时,应把玉米粒的胚尖一...
-
治疗肝癌术后肝硬化验案 中医治则化瘀软坚开利三焦
首都国医名师裴永清教授系伤寒大家刘渡舟首届研究生,从医近60载,在伤寒论教学和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上颇具影响。他中医功底扎实,深研经方,活用时方,数十年潜心于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兹整理裴永清治疗肝癌术后肝硬化验案分享如下。 医案一则 患者王某,男,54岁,黑龙江省龙江县人,于2014年3月28日初诊。 主诉:于上海做肝癌切除术后4个月,目前肝区闷痛,乏力。 现病史:已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20年,于2013年11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被诊断为“肝癌占位...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改变的中医病机演变
系统性硬化症 ( systemic sclerosis,SSc) 是一 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微血管病变、 广泛纤维化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特点。临床 表现以皮肤肿胀,继而增厚变硬,最后萎缩为主, 同时累及消化道、肺、心、肾等多个内脏组织器 官 [1 ]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物,主 要应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血管异常,糖皮质激 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以及抗纤维 化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 ]1904 。相对其 他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硬化症更易累及肺,产生 间质性肺炎、肺...
-
多发性硬化症拟刘河间法
患者某, 女, 65岁 , 金华人。 2015年7月20日初诊。 主诉: 行走不利3个月。 7月17日金华中心医院头颅 MRI检查提示: 双侧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病变。 症 见: 行走不利, 举步沉重, 大便1周1行, 口干不欲饮。 右尺虚浮, 舌苔薄而干。 西医诊断: 多发性硬化症; 中医诊断: 瘖痱病。 拟刘河间法。 处方: 熟地黄20g, 山茱萸12g, 麦冬15g, 五味子5g, 巴戟天10g, 肉苁蓉 10g, 肉桂3g, 石菖蒲6g, 茯苓15g, 远志5g。 7剂, 常规 水煎2次共200mL, 分2次...
-
多发性硬化其核心病机 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法
论多发性硬化血瘀与活血化瘀治法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具有反复复发的临床特点, 因而其中医证候表现也复杂多样, 其中, 血瘀证是一个重要的证候要素, 且是其核心病机, 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瘀法的使用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MS的概念 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白质的炎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病程以反复复发或进展性加重为特点, 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1]。MS多被归为中...
-
禤国维治外阴硬化性苔藓心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从事皮肤疾病临床工作50余年,被誉为“岭南皮肤圣手”,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皮肤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极为重视,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是一种少见的外阴炎性非瘤样皮肤及黏膜病变,典型临床特征为外阴白色萎缩,早期病变较轻,多表现为丘疹及外阴潮红、糜烂,晚期则可进展为萎缩性白斑,尿道口、阴道口粘连狭窄,且有并发感觉障碍、泌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鳞状细胞癌等风险。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VLS采用内服汤剂和局部涂擦、熏洗、坐浴、针刺等多种治疗方式,可较好缓解临床症...
-
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长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症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姜老根据其发病病机,和60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祛水消胀,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四法运用为原则,以利水而不伤阴,攻邪而不伤正为宗旨,每获良效,兹就其辨证用药特点,概述如下。 1论久暂,分阶段,果断攻邪: 在临床中一般医者对本病多从阴证,虚证论治,以温外为主。姜老认为应该论久暂,分阶段,果断攻邪。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肝硬化的饮食中药治疗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各种肝病不断发展的结果,肝硬化早期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和乏力,可伴腹胀,厌油、恶心、大便稀溏和上腹隐痛等,呈间歇性发作;后期临床表现为消瘦、面色灰暗或发黑、水肿、腹胀更加突出、腹泻、有出血倾向、肝掌和蜘蛛痣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脾肿大、腹水等。 1.西洋参、鸡内金、三七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吞服3克,每日1次。 2.鲜马齿苋绞汁,每日约30毫升,分2次,开水冲服。 3.老母鸡及黄芪、蜂蜜、老醋各适量,用沙锅炖服。 4.鳝鱼250...
-
肝硬化治方一款
治疗肝硬化验方:生牡蛎30克,制鳖甲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5克,川怀牛膝各15克,桃仁8克,炒白术30克,麸炒枳壳15克,生黄芪30克,肉桂6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丝瓜络20克,橘络15克。 若偏于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于寒湿者,加苍术、厚朴、茯苓温化寒湿;偏于湿热者,加栀子、茵陈、龙胆草清化湿热;偏于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化瘀软坚;偏于阳虚者,加黄芪、党参、附片温补脾肾;偏于阴虚者,加山萸肉、首乌、黄精滋补肝肾;伴呕血,加代赭石、生大黄、白及降逆止血;伴神昏,...
-
肝硬化的治疗验方【邓铁涛】
邓铁涛简介:1916年生于广东开平县;中医教授、幼承家学,从事中医工作近50年,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疑难病证,声名远播海外。 通讯地址:广州中医学院邮码 510000 【主治】肝硬化。 【组成】太子参 鳖甲(醋炙)各30克 白术 茯苓各15克 楮实子 菟丝子各12克 萆解18克 丹参10克 甘草6克 土鳖虫3克。 【功能】健脾护肝补肾,活血化症软坚。 【用法】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未。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日一剂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
-
肝硬化泄泻中药方
叶某,男,77岁。2005年5月8日前来门诊治疗。有乙肝小三阳病史,2005年3月发现肝硬化腹水,4月14日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查MR:肝硬化、脾轻度肿大、慢性胆囊炎;4月20日查电子胃镜:食道静脉曲张(轻度)、门脉高压性胃炎(轻度);4月10日查肝功十二项:TBA30umol/L,其余正常。刻诊:双胁痛,胃脘胀,泄泻,日3~5次,质稀溏,常食后即泄,无腹痛,夜尿2~3次,舌暗,苔薄腻,脉弦缓。中医诊断:癥瘕。治以健脾和胃,疏肝散结。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
-
甘露消毒丹治肝硬化腹水
方药组成:飞滑石450克,茵陈330克,黄芩300克,石菖蒲180克,川贝、通草各150克,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120克。上药晒燥,生研细末。每服9克,开水调服,每日两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现代亦常按原方比例酌情加减作汤剂煎服。 本方又名普济消毒丹,录自《温热经纬》,原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然该方之用,实不局限于此。贵州名医石恩骏通过反复临床观察,发现本方因清热利湿、芳香化浊及养阴之效,故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中最为顽缠之阴虚湿热证型者有一定用途。 石氏认为,本病中肝郁气滞、脾肾阳虚、...
-
攻补兼施治肝硬化腹水
患者男性,48岁。2010年7月15日初诊。乙肝病史确诊7年,自述平时疲乏,不思饮食,肝区隐隐胀痛不适,3年前超声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内径14mm,脾脏52mm,当地中医诊所予中药治疗。近1月来自觉疲乏加重,纳差,肝区疼痛不适,面黄暗而无光泽,腹胀如鼓。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叩击痛阳性、脾脏触诊不理想,下肢无水肿,小便黄、大便调。舌绛,苔厚而燥,脉弦细而数。辅助检查超声提示:肝硬化失代偿、肝内占位、门静脉内径14mm;脾脏肿大:58mm;腹水大量。肝功能提示:ALT:158U/L、AST:88U/...
-
肝硬化早期治疗 恢复肝脏功能
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医王鸿士曾拜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为师,后又拜清太医瞿文楼为师,深得二师真传,医术精湛,效果显著。现将其辨治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肝炎常因急性肝炎失治、饮食不节如厚味生冷、饥饱无时、酒茶嗜癖损伤脾胃,或郁怒伤肝等影响而成。此阶段多有湿热缠绵(一般此时湿热邪势相对已减)、气血瘀阻及肝胃不和等证候,又可兼有不同程度正气虚亏之象。慢性肝炎病势迁延,若能坚持恰当地治疗大部分可以渐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病情恶化演变成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这一名词,不见于中医学文献中,但其所表现的...
-
肝腹水肝硬化 外敷法+内治法
肝硬化至晚期就要发生腹水,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 目前西医多给予静点白蛋白,服心痛定、心得安等纠正低蛋白血症,以降低门静脉压,但有时仍难以收效,如合并感染病灶,凝血酶原缺乏则腹水更难以消退。笔者采用中医内外兼治法,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有较好效果。 外敷法: ●在上臂三角肌的后缘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处,给予牛黄、麝香等适量研末,蒜泥调敷。此经循行胸腹部位,分布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此经穴位外敷,可以疏通经气,去除本经湿毒,通畅三焦水道,而消水肿。 ●甘遂、大戟等适量研末,用生姜泥...
-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林某,男,56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8月中旬因肝硬化腹水伴黄疸加深入住江阴市某医院专科,经治2月,于10月15日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报告:谷草转氨酶56.3单位/升,谷氨酸转肽酶307单位/升,总胆红素60.4单位/升,直接胆红素28.6单位/升,间接胆红素21.8单位/升,血清白蛋白32.9克,球蛋白41.2克,HbsAg(+),HBV-DNA :2.56×104。B超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脾脏肿大肋下2厘米。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