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 第5页
-
治围绝经期失眠“调肝肾和阴阳”应用滋水清肝饮论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在此阶段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自主神经失调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失调症状中较常见的为失眠症状。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率达60%[1]。围绝经期失眠以难以入睡、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为主要特征[2],同时失眠与多种疾病的产生和进展有密切的关系[3],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焦虑症等,因此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危及身心健康,且随着年龄增长会加重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围...
-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insomni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困难或不能维持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时间下降,无法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一种主观体验[1],通常包括以下1种或几种类型:(1)难以入睡;(2)难以维持睡眠,特别是频繁觉醒或醒后不能再次入睡;(3)早醒后不能恢复入睡[2]。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出现明显的月经失调开始到绝经1年后的一段时间,围绝经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47.5岁[3]。围绝经期失眠即是发生在女性围绝经期的失眠。国外研究表明,有33%~51%的围绝经期女性存在睡眠障碍...
-
中药治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
围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 围绝经期女性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抑酸、促进胃肠动力、抗感染等治 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近来运用中 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108例患者,年龄40~60 岁,明显月经变化,激素水平的变 化,伴烘热盗汗心烦,兼有反复的 上腹不适,伴食少嗳气,恶心呕吐, 经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 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中医辨证 为胃阴虚型:胃脘嘈杂,食欲不振, 舌红苔少,关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处方:合欢花20克,玫瑰花、 郁金、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陈 皮、茯苓、白术...
-
用黄芪煎汤治经期感冒
许多妇女都有这样的体验,经期特别容易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妇科专家表示,女性在经期特别脆弱,此时只要用一味黄芪煎汤,就能解除经期感冒的烦恼。 方法:取生黄芪10~30克(刚开始服用时从10克,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 30克),用2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先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持续煎煮1 个小时,煎取药汁50毫升,每日1次,于清晨空腹温服效果较好,经期前5~7 天服用至月经来潮。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能助经期妇女抵御外邪。不过,因黄芪性温,补益力较强,适应症是“虚...
-
经期头痛病在“肝”
许多女性行经时头痛,都是吃止痛药。止痛药副作用大,长期应用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药治疗此病,标本兼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经期头痛在中医看来主要是气血为病。若素体血虚,经行时益感不足,血不上荣,或因瘀血内阻,络脉不通,或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皆可导致本病。血虚、肝火、血瘀是经行头痛的主要病因,治法当以调理气血为主,使气顺血和,清窍得养,则痛自止。临床上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止痛。方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养血柔肝,敛阴收汗,补血养阴...
-
围绝经期补雌激素需把握好『时间窗』
女性在绝经前后到底该不该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很多人对此很困惑。专家认为,补充雌激素对一些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绝经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到绝经后1年之间,可持续3—5年的时间。按照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50岁来计算,通常出现在45~55岁。 在围绝经期,由于女性卵巢衰竭、性激素水平紊乱,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月经失调是围绝经期开始的标志性症状。除此之外,超过七成的女性还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其他症状,如潮热多汗、脾气暴躁、抑郁焦虑、皮肤萎缩和关节疼痛等。对于围绝经...
-
绝经后如何保养 药膳调理 妇女绝经期综合征滋补气血
妇女绝经期综合征 妇女在40~60岁,由于身体内分泌功能出现衰退,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不适,称为绝经期综合征。这些症状在不同人身上反映轻重各异,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 女性绝经期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出汗潮热,情绪不稳,忧郁失眠,四肢乏力,性交不适,月经紊乱,脸面出现皱纹,肌肉疼痛,体重增加及肥胖、血压升高等症状。从中医角度而言,出现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五脏虚损,气血不足所致,故应扶正固本,滋补气血,调养五脏。其药膳调理,主要以滋补气血的方法,现介绍几种,供患者制作食用。 芪蒸鲑鱼...
-
经期用药要小心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对孕、产期及哺乳期用药都非常重视,而在月经期对一些药物的使用却未加注意。一项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比例为1:0.74。因此,经期用药的安全性应当引起充分重视:一方面部分药物可导致月经异常,另一方面经期出血也会影响部分药物的疗效。那么,在女性经期,甚至是月经来潮前,哪些药物需要谨慎使用呢? 治疗妇科感染的阴道局部用药:治疗阴道炎症的洗液、栓剂、泡腾片等应暂停使用。因为在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口松弛,加上阴道里有积血,非常适于细菌生长繁殖,若此时进行阴道局部用药,稍有不慎...
-
经期腰酸或是盆腔炎在作怪
女性在经期不经意的某个小动作背后,或许就隐藏着一种妇科疾病。比如;不少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常会伴有腰酸背痛的感觉,于是便采用捶打腰背等方法来缓解腰背酸痛。殊不知,这种做法非但无法缓解腰背酸痛,反而会使其更为加重。因为在捶打腰背后会使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从而使腰酸背痛的感觉更加严重。腰酸为何会频频发生? 其实,会造成女性经期腰酸的罪魁祸首或许就是慢性盆腔炎。其是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临床上常表现有小腹疼痛、腰酸下坠、白带增多、痛经等。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气血顺畅,...
-
绝经期妇女及时摘除节育器
在我国,有避孕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半数以上都上了环,即宫内节育器。但无论哪种宫内节育器,都不能终生佩戴。医生提醒,绝经后一年是摘除宫内节育器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拖延,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绝经期妇女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生殖器官逐年萎缩,缩小的子宫和不能随之缩小的宫内节育器会造成患者腰腹疼痛甚至不正常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没有及时摘除的宫内节育器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会影响如核磁共振等一些重要检查。 临床统计显示,因子宫内存留节育器造成腰疼或腹痛,被迫到医院接受摘环手术的老年妇女中,绝经七、八年甚...
-
经期前后一周不宜做尿检
女性在做尿常规检查应避开月经期,如果在月经前、后进行检测,会造成尿中有大量红细胞的假象,尽可能避免在月经来潮前后一周内进行检查。 一般来说,尿液检查必须用清洁容器留取新鲜尿液及时检查,否则某些化学成分或有形成分可能会被破坏,影响尿液检测结果。另外,尿检最好是用浓缩尿,在晚餐后不要大量饮水,用次晨第一次尿液进行检查。否则饮水多了尿量就多,尿中的病理成分就冲淡了,纵使有病也检查不出来;饮水过少,尿量少,纵使尿中所含的物质是在正常范围内,也会因为尿液的浓缩,尿中的病理成分显得突出,医生会误认为不正常,从而引起判断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