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期 第3页

经期 第3页

  • 经期延长治疗方法四则

    经期延长治疗方法四则

    经期延长 经期延长指月经周期虽然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 本病的发生有实有虚,实者多因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虚者多由阴虚内热,扰动血海以致经期延长。 [方一] 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克。两者洗净,同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 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经期延长。 [方二] 鲜月季花瓣100克,面粉400克,鸡蛋3个,牛奶200克,白糖100克,精盐1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将鸡蛋清、黄分开,蛋黄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拌人面粉、油、盐、发酵粉轻搅成面浆,蛋白用筷子搅打至起泡后...

  •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并非衰老的标志,而是开始科学保健的信号;迈入幸福愉快的晚年门槛,就必须愈加注重围绝经期保健!”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教授王秀霞指出,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时常会有潮热多汗、心悸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在此期间,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加上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就会顺利地由中年过渡到老年,迎来平稳的第二“青春”。   围绝经期有提前趋势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王秀霞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指的是妇女...

  •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月经期间,女性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经期腰痛、腹痛、乳房胀痛、心律失常、关节炎等,巧治经期问题,如热敷可缓解腰痛、蒲公英敷脐可调理乳房胀痛等。女性朋友,不妨试试这些小方法吧。   1、经期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严重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逐渐减轻。   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调节: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提示:经期...

  • 主治女性月经量少 经期后错 补元阴方

    主治女性月经量少 经期后错 补元阴方

    张士舜,男,1939年生,主任中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北省名中医,首届石家庄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53年,首倡“三辨治癌”理论,获显著疗效。 组方:当归30克,益母草30克,菟丝子30克,女贞子30克,沙苑子10克,蛇床子10克。 功用:补血活血,补肾调经。 主治:用于女性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烦躁易怒,心情郁闷,腰酸背楚,有胡须,体...

  • 经期饮食自疗法

    经期饮食自疗法

    饮食自疗法 鲜藕捣烂绞汁,每次50-100毫升,加糖适量口服,每日1~2次。 鲜芹菜150克,煎汤服,每日2次,用于血热实证。 淡菜50-100克、猪肉适量煮食,吃肉喝汤(经前即服用),用于体弱虚证。...

  • 女性经期嗜睡中医治疗

    女性经期嗜睡中医治疗

    经行嗜睡是指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证。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有的妇女虽然忘记了来月经的日期,可她有经行嗜睡的特有症状,届时自然就知道月经又要来潮了。从我们临床上接触到的这些病人看,这种病象的出现与妇女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平素体胖、浮肿或贫血的妇女,或平时大便偏稀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就会感到困倦乏力,只想睡觉,甚至迷糊不醒 经行困倦嗜睡的女性,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选择自...

  • 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 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 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1992年5月,平遥城内潘某,24岁,中午门诊。诉其每月经期,则阴部坠胀疼痛,甚时痛如刀割,胀如坠石。经来血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常伴有胸肋、乳房胀满疼痛。其形消体瘦,烦躁易怒,经来更加情绪不畅,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多眠。察其舌淡苔白,脉沉而弦。   余诊以气滞血瘀,肝郁不舒。立方以丹栀八味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云苓10克,焦白术15克,柴胡6克,薄荷5克,丹皮9克,栀子9克,香附6克,枳壳6克,川郁金9克,川牛膝10克。3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有血块排出,但前阴胀痛...

  • 月经期乳房的变化

    月经期乳房的变化

    月经期乳房的变化:乳腺在月经周期中随月经周期不同时期激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雌激素的水平逐渐升高,乳腺出现增殖样变化。排卵以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催乳素也增加到月经来潮前3-4天,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肥大,叶间和末梢导管内分泌物也增多,因此,月经前可感到乳房发胀,乳房变大,紧张而结实,甚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触痛,且有块状物触及,月经来潮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减弱,乳腺出现了复旧的变化,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减少,细胞萎缩、脱落、水肿消退,乳腺小叶,腺泡的体积缩小,这时...

  • 泡泡脚经期轻松度

    泡泡脚经期轻松度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妇女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致使为数众多的女性朋友 遭受痛 经的折磨。在经期泡泡足药浴, 既能解除疲劳, 还能辨证治疗,有效地缓解痛经症状。小腹胀痛:伴有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宜调和气血,化瘀止痛。取青皮、乌药各30克,红花 10克,败酱萆15克。加入约 2000毫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 30分钟关火取汁。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开始泡脚。药液量应浸没踝关节,每次30分钟以上,连续3个月。每剂可重复使用3次。小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

  • 经期不适内调和外治的方法

    经期不适内调和外治的方法

    据调查,8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困扰,出现腰痛、乳房胀痛等症状。下面浅述几点内调和外治的方法,帮女性更好度过每个月经期。   内调法:   经期腰腹疼 经前1~2晚在八髎穴(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贴暖宝宝;经期时喝红枣、枸杞、生山楂冲泡的水。取红枣两枚,枸杞10~15枚,生山楂3枚,用沸水冲开喝。如果想喝点甜的,可以放些枣花蜂蜜。   胸部胀痛 经前几天按压大包穴(侧胸部,腋中线,与乳头平行),每次按压30下;还可以按压太冲穴(第一和二脚趾指缝上方)。   月经推迟...

  • 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后常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神疲懒言、心悸怔忡等不适,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伤血无数,气随血耗,经后出现上述症状者更是屡见不鲜。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与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帅,气行血行,凡伤于血者,必损其气。为此,中年妇女更应重视经后调补气血,而八珍汤为首选。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实由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各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和四物汤(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组成,...

  • 经期妇科病症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经期妇科病症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对所患有的一些妇科病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不孕症等,能否采用以艾灸为主导的外治法,在临床上有争议。一般认为,经期血量大,若此时艾灸,更会加速促进活血化瘀的功能,从而使经血更多,经期延长;笔者认为,经期是否艾灸,还要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对于经期血量少、血瘀、虚寒的人,若此时艾灸,恰好用疏经通络的功能,由此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一些瘀阻。 经临床不断实践与探索,笔者体会,艾灸,纯阳之性,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经期艾灸,则能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而所必须把握...

  •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彭某,女,38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5日初诊:月经期腹痛1年,伴畏寒肢冷,疲乏少力,纳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冲任虚寒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主方: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10克,吴茱萸4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丹皮10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0克,香附10克。10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7日二诊:药后痛经显减,畏寒肢冷减轻,仍疲乏,食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继用上方加味。   组成:西洋参10克...

  •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 立方以逍遥散加减

      刘某,女,18岁,2004年春求诊。   主诉:经期呕吐、腹泻半年余。患者月经周期37天,行经5~6天,经量中等,有少量紫血块,痛经不甚明显。每遇经行第1天,即开始呕吐,频繁发作,难以进食。且伴有腹泻,日3~4次,多属稀烂便。患者呕吐甚时,除吐出食物残渣外,多伴有胆汁,甚至有血样呕吐物。故经期常发生脱水而入院治疗。其家人四处延医,终难获效。   刻诊:患者正值经期第2日,面色萎黄,倦怠神疲,时有烦躁,呕吐频作。舌淡苔白,六脉弦细。   辨证:呕吐者肝胃不和也,其心情急躁易怒,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故也...

  •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自治疗法 成药自疗法 1、固经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水送吞,宜长服。 2、宫泰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服。 3、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次,经量多时服。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吞服。用于体弱虚证者。...

  •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

      组成柴胡15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山药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桂枝10克,穿山龙15克。   功能育阴潜阳,疏肝健脾,宁心安神,调和营卫。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症见烘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脊背酸痛,舌红少苔,脉弦细。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先煎龙骨、牡蛎30分钟,加入其他药物共煎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煎20分钟,两煎混合均分两份,早晚温服。   方解坤宁安方由《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方中...

  •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经期呕吐4年余 针药并治

      患者余某某,女,36岁。2012年5月27日初诊,因“经期呕吐4年余”入院。   患者自诉,2008年3月因情志不畅引发当月经行恶心剧烈呕吐,此后每月经行,呕吐均有发作。   每于经前数日,自觉疲惫,胸胁不适,饮食无味,夜寐不安。月经来潮日两胁作胀,自觉胃中有气上冲,恶心阵作,随即发作呕吐,其质初为食物,继为清水痰涎,直至吐出痰涎方觉为轻。其间虽胃中空虚,但不得食,心中嘈杂难忍,头痛眩晕,倦怠难支,月经干净则呕吐自止。每月都需住院,靠点滴维持。非行经期一切正常。月经周期、行经...

  •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葛根30克,巴戟天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5克,...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治方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治方

      组成及用法炒白芍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6克,甘草5克。经行前一日或有月经先兆时水煎服,日1剂,连服3日。   适应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块排痛减,或伴有胸胁胀满,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方解痛经临床以实证为多见,常见情志因素所致的肝气郁结,气滞不能运血,则经行小腹胀痛,经血壅滞,行而不畅,则血色紫暗,或凝为血块。芍药甘草酸甘并用,为柔肝、解痉、止痛之剂。加香附入气分,行气中之血;延胡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增强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效果。四药...

  • 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用药特点等经验

    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用药特点等经验

    田淑霄是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田淑霄对妇科病症的治疗经验颇丰,尤其是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笔者整理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独特思路及用药特点等经验如下: 对本病的认识 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四种类型: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单纯性不典型性增生、复杂性不典型性增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占子宫内膜增生病例的三分之二,其癌变率仅1%,是可逆性...

  • 围绝经期崩漏的阶梯式中医方案

    围绝经期崩漏的阶梯式中医方案

    作者简介 刘小玉,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1988年考取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妇科泰斗罗元恺教授和广东省名老中医李丽芸教授。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1996年移居美国,在德州达拉斯开设中医妇科治疗中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副会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围绝经期女性的数量将不断地扩大,将会出现更多与更年期有关的疾病。不规则性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us bleeding, AUB)是围绝经期最为普遍...

  • 调治月经病 经前调气 经期调血 平时调肾

    调治月经病 经前调气 经期调血 平时调肾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沈绍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不孕不育以及妇科经、孕、产、乳等疾病,为上海沈氏女科19代传人。   沈氏女科源于明洪武(1368年)的浙江东阳,后迁至上海行医,因善治女性疾病,被称为沈氏女科,现历经650年,传至21代。沈氏女科在妇科诊治方面注重4个大法:必先调气;调养脾胃;固本培精;兼养心血。在经带胎产方面提出:分期调经;虚实止带;不孕调肾;胎前宜清;保胎重本;产后要温等临证治...

  • 陈敏治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经验

    陈敏治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经验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常因肝肾亏损,肝气不疏,阴血暗耗,虚火扰神而发病。病机以津伤虚热、气机不畅为标,肾虚肝郁、心神失养为本。 •针刺、艾灸等外治法对于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中药内服与外治法联合应用,操作方便、改善症状更快,且患者易于接受。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陈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8年,对妇科经、带、胎、产相关疾病均有完整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临证治疗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前后...

  • 治经期延长案 方用益气汤化裁

    治经期延长案 方用益气汤化裁

    韦某,女,39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15天未净。 本月3日来经,至今未净,月经量多,血色淡红,神疲气短,头晕,自行服用阿胶后月经量减少,但淋漓不尽,依旧未净,平素月经周期正常,舌质红,苔白,脉沉涩。去年曾行卵巢囊肿手术。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经期延长乃因气不摄血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 方药:生黄芪50克,生白术15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全当归10克,茯苓15克,大红枣20克,海螵蛸20克,阿胶(烊化)1...

  • 围绝经期综合征 耳穴疗法治疗的理论基础

    围绝经期综合征 耳穴疗法治疗的理论基础

    耳穴疗法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 ( peri - menopausal syndrome, PMS) 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因切除卵 巢或其他原因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从而引起植物神经功 能紊乱等一系列综合证候群 [1 ] 。中医属于” 脏躁 ” “郁证 ” “百合病” 等范畴。PMS 发病率高, 在对我国 22 省 ( 市) 45 ~55 岁的女性调查显示, 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 高达 92. 10% [2 ]...

  • 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

    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

    对于女性来说,每次月经到了,就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满脸爆豆,皮肤油光,腰腹有种无法说出来的坠胀,浑身冰冷,许多女性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痛经,苦不堪言,到底该采用什么办法对症缓解经期的不适? 经水时疼时止 小小茴香有大用   来月经期间肚子疼,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有一些人简单地归结为痛经引起的宫寒,天天喝红糖生姜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红糖水一停,还是恢复原样。对这种情况,傅青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是由于肝气不舒造成的。肝在五行中属木,具有藏血的功能,女人在月经来时身体虚弱,最怕风寒。如果风寒...

  •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MS)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 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 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症状, 又称绝经综合 征 [1] , 发病率高达60% [2] 。 该病相当于中医 “经断前 后诸症” , 以及脏躁、 百合病、 郁证、 不寐、 心悸等范 畴。 围绝经期为女性进入老年期前的过渡阶段, 随 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PMS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 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疗效肯 定, 但具有一定的禁忌证及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致病...

  • 治经期腹冷刺痛经验方

    治经期腹冷刺痛经验方

    经验方:赤芍、元胡、没药各15克,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各9克,小茴香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 疗效:本方治疗妇女痛经寒凝血瘀型,症见经期腹冷刺痛,月经多挟血块者60例,治愈45例,好转12例,无效3 例。...

  •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经期护理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

    读者李小姐咨询:我每次来月经阴部都有些不舒服,朋友说可能是我经期护理不当导致。她还说经期护理得当不仅利于女性健康,还可以有效瘦身和丰胸。真是这样吗?该如何做好经期护理? 湖南喜玫瑰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薇薇回复:女人一生平均来月经400多次,痛经、情绪摇摆、疲倦等生理期不适困扰很多人。这位李小姐的朋友说得有道理,女性生理期也是“变身黄金期”,做好护理很重要。 丰胸(月经1-3天)美国研究发现,月经第1-3天,卵巢雌激素分泌达到峰值,可以刺激乳房脂肪积聚,因而是丰胸最佳时机。这...

  • 从十二消息卦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从十二消息卦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十二消息卦是古人用以代表自然界一年四季阴阳二气消长规律的涵摄符示。人体阴阳法于天地阴阳,人体的构成及生命活动是整个大自然阴阳的一部分,在生理、病理、养生、诊治等方面都受天地阴阳运行规律的直接影响。女子七七则冲任二脉衰,天癸竭,步入现代医学的围绝经期。其间所出现的月经紊乱、情志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潮热汗出等症状均与机体阴阳出现新的调整有关。 本文试图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从揭示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变化的十二消息卦的角度分析女性围绝经期机体阴阳变化以揭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期为临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